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吉尔福特把创造性心理引向鼎盛时期

吉尔福特把创造性心理引向鼎盛时期

时间:2022-03-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一定意义上说,吉尔福特是专门研究创造性的,或者说他以创造性心理学研究著称,是位真正的创造性心理学家。据此,吉尔福特提出社会发展需要创造性心理学的研究,有力地证明了创造性心理学的研究与社会发展的关系。吉尔福特相当重视创造性人格,他把创造性人格特征即行为特性列入能力倾向、兴趣、态度和气质品质等类别之下。吉尔福特更重视前者,认为创

在美国,吉尔福特(G.Guilford,1897—1987)被尊称为“创造性之父”。1950年,他在美国心理学年会上以“创造性”为题的演讲,将美国的创造性心理学研究引向了鼎盛时期。吉尔福特在演讲中指出,以往研究者对创造性研究得太少了,并强调必须加强对创造性的研究。

吉尔福特的号召,不仅推动了美国创造性心理学的发展,更促进了国际心理学界、教育界对创造性的研究。

1897年,吉尔福特出生于美国内布拉斯加州马奎特的一个农民家庭,他的父亲是一位聪明且积极学习新事物的农夫,家庭成员中还有哥哥和妹妹。吉尔福特从小在学业上表现非常优秀,12岁时就通过了高中的入学考试。1914年他从奥罗拉高中毕业,之后当了两年小学教师,又进内布拉斯加大学学习一年,他一度想成为化学家,后应征入伍。1919 年,吉尔福特回到内布拉斯加大学,并对心理学产生了兴趣。吉尔福特在1922 年和1924年先后获学士和硕士学位。他担任临时心理诊所主任,处理了约100个个案,这一经历让他感到单靠智商(IQ)来了解儿童的能力是非常有限的,因此他认为对于智力需要有更完整的鉴别方式。

1924年,吉尔福特进入康奈尔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师从铁钦纳,还曾与瑟斯顿、斯皮尔曼、赫尔森有过交往。1927 年,他获得哲学博士学位,在伊利诺大学和堪萨斯大学工作不久后,1928 年返回内布拉斯加大学任心理学教授,在这里,他逐渐赢得国际声誉并成为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1940 年,他在南加州大学任职。1949年,任美国心理学会主席。1956 年,他发表了关于智力的一篇论文,他认为前人所认为的语文能力测验与非语文能力测验和计量能力测验是正交的看法是错误的。1959 年,他提出三维智力结构模式,1967 年又在其主要著作《人类智力的性质》中对此模型做了较为全面而详尽的论述。

在智力理论,尤其是在智力结构理论上,吉尔福特的智力三维结构学说占有重要地位。他认为智力是由操作(思维方法,可分为认知、记忆、发散性思维、集中性思维、评价5种成分),内容(思维的对象,可分为图形、记号、意义、行动4种成分),结果(把某种操作应用于某种内容的产物,可分为知识单元、单元种类、单位间关系、体系、变换、含义6种成分)所构成的三维空间(120种因子)结构(见图3-5)。

图3-5 吉尔福特的智力三维结构模型

在一定意义上说,吉尔福特是专门研究创造性的,或者说他以创造性心理学研究著称,是位真正的创造性心理学家。他的著作《创造性才能——它们的性质、用途与培养》(吉尔福特,1991)[34]Creative Talents:Their Nature,Uses and Development)的篇幅并不长,却深刻地展示了吉尔福特的创造心理学思想。

在创造性心理学史上,吉尔福特是第一个把创造性与社会发展联系在一起的研究者。

吉尔福特于1949年当选为美国心理学会主席,在次年的学术会议上,他以创造性为主题做了专题报告。报告一开始,他就指出心理学界乃至社会不重视创造性研究的状况。吉尔福特列举了23年来美国心理学121000篇研究报告,其中关于创造性的研究仅占3‰。吉尔福特认为,心理学界忽视创造性研究的原因有四点:首先,社会上认为天才主要是一个智力或智商的问题,然而,创造性或社会的创造性生产力所需要的能力,远远超出智力的范围;其次,创造性研究的难度较大,在社会生活中,很难确立创造力的实际准则;再次,由于方法论的局限,对创造性的研究只能基于量表测量的方法,并落入某些僵化的模式;最后,多数创造力的研究对象是动物而不是人。

