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医心理状态

中医心理状态

时间:2022-03-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中医心理状态是在传统脏腑辨证理论的基础上融入了现代心理学的相关理论,形成新的认识体系,分为正常和异常两种心理状态。正常的中医心理状态就是在特定时刻或时间区间心理信息内容保持健康的认知、思维、情绪等的相对不变。

中医心理状态是在传统脏腑辨证理论的基础上融入了现代心理学的相关理论,形成新的认识体系,分为正常和异常两种心理状态。正常的心理状态是我们应对日常生活工作等各方面刺激所应有的处事状态,异常的心理状态即中医心理紊乱状态,这种状态体系是适应当今出现的新的社会疾病而产生的,我们在临床工作实践中总结出五种中医心理紊乱状态:“烦躁焦虑”“惊悸不安”“郁闷不舒”“思虑过度”“精神萎靡”。

正常的中医心理状态就是在特定时刻或时间区间心理信息内容保持健康的认知、思维、情绪等的相对不变。对于正常的心理状态,《内经·上古天真论》中给出了“恬淡虚无”“精神内守”“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高下不相慕”这样一个较高的标准,事实上现实生活中的人很难以达到上述的境界,只要是积极向上、情绪稳定、思维敏捷、认知正确,中医学都认为是正常的心理状态。

与正常的心理状态相反,中医心理紊乱状态是指在特定的时刻或时间区间内,保持着异于正常的心理、情绪、认知等心理信息内容,也可以说是个性和情志因素二者的结合才能够产生特定的心理紊乱状态。某种特定的情志改变达到了一定的程度和持续一定的时间,导致了机体脏腑、阴阳和气血失调,同时因为个体的个性不同,因此产生出不同的心理紊乱状态。这种心理紊乱状态具有一定的层次性和稳定性:层次性体现在它包含了心神失和、心神惑乱。心神失和可以导致心悸、不寐等病症,心神惑乱类似癫、狂、精神错乱等;稳定性体现在此种状态的存在会对机体的“形”和“神”产生持续一定时间的、主导性的影响作用。这种心理紊乱状态具备两个基本条件,一是心理信息内容异于正常;二是这种异于正常的心理信息要保持一定的时间性。

正如上文所说的中医心理紊乱状态体系是适应新的社会疾病而产生的,它与中医七情是不同的,七情是人体生理和心理对外界环境刺激的不同反应,是人人皆有的情绪体验,如工作、学习压力、婚变等外部因素致使机体产生各种急慢性的应激反应都属于中医所说的“七情”。状态是阶段性的一种稳态,这种状态是包括时间和空间两种状态,当强烈而持久的情志变化超越了人体生理和心理适应能力,稳态遭到破坏后就形成了异于正常的心理、情绪、认知等心理信息内容,产生心理紊乱状态,从而导致疾病的发生。

诚然,古人在其文献中没有明确心理紊乱的概念,但却存在着大量这方面的内容,以疾病名称或病因的形式出现,如相关书籍中提及的“胆病”“心风”等,都可以认为是心理紊乱状态。“胆病”是六腑病候之一,出自《灵枢·邪气脏腑病形》,是因肝气有余、湿热蕴胆、胆气虚怯或猝受惊恐导致机体肝胆气血阴阳的失调而出现的心理紊乱状态。因肝气与七情有密切关系,故胆病多有胁痛及精神神志方面症状;胆内藏清汁而主疏泄,所以胆液被阻,不得泄越,每致发黄。据《脉经》卷二:“胆实者证见腹中气满、饮食不下、咽干、头重痛、洒洒恶寒、胁痛。胆虚者证见眩、厥、痿、足指不能摇、躄、坐不能起、僵仆、目黄……。”《太平圣惠方》卷三:“若虚则生寒,寒则恐畏,不能独卧,其气上溢,头眩口苦,常喜太息,多呕宿水,心下澹澹,如人将捕之,咽中介介,数数好唾,是为胆虚冷之候也”;“若肝气有余,胆实,实则生热,热则精神惊悸不安,起卧不定,胸中冒闷,身体习习,眉头倾萎,口吐苦汁,心烦咽干,此是胆实热之候。”古书中很少有心风病的记载,它是一种俗称,多将其归为癫痫而混同论治,《古今医统大全》中曰:“心风虽出于世俗之称,深中病情,诚为切当。古人谓风善行而数变,风痹为不仁。此曰心风者,非若外风入中,甚言其常无定,恍惚不仁,而心之病诚若风之魔也。心风则由七情五志,久逆不遂……。”明确指出了心风病系因情志抑郁,所欲不遂,心脾两虚,气血不足,或痰浊阻滞,神不守舍所致的心理紊乱状态,症见精神恍惚,喜怒无常,无语,时或错。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