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手术监护保温技术

手术监护保温技术

时间:2022-03-1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临床观察显示,低温可导致手术病人的苏醒时间和拔管时间延长。此外,手术期间低温,可以引起可逆行的血小板功能障碍,凝血功能降低,导致出血倾向。低温使心肌缺血发生率增加,免疫功能降低,术后伤口感染增多。麻醉期间非人为性低体温是围手术期普遍存在的体温失衡现象,是体温调节功能抑制和手术室环境温度共同作用的结果。全麻降低血管收缩阈值至正常体温以下才开放动静脉短路。

人体通过精确控制来维持核心体温处于37℃,以便完成理想的代谢过程。手术期间,由于麻醉的抑制作用和人体核心至体表热量的重新分布,以及病人暴露于手术室低温环境中,病人会出现体温下降核心体温为36℃或低于36℃。研究表明,全身麻醉的第1小时即开始出现低温。麻醉和手术过程中造成体温下降的因素较多:手术室环境温度低、未注意给病人保温、皮肤消毒液及体腔冲洗液过凉及大量输液、输血,加上麻醉本身抑制了机体对温度改变的调节反应,使皮肤血管扩张等因素都是引起病人体温下降的原因。

虽然麻醉和手术引起的体温下降已被人们所认识,但它给病人带来的影响至今未受到重视。术后早期的观察表明,出现体温下降的病人,特别是老年病人,经常由并发症产生,如发绀、呼吸窘迫、心率减慢和低血压。临床观察显示,低温可导致手术病人的苏醒时间和拔管时间延长。低温时,肝脏代谢率及肝功能降低,使肌松药物的作用延长,拔管时间延迟。此外,手术期间低温,可以引起可逆行的血小板功能障碍,凝血功能降低,导致出血倾向。低温使心肌缺血发生率增加,免疫功能降低,术后伤口感染增多。低温病人在全麻恢复期,易出现皮肤血管收缩和寒战,同时耗氧量增加。耗氧量增加对术前就有呼吸和循环疾病的病人来说是较严重的问题。

防止术中温度下降有利于避免上述情况的发生。温暖的手术室、麻醉期间减少病人的暴露时间、使用保温毯、输注加温的血和液体、不用过凉的液体冲洗体腔,都是保持体温的有效措施。

一、正常体温调节

体温调节由温度感觉传入、体温调节中枢、传出神经产生反应3部分组成,保持正常核心体温。核心体温可在肺动脉、鼓膜、食管远端或鼻咽部测得。

在正常生理状态下,机体核心体温为37℃。而体表温度受环境影响发生变化,但核心体温可在体温调节系统的调控下保持相对恒定,一般不超过37±0.5℃。体内广泛分布着温觉和冷觉感受器,来自冷觉感受器、温觉感受器的信号经纤维传入,经过脊髓、中枢神经系统多层次整合,最终达到下丘脑,即体温调节中枢。在自主温度调节中,皮肤表面、深部组织、脊髓、丘脑及大脑其他部位各传入20%的感觉信息,而行为反应主要靠皮肤温度。体温调节系统对体温调控有一下的范围,称为体温阈值反应阈。热反应阈值(0.5℃)略大于冷反应阈值(0.2℃)。如体温升高超出该阈值则激动热反应机制,如血管扩张和出汗。

出汗是由节后胆碱能神经介导的。多数人最大速度为0.5L/h。主动温度调节性血管扩张是人类独有的反应,增加皮肤血,促进机体核心热量向皮肤转移以利散热。如体温低于该阈值,则激动冷反应机制,即血管收缩,非寒战性产热和寒战产热。血管收缩可防止循环血管将热量从深部组织带到体表散发,温度调节性血管收缩主要产生于手指和脚趾的动静脉短路,开放的短路直径约100μm,使其携带的血流是相同长度毛细血管(直径10μm)的1万倍。寒战是一种不自主肌肉活动和最迅速而有效地纠正低温的方式,但寒战增加的耗氧量可达200%~800%,使病人代谢消耗量大为增加,对机体产生有害的作用。

二、影响体温的因素

1.自身因素和外界因素

(1)自身因素:年龄是影响体温的因素,青春期正值发育旺盛期,体温控制不太稳定;老年人因皮下脂肪少,血液循环慢,新陈代谢低,导致体温偏低,对温度变化敏感度差。

(2)外界因素:长时间手术,使病人与冷环境接触时间增加,机体辐射散热增加;液体输注量的不同,对病人“冷稀释”作用的强度不同,病人的体温变化亦不同。病人年龄、手术时间、输注液体量对病人均有一定的影响。加温输液可有效排除年龄、手术时间、输注液体量等因素对体温的影响。但不能单纯依靠加温输液来维持病人的体温,也应考虑其他因素对体温的影响,如手术间的温度一般可控制在22℃;病人入手术室后注意保温等。

2.全身麻醉对手术病人的影响 全身麻醉下病人机体只能通过自主防御反应调节温度的变化,而丧失了通过行为调节体温的能力。全麻药抑制体温调节,抑制血管收缩,同时可增加热反应阈值,其程度与剂量呈线性关系,核心体温变动范围约在4℃以内。静脉麻醉药及阿片类药呈线型抑制而挥发性麻醉药呈非线性抑制,使动静脉短路效应降至为正常的1/3。麻醉期间非人为性低体温是围手术期普遍存在的体温失衡现象,是体温调节功能抑制和手术室环境温度共同作用的结果。在正常生理情况下,体内的热量并非平均分布。温度调节性血管收缩维持机体核心温度和外周温度梯度,一般为2~4℃。全麻降低血管收缩阈值至正常体温以下才开放动静脉短路。全麻1h后,核心体温呈缓慢下降,并呈直线性降低,这是因为热丢失超过代谢产热的缘故。

三、热量丢失方式

1.辐射。

2.对流。

3.传导。

4.蒸发。

四、低体温对机体的影响

1.有益的作用

(1)对脑外科手术或脑血管意外手术时脑保护作用。

(2)对器官移植手术有器官保护作用。

(3)对易感染病人可预防恶性高热。

2.不利因素

(1)伤口感染。

(2)心功能障碍。

(3)凝血障碍。

(4)药效改变。

(5)低温增加病死率。

(6)寒战及不适。

(7)麻醉恢复期及住院时间延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