此外,吉尔福特(1991)[35]指出创造力对社会发展的重要性。第一,创造性是工业革命的需要。吉尔福特提出一个问题:为什么同一所大学的毕业生,虽然都具有很高的学业成绩和评价,但他们在输出新观念方面的观点却大不相同。新观念具有巨大的经济价值,这是得到普遍认可的。科学家或工程师发现的新原理是形成工业革命的前提,而普罗大众仅仅是完成分配给他们的日常任务。第二,创造性是政府物色领袖人物的需要。因为政府各部门是科学和技术人员最大的雇主,政府领导人员需要具备健全的判断和顶层设计能力,并且要富有想象力和洞察力。具有创造性品质的人才才能领导社会建设,创造性心理学的研究正有助于选拔富有创造力的人才,有助于了解通过何种教育程序能够培养创造力这一品质。第三,创造性是国力竞争,特别是军事发展的需要。1957年,苏联人造卫星成功发射刺激了美国,成为其加强创造性研究的一个动力。这进一步证明当初(1950)吉尔福特提出的研究创造性对国力竞争、对社会发展的意义。此后,美国人意识到科技和军事等国力优势受到威胁,大力开展对创造性问题的研究,重视培养创造性人才,从而进一步提高了国家竞争力。

对社会发展来说,机器代替不了人类的思维,相反地,应该利用人的大脑来操作机器,并制造出更好的机器。工业革命、政府的变革、军事的发展都证明了使用大脑的重要性和培养人类创造性的重要性。于是,吉尔福特(1991)[36]提出两点希望:一是必须形成一种经济秩序,使人们可以获得充分的就业和谋生的工资,这要求创造性地思考出一种不同寻常的秩序;二是创造性地思考大脑能够做些什么,这是大脑拥有的唯一经济价值。据此,吉尔福特提出社会发展需要创造性心理学的研究,有力地证明了创造性心理学的研究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吉尔福特提出了智力的三维结构模型,从这一智力结构出发,逐渐概括出创造性人格和创造性思维是构成创造性的两大指标。前者就是图3-5中所示的行为结果表现出的特性,后者主要是操作的认知特性或思维特性。这两者构成创造性的两个主要指标。

吉尔福特相当重视创造性人格,他把创造性人格特征即行为特性列入能力倾向、兴趣、态度和气质品质等类别之下。他指出,创造性人格是代表了创造性人物的特性的组织方式,创造性的人格明显表现在创造性的行为上,这种行为包括诸如发明、设计、计谋、作曲和计划之类的活动,并有智力活动的“结果”。这显著地显示出这些行为类型的人,被公认是富有创造性的人。(吉尔福特,1991)[37]

创造性思维,主要包括发散性的加工和辐合性的加工。发散性加工根据主体记忆储存,以精确修正的方式,加工出许多备择的信息项目,以满足一定的需要。辐合性加工是主体从记忆中回忆出某种特定的信息项目,以满足某种要求。吉尔福特更重视前者,认为创造性思维就是发散性思维,相反地,他认为从创造力来看不可能有辐合性思维的一席之地(吉尔福特,1991)[38]。因此,他用了专门的章节陈述了“创造性思维中的发散性加工”。从吉尔福特开始,发散思维(divergent thinking)和辐合思维(convergent thinking)两个概念被整个心理学界广泛应用。

此外,吉尔福特还讨论了智力与创造性或创造力的关系。吉尔福特指出,智力结构的复杂性,导致了智力研究中以多种变量作为其指标,而创造性的结构同样复杂,研究中通常也使用多个变量作为指标对创造性进行测查。吉尔福特研究团队取智商与创造思维中发散思维的流畅性的关系,探讨了智力与创造性的关系。如图3-6所示。

