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等等“敬畏教育”

等等“敬畏教育”

时间:2022-03-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敬业乐群”是那时很流行的词语。透过其涵义联系当时的教育,“乐群教育”不但对那时的每个人来说是需要的,自然也是与当时的政治与经济发展情况相适应的。“乐群教育”与“差异教育”的价值指向是不一样的。“乐群教育”让大家尊重集体利益,“差异教育”让大家尊重个性释放。教育目标侧重点的转移,势必影响学校和老师教育学生的观念和行为。这无疑是教育的一次革命性转折点。

下午授课任务完成后,我走进学校课程研究中心,中心的艾老师正好在,于是我们聊起天来,其中聊到当下中小学基础教育的育人目标转型问题,触动了我的深度思考。

艾老师提到“乐群”这两个字,她说,过去的教育非常注重“乐群教育”,学校组织活动的目的是让大家体验集体的规则、精神和力量,激发大家为集体的荣誉而努力,奉献自己的聪明才智。如集体下乡劳动、集体做广播体操、集体大合唱比赛等。那时的人们都会视集体为自己的家,个人与集体是融为一体的。

“敬业乐群”是那时很流行的词语。“敬业乐群”这四个字,典出《礼记·学记》,原典为“一年视离经辨志,三年视敬业乐群”。香港城市大学的校训为“敬业乐群”,其解读是:“敬业”旨在人格的培养,对专业知识敬慎以待,包含了现代学术的专业精神与专业道德;“乐群”则强调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一方面是个体人格的成长,另一方面则提倡群体精神、社会关怀与造福人群。透过其涵义联系当时的教育,“乐群教育”不但对那时的每个人来说是需要的,自然也是与当时的政治与经济发展情况相适应的。那时的个人如果离开了集体,就会失去成长和发展的环境,个人独立生存的机遇相对贫乏。

而现在的中小学校的育人目标,开始转型为“为满足学生个体需要而设计”,“面向全体学生,尊重个体差异”成了当下最为核心的育人价值观。“乐群教育”与“差异教育”的价值指向是不一样的。“乐群教育”让大家尊重集体利益,“差异教育”让大家尊重个性释放。教育目标侧重点的转移,势必影响学校和老师教育学生的观念和行为。如现在不少学校的活动就明显有别于过去,运动会强调班级学生的个性展示,文艺展演创造机会让每一个孩子参加,让孩子根据自己的特长与兴趣自主创建社团和自主选择课程等。这无疑是教育的一次革命性转折点。但是,在此种理念下的行为选择,孩子们在收获个性解放的同时,是否会弱化或忽略“乐群教育”的一些传统的优点?

理念的创新与进步毕竟是社会历史和政治经济发展的产物,是适应人的发展成长规律的。我们所期望的是,这两种育人理念向度之间的转换,有一种缓冲,或是一种过渡的东西,以更好地弥补新理念的某些不足,使学生的个性发展更加健全。

从事教育二十几年了,我的一些学生也都成了孩子的父母亲,按理说,整个社会的教育水平会不断地提高,但是事与愿违,孩子的不良行为仍然层出不穷。甚至有些孩子的家长还是一些名牌大学毕业生,却对自己孩子的不良习惯束手无策。我对当下家庭教育现状的评价,整体感觉是不如二三十年以前,有些有知识、有文化的家长并不比过去的一些没有知识和文化的家长更会教育子女。在此,我不仅仅是指学生的知识学习,更是指孩子的行为习惯和公民道德意识。当然,如果仔细分析原因的话,社会、经济、技术、信息等方面的因素或理由很多,也很复杂。

以吸引注意力的不良行为为例。孩子的此类行为一般有两个极端的特征:要么使出浑身解数分散你的注意力,要么表现为“推一下,走一步”,做事效率越来越低。对于这样的行为,你的情绪往往表现为生气、恼怒。在你提醒、唠叨、责骂或者伸出援手之后,孩子的不良行为暂时停止。这种行为反映出的问题是:平日里老师或家长过多地关注了孩子的不良行为,而不是良好行为,或者孩子没有学会如何恰当地吸引他人的注意。

如何积极地看待这种不良行为呢?这种举动的合理之处在于:孩子试图通过这种方式和他人建立一种联系,进而获得积极的认可。

为了避免这种行为的发生,家长和老师应该从积极的角度观察孩子的举动,发现他们的良好表现,给端正的行为以大量的关注,同时要教会孩子,适当地索要关注是合理的,他们可以直接索要。

