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毛囊孔堵塞皮肤角质化

毛囊孔堵塞皮肤角质化

时间:2022-03-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前三层或前两层,又称马尔匹层,其细胞新陈代谢活跃。基底细胞具有活跃的增殖能力,向表层演变产生新的表皮细胞,故又称生发层。在正常情况下,约30%基底层细胞处于核分裂期。细胞间有许多短小的胞质突起如棘状,故称为棘细胞。细胞内可见透明角质颗粒,在HE染色中显示强嗜碱性。除真表皮之间外,皮肤附属器与真皮之间、血管周、施万细胞周围也存在BMZ。4.致密板下原纤维带 主要与锚原纤维及真皮微原纤维束构成。

一、表 皮

表皮(epidermis,图1-6)主要由角化的鳞状上皮组成,具有持续自我更新能力,其主要细胞为角质形成细胞。表皮内非角质形成细胞有黑素细胞、朗格汉斯细胞、梅克尔细胞。

图1-6 表皮结构

(一)角质形成细胞

角质形成细胞,由深层到表层,依次分为基底层、棘层、颗粒层、透明层和角质层五层。前三层或前两层,又称马尔匹层,其细胞新陈代谢活跃。

1.基底层(basal cell layer) 为一层矮柱状或立方状细胞。胞质内含有较丰富的游离核糖体,HE(苏木紫伊红)染色切片中呈嗜碱性。核偏下,卵圆形,核仁明显,核分裂相常见。基底细胞常含有黑素颗粒,呈帽状分布于核上方。基底细胞具有活跃的增殖能力,向表层演变产生新的表皮细胞,故又称生发层。在基底部的角质形成细胞中,所含的角蛋白主要为K5角蛋白和K14角蛋白。

基底细胞与相邻的基底细胞或棘细胞以桥粒相连接。桥粒(desmosome,图1-7)又称黏着斑(macula adheres),在电镜下,可见相邻细胞连接处,细胞膜内侧形成卵圆形板状致密结构,称为附着板(attachment plaque)。胞质中张力细丝(tonofilament)呈放射状附着于附着板上,并呈发夹状折回胞质,起固定和支持作用。附着板处细胞间的缝隙宽20~30nm,其间有低密度的丝状物,并有较致密的中间线。

图1-7 桥粒

基底细胞基底面的细胞膜内侧有一增厚的斑,称为半桥粒(hemidesmosome),其微细结构为桥粒的一半,半桥粒与基板间有7~9nm的基底层下致密板,从基底细胞胞质膜发出许多锚丝(anchoring filament)穿过基底层下致密板附着于附着板,把半桥粒和基板连接起来。

在正常情况下,约30%基底层细胞处于核分裂期。表皮基底细胞的分裂周期大致可分为4个阶段,即DNA合成前期(G1期)、DNA合成期(S期)、DNA合成后期(G2期)和分裂期(M期)。部分基底细胞可停止在G1期而不进入循环(G0期),只有当表皮受到刺激时才继续循环(图1-8)。

表皮的更替时间是指基底细胞演变成棘层、颗粒层、透明层和角质层最后脱落所需的时间。在正常情况下,表皮总的更新时间为52~75d。在一些病理条件下,皮肤的更新速率和过渡时间可以非常迅速。如患银屑病时,表皮总的更新时间只需短短的8d。

图1-8 基底细胞分裂周期

G0.静止期;G1.DNA合成前期或分裂后期;S.DNA合成期;M.分裂期;G2.DAN合成后期或分裂前期;D.细胞分化

2.棘细胞层(prickle cell layer) 细胞呈多角形,由4~8层细胞组成。细胞间有许多短小的胞质突起如棘状,故称为棘细胞。细胞通过大量细胞表面突起彼此镶嵌在一起,突起间借桥粒连接。越向外细胞分化越好,趋向扁平。相邻细胞的突起相连,形成细胞间桥,其上着色较深的梭形小颗即为桥粒。电镜下,相邻棘细胞的突起以桥粒相连,胞质内有较多张力细丝,常成束分布,并附着于桥粒上。棘细胞胞质中含有明显的角化蛋白丝束(主要为K1角蛋白和K10角蛋白),在常染色质性的细胞核周围呈同心圆样排列,一端附着在桥粒的致密板上。胞质中也含有黑色素,单独或聚集存在于膜限定的细胞器内(复合黑色素)。朗格汉斯细胞和偶然出现的淋巴细胞是棘细胞层中仅有的非角质形成细胞。

