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慢性非特异性腰痛康复治疗技术

慢性非特异性腰痛康复治疗技术

时间:2022-03-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慢性非特异性腰痛的原因复杂,各种治疗技术可归为以下3类。第一类针对病因治疗,包括增强腰部肌力与平衡的运动训练、必要的脊柱外科手术等。此技术要求治疗师与患者之间很好的配合,国内目前很少开展。因此,此类训练适合于轻症且依从性较好的患者,对疼痛严重或腰背力量明显下降的患者,疗效受到一定限制。

慢性非特异性腰痛的原因复杂,各种治疗技术可归为以下3类。第一类针对病因治疗,包括增强腰部肌力与平衡的运动训练、必要的脊柱外科手术等。在传统的中医按摩和针灸治疗技术中,某些治疗手法的目的在于刺激和激活椎旁的多裂肌,也可达到一些病因性治疗的目的。第二类针对症状治疗,主要目的在于迅速缓解疼痛,但患者复发的概率高,如口服镇痛药、局部封闭治疗、卧床休息、短期穿戴围腰,基于镇痛目的的理疗等。第三类针对疾病过程中的各种原发、继发的病理变化进行治疗,如对脊柱序列不好、小关节紊乱,可采取正脊技术、推拿技术、麦肯基力学疗法、关节松动术等。此外,认知疗法早期强调教导患者逐渐掌握对腹横肌、多裂肌等局部稳定肌的控制,重建腰腹部的本体感觉和运动感觉综合控制系统,有时需借助生物反馈。此技术要求治疗师与患者之间很好的配合,国内目前很少开展。

(一)徒手运动疗法

徒手运动训练简单易行,患者易掌握,可在家庭进行训练。缺点:在训练早期,即以改善和保持中枢神经系统对躯干肌肉的运动控制功能为主要目的时,缺少相应的手段,且患者较难坚持,适用于难以到医院接受定期康复训练的轻症腰痛患者。以下简介训练动作。

1.团身抱团 仰卧位,屈髋屈膝,用双手将小腿抱紧,然后做摇椅状动作(图8-4)。

图8-4 团身抱团

2.仰卧起坐 仰卧,屈髋屈膝,双手抱在胸前,避免颈部用力,尽量使用腹肌完成仰卧起坐的动作,要求双肩离开床面10cm即可。对于轻度的腰椎管狭窄患者有一定疗效(图8-5)。

图8-5 仰卧起坐

3.双腿搭桥 仰卧位,屈髋屈膝,腰背部发力,抬起腰背和臀部,使髋关节伸直。可保持姿势数十秒,以增加腰背部的本体感觉(图8-6)。

图8-6 双腿搭桥

4.单腿搭桥 仰卧位,左下肢屈髋屈膝、右腿伸直,腰背部发力,抬起腰背、臀部和右下肢,使双侧髋关节在空中伸直,仅以双肩和左脚为身体的支点。交换支撑脚,完成同样的动作。对腰部多裂肌有一定锻炼作用(图8-7)。附加动作:第一种,抬起腰背、臀部和下肢后,可在空中转动骨盆;第二种,抬起腰背、臀部和下肢后,可摆动上肢和下肢。

