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的组成

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的组成

时间:2022-03-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肾素是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中的最上游成分,自其被发现后100多年来,关于该系统的认识逐渐深入,其研究也日新月异。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轴是一个精细的调控系统,近10年来的研究支持局部血浆或组织中的血管紧张素Ⅱ浓度很可能主要受循环中肾素水平的调控。血管紧张素Ⅰ是一个非活性肽,目前尚未发现这种十肽的特异性受体。

(一)肾素的发现

肾素是100多年前由Tigerstedt和Bergmanm等首次发现的。他们将家兔肾的混悬液注入家兔体内,发现了血压的升高,据此推测,可能存在一种内分泌物质致使家兔血压的升高,将其命名为“肾素”。自此以后,人们关于RAAS系统的探索研究从未停止过。事实上,除参与上述对血压水平及液体平衡的调节功能之外,RAAS系统还参与了其他生理过程,诸如生长、粥样硬化、血栓、造血过程及繁殖功能等。

肾素(rinin)是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中的最上游成分,自其被发现后100多年来,关于该系统的认识逐渐深入,其研究也日新月异。RAAS系统对人体的血压及容量平衡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研究表明,大部分RAAS系统的生物学作用是通过肾素的启动来起作用的。肾素促使血管紧张素原转换为血管紧张素Ⅰ,继之由ACE活化转换为血管紧张素Ⅱ,血管紧张素Ⅱ主要是通过与其受体AT1相结合,然后启动一系列瀑布式酶联反应,激活该系统下游的各个环节。关于该受体-配体的结合过程及机制,近些年来的研究有很多新的认识,研究表明,当血管紧张素Ⅱ与其AT-1受体相结合后,机体通过细胞内化的方式促使受体-配体复合物转移到胞内,然后接受进一步处理。内化在调控受体功能方面有重要作用,因为其可以控制细胞表面受体的数量。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轴是一个精细的调控系统,近10年来的研究支持局部血浆或组织中的血管紧张素Ⅱ浓度很可能主要受循环中肾素水平的调控。

(二)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家族各成员介绍

1.肾素和血管紧张素家族 肾素是一种分子量约为40 000Da的糖蛋白(属天冬氨酰蛋白酶)。它以一种稳固的方式持续由肾脏肾小球球旁细胞所表达、存储、释放,这一部位又称为“肾小球旁体”。肾素从中释放是钙离子依耐性的,但不像其他荷尔蒙一样,钙离子对其释放是起抑制作用的。肾素初始是由无活性的肾素原所合成,其氨基末端包含29个额外氨基酸。肾素原可以在全身各个组织表达,但其成熟转化为生理活性的肾素这一过程仅仅发生于肾这一组织,因为实验证实,在肾切除之后,血浆中肾素下游的血管紧张素Ⅰ,血管紧张素Ⅱ无法检测到。肾小球球旁细胞是一种易化的平滑肌细胞,分布在肾入球小动脉的远端末梢。肾素有精致的底物特异性,其惟一已知的底物是血管紧张素原(Ang N)(图6-1)。

图6-1肾素及血管紧张素系统

血管紧张素原是一种α2球蛋白,分子量为55 000Da,隶属于丝氨酸蛋白酶抑制蛋白家族,为一种丝氨酸蛋白酶抑制蛋白,由单基因编码,主要在肝脏合成。血管紧张素原是血管紧张素惟一的前体物质,肾素将循环中血管紧张素原的氨基末端肽段水解,形成血管紧张素-(1-10),也称血管紧张素Ⅰ。离体实验发现组织蛋白酶D也可以选择性地将血管紧张素原水解为血管紧张素,同肾素相反的是,组织蛋白酶D是一种溶酶体酶,它只在酸性环境中水解血管紧张素原。然而,迄今为止,尚未于在体研究中发现组织蛋白酶D的重要性。血管紧张素Ⅰ是一个非活性肽,目前尚未发现这种十肽的特异性受体。它被一种内皮细胞相关性的可溶性双羧基肽酶-血管紧张素酶转化酶(angiotensin-converthing enzyme,ACE)水解为一种具有生物活性的八肽,血管紧张素-(1-8)[Ang-(1-8)],也称血管紧张素Ⅱ,见图6-1。另外,血管紧张素Ⅰ的一小部分被一种组织特异性内切酶所水解,形成血管紧张素-(1-7)[Ang-(1-7)],后者是一种七肽,可以进一步被ACE水解为血管紧张素-(1-5)。而在血管紧张素Ⅱ这一底物上,氨基肽酶A或者羧基肽酶P可以分别水解其氨基末端或羧基末端,然后分别形成血管紧张素-(2-8)(即血管紧张素Ⅲ),或者血管紧张素-(1-7)。血管紧张素Ⅲ后来又可以被氨基肽酶B降解为另外一种六肽-血管紧张素-(3-8),也称血管紧张素Ⅳ。各种氨基肽酶是一类限制、特异性的水解酶,其广泛分布在人体各组织。

