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经皮无水乙醇瘤内注射治疗

经皮无水乙醇瘤内注射治疗

时间:2022-03-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4.疗效判断及临床意义 肿块大小,肿瘤内血流是否消失,AFP是否下降至正常水平,尤以瘤内注入无水乙醇治疗后再次活检的病理结果为准,显示肿瘤为完全性坏死后可以终止该治疗。

其优点是凝固灭活的效果好,毒性作用小,方法简便,实用、价廉;缺点是较大非均质肿瘤难以达到彻底灭活的效果,必须反复多次注射,此外,有些病人感觉局部疼痛剧烈难忍,影响治疗。

1.适应证和禁忌证 主要适应证是孤立的原发、复发或转移性小肝癌(直径≤3cm),尤其适用于因严重肝硬化,或心、肝、肺、肾功能不全,或病灶数目不超过3个的癌肿且不能手术切除的患者,>3cm以上的肝癌具有较完整包膜者,可作为相对适应证。

几乎没有绝对禁忌证,但晚期的巨大肝癌、弥漫浸润型、合并门静脉、肝静脉癌栓及远处转移者、严重出血倾向患者、肝功能失代偿有黄疸及大量腹水者均属禁忌证范畴。

2.治疗方法 经皮穿刺肝癌内注射无水乙醇常规使用21G专用多孔乙醇注射针(PEIT针),治疗用无水乙醇可选用浓度为99.5%以上的医用分析纯。按超声引导介入活检穿刺的常规操作方法将21GPEIT针直接刺入肿块深部,在缓慢推注适量无水乙醇的同时,将针尖按三点由肿块深部逐步退至中心和浅表注入无水乙醇。同时注意整个结节回声弥漫增强,手感觉稍有压力,即可停止推注,最后拔出穿刺针。为获得较佳效果,注入无水乙醇的量要求一次打足饱和量,按肿瘤结节外周5cm的体积计算,所需注入无水乙醇的量大致公式如下:V=4/3π(r+0.5)3;r:肿瘤半径V:体积量。基本治疗方案为每个病灶每周注射2~3次,每4~6次为1个疗程,根据肿瘤大小及病人一般情况可适当增减注射次数。

3.并发症及注意事项 烧灼感样的腹痛为最常见,病人会出现醉酒感、一过性发热等,但一般不严重,无须特殊处理。乙醇沿针道外溢刺激腹膜可造成剧烈疼痛,缓慢推注及适当给予少量局麻药等方法可缓解局部疼痛。但应注意肿瘤丰富的血液循环会将部分乙醇带出瘤外,一方面使治疗作用降低,另一方面又增加了对肝脏的毒性。

4.疗效判断及临床意义 肿块大小,肿瘤内血流是否消失,AFP是否下降至正常水平,尤以瘤内注入无水乙醇治疗后再次活检的病理结果为准,显示肿瘤为完全性坏死后可以终止该治疗。

对小肝癌手术切除和PEIT的远期疗效两者可以匹敌,PEIT后病灶完全坏死率为50%~70%,90%以上病灶缩小;治疗的远期疗效和复发情况也十分接近,1、3、5年生存率分别为92%~97%,65%~74%和38%~48%,10年也有23%,但5年内几乎全部复发。有文献报道影响长期生存最重要的因素是病人的肝功能状态,第二个因素为肿瘤大小和病灶数目。总的来说,PEIT治疗SHCC的效果较肝动脉栓塞化疗(HACE)为佳,但理论上讲首先施行HACE再做PEIT是一种理想的治疗方案;因为HACE对门静脉供血的肿瘤边缘部分无杀灭作用可由PEIT弥补,PEIT难以奏效的肝内微小转移灶又可由HACE来完成。

另外也可以选择其他的瘤内注射剂,如高浓度酸性有机化合物乙酸等;乙酸能非细胞特异性地破坏肿瘤组织,它弥散作用较强,能直接破坏肿瘤细胞膜性结构,并弥散入细胞内使蛋白质固定,从而导致肿瘤组织发生凝固性坏死,其疗效为无水乙醇的3倍,治疗剂量仅为无水乙醇用量的1/3,因而许多学者认为是一种较理想的瘤内注射剂。

(王军业 姚红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