图8-7 单腿搭桥

5.侧卧半身上抬 侧卧,以肘部支撑身体,以肘部和膝部为支点,将身体向上方抬起。可有效训练臂中肌。

6.侧卧全身上抬 侧卧,以肘部支撑身体,以肘部和足踝部为支点,将身体向上方抬起。可有效训练臀中肌。

7.侧卧分腿上抬 侧卧,以肘部支撑身体,位于身体上侧的下肢向上方抬起,然后以肘部和足踝为支点,将身体向上方抬起。可有效训练臀中肌。

8.四点支撑 俯卧位,以双肘和双脚为支点,将身体撑起并悬在空中,身体尽量呈“一”字形。

9.交叉腿四点支撑 俯卧位,双肘和双膝支撑,屈髋、屈膝并交叉双小腿,并保持腰部平直。

10.改良燕子飞 俯卧位,上臂前伸,腰背发力,使躯干和下肢呈角弓反张状两头翘起,同时双上肢和双下肢交替摆动(图8-8)。

图8-8 改良燕子飞

11.陆上划水 俯卧位,上臂前伸,腰背发力,使躯干和下肢呈角弓反张状两头翘起,同时双上肢做划水动作。

12.跪位对角线支撑 采取跪位,以双手和双膝支撑身体,双上肢伸直、双髋伸直、双膝屈曲90°,然后向前伸出左侧上肢、向后伸出右下肢,使身体仅以右手和左膝支撑,然后左肘和右膝靠拢,以左肘碰触右膝。

13.跪位摆动腰椎 跪位,腰部上下摆动,并配合以头部的动作。

(二)器械运动训练

使用专门的器械进行运动训练可以有效的缓解慢性非特异性腰痛,根据器械的复杂程度,可大致分为以下3类。

1.第一类设备 使用简单的不稳定踏板、康复训练球、弹性阻力带,典型的如美国的“Thera—Band”训练技术。其核心要点为在遵守基本训练原则的基础上,指导患者在不稳定平面(如不稳定踏板和康复球)上进行运动训练,并根据训练的不同阶段逐渐增加训练的难度。其优点为简便易行,适合家庭训练。但由于器械相对简单,很难精确的调整训练负荷,使其在临床应用受到一定限制。①在训练的开始阶段,由于不能精确地控制训练负荷量,导致无法迅速恢复中枢神经系统对局部稳定肌的控制;另一方面,训练者负荷过大则容易导致患者疼痛加重。由于不能在数次内获得明显疗效,患者缺乏坚持训练的愿望,往往半途而废。②在训练的中后期阶段,由于缺乏可量化的负荷调整手段,当患者对训练适应后,不能通过持续增加的训练负荷不断刺激肌肉力量的增长。因此,此类训练适合于轻症且依从性较好的患者,对疼痛严重或腰背力量明显下降的患者,疗效受到一定限制。

2.第二类设备 为一些特殊设备,如各种计算机控制的平衡训练仪,其在恢复患者的运动感觉控制能力方面有突出的疗效,但单独使用很难适用于所有患者。

3.第三类设备 为大型的脊柱主动康复测试与训练工作站,如德国的Tergumed系统。Tergumed系统包括计算机软件和4台大型测试与训练设备,通过各自配备的计算机联网而成。其工作过程为:首先使用等长肌力测试技术,评估患者腰部屈曲、背伸、向左侧屈、向右侧屈和左右旋转时的肌肉力量,同时评估患者腰椎屈伸、旋转、侧屈时的关节活动度,并评估患者屈肌/伸肌、左旋/右旋、向左侧弯曲/向右侧弯曲共三组肌力之间的比值。通过与正常人群数值的对照,对患者腰椎的整体功能进行客观、量化的评估,并据此由计算机软件自动生成训练方案。其训练特点如下。①遵循先练神经、后练肌肉的原则,早期采取等长、低负荷、多组重复训练的模式,中后期根据渐进抗阻训练原则采取大强度的等张训练模式,对恢复肌肉之间的平衡性、提高肌肉力量有明确的疗效。②在训练中重视控制性训练,采取生物反馈技术,通过设备实时测试患者的腰背肌肉力矩输出的大小和关节角度变化的情况,并将此信息以曲线的模式显示在电脑显示屏幕上,使患者可以同步了解自己腰椎活动和肌肉发力的情况。在此基础上,在电脑屏幕上显示正确的曲线,患者在观察到两条曲线的差异后,通过控制自己腰部的运动,使自己的曲线尽可能的和设定曲线相吻合,以此训练患者的精细控制能力。③全程计算机化的测试与训练,在确实提高肌肉力量和恢复腰部左右侧肌肉及腹肌和背肌之间的正确比例和平衡性方面有巨大的优势。每周训练3次,持续6~12周,一般会取得较明显的疗效。