有研究表明,除上述以ACE为枢纽的经典途径之外,血管紧张素Ⅱ的生成还有其他替代途径,胰蛋白酶,激肽释放酶,组织蛋白酶G,胰凝乳蛋白酶,糜蛋白酶及Tonin酶等等都被证实可以将血管紧张素Ⅰ转换为血管紧张素Ⅱ,在上述众多丝氨酸蛋白酶中,糜蛋白酶目前引起了许多研究者的兴趣,它主要于心脏及血管壁等处分布,也可见于肥大细胞。上述替代途径的病理生理学意义尚在发掘研究之中。

2.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也称为激肽酶,是Erdos及其同事于1981年首先发现的。ACE是一种跨膜双肽羧基肽酶,隶属于锌金属蛋白酶家族。它由1 306个氨基酸多肽所合成,然后水解成含有1 277个残端的成熟形式,该残端被糖基化。ACE以两种异构体形式存在,它们由同一基因所转录,以组织特性的方式被表达,在体细胞组织,它以1 277氨基酸所组成的大多肽的形式而存在;在成人精子细胞,它却由多个含701个氨基酸的团块状糖化聚合形成。在人体,ACE主要沉积于内皮细胞及上皮细胞的表面,可以在ACE释放酶的刺激下从内皮细胞分泌,主要是通过水解ACE的跨膜肽段部分。这种可溶性的ACE形式仅仅负责约1%的ACE的生物学效应。

近期,研究者发现了一种新的ACE同原体-ACE2。这种羧基肽酶主要分布于心脏、肾脏及睾丸。ACE2主要是通过水解血管紧张素Ⅰ的氨基末端亮氨酸而形成一种血管紧张素-(1-9),这种九肽在缓激肽的帮助下促使花生四烯酸生成;另外,ACE2还可以水解血管紧张素Ⅱ以形成血管紧张素-(1-7),其药动学要优于羧基肽酶P。因此,在存在ACE的组织中,ACE2是一种更加优化的血管紧张素肽酶。有趣的是,ACE2并不能被许多已知的ACE抑制剂所抑制。ACE是一种选择性稍低的肽酶,可以分别催化血管紧张素Ⅰ、缓激肽及血管紧张素-(1-7)的水解分裂,其中,缓激肽是ACE的一种较占优势的底物,其催化常数Km为0.18,酶专一性常数Kcat/Km比值较血管紧张素Ⅰ要高近30倍,提示缓激肽是ACE酶优先选择的对象。缓激肽是在缓激肽释放酶作用下,由激肽原直接生成,也可以由胰激肽间接生成(图6-2)。缓激肽在活体的半衰期极短,约2min,可以被一些激肽酶诸如ACE,中性内肽酶(NEP),氨基肽酶P,氨基肽酶M、N所降解。在组织或血浆激肽释放酶的作用下,缓激肽由低分子或高分子激肽原解聚并释放,然后通过两种G蛋白偶联受体起作用,即B1受体和B2受体,在正常状态下,B1受体的表达量微弱,在炎症因子及组织损伤的刺激下,其表达可以急剧增加,而B2受体可以持续稳定地在内皮细胞、血管平滑肌细胞及心肌细胞等细胞中表达,在部分一氧化氮合酶刺激及后来一氧化氮生成所介导的血管扩张中,B2受体的激活起了促进作用。另外,缓激肽还可以刺激纤维蛋白溶酶原的生成,后者可以促进纤维蛋白溶解。