3.颗粒层(stratum granulosum) 由1~3层梭形细胞组成。细胞内可见透明角质颗粒,在HE染色中显示强嗜碱性。主要由丝聚蛋白原、张力细丝和兜甲蛋白(loricrin)组成。电镜下,角质透明颗粒为积聚于角蛋白细丝束之间的不规则电子致密物,无包膜包裹。颗粒层细胞胞质内板层颗粒增多,且向细胞边缘迁移,渐渐与胞膜融合,以胞吐的方式释放出酸性黏多糖和疏水磷脂,形成多层膜状结构,加强细胞间的黏结。

4.透明层(stratum lucidum) 由2~3层较扁的细胞组成,仅见于掌跖部。光镜下,无结构,嗜染伊红,为几层扁平细胞,细胞核和细胞器消失,或有胞核残余。胞质中透明角质颗粒液化成角母蛋白(eleidin)和张力细丝融合在一起。

5.角质层(stratum corneum) 由5~20层扁平角质细胞组成。光镜下,角质细胞的细胞核和细胞器消失,在HE染色切片中,染成伊红色。电镜下,胞质中充满由张力细丝和匀质状物质结合所成的角蛋白(keratin)。相邻细胞边缘互相重叠,与相邻层的细胞借嵴(ridge)、沟和微绒毛(microvilli)等互相交锁在一起。由于板层脂质和桥粒已降解,故角质上层细胞容易脱落。

(二)表皮下基底膜

光镜发现基底细胞下存在一条细带,称为基底膜带(BMZ),厚为0.5~1μm,PAS法可将其染成紫红色,银浸染法可将其染成黑色。除真表皮之间外,皮肤附属器(如毛囊、皮脂腺、顶泌汗腺单位、小汗腺单位)与真皮之间、血管周、施万细胞周围也存在BMZ。透射电镜下可见表皮-真皮结合部(dermoepidermal junction)。

表皮-真皮结合部的基底膜带超微结构分为四个区:①基底层角质形成细胞的细胞膜和半桥粒;②透明板(厚为35~40nm);③致密板(厚为30~50nm);④致密板下原纤维带(纤维网状结构)。

1.基底层细胞的细胞膜及半桥粒 半桥粒为位于基底层细胞基底浆膜内及外侧的间断性致密斑,内侧部分为高密度的附着斑,基底层细胞的角蛋白张力丝附着于其上。

2.透明板 位于半桥粒及基底层细胞基底膜之下,其内有锚丝(anchoring filament)穿过并附着于其下的致密板。

3.致密板 带状结构,位于透明板之下,透明板的锚丝及致密板下的锚原纤维(anchoring fibril)均附着于致密板,锚原纤维的另一端附于真皮乳头层中不规则的电子致密物锚斑(anchoring plague)上,再反折将两个末端附于致密板。

4.致密板下原纤维带 主要与锚原纤维及真皮微原纤维束构成。锚原纤维粗20~60nm,真皮胶原纤维穿于锚与真皮乳头紧密连接在一起,致密板下带中真皮微原纤维束一端与致密板相连,另一端向下伸到乳头层深部。

上述四层不同结构有机结合在一起,形成表皮-真皮结合部,其结构高度复杂,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异常均可导致表皮、真皮之间的分离,此即各种复杂大疱病的病理基础。已有14种皮肤基底膜带蛋白被识别,它们是BPAg1、网蛋白、BPAg2、α6β4整合素、α3β1整合素、CD151、laminin-5、laminin-6、laminin-10、Ⅳ型胶原、巢蛋白Ⅰ、巢蛋白Ⅱ、基底膜蛋白多糖和Ⅶ型胶原。这些蛋白的功能障碍会使表皮、真皮之间连接受损,发生表皮下水疱。

