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食疗妙方治急性胆囊炎

食疗妙方治急性胆囊炎

时间:2022-03-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适用于急性胆囊炎及急性乳腺炎、急性扁桃体炎、尿路感染、急性结膜炎等。适用于急性肾炎,小便不利,胆囊炎等。急性发作期可大量饮用。功效泄热,利尿杀菌,利胆平肝,适用于胆囊炎,胆结石,糖尿病,肾炎水肿等。主治胆囊炎胆胃不和。适用于急性胆道感染、胆囊炎属湿热者。用于急性胆囊炎,胆结石属湿热者。温馨提示 急性胆囊炎患者勿食鸡蛋。胆囊炎胆结石之人多为胆经湿热偏盛,羊肉温补,故不宜食。

验方1 蒲公英粥

◎蒲公英60克,金银花30克,粳米50~100克。煎蒲公英、金银花,去渣取汁,再加入淘净的粳米煮粥。每天2次,温热服食。功效清热解毒。适用于肝炎、胆囊炎等炎症。注意虚寒泄泻者忌用。

验方2 蒲公英银花粥

◎蒲公英40~60克(鲜品60~90克),粳米50~100克。制法:取干蒲公英或鲜蒲公英(带根)洗净,切碎,煎取药汁,去渣,入粳米同煮为稀粥,以稀薄为好。用法:每日2~3次,稍温服。3~5天为1个疗程。功效:清热解毒,消肿散结。适用于急性胆囊炎及急性乳腺炎、急性扁桃体炎、尿路感染、急性结膜炎等。

验方3 茅根公英粥

◎白茅根、蒲公英各60克,金银花30克,粳米50~100克。先煎白茅根、蒲公英、金银花,去渣取汁,再入粳米煮作粥。任意服食。功效清热解毒,利水消肿。适用于急性肾炎,小便不利,胆囊炎等。

验方4 玉米须茶

◎玉米须、蒲公英、茵陈各30克。加水1000毫升,煎30分钟后去渣,加白糖适量温服。每日3次,每次250毫升。急性发作期可大量饮用。功效泄热,利尿杀菌,利胆平肝,适用于胆囊炎,胆结石,糖尿病,肾炎水肿等。饮用玉米须茶时,根据民间经验禁用下列食物:酒、糯米、鱼卵、干鱼子、肥肉及辛辣料等。

验方5 生姜橘皮茶

◎生姜6~10片,橘皮、鸡内金各10克。加水适量煎煮约20分钟。调入白糖少许,水煎代茶饮。可常服用。主治胆囊炎胆胃不和。

验方6 蒲公英泥鳅汤

◎泥鳅鱼120克,蒲公英30克,金银花30克,生姜4片。制法:将蒲公英、金银花洗净;生姜去皮,洗净,切片;泥鳅鱼活杀,去肠杂,用开水脱去黏液及血水。把全部用料一齐放入锅内,加清水适量,武火煮沸后,文火煮1~1.5小时,调味即可,随量饮用。功效:清热解毒,养肝利胆。适用于急性胆道感染、胆囊炎属湿热者。

验方7 鸡骨草瘦肉汤

猪肉(瘦)120克,鸡骨草60克,大枣(干)30克,盐3克,味精1克。做法:将鸡骨草、大枣洗净,猪瘦肉洗净,切块;把全部用料一齐放入锅内,加清水适量,武火煮沸后,文火煮沸1小时,放盐、味精调味即可。功效:清热利湿,利胆退黄。用于急性胆囊炎,胆结石属湿热者。症见面目俱黄,黄如橘子色,色泽鲜明,右胁胀痛,胃纳减退,时有恶心呕吐,小便短黄,舌苔黄腻,脉滑数。

注:鸡骨草的种子有毒,用时需将豆荚摘除,以免中毒;鸡骨草与同科属的毛相思子外形极似,但毛相思叶较大,毛多,味甜,两者功效不同,不可混淆使用。

验方8 金钱败酱茵陈茶

◎金钱草、败酱草、茵陈各30克。煎汁1000毫升,加白糖适量温服代茶饮。功效:清热利湿,利胆退黄。用于急性胆囊炎,胆结石属湿热者。症见面目俱黄,黄如橘子色,色泽鲜明,右胁胀痛,胃纳减退,时有恶心呕吐,小便短黄,舌苔黄腻,脉滑数。

温馨提示 急性胆囊炎患者勿食鸡蛋。鸡蛋:性平,味甘,虽有滋阴润燥,养血补益作用,但胆囊疾病之人应当忌食。唐代食医孟诜曾说:“鸡子动风气,不可多食。”《随息居饮食谱》亦云:“多食动风阻气……疸、痞满、肝郁,皆不可食。”现代医学认为,鸡蛋(尤其是鸡蛋黄)含胆固醇量极高,而胆结石形成的因素之一包括胆固醇代谢失调,故应忌食含高胆固醇食品。除鸡蛋外,其他禽蛋,包括鸭蛋、鹅蛋、鹌鹑蛋等,皆不宜多食。其次,急性胆囊炎患者勿食羊肉,羊肉为温补性食物,汉代名医张仲景曾说:“有宿热者不可食之。”《医学入门》中也认为“素有痰火之人”不宜服食。胆囊炎胆结石之人多为胆经湿热偏盛,羊肉温补,故不宜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