图6-2 RAS与激肽-缓激肽系统交叉对话

3.血管紧张素受体家族

(1)AT1、AT2受体:AT1、AT2这两个受体是血管紧张素Ⅱ主要的受体,都是起源于染色体上的非成对基因,分别见于3号常染色体及X染色体,二者也都是标准的七段跨膜G蛋白偶联受体,AT1包含359个氨基酸,AT2受体包含363个氨基酸,其中30% 与AT1同源,两个受体都是低水平表达,其中AT1受体主要表达于血管壁、肾上腺皮质、肝脏和大脑;而AT2受体则主要见于胚胎组织、肾上腺髓质及子宫等。研究发现,AT2受体可能参与介导细胞凋亡、生长抑制及胎儿生长调控。

当被其配体血管紧张素Ⅱ激活后,AT1受体可以刺激一系列细胞内信号通路,包括那些经典的G蛋白偶联受体介导的通路、生长因子受体、以及细胞因子等,进而介导这些受体发挥功能,如磷酸化或受体的内吞。一旦血管紧张素Ⅱ通过G蛋白偶联受体家族中的Gq/11结合到AT1受体上,就可以刺激磷脂酰肌醇诱导的Ca2+信号通路、磷脂酶C及蛋白激酶C,AT1受体的活化还可以调控一大类生长相关的基因表达,包括受体或非受体酪氨酸激酶,如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受体(PDGFR)、胰岛素样生长因子受体-1(IGF-1)、Janus激酶、C-Src激酶、黏着斑激酶(FAK)以及钙离子依赖的酪氨酸激酶等。

另外,激活的AT1受体也可以刺激信号转导因子及转录活化因子,小G蛋白以及其他重要调控酶的表达,如磷脂酶D、磷脂酶A以及NAD(P)H氧化酶。血管紧张素Ⅱ与AT1受体结合后也刺激该受体-配体复合物自身的内化与后处理,尽管有其他信号通路参与,AT1受体的内化主要是由网格蛋白小窝介导的内吞方式完成的,在受体内吞之后,去磷酸化很可能发生在包涵体之中,继之,失敏受体从包涵体出来再循环回到细胞表面重新发挥信号转导功能。内化AT-1受体的再循环主要是通过PI3-K激酶依赖或非依赖的途径来完成。内化作用在通过调控包膜受体恢复敏感性,继而控制受体功能方面是非常重要的。

尽管AT2受体隶属于七段跨膜蛋白家族,但目前并未发现其具有该家族受体常规的功能特点,其下游信号通路仍然不完全清楚。目前发现,AT2受体似乎对胞质钙离子不具备调控作用,而且,其与激动药的结合并未能诱导受体的内吞。AT-2信号转导似乎是通过磷酸化的方式对下游磷酸化步骤起到抑制作用,并通过丝/苏氨酸蛋白激酶PP2A的活化来使丝裂原激活的蛋白激酶(mitogen activated proteinkinase,MAPK)失活。总之,关于AT2受体有多种假说,但研究仍然有待深入去理解发现潜在的AT2受体激活及信号转导机制。

(2)AT4受体:AT4受体于1998年被Zhu等报道,这是首次在犬的肾上腺细胞膜上发现的,他们发现125Ⅰ标记的血管紧张素Ⅳ确实以可逆性的、可饱和的方式结合在AT4的位点上,并且具有高度的亲和力,这种结合对鸟嘌呤核苷酸不敏感,提示AT4受体不像AT-1那样,是非G蛋白偶联的,实际上,AT4受体是一种膜整合蛋白,含有1 025个氨基酸残基,携带一大段胞外区域。目前发现AT4受体有三种异构体,它们全都是由5号染色体上的单基因合成,AT4在人体主要表达于心脏、胎盘、肾、小肠及骨骼肌。后来,人们在大脑也发现一定水平的AT4,而且主要浓聚于大脑皮质的认知区域。已经证实,AT4受体是一种胰岛素介导的氨基肽酶,血管紧张素Ⅳ与之结合,但并不被其降解。至于AT4的详细调控目前尚不完全清楚。

