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康复病人的心理健康教育

康复病人的心理健康教育

时间:2022-03-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传统的康复观仅限于对残疾人及病人身体的康复,现代康复观则强调全面康复,除机体康复外还要注重心理康复和重返社会。心理康复的过程就是将病人在患病过程中出现的心理紊乱状态调整到心理平衡状态,促进病人向全面康复发展。康复病人的心理健康教育主要有两大任务,一是促进病人的心理康复,使其达到全面康复的水平。

传统的康复观仅限于对残疾人及病人身体的康复,现代康复观则强调全面康复,除机体康复外还要注重心理康复和重返社会。心理康复在全面康复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它对机体康复、恢复社会功能、预防疾病和防止疾病复发等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心理康复的过程就是将病人在患病过程中出现的心理紊乱状态调整到心理平衡状态,促进病人向全面康复发展。康复病人的心理健康教育主要有两大任务,一是促进病人的心理康复,使其达到全面康复的水平。二是减少不良心理因素对康复过程的影响,提高病人对执行康复计划的依从性。教育的目的是使病人充分认识心理康复对促进机体康复和重返社会的意义和作用,积极调整因躯体疾病引起的心理紊乱状态,以积极的心态投入到康复治疗的活动中去。

1.帮助病人认识心理康复在全面康复中的作用。由心理社会因素导致的心身疾病或由躯体疾病引起的心理不适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心理紊乱现象,在意识、认知、情感和行为层面上出现一系列的心理反应。有些反应性症状虽然会随着病情的好转逐渐减轻或消退,不会对机体康复造成影响,但对反应过度或罹患心身疾病的病人,心理社会因素与躯体疾病互为因果的致病机制必然成为延迟康复的重要因素。现代医学研究已证实,具有某些心理行为特征或个性特征的人对某些疾病具有易感性,即使通过治疗能缓解症状,但由于致病的心理特征没有改变,疾病还会反复发作,经久不愈,对有这些特征的病人,心理康复就显得尤为重要。

临床上比较典型的是与心理社会致病因素密切相关的心血管疾病,临床研究发现,A型行为模式与冠心病的发病率有关。A型行为模式是由病人特定的个性心理特征而表现出来的行为模式,典型的特征是有不可抑制的进取心,表现为争强好胜的动机、敌意、醉心于工作、常有时间紧迫感等。与之相对应的B型行为则表现为与之相反的行为特征,如缺乏竞争性、没有进取的主动性、喜欢过松散的生活、无时间紧迫感等。造成这两种行为模式的差异主要是由于环境的紧张和压力所致。美国一项追踪8年的研究表明,A型行为模式冠心病发病率是B型行为模式的2倍,并且复发率是B型行为的5倍。有人认为A型行为模式是造成冠心病最重要的危险因素之一,A型行为模式对冠心病的发生和发展起了扳机作用。国内外对冠心病发病机制研究证实,A型行为不但是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病危险因素,而且亦是发病后影响预后的重要危险因素。研究者强调,如果能改变A型行为模式,减少机体对外界刺激因素的过度反应,降低交感神经张力,降低血液黏度,恢复良性的负反馈调节,就能使冠心病向好转方向发展,研究也证明A型行为模式是可以转化的。以上例子说明心理康复在促进疾病康复和预防疾病复发中都起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应帮助病人树立全面的康复观,使之能积极参与心理康复过程,主动改变不利于疾病康复的行为模式,努力达到真正意义上的全面康复。

2.帮助病人认识康复过程中的心理问题和心理障碍,并及时予以疏导和纠正。在疾病康复中,许多因素可影响康复治疗的进程和康复的效果,较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1)错误认知对康复的阻碍与干预要点:康复过程常见的错误认知包括以下几点。

①否认作用:即拒绝承认现实,由于过度否认导致个体不能准确了解和接受现实,对病残的反应可表现为抑郁或心境较为平缓,这期间病人虽然可进行康复训练,但进展不大。如果病人有某种严重疾病导致社会功能障碍或躯体的明显残疾,最终因否认无效出现焦虑或抑郁的情绪障碍,导致病人暂时终止康复过程。对完全性否认的病人,教育的重点是说明持久性康复的意义并鼓励其积极参与康复计划的制定和执行,避免一味纠正其否认的态度。