(三)树枝状细胞

1.黑素细胞(melanocyte) 起源于外胚层神经嵴,主要位于基层,黑素细胞是树枝状细胞与其相邻的角质细胞无桥粒连接,但有半桥粒与基板相连。分散在基底层细胞间(约占10%)、毛发和真皮结缔组织中(图1-9),HE染色难于辨认,有嗜银性,用氨化硝酸银染色(Masson-Fantana染色)呈阳性,硝酸银浸染亦呈阳性,多巴(3,4-二羟苯丙氨酸)反应阳性。电镜下,细胞核呈圆形,因缺乏张力细丝,故细胞质清亮,无桥粒,有形成黑色素的膜性细胞器,即黑素小体(melanosome)。黑素小体内含有酪氨酸酶,能将酪氨酸转化为黑色素(melanin)。黑素小体充满黑色素后称为黑素颗粒(melanin granule)。成熟的黑素颗粒迁入黑素细胞突起中,通过胞吐方式释出,邻近的角质形成细胞以吞噬的方式将黑素颗粒吞入细胞内。

图1-9 黑素细胞位于真皮、黏膜、内耳、眼眶、肠系膜多个部位

2.朗格汉斯细胞(Langerhans cell) 未成熟的树枝状抗原呈递细胞,来源于骨髓和脾的免疫活性细胞,主要分布于表皮中上部。亦可见于真皮、口腔黏膜、扁桃体、食管、淋巴结、胸腺及脾脏。子宫颈部和阴道黏膜及膀胱的移行上皮中、结膜内也有,但角膜中没有。在HE染色切片中表现为透明细胞,氯化金浸染能显示树枝状突起。ATP酶染色阳性(图1-10),DOPA反应阴性。电镜下,细胞核有深切迹,细胞质清亮,无张力细丝、黑素小体和桥粒,有特征性的Birbeck颗粒,又称Langerhans颗粒,其剖面呈杆状或网拍状。细胞表面有C3受体、IgG的Fc受体及HLA-DR、CD4、CD45和S-100等抗原。人类朗格汉斯细胞能与OKT6单抗结合,这种细胞能捕捉和处理入侵表皮的抗原,并能将抗原载至淋巴结的免疫反应区,激活淋巴细胞,为T细胞的增殖提供合适的微环境。已证实,此种细胞在皮肤迟发性超敏反应中起重要作用。

当受到抗原刺激时,朗格汉斯细胞从表皮移出而进入淋巴组织中。在一些皮肤的慢性炎症性疾病时,特别是某些免疫病原,如患一些皮炎时,朗格汉斯细胞数目增多。

图1-10 用免疫过氧化物酶法标记抗原T6显示表皮内朗格汉斯细胞,树突细胞多位于棘层上半部

3.梅克尔细胞(Merkel cell) 透明的椭圆形细胞,有短小棘状质膜突起借小桥粒与相邻基底层角质形成细胞交织在一起。散在分布于毛囊附近的表皮基底层细胞之间。HE染色切片中不易辨认。电镜下,胞质中有许多电子密度高的颗粒,直径为50~100nm,外有包膜,与肾上腺髓质中的颗粒相似。颗粒多集中在靠近神经末梢的一侧。

细胞质中含有很多紧密排列的中间丝(由一些简单的表皮角质蛋白构成,主要为K8和K18,也有为K9和K20)及特征性的细胞器,即直径80~100μm有致密核心的颗粒。有人认为,梅克尔细胞的功能是神经内分泌感受器,是缓慢适应的机械性刺激感受器,通过致密核心的颗粒中释放物质而能感知表皮形状变化的方向和毛发运动的方向。

二、真 皮

真皮(dermis)由胶原纤维、网状纤维、弹性纤维及细胞、基质构成。真皮分乳头层和网状层,靠近表皮下部的称为乳头层。其内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并常有游离神经末梢和(或)触觉小体。其下为网状层,两层互相移行,两者之间界限不清。网状层除含有较大的血管、淋巴管和神经外,尚有肌肉和皮肤附属器等结构。

