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蛋白质营养不良的症状有哪些

蛋白质营养不良的症状有哪些

时间:2022-03-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各种营养素实验室检查的指标很多,有些仍无统一的评价标准。生物化学上及功能的变化常出现在解剖学损害之前,故在膳食调查的同时进行实验室检查,可早期发现营养不足或缺乏。实验室检查包括生理功能检查和生化检验。目前,已有D-乳酸、二胺氧化酶和鲎试验联合检测适宜技术,可供临床选择使用。

严重营养不良较易诊断,但较轻的或亚临床的营养不良,只靠膳食调查或体检是很难做出诊断的,必须进行有关的化验检查,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各种营养素实验室检查的指标很多,有些仍无统一的评价标准。人体营养水平鉴定是借助生化、生理实验手段,发现人体临床营养不足症、营养贮备水平低下或过剩营养状况,以便及早掌握营养失调征兆和变化动态及时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有时为研究某些有关因素对人体营养状态的影响,也对营养水平进行研究测定。我国常用的人体营养水平诊断参考指标及数值见表1-5。因这些数值常受民族、体质、环境等多因素影响,因而是相对的。

表1-5 人体营养水平鉴定生化检验参考指标及临界值

(续 表)

(一)血清蛋白质

血清蛋白种类很多,其浓度不仅受合成和分解代谢的影响,且也受体液总量及分布影响,如毛细血管通透性、外部丢失及淋巴回流等因素,也可改变血浆蛋白含量,故所测定蛋白质浓度,均要结合患者具体情况进行综合分析。

1.清蛋白(ALB) 清蛋白通常是肝合成的主要蛋白质,体内含量较多,为4~5g/kg体重,其半衰期20d左右,是临床上评价蛋白质营养状况的常用指标之一。参考值为35~55g/L;35~30g/L为轻度营养不良,30~25g/L为中度营养不良,低于25g/L为重度营养不良。可交换清蛋白在女性约为4.0g/kg,比男性高10%~20%。通常仅33%清蛋白在血管内,其余在皮肤、肌肉和内脏的血管外,每天合成和分解均为15g左右。

2.运铁蛋白(TF) 又叫转铁蛋白,在体内的周转率比清蛋白快,半衰期8~10d,故是评价蛋白质营养状况时比较敏感的指标。目前临床常用的测量方法是用免疫放射法和总铁结合量法。参考值为170~250mg/dl;150~100mg/dl为中度营养不良,当降低到100mg/dl以下为重度营养不良。运铁蛋白半衰期较短,细胞外存贮量仅4mg,可作为测量内脏蛋白质贮存的方法。但运铁蛋白代谢复杂,影响因素较多,在缺铁、肝功能损害与蛋白质丧失等均可影响运铁蛋白的值。作为人群营养状态的指标有一定准确性,但用做测定个体营养状况则价值不大。

3.视黄醇结合蛋白(RBP)和甲状腺素结合前清蛋白(TBPA) RBP和TBPA半衰期比清蛋白短,且特异性高,半衰期TBPA约为2d,RBP约为0.5d。肥胖的健康人在接受饥饿后,血清RBP和TBPA变化比运铁蛋白和触珠蛋白都快得多。前两者血中水平迅速下降,而运铁蛋白和触珠蛋白则呈逐渐降低。在摄入足够能量,蛋白质早期缺乏时,TBPA下降不太明显,但单限制能量即可使得TBPA降低。与清蛋白相似,这两种蛋白质都在肝内合成,严重肝功能障碍时血清浓度都下降。以前的研究集中在与维生素A代谢的关系上。后来发现当蛋白缺乏期间其血浆含量降低,而且反应比上述血浆蛋白更为灵敏;当补充蛋白质后血浆浓度迅速升高。现常用视黄醇结合蛋白研究营养治疗早期效应,血清正常含量为5.1mg/dl;前清蛋白用放射免疫的方法测定,参考值为28~35mg/dl。对于营养不良高风险及长期住院患者,建议2周做1次前清蛋白检测,以便及时了解患者的营养状况,适时干预。