图3-6 一项与智商水平有关的流畅性能力测验的成绩分布

吉尔福特发现,智力(智商)与创造性才能之间不是一种单向的关系。智商低的人,在创造性能力方面肯定是低的。但智商高的人,几乎分布在创造性才能整个变动范围的任何一个点上。如果智商低于110,那这个人看来就几乎没有可能成为创造性才能高的人。同样,智商高看来是言语创造性才能高的一个必要条件,但仅仅是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所以,事实上存在着许多创造性能力没有得到发挥的人,但几乎不会有创造性能力得到超前发挥的人。图3-6对角线上方有一个很大的空间,而对角线下方则数据稠密,证明了这一点。于是,“智力是创造性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在国际心理学界广为传播。与此同时,吉尔福特反复强调创造性的复杂性,他指出,当创造性才能是由意义—言语内容组成时,“智力是创造性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是正确的,但我们不能由此推论这一结论同样适用于视听领域(如绘图艺术和音乐)中的创造性表现。由此可见,在不同领域中,创造性才能是各不相同的。

创造性是一种智慧活动,这种智慧活动的核心是创造性思维,而创造性思维的内在心理机制是什么?吉尔福特依据广泛的研究结果,从发散性加工、转化和问题解决三个角度对此进行了深入的阐述。

1.创造性思维是发散性的加工

如前所述,吉尔福特认为创造性思维主要是发散思维,因此,从心理机制来分析,创造性思维是一种发散式的加工。吉尔福特从大量对视觉信息、符号信息、语义信息和行为信息等诸多信息内容的加工,到习得相应能力以及形成处理系统的实验研究中发现,发散性加工是创造思维的主要加工方式,尽管发散性加工能力并不代表智力活动中所有的创造性方面,或者说不能代表全部创造性。

发散思维有流畅性(思想丰富度)、变通性(灵活性或思考途径)和独特性特性。发散性加工与思维的流畅性有关,即为了满足某一特定需要而产生许多可选择的信息项目,或是在单位时间内形成数量较多可选择的信息项目。在发散性加工这一概念中,完全不关注观念的质量,观念的数量才是发散性加工的关注内容。事实上,在通常情况下,提出众多可供选择的观念,会增加某些高质量观念产生的可能性。识别哪些是好的观念,这是智力结构的另一项功能——评价。因此,富有成效的发散性加工,既要讲数量,又要涉及质量评价的能力(吉尔福特,1991)[39]。两者结合,就是发散性加工中的组织能力,它促进了高水平的高质量观念的形成,也是新思想产生的心理机制。

2.创造性思维中的转化

吉尔福特所说的“转化”,是指人们在信息项目方面能够认识和产生的种种变化,其中包括产生种种替代物。转化实际上是像产品一样起作用的一种心理活动,而产品是大脑可以认识或产生的信息项目的形式。

吉尔福特列举了大量可以测量创造性思维中转化的实验材料。一是测量转化的认知与转化的行为。前者有积木旋转、符号—变换代数题和方程式、理解语义的不同意义等题;后者则会要求被试根据某一特定短语意义选择出一对人(社会性转化),或要求被试看图中脸部不同部位,再在带有表情的三张脸图中选出相应图片(表情变换)。二是测量转化的记忆。对创造性思维者来说,记忆转化也许不如看出转化或产生转化那么有用,但是有些富有创造性的艺术家或科学家,不可能迅速地记下未来的各种转化,而是必须把转化置入记忆储存,以备将来需要时使用。三是测量转化后的评价。与发散性加工需要评价一样,转化也需要评价,以便问题解决者始终朝着富有成效的方向发展。评价是决策的心理基础,体现了评价与创造性思维的关系,这种关系表现为:通过发明可被有益地使用的策略或计谋,以便有助于管理或控制。

3.创造性思维与问题解决

“问题解决”这一概念比创造性思维的概念外延更广,包摄性更大。因为问题解决包括创造性的问题解决和非创造性的问题解决,而所有创造性思维却正是依靠问题解决这个心理基础才导致新颖的结果或创造。

吉尔福特首先介绍了三种创造性思维与问题解决阶段的传统观点。(吉尔福特,1991)[40]哲学家约翰·杜威(John Dewey)指出,典型的问题解决过程包括以下几个依次出现的阶段:①感受到问题;②确定和解说问题;③提出种种可能的解决方法;④推断这些解决方法可能出现的结果;⑤接受其中的一种解决方法。

