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鱼际穴针刺治疗骶尾部疼痛一例

鱼际穴针刺治疗骶尾部疼痛一例

时间:2023-03-1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2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骶尾部疼痛,咳则加重。某医院X线示骶尾部无异常。此患者留针30分钟后,自觉疼痛大减,咳嗽时骶尾部已不痛,复针2次,3次而愈。2.以鱼际穴治疗骶尾部疼痛在《针灸甲乙经》《针灸大成》和《铜人腧穴针灸图经》等针灸经典文献中均有记载。3.治疗此疾除鱼际穴外,还可选水沟、后溪、后顶穴治之。总之,针刺治疗骶尾部疼痛,以调理督脉气机为原则。4.针刺治疗此疾,亦见有人以龈交穴治之者。

岳某,男,65岁,农民。2006年5月6日来诊。自诉:有腰椎骨质增生和腰肌劳损病史。平时即时感腰骶部酸痛。2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骶尾部疼痛,咳则加重。曾自贴膏药无效,日复加重。某医院X线示骶尾部无异常。无明显外伤史。经熟人介绍而来诊。查体:局部无肿胀及瘀斑。骶尾部有压痛(++)。余无不适。

处理:按骶尾部软组织损伤治疗。给予针刺治疗。

针刺方法:取鱼际穴(双)。患者取坐位,常规消毒双侧穴位皮肤,取28-32号1.5寸毫针,迅速刺入穴位(以《金针赋》所云“随咳进针法”进针),待得气后,给予强刺激,施行捻转泻法。同时嘱患者行下蹲、弯腰、跺脚、主动咳嗽等动作,医者亦可不时按揉患者痛处,以加速患处气血运行。留针20~30分钟。留针期间,每5分钟行针一次。行针期间患者多做多方向的主动运动。此患者留针30分钟后,自觉疼痛大减,咳嗽时骶尾部已不痛,复针2次,3次而愈。

体会:1.临床上,骶尾部疼痛多因外伤、积累性劳损或风寒湿邪的侵袭导致气机内乱、气不归经所致。鱼际穴为手太阴经之荥穴,荥主“身热”和“病变于色”。针泻鱼际可宣肺理气,使肺气下行,调理气机,使逆乱之气各归其经,通则不痛。

2.以鱼际穴治疗骶尾部疼痛在《针灸甲乙经》《针灸大成》和《铜人腧穴针灸图经》等针灸经典文献中均有记载。

3.治疗此疾除鱼际穴外,还可选水沟、后溪、后顶穴治之。不过,用后顶穴需要久留针,临证有人留针8~10小时或以上,这对大多数人来说不可能接受。水沟、后溪治之,效果亦可。总之,针刺治疗骶尾部疼痛,以调理督脉气机为原则。为保险起见,可在针刺后,以梅花针叩刺局部,待见血珠后,在局部加大号火罐吸拔,每次吸出2~3毫升瘀血效更佳。

4.针刺治疗此疾,亦见有人以龈交穴治之者。督脉起于长强,止于龈交穴,骶尾部位于长强附近,因此,以龈交穴治骶尾部痛是否受彭静山首尾取穴法的启发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