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伤科辨证施治特点

伤科辨证施治特点

时间:2022-03-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由于损伤有不同于其他疾患的特点,因此伤科的辨证施治具有一些特别强调的理论和治则,主要表现为气血学说、筋骨并重,内合肝肾学说以及综合治疗原则三大方面。各种腰痛以及腰椎间盘突出症均属此类,亦当循此为纲。“肢体损于外,气血伤于内”,中医学认为外伤同时必然会发生内环境变化,诸如肌肉撕裂,血供破坏,出血渗出,组织肿胀等,谓之内伤。除了局部内环境的改变外,中医学十分重视损伤对全身的“气血”造成的影响。

伤科汇簒云:伤科古无专门,附于疡医也。按周官云,医师职掌四医:疾医、疡医、食医、兽医。而疡医分掌四症:肿疡、溃疡、金疡、折疡。而金疡者,即金刃之伤也;折疡者,即跌扑骨折之伤也。后有专其事者,或称正骨科,或称正体科。今即分列科门,总由损伤而成,故名之伤科。由于损伤有不同于其他疾患的特点,因此伤科的辨证施治具有一些特别强调的理论和治则,主要表现为气血学说、筋骨并重,内合肝肾学说以及综合治疗原则三大方面。

挫闪者,非跌非打之伤,乃举重劳力所致也。或挫腰淤痛,不能转侧,或手足拗闪,骨窍扭出,其伤虽属寻常,若不即时医治,失于调理,非成痼疾,即为久患也。各种腰痛以及腰椎间盘突出症均属此类,亦当循此为纲。

(一)气血学说

“肢体损于外,气血伤于内”,中医学认为外伤同时必然会发生内环境变化,诸如肌肉撕裂,血供破坏,出血渗出,组织肿胀等,谓之内伤。除了局部内环境的改变外,中医学十分重视损伤对全身的“气血”造成的影响。正常时,“气运乎血,血本随气以周流”,“气血运行于全身,周流不息,外面营养皮肉筋骨,内而灌溉五脏六腑”,一旦损伤,“气凝血亦凝”,血瘀气滞,瘀阻经络,由此引发一系列病状。诸如“人有所坠,恶血留内,腹中满胀,不得前后,先饮利药”,“利药”便是指活血化瘀,理气镇痛之类药物。“气为血帅,血为气母”,气血不可分,在病变时,气滞与血瘀互为因果,孰先孰后,孰轻孰重难辨,如简单根据外伤机制,大致可认为外受间接暴力以气滞为主,直接暴力以血瘀为主,治则也不尽相同,前者破气理气,后者化瘀活血,辨证施治当有所侧重。

(二)筋骨并重,内合肝肾学说

“筋,束骨而利机关,主全身之运动,骨,张筋藏髓,为一身之支柱”,“机关”谓之人体各种关节,“骨”为骨骼,而“筋”涵义较广,泛指关节囊、韧带、肌腱等与关节运动有关的软组织。筋束骨,骨张筋,两者关联密不可分。外伤骨折、脱位后,往往注重复位、固定,容易忽略治筋,伤科主张筋骨并重,治骨同时理筋,进行推拿按摩、顺骨捋筋,早期开始被动和主动运动,“时时曲转,使活处不强”,“强”指关节僵直、粘连或挛缩。

“筋骨内合肝肾”,中医学认为筋骨与肝、肾两脏密切相关,肝主筋,内经谓“肝者……其充为筋”,“肝主身之筋膜”,另外,又提到“肝藏血”,肝血充盈就可“淫气于筋”,筋得以充分濡养,筋强才能“束骨而利机关”。肾主骨,“肾者……其充在骨”,“肾生骨髓……在体为骨”,又认为“肾藏精”,所谓肾生精,精生髓,髓养骨就是指骨的生长、成熟,以至损伤后的修复都是需要依靠肾精气濡养的。老年人易骨折,愈合差,也是由于肝气衰,筋不能动,天癸竭,精少,肾衰,即肝肾不足、筋骨不固的缘由。

(三)综合治疗原则

治疗不能仅限于局部,必须整体兼顾,尤其是骨与筋和肝、肾的兼顾并治,标本兼治。方法也宜采取综合措施,手法与药物兼施,外治与内治同时进行,外以针灸、推拿、手法及药物(外用)为主,内治以药物调治为主,除了肝肾之说外,尚有“脾主肌肉”,“脾主四肢”,“四肢禀气于脾”,“肺主一身之气”等认识。总之,综合治疗原则为局部与整体兼顾;外伤与内损并重;固定与活动统一;患者与医者合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