格雷厄姆·华莱士(Graham Wallas)通过对历史上一些杰出的作家和自然科学家的创作或发明过程进行考察后,提出了解决问题步骤的顺序:①准备——搜集信息;②酝酿——让信息处于孕育状态,并使其逐渐成熟;③明朗——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④验证——检验和完善解决问题的方法。

约瑟夫·罗斯曼(Joseph Rossman)则考察了发明家的发明过程,并确定了在这种过程中所发生的下列事件:①观察到有一种发明的需要或遇到了困难;②明确地表述问题;③对现有的信息进行普查;④批判性地考察种种解决问题的办法;⑤系统阐述新的观念;⑥检验并接受新的观念。这种序列显然是与杜威提出的问题解决的步骤相类似的。

图3-7 智力结构问题解决模式图示

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吉尔福特以三维智力结构为基础,提出了他自己的问题解决的模式。他用这个问题解决的模式,揭示了创造性思维的产生就是来自这样问题解决的途径。(吉尔福特,1991)[41]而这个模式,把发散性加工、思维的转化和问题解决三者整合成了一体。

吉尔福特的《创造性才能》第一章就从方法论角度提出创造性研究什么,在第二章“创造力研究的其他背景”中所提出的“从高尔顿到1950年”“1950年以来对创造力的研究”“一些技术性问题”,其实都是在陈述具体研究方法。例如,1950年以前有心理测量学关注创造力,研究创造性表现的逸事和传记,对创造进行实验研究,考察创造性生产与年龄的关系;1950年以后出现对创造力的新的调查研究,如关于创造力本质的揭示、对创造性表现的一些条件或影响因素的研究等。吉尔福特展示的这些研究方法,至今仍不过时。

吉尔福特在对创造性心理学的研究中,最为关注两个问题:一是探索创造过程中的假设检验问题;二是运用多变量因素分析方法,注重可能有助于创造性思维和创造性表现的种种智力品质。在《创造性才能》一书中,第三章“创造力的参照系”和第四章“从假设到创造才能”就对上述两种研究方法进行了集中讨论。

吉尔福特认为,任何一项创造性的研究都是从假设开始的。对创造性思维与创造性人格的研究,以及从理论到实践、从过程到产品、从具体创造性的成分到发展变化等众多研究的基础是提出假设。例如,在繁多的各种测验中,主试给被试一段说明文后,可以要求被试判断他们自己的陈述最适合归为“事实”“定义”或“假设”中的哪一类。

因素分析是最适合检验研究者假设正确与否的一种方法。因素分析的统计常用的是相关概念:两个测验之间的相关系数通常在0~1.0。相关表明一种或多种共同的能力,相关系数越高,两个测验所测查能力的关系越大。因素分析的目的,就是要产生一组在同一套测验中相关高的测验,以及在不同套测验中各测验之间相关低的测验。每一套测验都表示一个不同的因素,这种因素被假定用来表示一种不同的能力。

今天,包括创造性在内的心理学研究过程,都遵循提出问题、明确问题、提出假设、检验假设的过程,用因素分析检验假设,且用统计处理数据,已成规范的研究路径。然而半个多世纪之前,吉尔福特提出了这种研究方法论,是有承上启下的科学价值的。

吉尔福特不仅对创造性才能的理论研究或基础研究贡献良多,而且十分重视对创造性人才的实践研究或培养研究。

首先,吉尔福特提出了培养创造性人才的意义。他反复强调,人们对较有创造性的人才,尤其是从事研究和开发领域的创造性人才,是有迫切需要的。由此,会花费相当大的精力去发现较有创造性的科学家和工程技术人员,努力改善影响他们创造性表现的工作环境。由此可见,他是重视创造性人才、重视改善创造性人才工作环境的意义的。

其次,吉尔福特强调,研究创造性人才成长的影响因素是培养创造性人才的前提。他认为以下几个因素是研究创造性人才成长的内在因素:一是知识与智力,尽管智力很重要,但缺乏经验、知识也无法具有创造性。因为没有哪一位富有创造性的人,不需要以往的知识、经验或事实也能够有所作为,他绝不可能在真空里创造。二是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与创造性人格的培养缺一不可。三是认知风格,表现为智力执行功能,这种认知风格可以表现在语言、逻辑和表情、情感上,实质是威特金(H.A.Witkin)的场独立性与场依存性的认知风格。四是兴趣,这是另一种智力的执行功能,特别表现在对发散性思维和辐合性思维的兴趣上。五是气质因素,这里的气质,不仅指个性或人格心理学的气质特征,还表现在自信上,自信与发散性加工呈正比。