(三)物理康复球训练

使用物理康复球训练进行训练,主要是以球为支点,可以创造一个不稳定的支点,迫使腰部的稳定肌激活以保持腰椎的稳定性(严重腰椎不稳定者不能用此方法)。优点是简单易行,有一定的趣味性,患者易坚持。缺点是在训练开始阶段,不能通过调整训练负荷以最大程度的激活局部稳定肌,配合以认知训练效果更佳。在中后期,由于不能进行系统的渐进抗阻训练,在提高肌肉的绝对力量方面受到一定限制,应配合器械训练。

康复球直径在55~65cm,应防滑、防爆,至少可承重150kg以上。有下肢麻痛等症状的患者应在医师指导下进行训练;老年人每次训练不要超过20min;训练中和训练后不能出现任何的腰腿疼痛加重和下肢麻木加重的情况。如训练中出现腰腿疼痛,要自行降低训练的难度和强度直至疼痛消失;强调每个动作要慢,姿势做足,不要似是而非。训练量循序渐进,以第二天早晨腰背肌肉没有酸胀为好。一般每个动作做3组,每组10~20次,根据患者情况组合动作,每次训练时间20min左右。

1.坐姿训练

(1)坐在球上,腰部向前再向后摆动。

(2)坐在球上,腰部向左摆动再向右摆动(图8-9)。

图8-9 坐在球上,腰部向左、右摆动

2.仰卧训练

(1)仰卧,用双足控制球做大范围的环转运动,动作平稳,转动范围尽量大以达到牵伸腰部组织的目的。

(2)仰卧,用大腿和小腿将球夹起,并用力屈曲髋部,将球夹至腹部上方,再伸直髋部将球送出(图8-10)。

(3)仰卧,用双侧小腿和膝内侧将球夹起,屈曲髋部将球夹至腹部上方,再伸直髋部将球送出。

(4)仰卧,用双膝内侧夹紧球,屈曲髋部90°,将球夹至腹部上方,再左右摆动球15次,摆动幅度尽量大,尽量使大腿外侧可以贴住垫子。

图8-10 仰卧夹球

(5)仰卧在球上,以双肩接触球,髋部一定要保持完全伸展,膝部屈曲90°,然后左右摆动躯干,使球在双肩之间滚动(图8-11)。

图8-11 仰卧压球

(6)仰卧在球上,以双肩接触球,髋部一定要保持完全伸展,膝部屈曲90°,双上肢上举,双手互握,然后向左转动躯干,再向右转动躯干,保持背部在球上,不要掉下来。

(7)仰卧位,用一侧足部或小腿放在球上,然后腰背发力,将另一侧下肢和背部抬起(图8-12)。

(8)仰卧在球上,双脚踩在球上、保持伸髋屈膝的体位,然后腰背发力,将腰背抬起,再做屈髋屈膝的动作,使球在脚下前后滚动。

3.跪姿训练

(1)趴在球上,腹部贴紧球,双前臂贴住在训练垫上,腰背发力,使双下肢伸向空中,双下肢交替摆动。

(2)双膝跪在球上,同时双上肢伸直以双手支撑在训练垫上,保持腰部拱起不要塌陷,然后伸展

图8-12 仰卧压球抬腿

髋部慢慢将球向后推离,再屈曲髋部慢慢将球拉回。另一动作为扭动腰部慢慢将球向左推离,再反方向运动腰部慢慢将球拉回并推向右侧,保持身体稳定不要从球上掉下来(图8-13)。

图8-13 双膝跪球运动

(四)悬吊运动训练

使用悬吊装置帮助患者进行康复训练已经有很长时间的历史。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人们使用简易的悬吊装置用来治疗受伤的战士。目前悬吊装置有许多不同的形式,或是立于地面上,或是吊在天花板上。在悬吊系统的帮助下,身体的某部分或整个身体都可以悬挂在器械上。治疗和训练时通过这种方式就可以摆脱重力的影响。在挪威,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吊带就已被用作治疗肩关节和髋关节疾病。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挪威的物理治疗师和医师建立了密切的合作关系,他们促进了悬吊运动治疗理念的进一步发展。在生物力学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训练理念与原则。在此基础上,通过大量的临床实践,发展出全新的悬吊运动治疗(sling exercise therapy,S-E-T)的体系,大量应用于运动系统疾病尤其是慢性颈肩腰背疼痛的治疗,以运动系统疾病得到持久的改善为目的。目前已经进一步推广用于脑卒中和其他神经病的治疗中,还用来达到儿童发展训练以及健康体能运动的目的。

