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如何理解推拿手法刺激的“得气感”

如何理解推拿手法刺激的“得气感”

时间:2022-03-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所谓“得气”,是指手法刺激压痛点、腧穴或阳性反应物后,通过一定的手法力的技巧变化,使治疗部位产生的经气感应。但是,得气感绝不是明显的痛感,因为在正常位置进行按压刺激时也会有明显的痛感,但那种痛感和手法刺激压痛点时产生的得气感绝对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一般而言,推拿时患者得气迅速而明显者,疗效较好;如无得气,则可能无效。

在手法的刺激下,要使被刺激的部位产生得气感,如《素问·举痛论》:“按之则热气至,热气至则痛止矣”。临床实践提示,得气感的有无及强弱都是判断手法的刺激量和疗效的前提,直接关系到治疗效果的好坏。所谓“得气”,是指手法刺激压痛点、腧穴或阳性反应物后,通过一定的手法力的技巧变化,使治疗部位产生的经气感应。得气感的产生有赖于经气的运行和活跃,得气感越强,则说明经气运行越舒畅,手法直接作用于经穴,通过激发经气的运行,从而起到疏通经络的作用。

但是,得气感绝不是明显的痛感,因为在正常位置进行按压刺激时也会有明显的痛感,但那种痛感和手法刺激压痛点时产生的得气感绝对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痛感出现患者很不舒服,不想再被刺激,是无效刺激,非良性刺激,而得气感患者的感觉是“痛得很舒服”,愿意再次被刺激,为有效刺激,良性刺激。

得气与否,有多种感应,可从患者和医者两个方面来判断。当得气时,患者会感到有酸、胀、麻、沉,或热,且必有舒适的感觉。同时,医者会感到手下有厚实或沉稳或指下有物的感觉。如未得气,则医者感到手下虚无,感到找不到阳性反应物,患者也没有什么感觉。《标幽赋》说:“气之至也,如鱼吞钩饵之沉浮;气未至也,如闲处幽堂之深邃。”

一般而言,推拿时患者得气迅速而明显者,疗效较好;如无得气,则可能无效。因此在手法治疗过程中,若得气较慢,甚至不得气,就要分析其中的原因。如属穴位定位不准确,手法的方向角度有偏差,没有刺激到有效的作用点或未达到一定的深度,可重新调整手法的部位、角度和深度,再次加力时,往往就会得气;若因病情较久,正气虚弱致经气不足,或因其他病理因素致局部感觉迟钝者,可采取两侧对比,取得正确位置再加力的方法,促使手法得气。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