(一)胶原纤维

胶原纤维(collagen fibers)在乳头层,纤维较细,排列疏松,方向不定,网状层的纤维束较粗,互相交织成网。HE染色切片中呈浅红色。电镜下,胶原纤维由直径为70~140μm的胶原原纤维黏合而成。后者有明暗相间的周期性横纹,横纹周期约68μm。

成年人真皮中主要为Ⅰ型和Ⅲ型胶原,其中Ⅰ型占80%~85%,Ⅲ型占15%~20%。Ⅰ型胶原的粗大纤维主要分布在较深的真皮网状层中,而较细的Ⅲ型胶原纤维主要分布在真皮的乳头层和血管周围。Ⅳ型胶原在表皮和真皮之间的基板中,围绕在周围神经施万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的周围。Ⅴ型、Ⅵ型、Ⅶ型胶原在真皮中含量较少。弹性纤维在整个真皮的胶原纤维束间形成交织的纤维网,在某些区域(如腋窝处)更明显。

(二)网状纤维

网状纤维(reticular fibers)是未成熟的胶质纤维,细小,有较多的分支,彼此交织成网。HE染色切片中不能显示,具有嗜银性,用银浸染呈黑色,又称嗜银纤维。电镜下,网状纤维由网状原纤维构成,但直径较胶原纤维小,为40~65μm,横纹周期约为68μm。主要由Ⅲ型胶原蛋白构成,表面包有较多的酸性黏多糖。主要分布在乳头层、皮肤附属器、血管和神经周围,以及基底膜带的网板等处。在成纤维细胞活性增强的病变中,如结核和结节病性肉芽肿及创伤愈合过程中,网状纤维大量增生。

(三)弹性纤维

弹性纤维(elastic fibers)比胶原纤维细,直径为5~15μm,折光性强,HE染色切片中难以分辨,需用特殊染色显示,如醛品红染色可着紫色。电镜下,弹性纤维由弹性蛋白(elastin)和微原纤维(microfibril)构成。弹性纤维分布于真皮和皮下组织中,在皮肤中呈波浪状,相互交织成网,缠绕在胶原纤维之间,使皮肤具有弹性。

(四)基质

基质(ground substance)是无定形匀质状物质,充填于纤维和细胞之间。主要化学成分为蛋白多糖(proteoglycan)中性黏多糖和电解质小于孔隙的物质(如水、电解质、营养物质和代谢产物)可自由通过,进行物质交换。大于孔隙的大分子物质(如细菌)则不能通过,被限制在局部,有利于吞噬细胞吞噬和消灭。

(五)细胞

出生后的真皮内主要有两大类细胞,永久定居细胞和迁移细胞。永久定居细胞(permanent resident cell)包括组织结构,如神经、脉管内细胞、竖毛肌细胞及成纤维细胞。成纤维细胞能合成真皮细胞外基质的所有成分。迁移细胞(migrant cells)来源于骨髓,包括巨噬细胞、肥大细胞、嗜酸性粒细胞、中性粒细胞、T细胞和B细胞(包括分泌抗体的浆细胞)和真皮组织间隙内具有免疫监视和抗原呈递功能的树突细胞(dendritic cell)。

三、皮下组织

皮下组织(subcutaneous tissue)位于真皮下方,由疏松结缔组织和脂肪小叶构成,又称皮下脂肪层或脂膜。脂肪的主要生理功能是氧化供能。皮下组织是储存脂肪的主要场所。此层还有汗腺、毛根、血管、淋巴管和神经等。