运动组织的慢性疾病与身体的生理改变有关,如感觉和运动的控制能力失调以及肌力下降。最重要的改变包括:感觉和运动的控制能力失调;稳定肌的力量和耐力降低;协同肌和拮抗肌的力量和耐力降低;肌肉萎缩;心血管功能减退。悬吊运动治疗旨在恢复感觉和运动的控制能力、肌力、耐力及心血管功能以提高运动系统的整体功能。

悬吊运动治疗包括诊断和治疗系统。诊断系统涉及神经肌肉控制能力的测定,通过在开链运动和闭链运动模式下不断增加运动负荷来实现。治疗系统包括如下部分:肌肉松弛、增加关节活动范围、牵引、训练稳定肌系统、感觉运动的协调训练、渐进抗阻训练等。悬吊运动训练体系通过一系列核心概念的阐述建立了自己独特的训练理念。

1.悬吊运动训练体系及相关概念

(1)泰玛设备:泰玛是一种悬吊系统,它的两条绳索很容易调节,手腕轻轻一抖就可以扣上。各种类型的吊带都能与绳索相连,并且还有许多别的设备可供选择。泰玛能直接挂在天花板上,或挂在一个可滑动的安在天花板上的悬吊系统上,或挂在一个便携式的悬吊系统上,或者是一个安在墙上的悬吊系统上。

(2)本体感觉:从肌肉、肌腱、韧带、关节囊和皮肤上的机械感受器传入中枢神经系统的所有神经输入信号。

(3)运动觉:对关节运动及其方向和速度的感知。

(4)感觉和运动的协调功能:包括本体感觉(传入信号线路)、这些信号的感知能力(运动觉)和向肌肉传出的纠正姿势和保持稳定性的神经冲动。

(5)开放式动力链(开链):肢体远端不固定,且不受重(远端在固定的近端基础上移动)。如站立位原地不动使用右腿踢球,对右膝而言,由于其远端右足不动,右膝关节即在进行开放链运动。

(6)闭合式动力链(闭链):肢体远端固定,且负重(近端在固定的远端基础上移动)。比如原地站立时的屈膝运动。悬吊运动的特点是通过将肢体悬挂在悬吊系统上,使大多数的闭链运动都在身体处于水平位时完成,并且肢体远端是处在一个不断晃动的吊带上。当身体在直立位时,重力和地面反作用力基本呈垂线样通过各个关节,而当身体以平行于地平面的水平位在悬吊设备时做运动训练时,重力基本呈切线位通过各个关节,这种有异于平常的方式会对关节周围的局部稳定肌产生更好的刺激和激活作用。

(7)弱链接:从生物力学的角度看,肢体的运动可以看作是力在由一个个关节构成的运动链上的传递。在一个动作中,某肌肉(通常是局部稳定肌)和其他肌肉一起工作时,它太弱以至于不能发挥其应有的那部分作用,这样力的传递会受到干扰,临床可发现动作完成不正确或患者感到局部疼痛。

2.开链和闭链运动的诊断系统 根据S-ET概念开发了一个独立的诊断系统,用来诊断所谓的“弱链接”。患者最初是在闭链运动中使用渐进式阶梯系统筛查时检测出来的。负荷逐渐增大直至患者不能正确做运动或者感到疼痛为止。如果在负荷较低时就发生上述这种情况或者左右两边的负荷量有明显差别时,就有理由猜测存在一个或更多个“薄弱环节”。接着就用开放链运动检测各块肌肉以确定薄弱的程度。用闭链运动进行检测要求治疗师严密检测,因为身体会尽量让其他肌肉去代偿“薄弱环节”。

