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休克的发病机制

休克的发病机制

时间:2022-03-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由于休克早期的小血管收缩,造成组织缺氧。组织细胞缺氧及器官受损加重。各种体液因子造成细胞损害,也是各类休克的共同规律,被称为“最后共同通路”。同时因胰腺、肝脏、肠道缺血后分别产生心肌抑制因子、血管抑制物质及肠因子等有害物质,最终导致重要器官发生严重损害、功能衰竭,此为休克的不可逆阶段。休克一旦发生即为严重动态的病理生理过程。其临床表现因病因的不同而各具特性。

(一)休克早期(微循环缺血期或缺血缺氧期)

微循环受休克起动因子的刺激使儿茶酚胺等体液因子大量释放→末梢细小动脉、微动脉、毛细血管前括约肌、微静脉持续痉挛,毛细血管前阻力增加,大量真毛细血管关闭→微循环灌流量急剧减少→血液重新分布(以保证心脑等重要器官的血供)。随着病情发展,微循环动静脉吻合支开放,微动脉血液直接进入微静脉(直捷通路)以增加回心血量。

(二)休克期(微循环淤血期或失代偿期)

由于休克早期的小血管收缩,造成组织缺氧。无氧代谢后乳酸堆积→代谢性酸中毒→微动脉和毛细血管前括约肌呈舒张反应,而微静脉和毛细血管后括约肌仍呈持续收缩状态→大量血液进入毛细血管网,造成微循环淤血,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大量血浆外渗→微循环循环血量锐减。此外,白细胞在微血管壁黏附,微血栓形成,使回心血量明显减少→血压下降。组织细胞缺氧及器官受损加重。各种体液因子造成细胞损害,也是各类休克的共同规律,被称为“最后共同通路”。

(三)休克晚期(微循环凝血期又称DIC期)

组织细胞缺氧更为严重,体液外渗加剧,血液浓缩和黏滞度增高,血管内皮损伤后使内皮下胶原纤维暴露,血小板聚集,促发内凝血及外凝血系统,使微血管形成广泛的微血栓。细胞因持久缺氧而致胞膜损伤,溶酶体释放,细胞坏死自溶,并因凝血因子的消耗而出现弥散性出血。同时因胰腺、肝脏、肠道缺血后分别产生心肌抑制因子、血管抑制物质及肠因子等有害物质,最终导致重要器官发生严重损害、功能衰竭,此为休克的不可逆阶段。

休克一旦发生即为严重动态的病理生理过程。其临床表现因病因的不同而各具特性。最初往往是交感神经活动亢进的表现,低血压可能只在晚期时出现。低血容量性休克等可有典型的微循环各期的变化。流脑、败血症、流行性出血热、病理产科很早发生DIC;由脊髓损伤或麻醉引起的,可因交感神经发放冲动,突然发生血流重新分布;心源性休克可因泵衰竭而使血压一开始即明显降低。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