四、皮肤附属器

皮肤附属器是由表皮衍生而来,包括毛发、皮脂腺、小汗腺、顶泌汗腺和指(趾)甲等。

毛皮脂腺单位(pilosebaceous unit)由毛、毛囊及与之相连的竖毛肌、皮脂腺,有时还包括顶泌汗腺组成,但这些结构并非同时出现在身体的各个部位。

(一)毛发

1.体毛

(1)分布和分类:人体表面除手掌、足跖、指(趾)末节背面、唇红部、头、阴茎头、阴蒂、小阴唇及包皮内面等处无毛外,其他各处皆生有毛。体毛可分为:①长毛,包括头发、胡须、腋毛、阴毛等,长毛一般粗而硬,色浓。②短毛,包括眉毛、睫毛、鼻毛、耳毛等,短毛为短粗而硬、色泽浓的毛,一般不超过1cm。③毳毛,为纤细而柔软毛、色泽淡,面部、躯干、四肢的汗毛属于此类。④胎毛,生长于胚胎期,出生后脱落,代以上述其他体毛。

头发外形有直毛、波状毛和卷缩毛之分。我国大多数民族为直毛、断面为圆形。白种人为波状毛,断面为卵圆形。黑种人为卷缩毛。头发的颜色有黑色、褐色、金黄色、红色、白色等。

(2)形态与构造:体毛露出于皮肤表面的游离部称为毛干,陷入皮内的部分称为毛根。毛根基部膨大,称为毛球。毛球为毛发与毛囊的生发点。

2.毛干与毛根 由同心圆性排列的三层而成。

(1)毛髓质:为毛干的主轴,由1~2层立方形髓细胞组成,细胞角化干燥,含透明角质颗粒及不完全的细胞间桥。细胞内、外可含有空气泡。毛球部髓细胞体积大,无气泡,核清晰。髓质一般不达到毛干顶端。毳毛无髓质。

(2)毛皮质:为构成毛发的基础,包于髓质周围,由角质细胞叠积而成,细胞为纺锤形,全部角化,沿毛干长轴纵列。核为长圆形或退化变性。细胞内含有黑素颗粒,当皮质色素减少或填充以空气时,则形成白毛。在毛球部,毛皮质由立方形、圆形或椭圆形细胞构成,渐向上逐渐变为纺锤形,细胞内不含气泡,有色素颗粒。

(3)毛小皮:为被覆毛的表面角化扁平细胞,透明无结构,核退化,细胞内不含色素,细胞相互排列成叠瓦状。扫描电镜下,人的头发表面结构亦呈叠瓦状。毛球部为斜柱形细胞,核清晰。

图1-11 毛囊基底部的主要结构特点

图示毛及其周围鞘的层次结构,周围鞘来源于毛球;真皮乳头进入毛球;黑素细胞的突起沿着表皮的基底层分布在表皮-真皮界面形成毛干的角质形成细胞之间

3.毛囊 由表皮下陷,包围毛根的部分,称为毛囊(图1-11),毛囊的上部自皮脂腺开口部位以上的毛囊部分,称为漏斗部,皮脂腺开口部以下至立毛肌附着之间的毛囊部分称为毛囊峡(图1-12)。毛囊的生长周期见图1-13。毛囊可分为根鞘和玻璃膜两部分。①根鞘由表皮转化而来,分为内毛根鞘和外根鞘。内毛根鞘相当于表皮的角化层,在皮脂腺开口于毛囊的上方处,内毛根鞘缺如。外毛根鞘相当于表皮的生发层。在接近皮肤表面处,内、外毛根鞘显示表皮的所有各层。②玻璃膜与其周围的致密结缔组织,由真皮转化而来。玻璃膜相当于表皮下基膜,均匀透明无构造、有韧性、光镜下易见,在毛囊下1/3段最厚。

4.毛母质 由表皮细胞的团块所构成。其形态多样,与黑素细胞、黑素颗粒共同形成毛球。

5.立毛肌 附着在毛囊上的平滑肌束,称为立毛肌,其直径为40~200μm,呈扁圆柱状的独立束,两端有弹性纤维所构成的腱,一端附着于毛囊,另一端斜行与皮肤呈钝角附着在真皮的乳头层。这样立毛肌、表皮和毛囊三者,便构成一个三角形区。皮脂腺常见于此区内。立毛肌收缩时,使毛囊与皮肤表面更为垂直,故毛发直立,同时压迫皮脂腺,帮助皮脂排出。由于立毛肌的收缩,在皮肤表面形成许多小凹,凹与凹之间则显隆起,即俗称的鸡皮疙瘩。胡须、睫毛、眉毛等处无立毛肌。

