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产后泄泻(例)

产后泄泻(例)

时间:2022-03-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自述产后1个半月,因过食猪肉引起泄泻,每日10余次,且有腹痛乏力,头晕,饮食无味。致脾胃升清降浊及传输功能失常,故出现不思饮食,腹痛泄泻诸症。生双胎,产后泄泻年余。前医有认为产后宜温,故用熟四物汤加减,致泻不减而中满纳差;有认为气血双虚而进温中健脾峻剂,其结果腹胀甚而雷鸣不减。加山药补脾益气,因而本方温而不燥,凉而不凝,药虽平淡,但功效显著。

案例一

张某某,女,28岁。1974年6月3日初诊。

自述产后1个半月,因过食猪肉引起泄泻,每日10余次,且有腹痛乏力,头晕,饮食无味。曾多方求治,多用温补脾胃及涩肠止泻之品,先后治疗2个月之久,病情仍不见好转,始求余诊治。

检查:舌质淡有瘀点、苔薄黄。六脉沉滞无力。根据此证,余认为乃系产后瘀血与食积相并而成。

【处方】 当归12克 川芎15克 赤芍9克三棱9克 莪术9克 苏木9克 蒲黄12克 桃仁6克 红花6克 牡蛎20克 葛根12克 党参15克

服药6剂,腹痛消失,稍进食物,精神亦有好转,泄泻次数较前减少,脉转为沉弱。

【处方】 党参15克 白术12克 茯苓20克甘草9克 山药20克 肉桂9克 扁豆20克三棱9克 车前子15克 莪术9克 麦冬12克石斛15克 山楂30克

服药5剂后,大便已成形,每日3~4次,食欲增进,精神尚可,脉已和缓。后守上方,加减继服10剂,大便正常,余症消失。

按:本例患者因产后瘀血内阻,加之为肉食所伤,使饮食与瘀血相并,留滞中焦。致脾胃升清降浊及传输功能失常,故出现不思饮食,腹痛泄泻诸症。根据“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的原则,故当以化瘀消积为先,温补脾肾为次。因而先用三棱、莪术、当归、川芎、赤芍、苏木、蒲黄、桃仁、红花等,理血开瘀破积;党参扶助正气;葛根以升发胃中清阳;牡蛎收涩止泻,使积消瘀化而正气不伤。后用四君子汤加山药、肉桂,补脾温肾以扶正;佐以三棱、莪术、山楂,消余邪;扁豆、车前子、牡蛎,利湿止泻涩肠;用麦冬、石斛,以滋胃阴。使瘀去泄止,正气得复,病得以速愈。

案例二

朱某某,女,34岁。

生双胎,产后泄泻年余。曾用温补、健脾等剂,屡治罔效。于1951年10月邀余诊视。诊见形体消瘦,面色萎黄,口干不欲饮,心下痞硬,腹中雷鸣,日泻五六次,畏寒肢冷。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无力。缘由产后气血骤虚而致脾胃虚弱,浊气留中则心下痞硬;脾虚不运,清浊不分,而腹中雷鸣即泻;久泻阳虚,津不上承,故见口干不欲饮;阳虚不能旁达四末则畏寒肢冷。舌质淡,苔白少,脉沉细无力,皆气血双亏之象。治当和胃消痞,健脾渗湿。

【处方】 生姜30克 黑姜10克 姜黄连3克黄芩炭3克 姜半夏10克 党参15克 炒山药30克 炙甘草10克 大枣5枚(引)

【用法】 前方进3剂,泄泻递减,饮食日增。守方继服10剂而愈。

按:本例患者系双胎产后,必致元气大伤,使脾胃升降失常。前医有认为产后宜温,故用熟四物汤加减,致泻不减而中满纳差;有认为气血双虚而进温中健脾峻剂,其结果腹胀甚而雷鸣不减。张景岳所谓“虚极者不可骤补”亦即此意。本病气血虚弱,复予骤补,故痞益甚。本例用生姜泻心汤寒热并用,祛秽浊,通神明,理脾胃,运转输,行阳化饮,升清降浊,如是痞满消,雷鸣息而泄泻止。加山药补脾益气,因而本方温而不燥,凉而不凝,药虽平淡,但功效显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