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例阳黄治验录

例阳黄治验录

时间:2022-03-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市中医门诊部自8月25日起,在2个半月内共治46例。按黄疸患者,肝大为主要体征,但今秋所治疗之急性黄疸病则不然,在46例中肝大者仅7人。又服3剂,两患儿均愈。仍以2号方继续治疗,至20日治愈2例,另1例症状好转。10月15日初诊:患者高热4日,经治疗无效。据检查,脉浮数,发热恶寒,舌苔淡黄,胸腹膨胀。经检查,脉缓,舌苔白垢,小便老黄,腹胀便溏,身体重痛。证属湿重热轻型黄疸。

1964年秋,淮南市急性黄疸病普遍流行。市中医门诊部自8月25日起,在2个半月内共治46例。其中,湿兼外感者2例;湿重热轻者41例;湿轻热重者3例。经辨证施治,效果良好,大多在15日以内治愈,16~20日治愈者3人,21~25日治愈者2人,未愈者2人,总治愈率达95%。一般黄疸病成年人患者较多,小儿患者较少,而今秋黄疸病则不然,小儿多于成年人。

按黄疸患者,肝大为主要体征,但今秋所治疗之急性黄疸病则不然,在46例中肝大者仅7人。治疗方法,系根据病情将患者划分为三个类型,分述如下。

1.湿兼外感型 有发热恶寒、头痛、脉浮缓之表证,又有身目小便黄、苔白、嗳气、胸闷不饥等症。治以解表清利为法,方以麻黄连翘赤豆汤与茵陈四苓散加减化裁治之,并定名为治疸1号方,药为连翘、香豆豉、栀子、黄柏、茵陈、云茯苓、猪苓、泽泻、薏苡仁。

上方各服2剂,表证俱解,症见身黄,两目、小便更黄,其余症状如上,唯胸闷较甚,显系湿重热轻之里证。治当渗利为主,佐以清热。方以茵陈四苓散合栀子柏皮汤加减为治疸2号方,用茵陈、猪苓、云茯苓、泽泻、薏苡仁、栀子、黄柏7味组成。又服3剂,两患儿均愈。

2.湿重热轻型 症见身目小便黄、嗳气、腹胀、不饥、倦怠、脉缓等症。根据其湿重热轻之特点,治宜渗利为主,佐以清热,仍以治疸2号方治之。如有其他症状,即在2号方之基础上加减运用。加减法:口渴,加天花粉;胸闷,加郁金;肝大,加鳖甲、鸡内金;便溏无恶臭者,加白术、山药;小便短涩,加车前子。如是在6日内治愈6例;7~10日又治愈18例;11~15日又治愈12例;16~20日,除2例年龄较大者病情缠绵未愈外,其余3例全部治愈。

3.湿轻热重型 症状较重,脉数有力,口干微烦,苔黄,头痛,便溏热臭,胸闷作渴,溲赤涩,显系热重湿轻,当用清热为主,渗湿为佐。以治疸2号方加黄芩、天花粉、大黄、滑石,同时栀子、黄柏量增加。俟大便热臭退后去大黄;小便涩痛除后去滑石;渴止去天花粉;热减去黄芩,减栀子、黄柏量。仍以2号方继续治疗,至20日治愈2例,另1例症状好转。

各型典型病例介绍如下。

湿兼外感型 邵某,男,5岁,住田家庵火车站。

10月15日初诊:患者高热4日,经治疗无效。昨与今日迷睡,不思饮食,身目均黄,时呼头痛,嗳气频频。据检查,脉浮数,发热恶寒,舌苔淡黄,胸腹膨胀。显系湿兼外感型黄疸。当以解表渗湿清热为法。用治疸1号方。因有表热,乃加重金银花、连翘量,并加薄荷以清表邪;又因连日迷睡,再加黄连以清热,石菖蒲以开窍。

二诊:表邪渐退,黄疸渐轻,唯胸闷未减,再以前方加郁金,以行气开郁。

三诊:表邪已退,胸闷尤甚,嗳气频频,不欲饮食,舌尖赤,苔白,小便短赤而涩。治以清热渗湿开郁为法,用治疽2号方。因小便短涩,加车前子以利膀胱;胸闷嗳气,加郁金、赭石以开郁降气;舌尖赤,加石斛以清热养阴。给药2剂。