3.渐进式阶梯系统中的运动的分级 根据S-E-T概念,训练应遵循一个渐进式的阶梯系统,运动模式则包括开链运动和闭链运动。最低水平时,运动一般在弹性吊带的帮助下达到减重或采用无重量的形式降低等级,同时通过悬吊点的调整降低力矩,必要时指导患者使用上肢抓住训练床边缘以帮助保持运动中的稳定性,治疗师也可使用双手对患者提供进一步的助力。理论上几乎可以使患者自主发出的力量降低到极低的水平,其目的则是保持运动中的无痛状态。

4.阶梯式训练原则 悬吊运动训练认为关节周围的疼痛与关节局部稳定性下降有关,而其主要原因包括局部稳定肌的萎缩、失活及局部稳定肌与整体运动肌之间的协调紊乱等原因。作为悬吊运动的起始阶段,强调恢复中枢神经系统对肌肉的控制能力,再恢复肌肉的整体功能,即先练“神经”再练“肌肉”。而根据训练理论,这一过程应在闭链运动模式下,从静态的姿势保持到动态的闭链运动过渡,从低负荷向高负荷过渡。另一方面,在训练的中后期,即“肌肉训练阶段”,也应根据渐进抗阻的训练原理,综合使用闭链和开链运动,不断增加训练负荷。阶梯式训练原则的另一含义是要选择合适的训练负荷,尤其是在早期进行闭链静态或动态训练时,如果患者不能正确完成动作(主要表现为使用代偿模式,即过度使用整体运动肌代替薄弱的局部稳定肌的功能)或在训练时出现疼痛,治疗师应降低训练负荷,在较低的训练级别上开始训练。正确的方法往往是先进行弱链测试,训练通常在略低于导致弱链测试阳性的负荷的水平上开始以保证无痛,并在训练中根据患者的反应不断提高级别。一般每个训练动作完成3组,每组5次。通常,下一组的训练负荷应高于上一组,如此可在一节训练课中迅速提高中枢神经系统对肌肉的控制水平,使患者的疼痛症状迅速缓解。

(1)肌肉松弛:使肌肉松弛的一个方法是把身体需要放松的部分以特定的姿势进行悬吊,然后缓缓移动这部分身体。如仰卧位,使用枕颈吊带将头部悬吊,使颈部肌肉得到充分的放松。

(2)增加活动度的运动:慢性疾病常导致肌肉和关节活动范围减小。除了使用关节和肌肉牵拉等物理治疗外,患者自己能通过悬吊系统来实施增加活动度的运动。由于重力的影响已基本消除,患者常感到他们受控制和保护,于是肌肉和关节就能逐渐移动到最大范围。在此基础上,通过进一步的助力,关节活动度可得到扩大。

(3)牵引:背部的牵引可以这样操作——通过泰玛悬带将患者的双臂悬挂起来,双足放在地板上。慢慢屈膝并把体重转移至手臂,产生牵引的效果。仰卧姿势的牵引还可以这样操作:把悬带包绕足踝,将双下肢悬吊在空中,臀部就从支撑面上抬起来了。牵引同样可以在颈部、肩部和髋关节处实施。

5.稳定肌的训练 肩关节的肩袖、膝关节的股内侧斜肌、髋关节的臀中肌的后部都被认为是局部稳定肌,对关节的稳定起到重要的作用。腰椎的最重要的稳定肌是腹横肌和多裂肌,颈椎的稳定肌包括颈长肌、头长肌、多裂肌以及半棘肌。在训练稳定肌时,强调使用低负荷的等长收缩(肌肉最大力的20%~40%)。强调在闭链运动模式下进行训练,训练中应保持无疼痛的状态。每个训练动作一般进行3组,每组5次。每组的训练负荷应该逐渐加大,方法包括以下两种:一是要求患者在悬吊系统中维持某种特定姿势的时间逐渐延长,另一种则是通过对悬吊点的位置进行调整以改变关节承受力矩的大小,其目的是使训练的负荷逐渐增高。当患者不能准确完成一个训练动作或训练中感到疼痛时,通常认为稳定肌的功能不足以应对此种负荷量。此时可通过减少力矩或使用弹性支持带支撑身体以减少负荷量,当患者在较低水平的负荷下可以轻松完成训练动作时,就可逐渐加大训练负荷。一般情况下,有经验的治疗师会通过事先进行“弱链接”的测试以发现弱链,并进行半量化的测试,训练通常在略低于弱链负荷的水平上开始,通过在训练中不断增加负荷,多数患者在训练完成后,其弱链会消失或得到明显增强,其临床效果则表现为疼痛的迅速消失或明显减轻。经过数次训练后,一些年轻的、以肌肉功能紊乱为主要原因的颈肩腰痛患者,其临床症状将会明显改善。

