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诊疗标准与专家共识

诊疗标准与专家共识

时间:2022-03-1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仅感染足背的皮肤癣菌病称为体癣。足部也可见到非皮肤癣菌的真菌如念珠菌引起的感染,此时应称之为足部皮肤念珠菌病。足癣复发率高,约84%的患者平均每年发作2次以上。根据典型的临床表现和真菌学检查阳性可诊断足癣。足癣的治疗目标是清除致病菌,快速解除症状,防止复发。目前,治疗足癣常用的抗真菌药物包括:唑类、丙烯胺类、硫脲类、吗啉类、吡酮类等。

一、1994年6月28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1995年1月1日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

(一)鹅掌风的诊断依据、证候分类、疗效评定

鹅掌风是一种发生在手掌部的皮肤病,以皮肤粗糙、变厚、干裂为特征。相当于手癣。

1.诊断依据

(1)手掌局部有境界明显的红斑脱屑,皮肤干裂,甚或整个手掌皮肤肥厚、粗糙、皲裂、脱屑,亦可出现水疱或糜烂。自觉瘙痒或瘙痒不明显。

(2)多始于一侧手指尖或鱼际部。常继发于脚湿气。

(3)真菌培养或镜检多为阳性,常以表皮癣菌属及毛癣菌属为致病菌

2.证候分类

(1)风湿蕴肤:手掌或指间水疱如晶,涸干脱屑,境界明显,渐次扩大。或指间潮红,湿烂。舌红,苔白或腻,脉滑。

(2)血虚风燥:手掌皮肤肥厚粗糙、干燥、龟裂。或水疱不显,干涸落屑。舌淡红,苔薄,脉细。

3.疗效评定

治愈:临床症状、体征消失,皮肤恢复正常。复查真菌连续2次阴性。

好转:症状明显减轻,皮损消退在50%以上。复查真菌阴性或阳性。

未愈:临床症状、体征无改变。

(二)脚湿气的诊断依据、证候分类、疗效评定

脚湿气是发生在足部的皮肤病,以足丫白斑湿烂或足跖、趾间起水疱为特征。相当于足癣。

1.诊断依据

(1)趾间浸渍,覆以白皮,常伴恶臭。或足跖、足缘群集水疱,干燥脱屑。或足跟、足缘甚至整个足跖皮肤肥厚、干燥、皲裂。自觉剧痒,夏季尤甚。

(2)足部多汗者易患本病。

(3)真菌培养和镜检多为阳性。

2.证候分类

(1)湿热下注:密集水疱,糜烂流水,浸淫成片,瘙痒疼痛或有发热。舌苔薄黄,脉滑数。

(2)血虚风燥:皮肤增厚,粗糙干裂,瘙痒不流水。舌红,苔薄,脉细。

3.疗效评定

治愈:症状及体征消失,皮肤恢复正常。

好转:症状明显减轻,皮损消退在50%以上。复查真菌仍有阳性。

未愈:症状、体征无改变。

二、《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药新药治疗手足癣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制定的诊断与疗效标准

(一)诊断标准

1.西医诊断标准

(1)皮损常初发于单侧2、3或3、4指(趾)缝间,渐渐浸淫蔓延至手掌、手背、足跖、足跟。

(2)皮损以水疱、糜烂、脱屑、角化为主,或患处浸渍、湿烂或粟粒大小水疱,攒集皮下周或皲裂脱皮。

(3)有不同程度瘙痒。

(4)起病缓慢,易反复发作,入夏加剧,冬日可有皲裂。

(5)皮屑直接镜检可见到真菌菌丝、孢子,或真菌培养阳性。

2.临床分型标准

(1)水疱型:以水疱为主,成群或零星分布于手掌、足底或手指、足趾等处,疱壁一般较厚,不易破裂,往往引起剧烈的痒感。水疱可以化脓,并发淋巴管发炎、淋巴结炎或蜂窝织炎等继发性感染。

(2)擦烂型:损害常见于手指或足趾之间,手指或足趾间角质潮湿浸渍,呈白色腐皮,取下腐皮,露出红色湿润面。容易因搔抓而感染发生淋巴管炎、淋巴结炎、丹毒或蜂窝织炎等。

(3)鳞屑角化型:损害为掌跖有明显的鳞屑,或是角质显著增厚,多半没有水疱,指(趾)间也常不糜烂,在皮纹处容易发生裂口而疼痛,可妨碍行动,裂口处也可有继发性感染。

3.中医辨证

湿热浸淫证:患处叠起针尖大小半透明水疱,疱壁坚实,搔破津水,或湿烂浸淫,蔓延成片,上覆白皮,疱底鲜红,瘙痒剧烈,伴有恶臭,舌红,苔腻,脉滑数。

血虚风燥证:皮损干燥,粗糙变厚,形如胼胝,纹理宽深,常伴皲裂,叠起白皮,痒痛相兼,舌红苔薄,脉细。

(二)疗效判定标准

1.临床痊愈 皮损、瘙痒全部消失,皮屑镜检及真菌培养阴性。

2.显效 皮损、瘙痒大部分消失,皮屑镜检阴性或有少量破碎变形的孢子、菌丝、真菌培养阴性。

3.有效 皮损、瘙痒部分消失,皮屑镜检有少量菌丝、孢子,真菌培养阳性。

4.无效 与治疗前相比较,各方面均无进步。

三、足癣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中国医师协会皮肤科医师分会)

