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暑器官衰竭如何治疗

中暑器官衰竭如何治疗

时间:2022-03-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根据发病机制及临床表现,中暑可分为热痉挛、热衰竭、热射病。根据其发病过程,中暑可分为急性期、血液及酶学改变期、晚期及恢复期。临床可表现为疲乏、无力、眩晕、恶心、呕吐、头痛等。体温可轻度升高,无明显中枢神经系统损害的表现。中暑神经系统受抑制的标志表现为几乎同时出现的兴奋、攻击性、木僵、谵妄及昏迷。呼吸系统主要表现为过度的通气、呼吸性碱中毒及缺氧。主要临床特征为少尿及无尿。

根据发病机制及临床表现,中暑可分为热痉挛、热衰竭、热射病。根据其发病过程,中暑可分为急性期、血液及酶学改变期、晚期及恢复期。

(一)中暑的临床分型

1.热痉挛 在高温环境下进行剧烈运动,大量出汗后出现肌肉痉挛,常在活动停止后发生,主要累及骨骼肌,持续3min左右缓解。无明显体温升高。症状的出现可能与体内钠离子的严重缺失(大量出汗及饮用低张液体)和过度通气有关,可为热射病的早期表现。

2.热衰竭 热衰竭患者体内并无过度热蓄积,而系心血管功能不能适应的一种表现,多发生于老年人、儿童及患慢性疾病患者。高温环境下,由于体液及体钠丢失过多,补充不足所致。临床可表现为疲乏、无力、眩晕、恶心、呕吐、头痛等。也可有明显脱水表现,心动过速、低血压、直立性晕厥,呼吸加快、肌痉挛、多汗。体温可轻度升高,无明显中枢神经系统损害的表现。根据病情轻重不同,检查可见血细胞比容增加,高钠血症、轻度氮质血症和肝功能异常。热衰竭是热痉挛和热射病的中间过程,如不治疗可发展为热射病。

3.热射病 是一种致命性急症,表现为高热(体温>40℃)和神志障碍。临床上分为两种类型,劳力性和典型性。劳力性主要是在高温环境下内源性产热过多。典型性是由于高温环境下体温调节功能障碍引起散热减少。

(1)劳力性中暑:多发生于高温环境、湿度大和无风天气进行重体力劳动或剧烈运动时,患者多为平素健康的年轻人,在劳动数小时后发病,约50%的患者持续出汗,心率可达160~180/min,脉压增大。此种患者可发生横纹肌溶解、急性肾衰竭、急性肝衰竭、DIC、多器官功能衰竭,甚至死亡

(2)典型性中暑:在高温环境下,多见于居住拥挤和通风不良的城市老年居民。其他高危人群包括精神分裂症、帕金森病、慢性酒精中毒及偏瘫或截瘫患者。表现为皮肤干热、发红,84%~100%患者无汗,直肠温度常在41℃以上,最高可达46.5℃。病初可有各种行为异常和癫发作,继而可发生谵妄、昏迷、瞳孔缩小、终末期散大。严重者可出现低血压、休克、心律失常及心力衰竭、肺水肿、脑水肿,5%病例发生急性肾衰竭、可有轻、中度DIC,常在发病24h左右死亡。

(二)中暑的临床分期

1.中暑的急性期 急性期主要以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为主要表现。中暑神经系统受抑制的标志表现为几乎同时出现的兴奋、攻击性、木僵、谵妄及昏迷。癫发作发生于60%~70%的中暑病例。当恢复正常温度后,仍然持续的昏迷提示预后不良。其他的症状包括失禁、肌肉松弛、偏瘫等。小脑的症状,包括共济失调及构音障碍,可能为突出而持续的表现。在60%病例当中,瞳孔有针尖样缩小。视盘水肿可以发生在脑水肿的病人当中。脑脊液及其压力通常在正常范围。

急性期其他系统的功能障碍主要表现在胃肠道及呼吸系统。胃肠道功能失调如腹泻及呕吐是经常出现的症状。此后,继发于皮肤血流增加而出现的低血压可能引起内脏血流灌注的减少,从而使革兰阴性菌易位及脂多糖释放入血。呼吸系统主要表现为过度的通气、呼吸性碱中毒及缺氧。在劳力性中暑的病人当中,这种呼吸性碱中毒可能会被代谢性酸中毒所掩盖。