图1-12 基于形态学及生物学上的毛囊亚结构

图1-13 毛囊的生长周期

A.毛发生长早期与毛乳头及其周围部分毛囊上皮细胞关系密切;B.毛发继续生长,基质母细胞产生新发伸向皮肤表面,将旧杵状发推出皮肤;C.毛囊生长成熟期;D.生长退化期,随着毛乳头的枯萎整个毛囊下半部也逐渐向上变细,形如一条薄薄上皮细胞索;E.静止期,毛发在立毛肌平面停止生长

6.毛乳头 毛球下端凹陷容纳的结缔组织,称为毛乳头。毛乳头为真皮结构,与真皮乳头相当,内含血管,滋养毛球。

(二)皮脂腺

皮脂腺(sebaceous gland)是位于真皮中的囊泡状结构,由腺泡和短的导管构成。与毛囊和竖毛肌组成毛表皮脂腺单位,立毛肌收缩时可促进皮脂的排出。导管为复层鳞状上皮,大多开口于毛囊漏斗部。皮脂腺基底细胞不断增殖、分化、成熟,核固缩,细胞质中充满脂滴,形成分泌细胞,最后腺细胞解体,连同脂滴一块排出,所以皮脂腺属全浆分泌腺。

在某些没有毛囊的薄皮处,皮脂腺直接开口于皮肤表面,如在口唇和口角、颊黏膜、乳头、女性乳晕、阴茎、包皮内面、阴蒂和小阴唇等处。在睑缘处,大而复杂的睑板腺(meibomian gland)也属于这种类型。这种类型的皮脂腺也可见于外耳道的皮肤中。

一般来说,在某一区域皮脂腺的数量可反映毛囊的分布情况,身体大部分区域的皮脂腺的平均数量为100个/cm2,面部和头皮处多达400~900个/cm2。在背部的中线处皮脂腺也很多。面部、外耳道周围、胸部和肩部及肛门与外生殖器表面等处个别的皮脂腺特别大。面部的皮脂腺常与极小的毫毛相连,其毛囊开口很大。

(三)小汗腺

图1-14 小汗腺(外分泌汗腺)

小汗腺(eccrine gland)属单管状的腺体,可分为分泌部和导管部(图1-14)。鼓膜、唇缘、甲床、乳头、包皮内面、小阴唇、阴茎和阴蒂等处没有外分泌汗腺而有顶泌汗腺(大汗腺)的分布。在身体其他部位,外分泌汗腺很多,达80~600个/cm2甚至更多。全身汗腺总数为(1.6~4.5)×106个,足趾皮肤内汗腺数量最多。面部和手的屈侧也很多,四肢皮肤的汗腺数量最少。温暖地区的本土人群的汗腺比寒冷地区的多。分泌部盘曲成丝球状,多位于真皮与皮下组织交界附近,由单层矮柱状细胞组成。根据其对染料的亲和力分为透明细胞和暗细胞,前者含有糖原,细胞质清亮,分泌汗液,后者含有嗜碱性颗粒,细胞质染色深而暗,分泌黏蛋白。分泌部的外方围绕着一层肌上皮细胞,呈梭形,以往一直认为肌上皮收缩可帮助排除汗液。导管部也称汗管,由真皮深部上行,进入表皮,呈螺旋状上升,直接开口于乳头之间的表皮汗孔。汗管分为真皮部和表皮内部。真皮部由2~3层立方形上皮组成,细胞略嗜碱性,基底膜较薄,且不完整,无肌上皮。表皮内部可由两层细胞直接插入表皮或由表皮各层细胞组成。