感觉和运动的协调能力的训练:恰当的感觉和运动的控制能力对维持正常水平的功能是非常必要的。研究表明,慢性背痛与感觉、运动的协调能力减退有关。同样的情形也适用于慢性颈痛及肩痛。有研究指出,对患有慢性背痛和慢性颈部疾病的患者进行感觉和运动协调的训练是有成效的。感觉和运动的协调训练是S-E-T概念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并且已开展了以此为目的的一系列运动。强调在不平稳的地面上进行闭链运动是为了达到对感觉运动器官的最佳诱发效果。在悬吊器械上进行训练非常适于这个目的。另外,通常用到海绵橡胶垫、平衡板以及充气的橡胶垫枕。

6.整体运动肌的训练 一旦局部稳定肌有了满意的稳定作用,整体运动肌的渐进式训练就可以开始了。开链运动和闭链运动都可以用作此目的。对于肌力训练,要用相对较大的负荷。运动分为3~4组,每组重复5~6次,每组之间要有休息。对运动员的最新研究表明,较大负荷的运动可达到改善肌肉力量的目的。这种运动将如下实施:肌肉做3组强力收缩,重复5~6次,每组间休息1~2min,训练负荷则逐渐增加。当患者用这种方法进行运动时,强调患者应处于无痛状态;一旦患者主诉疼痛,可通过调整力矩或减重的方法降低运动负荷。

在进行悬吊运动训练时应在考虑患者的基本情况下,尽量遵循以下原则。

(1)以闭合链运动为主:闭合链训练可以更好地激活和训练局部稳定肌;在身体进行闭合链训练时,局部稳定肌和整体运动肌可以更加协调的运动。

(2)遵循渐进抗阻训练原则:根据先练“神经”再练“肌肉”理论,训练开始时进行低负荷训练以激活局部稳定肌,在每次训练中,应遵循组与组之间的训练负荷递增直至患者出现疼痛或动作完成不正确为止,如此可以不断增加对神经肌肉的刺激,迅速恢复稳定肌的活力。在每次训练时,也应根据上次训练的结果逐渐增加训练强度。在中后期训练以提高肌肉力量和耐力为目的时,应遵循超量恢复和渐进抗阻训练的基本原则。

(3)训练中无痛,并保持正确的姿势。疼痛可能意味着训练负荷过大,姿势不正确往往由于患者使用错误的运动模式完成动作,即以整体运动肌代偿薄弱的局部稳定肌。治疗师应在训练中应不断调整以达到上述目的。

(4)在不稳定的平面上进行训练:以悬吊绳为支点或使用气垫,可使患者在一个不稳定的支承面上进行运动,身体的不稳定可更有效的刺激局部稳定肌。

(5)使用振动技术:对悬吊着患者的绳索用双手进行高频率的振动,可增加不稳定性。同时,从临床经验看,可有效的缓解疼痛,这可能是根据“最后公路”理论,振动觉的传入冲动相对抑制了痛觉传入冲动的结果。另外,有研究表明,施加于腰部的高频振动可恢复慢性非特异性腰背痛患者的本体感觉。

(6)注重整体性训练:可将人体理解为一个由各个关节构成的动力链,重力和地面反作用力通过其上下传递。当一个环节出问题后,可能会影响其相邻甚至更远端的关节,由于应力分布不均等原因产生疼痛等临床表现。当一名患者颈痛或肩痛经运动训练后缓解不完全时,有时应向下寻找原因,检查患者腰、髋或膝足等关节有无弱链接存在,有时经过对腰部或膝部、足部问题的处理,患者的肩痛、颈痛可获得进一步缓解。

