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厌食的中医药治疗

厌食的中医药治疗

时间:2022-03-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白血病本身常出现厌食,而多于化疗中及化疗后出现,属于消化道的常见反应,常伴见恶心、呕吐、腹胀、腹泻等症状。中医认为上述现象属于肝胃不和、脾胃虚弱等证。应用时不必被说明书中症状所拘束,该药为纯中药制剂,已列入我院治疗厌食的用药目录中。厌食主要责之于脾胃虚弱,而该药正是健运脾胃的,脾胃强健了则饮食自会好转。

白血病本身常出现厌食,而多于化疗中及化疗后出现,属于消化道的常见反应,常伴见恶心、呕吐、腹胀、腹泻等症状。中医认为上述现象属于肝胃不和、脾胃虚弱等证。笔者认为,厌食与否是反映脾胃功能强弱的最有效症状,如病后或经放化疗后饮食仍正常,说明脾胃功能尚好,胃气较充盛;而如饮食不佳,或不愿进食或食之即吐等,说明脾胃功能已受到损伤,胃气已有衰败之象,如不及时治疗,后天之水谷精微不能及时摄取,则于本病无益,甚至导致病情恶化。正如叶天士在《临证指南医案 •不食》中说:“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此百病之大纲也。故诸病若能食者,势虽重而尚可挽救;不能食者,势虽轻而必致延剧。此理亦人所易晓也。”所以在临床上无论治何病,皆宜首先保护胃气,而虚证尤甚,对于白血病自然也是一样的,“顾护胃气”是治疗白血病的重要原则,贯穿在治疗过程的始终。对于厌食,我们常用的治疗方法有:

1. 有一部分白血病患者厌食是精神心理刺激导致的,当看到别人应用化疗药物或者曾经用过化疗药物,出现了明显厌食、恶心、呕吐症状,自己再次用药时就会出现条件反射。对于此种厌食要减轻或消除病人对化疗的恐惧感,并且经常更换菜肴品种,注意菜肴的色香味调配,以此尽量增加病人的食欲。

2. 化疗中或化疗后患者的脾胃多有或轻或重的损伤,脾胃运化功能减弱,此阶段要避免吃不易消化的食物,多吃煮、炖、蒸等易消化的食物,少吃油煎食物。还应多吃维生素含量丰富的蔬菜、水果,如芦笋、海藻、蘑菇、西红柿、莴苣、鲜枣、草莓、香蕉、苹果、杏、猕猴桃等。可在饮食中适当增加健脾开胃食品,如白扁豆、香蕈、陈皮等。

3. 气血两虚,饮食不进,形容枯槁者,当补血以益燥,补气以益馁,证属此者可用下方:人参6g(或党参12g),白术12g,川芎4.5g,谷芽10g,麦芽10g,炙甘草5g,当归10g,茯苓12g,熟地黄10g,白芍10g,陈皮6g,神曲12g,每日1剂,水煎服。

4. 如属食积停滞所致之纳食减少,脘腹胀满,可选用市售中成药保和丸、枳实导滞丸等也有较好疗效,但症除即止,不可久用,以防攻下过重而伤正。

5. 脾胃虚弱,饮食欠佳,伴神倦乏力、腹满泄泻者,可用资生丸(浓缩丸),具有健脾开胃,消食止泻的功效,每次6g(小儿酌减),每日2次,疗效确切。应用时不必被说明书中症状所拘束,该药为纯中药制剂,已列入我院治疗厌食的用药目录中。厌食主要责之于脾胃虚弱,而该药正是健运脾胃的,脾胃强健了则饮食自会好转。笔者认为,在排除因食积停滞等实证外,只要见有脾虚即可应用该药。在服药期间需要忌食生冷、辛辣油腻之物。

6. 6岁以下小儿厌食,或腹胀,或疳积者,笔者常用“刺四缝”法治疗,效果明显,有的刺后第二日即有明显效果。四缝是中医穴位名,在第2、3、4、5指掌侧,近端指关节横纹的中点,一手四穴,该穴具有消食导滞,祛痰化积的作用。具体操作方法如下:先用酒精棉球消毒食指的四缝穴,医者用左手捏紧孩子食指四缝穴的两侧,患儿会觉得手指微微发麻,如此一是可以减轻疼痛,二是挤出来的黏液多,容易挤得彻底。然后用消毒的三棱针快速刺向四缝穴1~2次,一定要扎在手纹理的中间,然后再挤压四缝穴的周围,一般会挤出少量黄白色透明样黏液或出血。如果孩子疳积严重的,有时还会挤出黄色的脂肪样的颗粒,尽量多挤,等挤出来的是红色的血液就可以停止了。然后再用同样的方法去扎其他的中指、无名指、小指、两只手8个手指(8个穴)都要扎、都要挤。

如果挤出的黄水多,过半个月后或一个月后再扎第二次,一般的孩子扎两次后挤出的就全是鲜红的血液了,以后就不需要再扎了,如果第二次扎时挤的血液里仍有淡黄水,就需要一个月后再扎一次,直至扎出来的全是鲜血就不用再扎了。

本疗法针具简廉,疗效显著,手法简便,安全可靠,因而历久不衰。只是对其治疗作用及机制尚缺乏系统、深入的研究,有待于进一步整理、观察与提高。

7. 笔者临床还有一经验方,用于治疗化疗后饮食不佳效果很好,屡用屡验。其药物组成如下:太子参30g,鸡内金30g,荷叶20g,苍术6g,茯苓15g,石斛12g,生姜3片,每日1剂,水煎服。有效即止,纳差再服,以愈为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