(四)顶泌汗腺

又称大汗腺(apocrine glands),主要分布于肛门生殖器和腋部,也有少量分布于外耳道(耵聍腺)、眼睑(Moll腺)和乳晕部位。它们来源于表皮,由毛囊上皮外生形成。它们在胎儿4~5个月时第一次出现。与皮脂腺一样,儿童期顶泌汗腺体积较小,至青春期体积逐渐增大并具有活性。耵聍腺的功能主要为润滑、清洁及保护外耳道抵御细菌和真菌感染。

顶泌汗腺由两部分组成(图1-15):①分泌部位,位于网状真皮深层或皮下脂肪层。②导管部位,在皮脂腺导管上方连接腺体与毛囊皮脂腺。

细胞分泌机制可能包括颗粒的局泌方式(merocrine secretion)、顶浆分泌方式(apocrine secretion)或细胞全部解体的全浆分泌方式(holocrine)。

(五)指(趾)甲

指(趾)甲(nail)是由多层紧密的角化细胞构成,外露部分称为甲板,与一般表皮不同,甲板表面的鳞屑并不脱落。甲中存在包括钙离子在内的多种矿物质。钙离子不是甲坚硬的原因,因为甲坚硬程度取决于鳞屑的排列方式和层间的黏着程度及鳞屑内的纤维。甲含水量低,但其对水的通透性是一般表皮的10倍。甲的柔韧性和弹性与水的含量有关。甲板的厚度由近及远增加,厚为0.7~1.6mm,不同个体间甲板远端的厚度差别较大。甲板表面有细的纵嵴,其下表面为纵行沟和甲床的嵴相对应。甲板生长混乱或疾病可出现横嵴或横沟,其内微小的气泡可导致白色的斑点。这些缺损随着甲板的生长向远端移动。

图1-15 顶泌汗腺(大汗腺)

主要由两部分构成:①位于真皮下部或皮下脂肪层的蟠形腺体;②连接于毛囊漏斗部的直外分泌导管

1.甲的结构构成 覆盖甲板周围的皮肤称为甲廓(甲皱襞);伸入近端皮肤中的部分称为甲根;甲板下的皮肤称为甲床;甲根之下的甲床称为甲母质,是甲的生长区;近甲根处新月状淡色区称为甲半月(图1-16,图1-17)。

2.甲的生长 指甲每日生长约0.1mm,趾甲生长速度更慢,为指甲生长速度的1/4~1/3。甲的生长是由基质细胞的更新速率决定的,随指、年龄、环境温度和季节,一天的不同时间、营养状况、创伤和各种疾病等因素不同而异。一般来说,甲的生长速度与手指的长度有关,中指的甲生长速度最快(每天约0.1mm),小指的甲生长速度最慢。指甲的生长速度比趾甲快3~4倍,夏天比冬天长得快,年轻人比老年人长得快。指甲完全长成需6个月,而趾甲完全替换平均约需18个月。遗传性角蛋白紊乱(Irvine &McLean,1999)可以导致甲营养不良(dystrophies),如指甲肥厚(pachyonychia)的指甲变灰变厚。

图1-16 人指甲相关结构的构成和术语

图1-17 甲的构成

五、皮肤的血管

皮肤新陈代谢所需的血流量不是很大,而且在正常情况下,皮肤的血流量超过其营养所需的10倍以上,约占心排血量的5%。这是由于皮肤血液循环具有重要的体温调节功能,而且皮肤血流量的这种分配可以针对散热或保温的需要迅速做出反应,使皮肤血流量增加或减少20倍。

皮肤的血供主要有三个来源,即直接皮肤系统(direct cutaneous system)、肌皮肤系统(musculocutaneous system)、筋膜皮肤系统(fasciocutaneous system)。

直接皮肤血管、肌皮肤血管的穿支和筋膜皮肤血管的穿支分别组成6组水平方向的小血管吻合丛,各组间有血管相通,最终分别于皮肤(图1-18)。

图1-18 皮肤的血管

真皮血管是由两个平行于皮肤表面的血管丛构成的三维网状结构,一个是位于真皮网状层下部(深丛),另一个位于乳头层下面(浅丛),其间有垂直于皮肤的血管(交通血管)连通深浅血管丛