7.悬吊运动常用训练方法简介

腰部:包括仰卧、侧卧、俯卧等体位,可适当结合静态闭链、动态闭链等运动。主要训练多裂肌、臀中肌等肌群。

动作一:仰卧单腿悬挂并维持5~15秒/次。注意腰部的弹性悬吊支持带的减重作用(图8-14)。

图8-14 单腿悬吊

动作二:仰卧单腿悬挂,动态训练。每组5次,每次训练3~4组。每组的负荷应逐渐增加。

动作三:侧卧单腿悬挂并维持(图8-15)。

图8-15 侧卧单腿悬吊

动作四:侧卧单腿悬挂,动态训练。

动作五:俯卧双腿悬挂并维持,注意患者应保持腰前凸消失的位置,即腰椎应处于中立位而不是出于生理前凸的位置(图8-16)。

图8-16 俯卧双腿悬吊

动作六:俯卧单腿悬挂,另一侧下肢水平外展。

(五)麦肯基(McKenzie)治疗技术

麦肯基治疗技术起源于腰痛的治疗。根据McKenzie理论将下腰痛划分为姿势综合征、功能不良综合征和椎间盘内紊乱综合征等3种综合征。强调脊柱与四肢关节的力学性失调可导致患者出现疼痛、活动受限等症状,并应用各种姿势和各种运动的生物力学的特点来改变身体组织之间的力学关系,从而使症状缓解,通过鼓励患者反复进行可使症状缓解的运动达到治疗目的。McK-enzie技术主要以伸展训练为主,必要时还需采用一些特殊的手法,随后还要求应用专门的家庭运动疗法程序保持治疗效果。McKenzie技术更多地强调了主动治疗、自我治疗和积极预防的观点,是被广泛应用于下腰痛治疗的专门技术。

(六)物理因子治疗

物理因子治疗作为腰痛辅助治疗手段被广泛应用,但在应用物理治疗前需对腰痛的原因作出鉴别诊断。如为脊柱结核、肿瘤等引起的继发性腰痛不适合应用物理因子治疗。慢性非特异性腰痛的物理因子治疗参看相关章节。

(七)传统治疗技术

我国特有的针灸、中医正骨、推拿、按摩、小针刀等技术,目前在国内治疗慢性非特异性腰痛的过程中得以广泛应用。这些技术在迅速缓解疼痛,恢复小关节正常序列,消除局部炎症等方面有着独到的疗效。特别是在慢性非特异性腰痛的病因仍未获得十分明确了解的前提下,充分发挥祖国医学的优势,结合现代方运动训练技术,可获得更好的疗效。

(八)药物治疗

对于复杂难治、疼痛剧烈的慢性非特异性腰痛患者,可配合采取药物治疗。如腰背肌明显紧张、痉挛,可口服巴氯酚,从每次5mg、3/d开始,剂量逐渐增加,一般不超过每次20mg。对于疼痛明显,严重影响生活质量的患者,可口服布洛芬、双氯芬酸等镇痛药。根据中医理论,采取辨证施治的原则,可口服相应的中药。局部外用药物,如正骨洗药、奇正藏药消痛贴等也可缓解疼痛。

(九)心理干预

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对各种常规治疗反应不明显又确有心理疾病表现的慢性非特异性腰痛患者,可请心理医师配合治疗,使用谈话、药物治疗等干预技术。

(十)社会行为和生活方式指导

医师应考虑到社会心理压力、职业特点、环境压力、生活习惯等因素在慢性非特异性腰痛发病过程中的作用,并针对具体情况给予患者相应的指导,必要时可建议患者调整工作习惯甚至转换职业。

(郭险峰)

参考文献

[1]Cresswell AG,Oddsson L,Thorstensson A.The influence of sudden perturbations on trunk muscle activity and intraabdominal pressure while standing.Exp Brain Res,1994,98:336-341

