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专家咨询研究

专家咨询研究

时间:2022-03-1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双相障碍的识别率低,特别是以抑郁为首发症状者。为此我们进行了我国精神科高级职称的医生关于双相障碍相关特征的调查。调查的医院基本上都是省、市级精神病专科医院或大学的附属医院精神科。医生认为,双相家族史、素质特点、某些症状以及症状特点、发病年龄早、女性等与双相障碍关系密切,具体见表7-1。

(一)我国精神科医生关于双相抑郁认识的调查

双相障碍的识别率低,特别是以抑郁为首发症状者。治疗方法上往往采取单相抑郁的治疗方法,联合心境稳定药的概率极低,致使一定数量的病人出现躁狂发作。所以,也使很多的有关双相抑郁的流行病学资料都是回顾性的。为提高对双相障碍,特别是以抑郁为首次发作的双相障碍的认识,人们试图通过多种方式来加以重视,如双相谱系障碍、软双相、双相Ⅲ型等概念的提出加以强化。为此我们进行了我国精神科高级职称的医生关于双相障碍相关特征的调查。

调查对象是我国大陆具有副高级或正高级职称的精神科医生,按照所属省份不同,分层随机抽样,发出调查信80封,收回56封,回收率70%。其中北京8份、上海7份、江苏7份、广东7份、浙江5份、湖南4份、四川4份、河南3份、山东2份、湖北2份、辽宁2份、陕西2份、江西1份、吉林1份、天津1份。调查的医院基本上都是省、市级精神病专科医院或大学的附属医院精神科。

在复习文献的基础上,自编了双相障碍(抑郁)相关危险因素调查表,该表包括一般项目(性别、年龄、发病年龄、婚姻、文化程度、家族史、个性特征)、临床特点(发作性、生物节律变化、自杀、精神运动阻滞、精神病性症状、非典型症状、环性障碍、与月经的关系、与生育的关系)、共病的人格问题或其他问题(边缘性人格、环性人格、焦虑症、恐惧症、物质依赖)。

以上每个选项都有两个问题,如家族史的选择方法是,①家族史与双相障碍联系显著;②家族史与双相障碍联系不显著。被调查对象根据自己的经验或观点进行其中之一的选择。如果两个选择都不是自己所要选择的,可以不选。

调查信回收率70%,有56位医生回答了全部问题。医生认为,双相家族史、素质特点、某些症状以及症状特点、发病年龄早、女性等与双相障碍关系密切,具体见表7-1。

表7-1 双相障碍(抑郁)相关危险因素调查结果

(续 表)

(二)我国部分精神科医生关于抗抑郁治疗与转躁认识的初步调查

抗抑郁药物引发躁狂发作在临床上比较常见,尤为双相抑郁(bipolar depression,BPD)更是如此,甚至引发快速循环。因此,在一些双相抑郁治疗的指南中,特别强调联合心境稳定药或不用抗抑郁药物,因此,与BPD治疗有关的主要药物主要涉及抗抑郁药物和心境稳定药。

为了进一步分析BPD治疗过程中的药物应用情况,防止抗抑郁药物引起躁狂发作,为此我们进行了我国部分精神科医生关于双相抑郁治疗过程中与药物有关问题的调查。

调查对象是我国大陆具有副高级或正高级职称的精神科医生,发出调查信80封,收回56封,回收率70%。其中北京8份、上海7份、江苏7份、广东7份、浙江5份、湖南4份、四川4份、河南3份、山东2份、湖北2份、辽宁2份、陕西2份、江西1份、吉林1份、天津1份。调查的医院基本上都是省、市级精神病专科医院或大学的附属医院精神科。

在复习文献的基础上,自编了双相抑郁治疗过程中与药物相关因素调查表,该调查表包括:

1.抗抑郁药物应用

(1)与不使用抗抑郁药物相比,使用抗抑郁药物应用过程中更容易使双相抑郁转躁。

(2)与使用抗抑郁药物相比,不使用抗抑郁药物更容易使双相抑郁转躁。

2.联合使用抗抑郁药物

(1)与不联合使用抗抑郁药物相比,联合使用抗抑郁药物应用过程中更容易使双相抑郁转躁。

(2)与联合使用抗抑郁药物相比,单一使用抗抑郁药物更容易使双相抑郁转躁。

3.心境稳定药的应用

(1)与不使用心境稳定药相比,使用心境稳定药应用过程中更容易使双相抑郁转躁。

(2)与使用心境稳定药相比,不使用心境稳定药更容易使双相抑郁转躁。

以上每个选项都有两个问题,被调查对象根据自己的经验或观点进行其中之一的选择。如果两个选择都不是自己所要选择的,可以不选。

调查信回收率70%,有56位医生回答了问题。大多数医生认为,对于双相抑郁病人,抗抑郁药物的确会引发躁狂(94.6%),特别是联合使用抗抑郁药物(64.2%)。另外不使用心境稳定药也是转躁的重要原因(58.9%)。具体见表7-2。

表7-2 双相抑郁治疗药物相关因素调查结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