(一)定义

足癣(tinea pedis)是指由皮肤癣菌(dermatophytes)引起的足部真菌感染,主要累及趾间、足跖及侧缘。仅感染足背的皮肤癣菌病称为体癣。足部也可见到非皮肤癣菌的真菌如念珠菌引起的感染,此时应称之为足部皮肤念珠菌病。

(二)病原菌

足癣的致病菌是皮肤癣菌(dermatophytes),包括小孢子菌属(Microsporum)、毛癣菌属(Trichophyton)和表皮癣菌属(Epidermophyton)。其中80%以上为红色毛癣菌,其次是须癣毛癣菌、絮状表皮癣菌等。足部浅表真菌感染也可由非皮肤癣菌(如念珠菌等)致病,但不在本共识讨论之内。

(三)流行病学

足癣是皮肤真菌病中发病率最高的病种,在人群中的发生率约为15%,也可高达30%~70%,国内有报道占皮肤科门诊就诊患者的10%~20%。我国流行病学资料显示:足癣的致病菌以红色毛癣菌为主,其次为须癣毛癣菌、断发毛癣菌、絮状表皮癣菌等。足癣的发病与环境和季节等因素有关,湿热地区和高温季节尤为多见;还与一些特定的人群或职业有关,易感人群有运动员、煤矿工人、士兵、糖尿病及艾滋病患者等,与足部多汗、穿鞋紧密或免疫受损等因素有关;足癣具有家族聚集性和传染性,在游泳池、浴池等公共场合或在家中接触患者用过的物品可造成传播;同时,患者自身也可在不同解剖学部位之间传播,如足癣可引起甲癣,手癣,体、股癣等。足癣复发率高,约84%的患者平均每年发作2次以上。足癣对患者的健康和生活质量有显著的影响,调查显示足癣对患者的工作、社交及日常生活有明显的影响,比例高达80%和75%;超过50%的患者因为瘙痒而影响睡眠;并发细菌感染的患者高达40%。

(四)临床表现

足癣最常见的临床症状是瘙痒(96.9%)、脱屑(72.8%)和水疱(55.7%),根据皮损形态分为水疱型、趾间糜烂型和鳞屑角化型;根据感染部位分为趾间型、足跖型和混合型,其中以趾间型最为常见。

1.水疱型 在趾间及足底可见针头至粟粒大小的深在性水疱,疱壁较厚,散在或密集分布,可呈蜂窝状融合,也可见大疱。疱液自然吸收干燥后形成鳞屑。初期常有明显的瘙痒或刺痛感,此型易继发细菌感染和引起癣菌疹。致病菌多为须癣毛癣菌。

2.趾间糜烂型 第4~5趾间最常见。皮疹初起为浸渍,常因瘙痒揉擦致表皮破损、糜烂,可伴渗液,常发出难闻恶臭。易继发细菌感染,引起丹毒或蜂窝织炎。致病菌常为红色毛癣菌、须癣毛癣菌及絮状表皮癣菌。

3.鳞屑角化型 颇为常见,好侵犯足底、足侧缘及足跟。皮损表现为皮肤增厚、脱屑、粗糙,冬季易发生皲裂。许多鳞屑角化型足癣合并有手癣,常单手受累,呈现特殊的“两足一手型”。致病菌主要为红色毛癣菌。

(五)真菌学检查

包括真菌镜检和培养,尽可能两者均做。取材应刮取皮损边缘的鳞屑或水疱壁,标本量应足够。在镜下见到菌丝或关节孢子即为阳性。真菌培养及菌种鉴定可明确致病菌。

(六)诊断和鉴别诊断

根据典型的临床表现和真菌学检查阳性可诊断足癣。由于真菌学检查结果受多种因素影响,因此,即使检查结果阴性也不能完全除外真菌感染,应结合临床综合判断。足癣需与下列疾病相鉴别:如汗疱疹、掌跖脓疱病、湿疹、接触性皮炎、剥脱性角质松解症、掌跖角化病、连续性肢端皮炎等,还应与其他微生物感染(如念珠菌病、脓疱性细菌疹和二期梅毒等)相鉴别。

(七)治疗

足癣的治疗目标是清除致病菌,快速解除症状,防止复发。治疗的方法主要有3种,即局部治疗、系统治疗和两者联合治疗(表7-1)。应根据致病菌种类、临床分型和患者的基本情况等因素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法。