四诊:脉象和缓,饮食逐增,唯胸中稍闷,余症均无。治以治疸2号方加郁金以行气解郁,2剂而愈。

湿重热轻型 谢某,女,2岁。

10月4日初诊:病家言,近日来患者嗳气不止,饮食减退,疲倦无神,两目渐黄,故就医。经检查,脉缓,舌苔白垢,小便老黄,腹胀便溏,身体重痛。证属湿重热轻型黄疸。乃以渗湿为主,清热为佐,用治疸2号方,加木瓜以舒筋,倍玉米以利湿,加橘络以通络,加车前子以利水,加郁金以行气解郁。

二诊:胸闷腹胀减轻,身痛不止,目黄减退。治以清热渗湿,用2号方加郁金以开郁,车前子以利湿。给药3剂。

三诊:脉象和缓,饮食渐增,精神好转,唯早起小便微黄。治以清热渗湿为法,用2号方加车前子,服2剂而愈。

湿轻热重型 朱某,女,12岁,住田家庵区东升街。

10月18日初诊:患者发热住院1周,经治疗无效出院。经检查,脉滑数,舌红尖赤,苔薄而黄,烦渴胸闷,入夜即身热灼手。系伏暑兼湿热为患。治宜清暑透邪,佐以渗湿。

处方:扁豆花、竹叶、滑石、石斛、蚕沙、金银花、黄芩、鳖甲、青蒿。1剂,水煎服。

10月29日二诊:夜热已退,脉滑数稍减,烦躁较轻,舌红苔垢,胸闷身重,小便短涩,大便干结,身黄两目尤甚。证属热重湿轻之黄疸。治当清热为主,佐以渗湿,以2号方为治,加黄芩以清热,加石斛以清热顾阴,加车前子以清利膀胱,加天花粉以生津止渴,加郁金以行气解郁,加大黄、肉苁蓉以通润。给药2剂。

10月22日三诊:二便畅下,黄疸减轻,脉象弦缓,唯苔垢,胸闷较甚。治当清利并施,用治黄疸2号方,加郁金、赭石以开郁降气。给药2剂。

10月25日四诊:脉缓身黄渐退,饮食稍增,胸中微闷,唯小便不利,尚有余热未清。仍以清热利湿2号方加车前子。给药2剂。

10月27日五诊:脉象和缓,胸闷已除,黄疸全退,唯精神较差。乃大病初退,贼去城空之象,以补法善后。

处方:党参、山药、石斛、炙甘草、云茯苓、白术、白扁豆、谷芽。服1剂而愈。

按:是年秋季,淮南地区普遍流行急性黄疸病,究其发病原因,盖由夏末久早不雨,天气亢热,南风似火,赤日炎炎,禾苗垂枯,人身气血同受其殃,继之阴雨连绵数十日,湿气弥漫。似此先有暑热内伏,复加雨湿外袭,人体正气不支,湿热趁势搏结,故郁而发黄,酿成黄疸。由于本病病因相同,症状相似,虽非千篇一律,但是出入不大,故而针对湿、热二字,拟定治黄疸之主方(治疸2号方),所收效果,颇合理想。

再者,一般黄疸病,成人偏多,小儿较少,而今秋之急性黄疸,恰恰相反,小儿患者反多,成人反少。小儿患者虽多,治愈快;成人患者虽少,而治愈慢。盖小儿身体柔嫩,气血不足,经不起暑热雨湿之邪侵袭,所以小儿患者为多。然病虽多而易治愈者。盖小儿天真,无七情内扰,脏腑健康,虽受暑湿,均属六淫外感,其病尚轻,故易治而速愈。至于成年人少而治愈难,盖成人体实气壮,气血旺盛,邪无入路,所以成人患者较少。其少数染病者,或因内脏先损,或因素有他病,气血先亏,故湿热之邪,乃可乘虚而入。此皆内伤外感交迫而成黄疸,故难去。再加患者畏肝炎如猛虎而忧思抑郁,精神又受摧残,虽治之适当,亦难得速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