余下的3个丛是1个皮下组织丛和2个深筋膜相关血管丛。在深筋膜的深面有血管丛,在其浅面有分布更广阔的血管丛。这种分布方式在四肢较躯干更明显。

微脉管系统:在真皮深层,特别在末梢(手、足、耳、唇、鼻等部位)动静脉吻合非常多,动静脉吻合被厚厚的肌层包裹形成血管球(glomera)。在血管自主运动神经的调节下,当血管舒张时,血流形成短路不通过表浅血管丛,从而减少热量丢失,但能同时保证深部皮肤的血液循环,防止神经等结构缺氧。皮肤内的毛细血管壁吻合非常多见。一般来说,皮肤血流量的多少是根据温度调节的需要进行调节,在身体的某些部位,血流量也受情绪影响。在非常寒冷的条件下,皮肤血管收缩,外周血流量急剧下降,但自发性的断断续续血管扩张可使温度周期性回升,防止寒冷引起冻伤(frostbite)。一般认为,小动脉括约肌的舒缩是缺氧直接引起的,不受神经控制。

六、皮肤的淋巴管

皮肤的淋巴管起源于真皮乳头层的毛细淋巴管。在乳头下层和真皮深部分别汇成浅淋巴管和深淋巴管,管腔较大的深淋巴管可有瓣膜,与静脉瓣膜结构相似。毛细淋巴管管腔较大,但管壁较薄,管壁由一层内皮细胞、不连续的基底膜和弹性纤维组成。毛细淋巴管内的压力低于毛细血管及周围组织间隙的渗透压,故可回收多余的组织液,是血液循环的辅助系统。淋巴管收集组织间隙的液体和大分子物质经大血管返回循环中。它们也向局部淋巴结运送淋巴细胞、朗格汉斯细胞和巨噬细胞。

七、皮肤的肌肉

1.平滑肌 立毛肌是皮肤的平滑肌,由纤细的平滑肌纤维束构成,此外尚有阴囊肌膜、乳晕平滑肌、血管壁平滑肌等。

2.横纹肌 面部皮肤内的表情肌属横纹肌,其纤维内有多个卵圆形细胞核,有横纹。

八、皮肤的神经

皮肤有丰富的神经支配,因此对外界环境中无数感觉刺激高度敏感。皮肤神经支配包括:①传入无髓神经系统,主要分布于皮肤血管和附属器,来源于自主神经系统的交感神经。②传入有髓和无髓神经系统,主要传导皮肤感觉。

皮肤神经分布至皮肤附属器,围绕毛球和真皮乳头成网状。传入神经受体由游离神经末梢、毛发相关神经末梢和被囊神经末梢组成。游离神经末梢,无论有髓或无髓,传导速度都比较慢,主要传导温度觉、痒觉和痛觉。

毛囊由缠结成网状的有髓神经纤维支配,其中一部分在附属器外周结缔组织鞘分支形成游离神经末梢,另一部分进入表皮,最终分支中止于外毛根鞘内的梅克尔细胞。

被囊神经末梢有多种类型。

环层小体,又称柏氏小体(Pacinian corpuscles),主要感受深部压力和振动,为压觉感受器。主要分布于手掌、足跖、指(趾)背、外生殖器的皮下脂肪层,关节囊和韧带也有分布。柏氏小体外观呈圆形或椭圆形,面积较大,约0.5mm×2mm。中心围绕的神经末梢为层状排列的似洋葱样结构,周边为细胞层,最外层为囊状结构(图1-19)。每一个小体中心均为一个独立的有髓神经末梢。

触觉小体,又称麦氏小体(Meissner’s corpuscle),主要传导触觉,主要分布于手、足、唇和前臂的真皮乳头层。触觉小体呈椭圆形,面积约80μm×30μm,有神经束来源的层状囊包绕细胞和神经纤维组成的核心,其中为有髓和无髓神经纤维(图1-19)。它们与角质形成细胞紧密接触。一个触觉小体由多个神经支配,一个神经同样可以支配多个触觉小体。

图1-19 皮肤的神经分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