②认同延迟:疾病或残疾的突然发生,不仅使病人马上体验到丧失的痛苦,而且会立刻接受来自躯体和心理的不良刺激,产生对治疗过程中痛苦的惧怕体验。当接受康复治疗时,病人会把残疾和随后与其有关的康复治疗看成是不良刺激而不愿参加康复治疗,以回避他认为是惩罚的各种活动,这种现象叫认同延迟。认同延迟的病人往往采取逃避的方式,拒绝治疗或不配合治疗。一般情况下逃避行为经过一段时间后会逐渐减少,教育者应注意评估病人的行为表现,判断引起逃避的原因,及时修订训练计划,循序渐进地增加训练内容,减少训练中的负性情绪,指导家属对病人的积极行为给予充分的肯定和鼓励,使其坚定康复的信念,积极参与训练活动。

③失能评价:疾病和躯体残疾会使病人丧失机体的某些功能,有的病人终生需要他人照顾,因此,在躯体病残的急性期过后,病人几乎无一例外地产生失能评价,从而导致抑郁、失望、甚至自杀,表现为拒食、拒绝治疗和攻击等行为。对躯体残疾后机体功能的丧失程度,大多数病人及其家属并不完全了解,也不具备这方面的医学知识,因此,他们的失能评价往往是不正确的,存在过分看轻或夸大、歪曲性质,由此导致的后续行为反应将严重影响到对残疾的适应以及对康复计划的执行。对此,心理健康教育的重点首先是向病人及其家属说明躯体病残的部分失能是客观存在的,以免病人产生“残疾只是暂时的”不现实幻想或导致否认躯体病残的事实;其次病前适应能力较好的病人,可以公开病残的失能程度和可以恢复的程度,以明确康复的目标,激发病人的行为能力。

④不合理信念:由社会文化背景的差异而导致的对某些躯体疾病的不合理信念,常见于因病残引起的性功能丧失的病人。如某些截瘫病人从未想到过性功能的康复,按传统观念截瘫将丧失性功能,而医学上讲运动与感觉同时受损者与仅有运动缺损而保留感觉的截瘫病人其性欲感受是不同的,其康复目标也有所区别。女性生殖器官的手术也只是部分地影响到性欲功能和性生活质量,但由于不合理信念,许多夫妻在女性切除了子宫和卵巢后自动放弃了性要求和性生活。另外,受传统观念影响,肾病或肾移植手术后病人或被迫、或自动放弃性生活,以避免“精”气的消耗,从而严重影响了夫妻感情和生活质量。这些不合理信念常常是导致病人严重羞愧、抑郁、焦虑的原因。因此,心理健康教育的任务是帮助病人改变不合理的信念,告诉病人,人类的性行为是取决于生物和心理两种因素,性问题除了是一种生物现象外,还是一种微妙的情绪体验,生物方面的损伤往往可以通过情绪体验去补偿,只要在正确的知识指导下,通过夫妻双方的努力,还是能够达到一定质量的性生活。通过解释和科学知识的灌输,消除病人因性问题所致的焦虑和抑郁情绪,告诉病人及其伴侣性功能的康复同感觉、运动康复一样,是正常的,正当的,应积极采取医学措施加以改善,提高生活质量。