我认为:好的教育不光要告诉孩子怎样做是对的,更重要的是要引导孩子自发地挖掘自己积极行动的潜能。我崇尚这种观点:我们无法改变任何人,除了我们自己。我们只能通过自己的行为来影响别人。为此,我也改变了我的教育和管理思维方式。在取得较好教育效果的同时,我却感受到了许多无形的压力袭来。要通过自己改变来影响他人,但是他人是不是也要自觉地改变自己来影响对方?当他们的直接索要成为习惯后,对权威的敬畏、对集体的敬畏、对规则的敬畏是不是就会被弱化了?更让我忧心忡忡的是,我们的家长、整个社会都需要教育牺牲自己作出让步的时候,我们的“差异”教育就走偏了,社会、家庭和个人的一些诟病仍然难以清除或改善。

值得庆幸的是,不少人、不少学校开始觉醒,意识到这是个问题。在网易教育频道我读到一篇文章,题目是《小留学生在美国:孩子到底缺失的是什么?》,里面的故事也许能够解释我们的担忧,提供给我们值得思考的命题。

第一次警告信:警告信的内容是孩子上课迟到。这件事情太小了,父母感到这不是孩子的问题,而是父母没有重视孩子的上课时间,学校有点小题大做。但是面对学校的管理规定,父母发现孩子迟到事情虽然小,班级不让迟到的孩子进去上课,则事关重大了。父母跟着孩子到学校的几个部门之间转悠了一大圈,让不同部门在警告信上签字画押,这些事情完成后,教室的门才再次打开让孩子进去。

第二次警告信:这一封警告信让父母的心情有些沉重了。学校图书馆规定:不得携带食物和饮料进入图书馆。这孩子明知学校有此规定,还偏偏带着饮料进入图书馆。图书馆老师发现后告诉他把饮料拿到外面去,可以喝完再进来。孩子听老师这么说,坐着不动,两眼看着老师,拿起饮料罐,挑衅般地一仰脖子把饮料灌下肚去,然后看老师怎么办。这孩子在挑战学校的传统校规,挑战老师对学校规章制度的维护管理权威力。警告信立刻发出,根据以基督教精神管理学校并制定学校规章制度的条例,认为这孩子的灵魂中似乎哪一块地方有缺陷。作为基督教的私立学校给予的惩罚是,除了家长陪同去一连串的部门签字之外,还要求这孩子在周末的时候到学校教堂的忏悔室去静思。

小留学生父母观点:无奈于学校的规章制度过于严苛,限制了孩子活泼的天性和独立自主、破旧立新的大胆创造性,更担心之前在国内学校读书时大胆自信的孩子在这里撞到头破血流、萎靡不振而影响未来个人前途和发展。

作者观点:为什么这孩子就不能想想校规不是针对他一个人制定的,而是为了维护良好的学校秩序对每一位学生都如此?为什么这个孩子就不能服从校方的严格管理以达到校方首先培养合格公民的教育目标?为什么就不能对老师说声对不起,然后拿着饮料出去喝完再进来?为什么非要对抗学校制度而不是去遵守制度,让自己的学习生活变得别扭?

目前国内那些优越家庭出来的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最缺乏的是一种敬畏的教育,这个敬畏教育包括对维护社会、学校、公共场所秩序所制定的规章制度的敬畏,对社会公德及公权力的敬畏,对法律的敬畏,以及对他人的权利和生命的敬畏。他们甚至不认为这些规则和要求是维护社会秩序和各阶层群体和谐生存的需要。他们不理解一个成熟社会对人们的规范要求,不理解被称为超级强国的美国的学校这样约束一个未成年孩子的原因是什么,他们现在还无法把孩子无论贫富均统一严格要求理解为训练未来合格公民的过程。

说句实话,不仅仅是来自优越家庭的孩子缺乏敬畏教育,我发现即使来自普通家庭的孩子,也不断出现不敬畏规则、公德、法律和生命的现象,同样非常需要敬畏教育。我认为,如果能够理解上文中作者的观点,并采取一些行动,学校育人目标的转型应该会得以有效过渡。如北京市育英学校、山东省潍坊十中通过学生代表大会(有的学校家长委员会也会参与),在充分尊重学生的民主权利的基础上,广泛征求学生或家长意见,通过并实施《学生惩戒条例》,使得管理学生的不良行为习惯“有法可依”,且“有法必依”,就是一种很好的“敬畏教育”行动。可惜,在中国的中小学校,能够想到采取这种做法的学校并不普遍。

文章写至此,我仍然还有丝丝忧虑:学校的有些部门和教师是否能充分理解这一方式,他们的执法意识和能力是否能够达到美国那所学校的力度和细致?也就是说,当学生在挑战学校的传统校规,挑战老师对学校规章制度的维护管理权威力时,教师是否能够公正公平地严格执行“条例”所规定的规则?我也怀疑部分学生家长是否对学校开出的“处罚单”最终能够认同和支持?

在中国,缺乏的就是这种“敬畏文化”,“敬畏教育”任重而道远,新育人目标下的教育行为选择当慎重,且慢行,等等“敬畏教育”。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