表7-1 中国医师协会皮肤科分会足癣治疗部分专家推荐使用方案

注:联合治疗为一种外用加一种口服抗真菌药

目前,治疗足癣常用的抗真菌药物包括:唑类、丙烯胺类、硫脲类、吗啉类、吡酮类等。其中丙烯胺类和唑类药物临床应用最广。

1.局部治疗 局部治疗具有起效快、安全性高、费用低等优点,通常被广泛采用。药物剂型包括乳膏、溶液、凝胶、喷雾剂和粉剂等,应根据皮损特点选择合适的剂型。常用唑类药物有咪康唑、益康唑、克霉唑、酮康唑和联苯苄唑等,用法为每日1~2次,疗程至少4周,真菌学治愈率为60%~91%;丙烯胺类药物包括特比萘芬、布替萘芬和奈替芬,用法为每日1~2次,疗程至少2周,真菌学治愈率为62%~100%。其他治疗足癣的外用药物包括吗啉类(如阿莫罗芬)、吡咯酮类(如环吡酮胺)、硫脲类(如利拉萘酯)等。此外,一些角质剥脱剂也有一定的抗真菌作用,如水杨酸、间苯二酚等。某些中药制剂如土荆皮酊等也被用于临床。尽管外用药物是常用的治疗方法,但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如患者的依从性差,资料显示82.5%的足癣患者使用外用药物坚持不到2周;涂药不均匀易使皮损遗漏,还会给患者带来生理和心理上不适感;对鳞屑角化型足癣药物渗透性较差等。上述原因常导致单纯局部治疗疗效欠佳、复发率高(50%~80%)。因此,本共识建议:单纯外用药物治疗仅适用于初发或病灶局限的足癣患者。

2.系统治疗 口服抗真菌药物能有效治疗足癣,具有疗程短、用药方便、不会遗漏病灶、患者依从性较高、复发率低等优点。适用于局部治疗效果欠佳、反复发作、鳞屑角化型、受累面积较大、伴有某些系统疾病(如糖尿病、艾滋病等)及不愿接受局部治疗者。研究显示口服特比萘芬250毫克/天,1~2周治疗足癣,12周时真菌学治愈率为89.3%,随访3年的年复发率仅为10%左右;口服特比萘芬1周与外用克霉唑乳膏4周疗效和安全性相似。伊曲康唑400毫克/天冲击治疗1周亦有效,真菌学有效率为56%,但缺乏远期疗效的研究。氟康唑治疗足癣的资料较少。特比萘芬和伊曲康唑的安全性已被国内外众多的临床研究证实,但对某些特殊人群应参考说明书使用。

3.外用药加口服药联合治疗由于局部治疗和系统治疗都各具局限性,外用抗真菌药物加口服抗真菌药物的联合治疗在临床上日益受到推崇。国内的一项中重度足癣的单中心随机对照开放研究显示,口服特比萘芬250毫克/天共1周加外用特比萘芬乳膏1周治疗组(简称“1+1”联合治疗方案),其疗效和安全性等同于口服特比萘芬250毫克/天共2周组,但起效快于后者,而且其疗效显著优于单纯外用特比萘芬2周组和联苯苄唑4周组。研究显示:联合治疗方案(“1+1”),在缩短疗程、减少费用、提高依从性和疗效、降低复发率等方面显示出优势。尤其适用于反复发作、依从性差者。当足癣合并细菌感染时,应首先抗细菌治疗,局部皮损按湿疹治疗原则处理,细菌感染控制后再行抗真菌治疗。如病原菌明确为念珠菌感染,应首选唑类药物进行治疗。

(八)预防

足癣可以治愈,但容易复发或再感染,良好的健康教育对预防足癣、降低复发、减少传播至关重要。①注意个人卫生,如自用拖鞋和浴巾。保持足部干燥,穿透气性好的鞋袜。②注意公共卫生。③积极治疗癣病,对自身其他部位的癣病(特别是甲癣),以及家庭成员、宠物的癣病需要同时治疗。

(九)小结

1.足癣的致病菌为皮肤癣菌。

2.足癣的诊断应依据临床表现,结合真菌镜检和真菌培养。

3.足癣治疗的目标是清除致病菌,快速解除症状,防止复发。局部治疗、系统治疗或联合治疗均可用于足癣治疗。

4.局部治疗适用于初发或病灶局限的足癣患者。可以选择丙烯胺类或唑类以及其他种类的外用抗真菌药物,需足疗程用药。

5.系统治疗适用于局部治疗效果欠佳、反复发作、鳞屑角化型、受累面积较大、或伴有某些系统疾病(如糖尿病、艾滋病等)及不愿接受局部治疗者。

6.局部和系统联合治疗方案(一种外用加一种口服抗真菌药),在缩短疗程、减少费用、提高依从性和疗效、降低复发率等方面有优势。尤其适用于反复发作、依从性差者。

7.在局部和系统联合治疗方案中,口服药物推荐使用特比萘芬250毫克/天,1~2周为1个疗程;如特比萘芬疗效不佳可考虑应用唑类抗真菌药物(如伊曲康唑冲击疗法,200毫克,2次/天,1周为1个疗程;连续疗法,200毫克/天,2周为1个疗程)。外用药物可选择丙烯胺类、唑类或其他种类抗真菌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