(3)血管紧张素-(1-7)受体:早在1996-1998年就有人通过研究推论,Ang-(1-7)的受体可能存在于大脑组织中,这种观点已经被接受。在培养的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上,研究者发现Ang-(1-7)可以紧密地结合在AT2受体上,其亲和力约为AT1受体的40倍。而又有其他研究发现,在人类子宫肌膜上,Ang-(1-7)与AT1及AT2的结合力非常微弱。Ang-(1-7)是由7个氨基酸残基即天冬氨酸-精氨酸-缬氨酸-酪氨酸-异亮氨酸-组氨酸脯氨酸组成的七肽。目前认为Ang-(1-7)生成途径的大致有:十肽的AngⅠ在中性肽链内切酶或脯氨酰肽链内切酶作用下形成7肽的Ang-(1-7);八肽的AngⅡ在血管紧张素转化酶2(ACE-2)、脯氨酰肽链内切酶或脯氨酰羧肽酶的作用下,去掉一个氨基酸残基,生成Ang(1-7);在ACE-2的作用下血管紧张素原先生成无活性的Ang-(1-9),再由中性肽链内切酶分解生成Ang-(1-7)等途径。而其降解主要在肺基底膜和肾皮质进行。Allred等用放射性标记的Ang-(1-7)研究发现,肺脏的Ang-(1-7)在作用下被水解为Ang-(1-5),在肾Ang-(1-7)可在氨基肽酶作用下被快速水解为Ang-(1-4)及单肽、双肽片段。由于人们发现,Ang-(1-7)的诸多生理作用均可被A-779完全阻断,提示它的生理作用是由对A-779敏感的特异受体所介导。Santos及其同事证实这种受体是由结核蜡酸合酶(myococerosic Acid Synthesis,MAS))基因编码的7个跨膜结构的蛋白偶联受体。Ang-(1-7)可能是该受体的内源性结合物。很多研究也发现在Mas基因敲除模型中Ang-(1-7)的心血管作用明显减弱,这证明了MAS可能就是Ang-(1-7)的特异性受体。然而以后有学者发现Ang-(1-7)被A-779拮抗后的生物反应与另一种新型Ang-(1-7)拮抗肽PRO-Angiotensin(1-7)的抑制作用,有部分不完全相同,因而推测除了MAS之外,Ang-(1-7)可能还存在其他受体。

(4)醛固酮及醛固酮受体:醛固酮是一类盐皮质激素,由肾上腺皮质球状带所分泌,刺激其分泌的因素除血管紧张素Ⅱ之外,还有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及钾。醛固酮广泛地作用于肾脏远曲小管、结肠、涎腺以及汗腺的表皮细胞上。它对肾的生理效应是众所周知并被广泛研究的,在肾,醛固酮可以直接沿着细胞膜弥散,或者直接结合到盐皮质激素受体的非活性末端,一旦此结合完成之后,盐皮质激素受体会主动从其原来的蛋白复合物中解离出来进入核内。在胞核之中,激活的盐皮质激素受体担任正向转录激活因子,可以调控多种蛋白的表达,并触发一个瀑布式级联反应,促进水钠离子通过表皮钠通道的重吸收,并间接地增加钾离子的释放,导致血容量扩张和血压升高。此外,Patel等发现盐皮质激素受体还存在于非表皮组织,诸如心脏、大脑及血管中。故而推测醛固酮在这类组织中也可能有少量的表达,从而提示醛固酮在局部可能通过旁分泌的方式发挥作用。动物实验研究发现,在切除大鼠肾上腺后,将近有>99%的免疫反应性醛固酮从大鼠的心脏组织中消失,故肾上腺是心脏中醛固酮的主要来源。

已经有充足的证据证明在血管紧张素Ⅱ诱导的靶器官损害中,醛固酮起到了主要的作用,Fiebeler等的研究表明,在高血压大鼠中,血管紧张素Ⅱ阻断药氯沙坦和醛固酮合酶抑制药fadrazol均可以像肾上腺切除术一样可以减低循环及组织内醛固酮水平,并有对抗炎症反应及肾的保护作用,而且该类作用至少部分独立于其降压效果之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