4.纤维连接蛋白和生长调节素 纤维连接蛋白为糖蛋白,对免疫抗体甚为重要,在饥饿、严重创伤及肿瘤时均有下降;半衰期介于RBP和TBPA之间为20h。TPN的患者以上指标反应不明显,而纤维连接蛋白有明显改变,故可用纤维连接蛋白作为短期应用TPN营养不良患者的评价营养状况指标。生长调节素C为主要参与脂肪、肌肉和软骨合成代谢物质。氮平衡与生长调节素C之间有显著正相关。饥饿时生长调节素C水平下降,进食后上升。生长调节素半衰期很短,为2~8h,与内脏蛋白间相关性尚未证实。

(二)免疫功能测定

免疫功能不全是脏器蛋白质不足的另一指标,包括迟发性皮肤过敏试验、血液淋巴细胞总数、血清补体水平和细胞免疫功能等。宿主防卫功能发挥作用,有赖于B细胞、T细胞、辅助淋巴细胞及淋巴因子、补体等各种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成分相互配合的功能。这些反应都在不同程度上需要蛋白质合成。现在常用宿主防卫功能试验难以反映体内免疫功能真实情况。

1.迟发性皮肤超敏反应 常用致敏剂有链球菌激酶-链球菌DNA酶、流行性腮腺炎病毒和白色念珠菌。皮内注射后24~48h测量红肿硬结大小,若直径<5mm,则提示细胞免疫功能不良,至少有中度蛋白质营养不良。

2.总淋巴细胞计数(TLC) TLC是反应免疫功能的简易指标,在细胞防御功能低下,或是营养不良TLC降低。在DCH试验无反应者,TLC较正常值低1/3。多种原发性疾病,如心力衰竭、尿毒症、霍奇金病及使用免疫抑制药,尤其是肾上腺皮质激素,都可使TLC降低,故判断时要结合临床。TLC不是营养不良特异性指标,与预后相关性差。

血液淋巴细胞总数=白细胞总数(mm3)×淋巴细胞(%)×1000

评价标准:(2.5~3.0)×109/L为营养正常,(1.8~1.5)×109/L为轻度营养不良,(1.5~0.9)×109/L为中度营养不良,低于0.9×109/L为重度营养不良。

3.补体水平测定 在PEM患者,如无感染、应激,C 3水平较低;如有感染、应激或创伤时C 3作为急性相蛋白,通常是正常或升高。

(三)功能检查与负荷试验

营养缺乏病体征的发生,常有个过程。生物化学上及功能的变化常出现在解剖学损害之前,故在膳食调查的同时进行实验室检查,可早期发现营养不足或缺乏。实验室检查包括生理功能检查和生化检验。

1.生理功能检查 常检查暗适应能力,判断维生素A的营养状况。

2.负荷试验 通常多采集受检者的血、尿、发的标本,进行生化检测,如血液中营养素的浓度,尿中营养素排出量,血或尿中营养素有关的代谢产物等。

(四)肠道屏障功能评价

肠道作为重要的消化器官,在维持人体正常营养代谢中有重要作用。随着危重医学研究的深入,人们已认识到肠道作为应激反应的中心器官,在创伤、手术、放疗、化疗、严重感染和重症胰腺炎等应激状态的调节中起着重要作用。肠道屏障功能受损后,肠腔内的细菌毒素、细菌移位可导致菌血症、败血症,从而启动系统性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以及多器官功能衰竭综合征(MODS)。因此,及时地对肠道屏障功能进行监测,在临床医学中具有重要意义。

用于肠道屏障功能评价的指标大致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肠黏膜通透性评价 常用的有糖分子探针检查、血液D-乳酸的测定等。

2.肠细胞损伤程度的检查 主要测定血中二胺氧化酶活性和肠紧密连接蛋白浓度。

3.细菌移位的检测 主要测定外周血中细菌DNA片段和细菌内毒素。

血液D-乳酸、二胺氧化酶和细菌内毒素等指标由于测定方法简单,试剂价格低廉,在临床使用较广。目前,已有D-乳酸、二胺氧化酶和鲎试验联合检测适宜技术,可供临床选择使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