2.血液及酶学改变期 这一期的高峰时间发生在中暑后的24~48h。此时,血液、酶学及其他血液参数都发生了变化。白细胞可能波动在(20~30)×109/L甚至更高。凝血功能异常在急性期后的18~36h或中暑后的2~3d达到高峰。凝血酶原水平可降至正常的17%~45%。血小板的量随着中暑的严重程度波动。这种凝血机制异常类似于革兰阴性菌引起的感染性休克。

中暑发生时血浆及汗液可发生明显的变化。在湿热的气候当中,几分钟的超大运动量就可以使血浆总量减少。如果丢失的液体得不到补充,会发生更为严重的血容量下降。

中暑患者入院时可有低钾、血钾正常或高钾表现。最初的低钾可能由于过度通气引起肾脏分泌的增加,同时部分钾离子也随着汗液蒸发而丢失,入院后,随着血容量的恢复,血钾可能会降的更低。此后,由于代谢性酸中毒的发生、细胞的破坏、横纹肌溶解或肾功能损害,血钾可趋向于增高。与钾离子不同,细胞内钠离子在受热后变化不明显,然而,在一些临床病例中,血浆钠离子却有明显的降低,提示水中毒或者横纹肌的溶解。

过热情况下,血浆中钙离子呈双相式减少。长时间运动时,由于汗液中镁的丢失,临床上可以出现低镁血症。低磷酸盐血症可以在劳力性中暑的人群中发生,这是由于过热导致的呼吸性碱中毒可以使细胞对磷酸盐的摄取增加及分泌减少。

在这一时期中,突出而几乎是劳力性中暑的特征性表现是某些细胞酶学的异常升高。大多数劳力性中暑的患者血清中肌酸磷酸激酶明显升高,合并肌红蛋白尿,这往往是肌肉受损伤的表现。肌酸磷酸激酶的高峰值通常出现在中暑24~48h。血清中谷草转氨酶及谷丙转氨酶明显升高分别可达到正常值的25倍及8倍,血清胆红素也会成倍增加。

这些血清酶学的升高暗示着组织的损伤。肌酸磷酸激酶通常提示心肌细胞及骨骼肌的损伤,随后出现的乳酸脱氢酶升高则暗示着全身广泛组织损伤,那些死亡的病例往往其血清酶学的升高比存活下来的病人更显著。作为指导判定预后的指标,血清酶学特别是乳酸脱氢酶的变化要优于阴离子间隙、血清钾及中心温度。

3.中暑的晚期 在中暑发生3~5d后,进入晚期阶段。这一期主要以肾、肝功能紊乱为主要表现。高胆红素血症通常会持续数天,提示肝功能受损及溶血。

急性肾衰竭是严重病例的常见并发症之一。主要临床特征为少尿及无尿。尿外观呈豆油色,比重低,可有红、白细胞,透明及颗粒管型、蛋白尿等。多种因素均可引起急性肾衰竭,其中最重要的一点为中暑引起的低血压、脱水及皮肤毛细血管扩张导致肾血流减少。此外,过热对肾组织的直接损伤及由于血管内凝血引发的肌红蛋白尿也是加重肾损害的重要因素。

劳力性中暑通常有一过性肝功能损伤,以血清氨基转移酶的可逆性升高为主要表现,但其中5%的病人可能发展为急性肝衰竭。

4.中暑的恢复期 通常,恢复期可能持续6~8周的时间。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异常随着高热持续时间的延长及循环衰竭而加重。然而,即使持续24h的昏迷及随后出现的癫发作也会随着机体的全面恢复而好转。在典型性中暑的患者当中,78%的患者遗留不同程度的神经系统功能缺损。包括可能在随后的几周甚至几个月内会有轻偏瘫、失语、智能障碍及小脑功能异常的表现。只有极少数昏迷时间超过24h以上的病例可能需要几年的时间恢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