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一块久治不愈的“牛皮癣”

一块久治不愈的“牛皮癣”

时间:2022-04-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虚假作文”:一块久治不愈的“牛皮癣”2001年启动的语文新课改,把生活语文作为语文课程改革的一个基本理念。学生不能思考与发现生活。学生是作文的主体,似乎理所当然地应对“虚假作文”负责。还有一种意见认为:由于阅读的局限,学生难以从生活中发现有意义的素材而导致作文空洞。

一、“虚假作文”:一块久治不愈的“牛皮癣”

2001年启动的语文新课改,把生活语文作为语文课程改革的一个基本理念。“生活”一词在《九年义务教育语文新课程标准》中出现20处,在《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中出现37处。同样,作文教学也渗透了生活语文思想。新课标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的要求是:“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的表达。”[1]对高中作文教学的要求是:“多角度地观察生活,丰富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对自然、社会和人生有自己的感受和思考。”[2]而且,“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是新课标对学生作文的一个基本要求。尽管新课标强调生活作文需要真情实感,但是“虚假作文”这个中小学作文中长期普遍存在的问题并未因语文新课标的实施而予以有效解决。“虚假作文”成为中小学作文教学中一块久治不愈的“牛皮癣”。

(一)“虚假作文”:去规矩而言巧

中国传统“八股文”写作的“假大空”特色,对中国近代和当代写作教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1922年,梁启超在东南大学讲《中学以上作文教学法》时,指出当时“教作文的最大毛病便不是规矩,而是专言巧。从前先生改文只顾改词句不好的地方,这是去规矩而言巧”[3]。而规矩就是学生能把自己的思想有条理地表达出来。在这里,梁启超强调文章需要表达的内容应是自己想表达的内容,否则“学生心中,本没有要说的话,便是无内容”[4]。叶圣陶在20世纪40年代也对当时的作文现状进行了批判,认为八股精神支配了当时的写作教学,主张“写作的本意不在代他人说话,而在发表自己的积蓄”[5]

新中国成立以后的很长一段时间,作文教学强调其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因此,“说千篇一律的空话、写着毫无感情的套话,人云亦云,缺乏独特的个性创新精神”成为20世纪五六十年代作文言说的基本特征。[6]改革开放以来,语文教育逐渐摆脱政治附庸地位向自己的本位回归,但受应试教育严重影响,学生作文的“假大空”问题依然盛行。一名出生于20世纪80年代的化名为林嫣的青年人,在天涯社区中发出《咱们小学时期的作文必杀结尾句》这一帖子,吸引了无数跟帖。网友们纷纷自嘲当年写过的“很傻很天真”的作文,而跟帖者大部分出生于20世纪80年代。[7]

2001年颁布的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学生作文应“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语文新课改以来,作文的“假大空”现象依旧没有衰落的趋势。2010年4月,《成都商报》报道当地某知名小学布置了一篇题为《危机时刻》的作文,班里40多个学生,有30多个写的是自己如何智斗人贩子或小偷。撰写该文的记者在城区内5所知名小学调查发现,类似的“说谎”案例在小学里比比皆是,有一位小学语文老师甚至告诉记者,小学生作文几乎无人不撒谎。[8]此报道一出,立即被多家网站和报刊转载,在社会上产生了巨大反响,“虚假作文”再次引起人们的关注和热议。《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2010年发布的调查显示,83.3%的人承认自己在上学期间曾经写过“虚假作文”。[9]

对此,一线老师也有自己的切身感受:“学生大多……只会‘拷贝’着陈旧的思想,拣拾着早已被人唾弃的所谓‘好人好事’。”[10]2011年,《中国青年报》采访了北京大学中文系副主任、北京市高考语文阅卷组负责人漆永祥教授。漆永祥教授也认为:“不少作文‘假大空’,……内容空洞无物,没有生活气息、真情实感。”[11]由此可见,“虚假作文”是当前作文教学中一个普遍存在的弊病,是一块久治不愈的“牛皮癣”。

(二)“虚假作文”成因之追问

1.语文教学界对“虚假作文”的追问

针对学生“虚假作文”的问题,许多专家学者和一线教师都在探究其原因,或归咎于考试,或归咎于学生,或归咎于教师。

(1)考试的影响。

《深圳商报》的记者在采访文学杂志《萌芽》和小学生阅读与写作刊物《略知一二》的主编赵长天时,赵长天谈到自己搞了个“想写就写”的作文大赛,鼓励孩子们想到什么就写什么,愿意写什么就写什么。哪里知道,从全国各地寄来的大量作文都枯燥乏味,80%以上的作文是一个模式!赵长天还谈到自己也曾就此事与一些小学校长及语文老师进行交流,对方也很无奈。在老师们看来,创新实在是个冒险的举动,万一鼓励创新,却在考试中失分,甚至中考、高考中吃亏,怎么办?用最保险的套路来写,拿不到高分但平均分总是有把握的。[12]但是,如果具有文化品位的素材与现实生活相脱离,也就意味着作文丧失了自身应有的意义,沦落为一种纯粹的应试工具。

