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阳陵泉环跳穴位的准确位置图

阳陵泉环跳穴位的准确位置图

时间:2022-03-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无病因而发坐骨神经痛,属中医痛痹。寒邪阻络,气血受阻致坐骨神经痛,属中医“痹证”范畴,痛痹。故灸刺之,可反馈坐骨神经,从而起到舒缓疏通之作用,痛症得解。因其发病部位而分根性和干性两种,以腰臀部疼痛为主为根性坐骨神经痛,痛在臀部及下肢后外侧为主的多为干性坐骨神经痛。

1.寒邪阻络型 因受凉而发。症见下肢不能活动,痛如刀割,放射至腘窝处,二便均可引起疼痛。治则为解表散寒,温经通络。

【处方1】 环跳、风市、足三里、承山、阳陵泉、昆仑、阿是穴。

【操作】 上述穴位灸刺之,穴取患侧,用速刺法。治疗隔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2~3个疗程治疗可痊愈。

【方义】 本方所取环跳正当坐骨神经处,为治疗该病要穴;风市、阳陵泉均为胆经腧穴,主治下肢麻木;足三里益气补血;承山、昆仑可解表散寒,阿是穴随痛处而取,去滞化瘀,诸穴配合,意在益气活血,解表散寒,经络通畅,则诸症自除。

【处方2】 1组:肾俞、环跳、阳陵泉、腰阳关。2组:环跳、殷门、昆仑、腰眼。无病因而发坐骨神经痛,属中医痛痹。症见一侧腰腿痛,放射至足小趾,气候变化加重。治则同上方。

【操作】 以上两组穴位,取患侧交换轮用,灸刺之,用速刺法。肾俞、腰眼针后拔火罐。每日治疗1次。3~5次治疗可愈。

【方义】 本方所取肾俞、腰眼、腰阳关灸刺,可调理肾、督、膀胱三经之气,温寒散邪、疏通经络以强壮腰膝;取环跳、阳陵泉以舒利关节:殷门、昆仑则通经调气;环跳为治腰腿痛经验效穴。诸穴调治,故可获良效。

【处方3】 环跳、大肠俞、关元俞、秩边、阳陵泉、委中、昆仑、臀部压痛点。寒邪阻络,气血受阻致坐骨神经痛,属中医“痹证”范畴,痛痹。症见一侧腰部及下肢疼痛,尤以臀部为甚,夜难入睡。治则为温经解表散寒,通络止痛。

【操作】 以上穴位,取患侧灸刺之,用速刺法。隔日1次,每日治疗1次。1~2个疗程症状基本消失,获得痊愈。

【方义】 《针灸甲乙经》曰:“腰胁相引痛急,髀筋瘈,胫痛不可屈伸,痹不仁,环跳主之”。又曰:“髀痛引膝股外廉痛,不仁,筋急,阳陵泉主之。”《长桑君天星秘诀歌》亦曰:“冷风湿痹针何处,先针环跳次阳陵。”环跳为是少阳与足太阳之腧穴,阳陵泉为八会穴之一,筋会阳陵,两穴上下配伍应用,可起到舒筋活血、通络除湿功效。配太阳膀胱经穴及臀部压痛点,可疏通经络,通调气血,通则不痛,诸症则除。

【处方4】 头皮右侧感觉区下肢。寒邪阻络型坐骨神经痛,症见与治则同上方。

【操作】 取患肢对侧头皮感觉区下肢(约相当于百会透目窗位置)灸刺之,顿刺法,出针前快速捻转,2~3分钟,隔日1次。7次为1个疗程。一般1个疗程可告愈。

本方为头针取穴法。头皮针的理论为大脑皮质功能定位在头皮上的投影区,可以认为是督脉、足太阳、足少阳三经在头部的透穴,三经皆位于坐骨神经分布区,而督脉又“统帅诸阳经”。故灸刺之,可反馈坐骨神经,从而起到舒缓疏通之作用,痛症得解。

2.气血两虚型 为气血亏虚,筋脉失养所致。症见腰侧及下肢痛,行走酸困无力,阴雨感寒时重。伴气短,乏力等症。治则为补血益气,涵养筋脉。

【处方】 合谷、三阴交。

【操作】 取双合谷、三阴交灸刺之,用速刺法。隔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疗程内可治愈。

【方义】 本方所取合谷、三阴交,为上下取穴。合谷为手阳明大肠经,多气多血之经。三阴交为足太阴脾经,即太阴、厥阴、少阴三阴经之交会穴,可扶脾胃,调血室,补肝肾。两穴配用,可催动脾胃,以补益气血,使筋脉得养而病愈。

按:坐骨神经痛,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前者以风寒湿邪致病,后者受坐骨神经附近组织病变的影响发病,较难治愈。因其发病部位而分根性和干性两种,以腰臀部疼痛为主为根性坐骨神经痛,痛在臀部及下肢后外侧为主的多为干性坐骨神经痛。针灸取穴以本为主,远近结合,根性者多取大肠俞、肾俞、关元俞、腰阳关、飞扬等穴。干性取环跳、秩边、臂中、委中、阳陵泉、绝骨、昆仑等穴,疼痛较剧时用强刺激,但以患者能耐受为度。治疗期间要注意休息、饮食,坚定信心,和医生合作才能取得应有效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