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周信有论治经验

周信有论治经验

时间:2022-03-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本病属于中医学的“头风”“脑风”“头痛”范畴。有人用头痛灵糖浆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有效。近年来易患头痛,疼痛部位以前额与巅顶为最。每次发作疼痛剧烈难忍,持续数小时。头痛时自服复方阿司匹林能有所减轻。服药10剂,期间头痛发作1次,较轻。因此,风邪易侵袭而致头痛。痰、瘀阻滞脉络,导致不荣不通,故治疗头痛的关键在于抓住风、痰、瘀。

九、周信有论治经验

头痛常见者为血管性头痛,包括偏头痛、丛集性头痛、紧张性头痛等,是头颅部血管神经调节障碍所引起的一种临床综合征。

本病属于中医学的“头风”“脑风”“头痛”范畴。凡六淫之邪外袭,上犯巅顶,阻抑清阳,或七情内伤,肝失疏泄,导致气机逆乱,痰瘀阻络,脑失所养,以致不荣不痛,均可发为头痛。

本病的发生是因脉络痹阻或失养、清窍不利而成,因此治疗时必须以疏风利窍,活痰祛瘀,通络止痛为基本原则。

基本处方:川芎30g,白芷20g,菊花20g,僵蚕9g,杭白芍20g,茺蔚子20g,蔓荆子20g,蝉蜕9g,藁本9g,胆南星6g,白附子6g,生龙骨、生牡蛎各30g,石决明30g,细辛4g,薄荷9g。水煎服。

方药浅析:方中川芎气味辛温,入肝经,能上达巅顶,为血中之气药,有“上行头目,下行血脉”之功效,善祛风邪,通经脉而止头痛,为治头痛之要药;白芷、菊花、蔓荆子宣发清阳,醒脑,祛头风,止头痛;白芍平肝养血;生龙骨、生牡蛎、石决明平肝潜阳息风,镇静安神;蝉蜕、薄荷凉肝息风;藁本、细辛祛风胜湿,通窍止痛;天南星、白附子专走经络,善祛风痰止痛;细辛、薄荷味辛,且轻清灵动,能通闭散结。诸药合用,共奏疏风通络、涤痰平肝、化瘀止痛之效。

加减运用:川芎辛温走窜,活血化瘀,散风止痛,病情严重者,可用至40~50g;风寒头痛者,加川乌、草乌各6g,荜茇可用至25g;久痛入络,亦可加地龙20g,全蝎粉3g(冲服),蜈蚣2条(焙、研粉冲服),以增加入络搜邪之功;风火上攻者加生石膏40g。有人用头痛灵糖浆(川芎、僵蚕、延胡索等)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有效。

【治验】孙某,女,35岁。2005年7月12日初诊。近年来易患头痛,疼痛部位以前额与巅顶为最。近1个月来发作数次,且多在傍晚时分。每次发作疼痛剧烈难忍,持续数小时。头痛时自服复方阿司匹林能有所减轻。诊见神色正常,舌红,苔薄,脉弦。中医辨证属风痰阻络,清阳不各式,浊阴翳蔽,经络闭塞。治宜疏风通络,祛瘀止痛。

处方:川芎20g,白芷20g,桑叶9g,菊花20g,杭白芍20g,延胡索20g,蔓荆子20g,藁本9g,全蝎6g,僵蚕9g,茺蔚子20g,生龙骨、生牡蛎各30g,石决明30g,胆南星9g,白附子9g,薄荷9g。水煎,每日1剂,分3次服。服药10剂,期间头痛发作1次,较轻。原方加防风20g,细辛4g,继服10剂。后多次随访,至今未再复发。

按语:大多数头痛均与风、痰、瘀三者密切相关,风为病因,而痰、瘀既是病理产物,同时也是病因。《素问·风论》指出“风者,百病之长,至其变化乃为它病”。在外感、风寒、暑、湿、燥、火六淫中,风为之长,其他邪气都依附于风而令人发病。同时风为阳邪,其性轻扬。《黄帝内经》云:“伤于风者,上先受之”,“高巅之上,惟风可到。”头为诸阳之会,位居高巅,“三阳六腑清阳之气皆会于此,三阴五脏精化之血皆注于此”。因此,风邪易侵袭而致头痛。风能致头痛的另一关键是风常兼他邪侵入,影响机体水液代谢、气机升降,可致痰、瘀。痰、瘀阻滞脉络,导致不荣不通,故治疗头痛的关键在于抓住风、痰、瘀。[《中国百年百名中医临床家——周信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