(2)学生不能思考与发现生活。

学生是作文的主体,似乎理所当然地应对“虚假作文”负责。在教学中,的确有少数具有良好作文天赋的学生能够敏感地从生活中发现意义与价值,但大多数学生难以做到这一点。因此,有教师认为学生“思维的层次停滞于幼稚阶段,对一些现象、观点少能进行深刻透彻的分析,没有自己独特的见解。”[13]“大多不能结合自己的人生体验去看待周边人们的生活,不会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发现生活和人生的意义,只会‘拷贝’着陈旧的思想,拣拾着早已被人唾弃的所谓‘好人好事’。”[14]这种把作文问题归咎于学生的看法并不少见。实际上,学生能不能从生活中发现意义,关键在于老师能否培养学生拥有一双善于观察与发现生活的眼睛,一种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与生活方式。

(3)学生阅读的局限。

还有一种意见认为:由于阅读的局限,学生难以从生活中发现有意义的素材而导致作文空洞。“绝大部分高中学生阅读面狭窄,整天被困于数理化的题海之中,无暇光顾优秀作文及文学作品。所以写起文章来总是重复一些小学、初中用过的陈谷子烂芝麻,毫无新鲜感。……文章语言干巴,内容空洞是情理中事,这是作文教学中的一个瓶颈。”[15]实际上,尽管阅读对学生的写作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但阅读并不是学生作文空洞的根本原因;相反,如果缺乏对生活的体验和理解,无论读多少书、读什么书,都会写出内容空洞的文章来。比如,2004年福建省高考作文:

选择下面所列的一个人物或文学形象作为话题,自选角度,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人物:孔子、苏轼、曾国藩、鲁迅、史蒂芬·霍金。

文学形象:曹操、宋江、薛宝钗、冬妮娅、桑提亚哥。

这些题材文化品位十足,也很考验学生的阅读功底。有一篇以薛宝钗为话题的文章,其中有这样一个片断:“她痛苦地闭上双眼,想起小时候父母的教诲。封建礼教扼杀了她的天性,她不惜一切追求荣华富贵,她得到了,然而她又失去了。她不甘心,她的爱情建立在金钱的基础上,她甚至间接逼死了疼爱的林妹妹。一切那么顺其自然,却又惹人心伤。”[16]可以看出,作者不仅阅读过《红楼梦》,还对其有一定的熟悉度,但行文中却缺乏自己的思索,没有用思想、情感对话人物、作者,只是单纯复述外来观点。虽然文字精彩,描写细致,但缺乏自己对生活的理解和生命的激情。

(4)教师对学生的影响。

漆永祥还举了自己的遭遇来说明当前中小学作文教学的问题。在一次演讲中,他对学生说,如果能用真挚的感情、朴实的语言、生动的文字,写出身边的故事和感受,写出年轻人的朝气,就是一篇好作文。演讲后,一名中学生悄悄告诉他,语文老师教他们“千万不要说自己的话”,因为这样得不了高分。[17]其实,这种现象在作文教学中比较常见。前不久笔者和一位中学老师聊作文的时候,他也举了一个例子:一次示范课上,教学专家要求学生作文要写出真情实感。学生回答,老师说这样的作文很难得高分。专家解释,只要文章有意义,就没问题。可见,教师的确会对学生作文产生很大的影响。

以上原因,应该说都直接或间接影响了学生进行真实作文,但这并非根本原因。其实,让学生多阅读、多思考、多观察都是当前作文教学的基本思想和方法,但学生“虚假作文”的问题并没有得到根本解决。那么,“虚假作文”产生的根本原因在于何处呢?

2.“虚假作文”产生的根本原因

写作源于生活,对作文教学来说是金科玉律。观察生活、深入生活、提炼生活,对语文教师来说是老生常谈。其实,老师和学生就在生活之中,生活对每个人来说都是亲近的、熟悉的,却为何总是难以深入生活、提炼生活呢?笔者认为根本原因在于:一方面,学生生活世界的主体——日常生活世界本身就是一个充满遮蔽的世界,价值和意义深藏其中,较难发现;另一方面,传统的写作理论和思维模式难以引导学生从原本意义丰富的生活世界中发现意义。

(1)日常生活世界本身是一个亲近但又充满遮蔽的世界。

对生活作文来说,如何让学生从就在自己身边的习以为常的日常生活中发现意义,是生活作文教学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要解决此问题,首先需要了解日常生活世界的基本特点。对学生来说,日常生活世界是学生的生活世界的主体部分,因此,了解日常生活世界的特点是克服惯常的生活世界的遮蔽的关键。

