首页 理论教育 梁贻俊论治经验

梁贻俊论治经验

时间:2022-03-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高血压的病程中,其根本原因为真阴亏于下。在高血压病的早期及血压很高时应重用本法。3.养血调经,顾其兼证 部分中青年女性高血压患者,血压常随月经周期而波动变化。经前期血压升高,经后转为正常。经前养血疏肝、活血化瘀、促使经血畅行;经后养血柔肝益肾,少佐潜镇药,可使病情稳定,血压正常。[申志敏.梁贻俊从中医论治高血压病.中国民康医学杂志,2006,18:154]

血压的病程中,其根本原因为真阴亏于下。亦有阴损及阳而致血压居高不下者,多为素体阳虚年高老人,较少见。风火、痰湿为其兼证,非其主因。在治疗时,始终应遵循“补虚泻实”的原则。

1.补虚 所谓补虚,即填补真阴,因肝肾同源,所以要滋肾水,养肝血,使下焦得以充盈,方可使上亢之浮阳得以潜镇,归于下焦,阴平阳秘。

常用药物有:生地黄、熟地黄、山茱萸、山药、龟甲、牛膝、何首乌、玄参、当归、白芍、枸杞子、女贞子、墨旱莲等。由于高血压病治疗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随着疾病的进展和患者年龄的增高,应注意使用本法。

2.泻实 所谓泻实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1)潜阳清肝:潜阳清肝即潜镇浮阳,清肝泻火,使浮阳下纳于肾水,肝经实火得以清泻,上亢之症消除,则血压可得下降,眩晕、头痛、耳鸣可解,足下如漂飘症自除。

常用药物:生牡蛎、炙鳖甲、石决明、决明子、天麻、钩藤、珍珠母、赭石、刺蒺藜、夏枯草、白菊花、生地黄、熟地黄、牛膝、羚羊角等。在高血压病的早期及血压很高时应重用本法。

(2)化痰清火:高血压患者常表现为性情急躁、情绪易激动、心悸、失眠多梦、舌尖红、脉滑数等,此乃肾水不足、水不涵木以致肝阳上亢、心火内炽、心神不宁。临症常听患者诉说睡眠不好则烦急,越烦急则血压越高。故治疗时应在前法基础上加清心安神之品,如黄连、莲子心、珍珠母、知母等。如患者失眠症状突出,则可先治以养血清心安神,配合益肾清肝,待睡眠改善后再治其本。

临床常用方药如下:当归、白芍、酸枣仁、川芎、知母、茯神、甘草、首乌藤、百合、远志、莲子心、枸杞子、生石决明。

部分高血压患者,平素多饮酒,肥甘厚味,好逸少动,以致痰浊内生。临床表现为形体肥胖,痰多口黏,舌苔厚腻,脉象弦滑,血脂增高。故治疗上常配伍使用祛痰化浊之品,如陈皮、半夏、茯苓、胆南星、竹茹、佩兰、豆蔻、全瓜蒌、槟榔、虎杖、瓜蒌子、生山楂、决明子等,则有助于降压、消脂、减肥。痰热夹肝阳上扰则当化痰清热息风。

(3)活血化瘀:本法在高血压的治疗中应贯穿始终。本病阴阳失调,气血逆乱,且病程较长,易致血瘀,瘀血内生,更加重病情,促病恶化,病由肝肾波及心脑多脏发病,严重者可危及生命。从现代医学理论看,类似动脉血管硬化引起的心、脑、肾、眼底等病变。此属中医学“血瘀”,脉络痹阻亦可致络破血溢,故在治疗中应活血化瘀,阻止和延缓病情发展及并发症的发生,并可治疗并发症。

常用药物:当归、赤芍、丹参、红花、桃仁、益母草、虫等,活血而不破血,久用则需配伍养血药物,使活血而不伤正。

3.养血调经,顾其兼证 部分中青年女性高血压患者,血压常随月经周期而波动变化。经前期血压升高,经后转为正常。其经血量多色红,此系冲脉血热并阳明脉上行而致,经水下血热也随之而下,则血压正常。经前期血压正常,经后升高,1~2周又恢复,其多半为月经量少,经色黯红,常夹有血块,经期短,2~3日即过,此乃肝血不足、经血瘀阻所致。梁师的经验是在降压药物不变的情况下,可在养肝血药中加活血药。经前养血疏肝、活血化瘀、促使经血畅行;经后养血柔肝益肾,少佐潜镇药,可使病情稳定,血压正常。[申志敏.梁贻俊从中医论治高血压病.中国民康医学杂志,2006,18(2):154]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