(2)不良情绪对康复的影响与干预要点:疾病和残疾对病人情绪的影响主要体现在自尊的丧失和因不能自理而产生的负性情绪。急性期(最初3周),病人可出现情绪休克,表现为对自己的状态漠然视之或麻木,不少病人由于要克服因手术或治疗带来的痛苦,可暂且忽视身体的残疾,但当急性期过后,进入康复阶段,不良情绪就会影响康复的过程。最常见的负性情绪是焦虑、抑郁、愤怒和过分依赖,表现为情绪不稳定,易受激惹,充满敌意和攻击性,缺乏动力,对前途悲观失望,甚至因绝望而采取自杀。躯体、社会和情绪的高度依赖使病人角色得到强化,不愿意接受自理训练,使重返社会的康复目标受到阻碍。教育者要善于观察这些负性情绪的行为表现,及时发现和处理因情绪障碍引发的不良情况,如攻击身边亲人或医护人员,不执行康复计划,对自己生闷气,拒食,收集可用于自杀的药品或用物,情绪突然由阴转晴,假装愉快来麻痹亲人以寻求自杀机会,或行为像儿童一样期望得到额外的照顾,不愿接受自理能力训练等。将这些情绪反应特点告诉病人家属,取得家属的配合,在病人出现情绪反应时给予积极的心理支持和疏导,帮助病人建立康复信心,对病人主动参与康复活动的行为给予及时的肯定与鼓励,对康复过程中出现的微小进步给予积极的心理暗示,当出现焦虑、抑郁情绪和攻击行为时,指导病人用放松技术缓解情绪压力。

(3)不健全人格对康复的影响与干预要点:许多研究表明,人格因素在疾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中起重要作用,不健全的人格特征可成为影响疾病康复的重要因素。如偏执型人格的人在遇到疾病挫折时容易把患病或伤残的责任推给别人,在康复过程中常会视别人的好意为动机不良,甚至会怀疑治疗的效果,从而严重地阻碍了康复的进程。对此类病人应做好人格与疾病关系的解释,使之意识到不良人格特征对康复治疗的负面影响,以科学的解释消除病人多疑的心理。强迫型人格的人易追求完美,对自己要求过分严格,小心谨慎,对别人要求过于苛刻。在康复过程中表现出对自己病情的过分担忧和对医护人员的过分严格,不近人情,甚至抱怨医护水平太差,常不厌其烦地询问自己的病情及康复效果,如达不到要求会产生紧张、焦虑情绪。对此类病人,应认真而耐心地回答他所关心的问题,详细解释康复过程的意义和效果,缓解紧张焦虑情绪。癔症型人格的人,情绪不稳定,行为过分夸张,常自我为中心,富于幻想并具有高度的暗示性,在康复过程中情绪变化无常。利用此类病人易接受暗示的特点,可多采用积极暗示提高康复的依从性。冲动性人格的人,其行为和情绪具有明显的冲动性,在情绪激动时常不能控制自己,但间歇期则正常,对此类病人以保持其情绪稳定为主,避免因冲动而做出不利于康复的行为。

(4)不良社会因素对康复的影响与干预要点:不良社会因素对康复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家庭成员、工作单位、社会对病人的态度和社会支持系统的保障力度上。同情、理解、接纳、支持、关心、照顾、鼓励的态度对病人建立康复信心,努力实现重返社会的康复目标有积极的促进作用。相反,如果采取嫌弃、厌烦、歧视、嘲弄、侮辱、放弃、将病人视为累赘的态度,将会对病人的心理造成致命的打击。不仅影响疾病的康复进程,而且还有可能导致病人放弃治疗,甚至自杀的恶性后果。因此,在实施健康教育中,应对影响病人康复的社会因素进行评价,向家属及其所在单位的领导、同事说明积极社会支持的意义与作用,帮助病人建立完善的社会支持系统,使病人对回归社会充满信心。

(5)医源性因素对康复的影响与干预要点:病人在与医护人员密切接触的康复过程中,各种医源性因素必然会对病人的心理产生这样或那样的影响,最常见的影响因素是医护人员的态度、语言、操作水平、治疗程序的复杂程度、治疗中的痛苦和过长的时间以及过高的治疗费用等。由于疾病康复是一个缓慢的过程,要使病人在漫长的康复进程中始终保持积极的治疗心态,医护人员必须付出辛勤的努力。因此,教育者也应调整好长期作战的心态,不能期望通过一、二次的教育指导就能在病人身上产生奇迹般的效果,应与病人、家属结成康复联盟,用爱心、热心、耐心、信心和决心共同攻克康复进程中的障碍,为促进病人的全面康复而尽其所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