[2]Hodges PW,Butler JE,McKenzie DK,Gandevia SC Contraction of the human diaphragm during rapid postural adjustments.J Physiol Lond,1997,505(2):539-548

[3]Hodges PW,Gandevia SC,Richardson CA.Contractions of specific abdominal muscles in postural tasks are affected by respiratory maneuvers.J Appl Physiol,1997,833:753-760

[4]Hodges PW,Richardson CA.Inefficient muscular stabilization of the lumbar spine associated with low back pain.A motor control evaluation of transversus abdominis.Spine,1996,21:2640-2650

[5]Hodges PW,Richardson CA.Delayed postural contraction of transversus abdominis in low back pain associated with movement of the lower limb.J Spinal Disord,1998,111:46-56

[6]O'Sullivan PB,Twomey LT,Allison GT.Dynamic stabilization of the lumbar spine.Critical reviews in physical and rehabilitation medicine 1997,9(3&4):315-330

[7]Garn SN,Newton RA.Kinesthetic awareness in subjects with multiple ankle sprains.Phys Ther,1988,68(11):1667-1671

[8]Johansen F,Renvig L,Kryger P,et al.Exercises for chronic low back pain:A clinical trial.J Orthop Sports Phys Ther,1995,2:52-59

[9]Parkhurst TM,Burnett CN:Injury and proprioception in the lower back.J Orthop Sports Phys Ther,1994,5:282-295

[10]Taimela S,Kankaanpaa M,Luoto S.The effect of lumbar fatigue on the ability to sense a change in lumbar position.A controlled study.Spine,1999,17:1322-1327

[11]Parniapour M,Nordin M,Kahanovitch N,et al.The triaxial coupling of torque generation of the trunk muscles during isometric exertions and the effect of fatiguing isoinertial movements on the motor output and movement patterns.Spine,1988,17:982-992

[12]Brumagne S,Cordo P,Verschueren S,et al.The role of paraspinal muscle spindles in lumbosacral position sense in individuals with and without low back pain.Spine,2000,25(8):989-994

[13]Johansen F,Renvig L,Kryger P,et al.Exercises for chronic low back pain:A clinical trial.J Orthop Sports Phys Ther,1995,2:52-59

[14]Voight ML,Cook G.Clinical application of closed kinetic chain exercise.J Sport Rehabilitation,1996,1:25-44

[15]Schneiders AG,Zusman M,Singer KP.Exercise therapy compliance in acute low back patients.Manual Therapy,1998(3)3:147-152

[16]Ljunggren AE,Weber H,Kogstad O,et al.Effect of exercise on sick leave due to low back pain.A randomized,comparative,long-term study.Spine,1997,22(14):1610-1616;discussion 1613

[17]Moe K,Thom E.Musculoskeletal disorders and physical activity.Results of a long-term study.Tidsskr Nor Lgeforen,1997,29:4258-4261

[18]Fernando CK,Nelson A.Intervertebral discs and other mechanical disorders of the lumbar spine-evidence based conservative management and treatment.Virtualbookworm,2007

[19]Abbott AD,Tyni-LennR,Hedlund R.Early rehabilitation targeting cognition,behavior,and motor function after lumbar fusion: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pine(Phila Pa 1976),2010,15,35(8):848-857

[20]Manchikanti L,Singh V,Falco FJ,Cash KA,Pampati V.Evaluation of the effectiveness of lumbar interlaminar epidural injections in managing chronic pain of lumbar disc herniation or radiculitis:a randomized,double-blind,controlled trial.Pain Physician,2010,13(4):343-355

[21]Nakamura M,Miyamoto K,Shimizu K.Difference in evaluation of patients with low back pain using the 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 Score for Back Pain and the Japanese Version of the Roland-Morris Disability Questionnaire.J Orthop Sci,2009,14(4):367-373

[22]Luk KD,Wan TW,Wong YW,Cheung KM,Chan KY,Cheng AC,Kwan MW,Law KK,Lee PW,Cheing GL.A multidisciplinary rehabilitation programme for patients with chronic low back pain:a prospective study.J Orthop Surg(Hong Kong),2010,18(2):131-138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