阎某,女,45岁,某制衣厂职工。2010年4月16日来诊。自诉:近3年来颈项部不适伴颈肩、颈枕、颈背痛,双手五指麻木、僵硬、屈伸不利,于劳累及阴雨天症状加重,余无不适。经医院拍片示:颈椎退行性变。生理曲度稍变直。颈 C5、C6、C7椎体见唇样增生。项韧带钙化。查体:颈肩部软组织按之僵硬,压顶叩顶试验(+),霍氏征(+),诊断:神经根型颈椎病。
治疗:针刺法为主加牵引、推拿。
(1)先牵引30分钟,常规操作即可。
(2)针刺。选手三针(双):即选后溪穴、中渚穴、间谷穴(三间与合谷之间)。
(3)推拿20分钟。针刺和推拿同时进行。推拿期间多做手法牵引,以扩大椎间隙解除神经根压迫症状。
以上方法以针刺为主,牵引、推拿为辅。每日1次,12次为1个疗程。此患者针3次后即感手麻大为减轻,因从针刺第一天开始,我处连降大雨,患者感手指僵硬、屈伸不利加重,余在手三针基础上又加外关穴以治之,加穴后针毕手的症状恢复得很快,僵硬感和灵活度大为改善。1个疗程后,手指余轻微麻木外,颈肩、颈枕、颈背部已别无不适。为巩固疗效,没用针刺、牵引,只推拿半个月而愈。
体会:1.《灵枢》:“输主体重节痛。”后溪、中渚、间谷皆属本经输穴,举凡颈肩、颈枕、颈背之痛皆可用之,其效甚速。其中,后溪穴治手小指麻木,中渚治中指、无名指麻木,间谷穴治大指和食指麻木,本患者五指都麻,故皆选之。
2.选外关穴是因此穴为八脉交会穴之一,通阳维脉。阳维脉主一身之阳。临证取之,可沟通手三阳经经气,加强其祛散风寒、疏通经络之功。患者手指僵硬、屈伸不利,天气变化即感加重,非为别乃有风寒湿蕴于经脉不得宣发所致,手三针加外关治之,共奏宣风散寒、通络止痛之功,活血化瘀之力甚显。《黄帝内经》云:“掌受血而能握,指受血而能摄。”此言不虚。此患者的康复过程可作为见证。
3.在颈椎病的针灸治疗中,笔者的体会是,疼痛康复的快,酸麻康复的慢。疼痛的康复,快则一次见效;酸麻的康复,慢则十天半个月方始见功。而且,颈肩腰腿痛的治疗,其康复有一半在医生治疗是否得当,一半在患者本人是否注意自身的保养,患者要时刻把自身保养放在第一位,这样就能和医生的治疗相得益彰,起到事半功倍之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