再次,吉尔福特指出社会要重视创造性的培养。他还向社会提供了早期尝试训练创造力的材料,提出学校教育应该从发展智力过渡到发展包括创造力在内的全面智力。由此,他积极倡导创造性教学,强调除了教学生“是什么”之外,应该重点放在让学生去思考“能够是什么”。不仅要对能够记住和回忆已知观念予以奖励,而且要奖励提出新观念的学生。

最后,吉尔福特对如何发展创造性的方法也提出了许多设想。他主张学校教学,要改革课程。例如,提供提高创新性心智活动的指导,设置创造性问题解决的特殊课程;采用其学生托兰斯(E.P.Torrance)的创造性教学行为训练法;提供有利于创造性发展智力结构产品的教具和学具,改革考试、评定的方法;特别是提出发散思维或发散性加工的方法,包括12种发散性加工的策略与计谋。这些方法,有的延续至今,有的正是在吉尔福特的基础上做了改进,如“学科渗透法”“头脑风暴法”“思维训练”“思维科学课程”等,与吉尔福特当年提出的方法与路径都是大同小异的。

吉尔福特是一位专门研究创造性心理学的学者,是一位真正的创造性心理学家。有文献指出,从吉尔福特开始,创造性心理学走进了“发展期”(孙汉银,2016)[42]。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在吉尔福特后面的创造性心理学家,可以暂时“不必”造史料,而是走进“完善”。

首先,在创造性心理学发展中,吉尔福特有许多首创或“第一”,是一个积极创新的创造性心理学家。例如,他是世界上第一位提出创造性与社会发展关系的学者;是第一位论证创造性人才心理成分由创造性思维与创造性人格组成的学者;是第一位从智力结构出发,论述发散思维与辐合思维关系的学者;也第一次提出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都要关心创造性思维的培养等。

其次,吉尔福特勇敢地分析了社会忽视创造性的原因,分析了心理学界忽视研究创造性的缘由。从吉尔福特1950年对“创造性”的演讲后,美国社会特别是心理学界与教育界掀起了创造性研究热潮,进而推动了全世界的发达国家都开始重视创造性的研究,重视社会创新的趋势。可以说,吉尔福特促使创造性心理学趋于完善,走向繁荣。

最后,吉尔福特关心创造性的培养。20世纪80年代以后,先后对“创造性学习”“创造性教育”进行了深入研究。诸如“动机激发”“认知冲突”“自主建构”“自我监控”“应用迁移”等诸多理论,也在创造性心理学领域应运而生,促使教育培养了更多的创造性人才,从而把“创新”“创造性”作为社会繁荣的重要手段。

尽管吉尔福特做出了如此贡献,但其在创造性尤其在创造性思维的结论上,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主要体现为两点:一是创造性思维不能简单等同于发散思维,下一章将会进一步阐释这一观点。二是发散性加工与辐合性加工不应偏废一个。我们认为,辐合思维与发散思维是相辅相成、辩证统一的,它们是智力活动中求同与求异的两种形式。前者强调主体找到对问题的“正确答案”,强调智力活动中记忆的作用;后者则被吉尔福特团队界定为有流畅性、灵活性和独特性的创造性思维,它强调主体去主动寻找问题的“一解”之外的答案,强调智力活动的灵活和知识迁移。前者是后者的基础,后者是前者的发展。在一个完整的智力活动中,离开了过去的知识经验,即离开了辐合思维所获得的一个“正确答案”,就会使智力灵活失去了出发点;离开了发散思维,缺乏对学生灵活思路的训练和培养,就会使思维呆板,即使学会一定知识,也不能展开和具有创造性,进而影响知识的获得和辐合思维的发展。因此,我们在培养智力灵活性的时候,既要重视“一解”,又要重视“多解”,且能将两者结合起来,我们可以称它为合理而灵活的智力品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