日常生活世界具有自在性。在日常生活中,吃穿住行、工作学习,一切都在自然而然地发生着。大多数时候,我们是理所当然或不知不觉地与物、事、人打交道,少有反思和批判。个体的“行为主要由惯例、习俗、常识等所引导;借助这些环节,个体已经能够应付生活过程所遇到的具体问题,他既无需对过程的程序与内容作深入的理解,也不需要追根究底地进行‘为什么’‘如何可能’之类的提问”[18]。因此,日常生活世界是“一个凭借给定的归类模式和重复性思维以及血缘、天然情感、经验常识、传统习俗等加以维系的自在的、未分化的、近乎于自然的领域”[19]。自在性是日常生活世界的基本特征。

日常生活世界具有重复性。日常的特点就在于“使不熟悉的事物变得熟悉了,逐渐对习俗的溃决习以为常,努力抗争以把新事物整合进来,调整以适应不同的生活方式。日常就是这个过程或成功或挫败的足迹。它目睹了最具有革命精神的创新如何堕入鄙俗不堪的境地”[20]。日常生活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是一种程式化的活动,起床、漱口刷牙、吃饭、上班、下班、休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对于学生来说,日常生活更是如此:交往的人基本上是亲人、老师和同学,主要的活动空间是家、学校、上学的路上,主要的日常活动是吃饭如厕睡觉、听课作业考试。同样的环境、同样的人物、同样的活动构成了学生日常生活的绝大部分。因此,重复性是日常生活世界最为显著的特点。

日常生活世界具有模糊性。重复的日常生活形成了稳定的心理认知图式,一方面使人获得稳定感与安全感;另一方面稳定的认知图式不断同化生活世界,使之模型化,以至于人们“常常自称自己直接地知道自己外围视野里的很多内容,而其实他们知道的没那么多。……这个结论来自一个关于你的主观视野的可疑模型,而非你直接观察的任何东西”[21]。这样,世界(被显示物)向我们呈现时,总是被模型化而缺乏对细节和差异的显现。正是如此,我们即便回忆刚刚看到的事物或经历的生活事件,也有许多未曾注意的细节我们根本无法回忆出来。可见,日常生活世界总是具有模糊性。

正是因为日常生活世界的自在性、重复性和模糊性,所以它不是透明的,不是一览无遗的,而总是有所遮蔽。因此,生活作文要从日常生活世界中发现丰富的意义是非常困难的,要借助日常生活世界来审视非日常生活世界并发现意义也会变得非常困难。

在日常生活世界中发现意义,这是当前中小学作文教学中一个比较棘手的问题。有一线老师这样发出感慨:“让学生做有‘米’之炊,首先得找到‘米’。传统教学中‘米’来源于学生自身的话,而小学生从记事到上中学,五六年时间,能发生多少‘难忘’的事情呢?况且天天是家—学校—家,上学—回家—做作业—睡觉。”[22]河南省安阳市龙安区刘家庄小学承担了中央教科所“十五”重点课题“中小学学生作文个性化发展研究”的子课题“作文教学个性化与学生作文个性化”的研究。在实验结题报告中提出了这样的困惑:“生活的真实与文章的价值取向问题。对于学生的作文,我们经常会发现:学生习作源于生活,真实得没有丝毫水分,但确实没有多大价值,该如何解决?”[23]作文真实却没有价值,根本原因就在于学生不能从日常生活世界中发现意义。

(2)传统写作理论与思维模式的局限。

传统写作理论认为写作源于生活,这的确是写作活动最为根本的规律。但是,由于传统写作理论基于主客对立的思维模式,因此存在一定的局限。首先,传统写作理论预设了一个客观的对象——生活世界,无论写作主体有没有意识到,它都超越写作主体而持续存在。其次,写作主体与生活之间是认识和被认识的关系,生活作为被认识的对象是客观外在的,不以个人的意志为转移,尽管传统写作理论也强调认识主体的能动性,但是“我”永远站在“生活世界”的外面,它在根本上制约着“我”的意识内容。最后,在传统写作理论中,写作活动只是一种意识向语言的转化活动,而意识是外在世界被反映的结果。因此,在传统写作教学中,尽管也非常强调观察生活、积累生活、提炼生活,但难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难以从惯常的生活世界中发现和建构意义。

在现象学看来,生活世界并不是一个客观存在的外在对象,而是一个在特定背景和环境中、在特定给予方式中呈现出来的主观的、个人的经验世界。例如同样一棵树,建筑家看到的是造房材料,画家看到的是描绘对象,生物学家看到的是研究客体,孩子看到的是玩耍伙伴。这就意味着,生活世界会因“我”与世界交往的态度、方式的差异而呈现不同的样态。所以,只要学生能够克服主客对立的思维模式,自觉克服日常生活时空、日常思维、日常文化、日常语言、日常活动的局限,就能发现:貌似平平淡淡、普普通通的生活世界,都能以新的、美的、有意味的样态呈现。这样,学生不仅能从熟悉的生活世界中发现意义,还能够主动从生活世界中建构意义。学生能发现和建构生活世界的意义,也就有了丰富的写作内容,“虚假作文”也就能从根本上予以解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