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改革进程中的年新高考

改革进程中的年新高考

时间:2022-03-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上海市教育考试院郑方贤院长在千头万绪的改革实践进程中,紧扣本市高考综合改革中各项工作的重点环节,同步发表多篇文章,内容既有对新高考改革技术和政策的解读,也有对社会以及广大考生和家长的宣传。被同学和老师称为“小高考”的高中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于2017年5月6日、7日举行。学业水平考试制度是上海考试招生制度系统性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按照2017年全面实施的上海高考改革方案,上海市普通高中学业水

郑方贤[1]

编者按:随着上海高考录取阶段工作的开展,2017年上海新高考改革即将进入收官阶段。上海市教育考试院郑方贤院长在千头万绪的改革实践进程中,紧扣本市高考综合改革中各项工作的重点环节,同步发表多篇文章,内容既有对新高考改革技术和政策的解读,也有对社会以及广大考生和家长的宣传。本期收录了其2017年5—7月间的9篇文章辑成专稿,以飨读者。文章散见于《上海中学生报·高招周刊》、我院主办的“上海招考热线”、新浪微博“上海国子监”以及我院合作的微信公众号“上海招考”【沪考新语】专栏。为适于阅读,文章对部分小标题和文字进行了修改,未改变文章原意,引用请以原文为准。

一、模拟操作是理解政策、熟悉系统的好办法[2]

《上海市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志愿填报与投档录取实施办法》于2017年3月17日公布,随后开展了模拟志愿填报和模拟投档录取的工作,以助于理解政策、熟悉全新开发的志愿填报和投档录取信息系统。全市有近93%的高考报名考生参加了模拟填报,近90%的在沪招生高校参与了后期的模拟投档录取工作。

模拟结果表明,考生能准确理解以“院校专业组”为核心的志愿填报模式,兼顾自身选科组合与高校提出的科目要求来了解招生专业,适应此次考后出分填报志愿的方式。考生所填报的24个院校专业组志愿很好地遵循了“冲一冲、稳一稳、保一保”的平行志愿填报原则。同样,招生高校也顺利完成了以“院校专业组”为基本志愿单位的投档录取工作,并对同一所高校多个录取分数线的状况有了直观的了解,为改善“院校专业组”设置提供了依据和可能。

模拟结果也表明,全新开发的志愿填报和投档录取信息系统完全能够支撑新高考方案的实施,同步开发的辅助志愿填报系统可以给考生带来很大的方便。这给予了招考工作者很大的信心,当然相关系统在进一步提供良好的用户体验方面还需努力。

尽管第一次模拟中所包含的信息并不完整,比如招生院校及“院校专业组”信息不完全,很多考生的“3+3”科目分数是人为赋予的,或许还存在着考生在填报过程中的态度是否认真等问题,从而可能导致模拟所反映的数据与实际结果之间有较大偏差,但我们还是能从中发现某些现象。譬如,有相当数量的考生未填报外省市“院校专业组”志愿或仅填了一个外省市“院校专业组”志愿。这种现象在上海考生的志愿填报中一直存在,已经成为考生没能被投档录取的一个重要原因,而在此次模拟中愈加凸现,值得引起重视。又如,在关于是否愿意接受专业调剂的选项上,不少考生因为选择了“不服从专业调剂”的选项,增加了被退档的风险。相信考生在正式填报时一定会非常慎重,尤其在今年实行考后出分填报志愿政策后,将更容易避免这一问题的发生。

今年公布的高考方案是全新的,信息系统也是全新的,从概念界定、方案表述到系统流程及操作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前期,我们在方案的解读方面花了很大的力气,做了很多工作,但要让大家在有限的时间里充分地消化、理解难度很大。通过这次模拟,高校、考生及家长围绕系统流程,在充分了解方案设计思想的基础上,以操作实践进一步增强对政策的理解,并检测了信息系统和管理流程,达到了预期的效果。这也给我们启示,凡事不仅顶层设计要正确,方法流程也必须科学,只有这样才能达成预期目标。

二、议高中学业水平等级考的影响[3]

被同学和老师称为“小高考”的高中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于2017年5月6日、7日举行。这项考试的重要性之所以堪比高考,是因为按照今年全面实施的上海高考改革方案,高考总分由统一高考3门科目的成绩和自选的3门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成绩构成,即这次考试将决定“3+3”总成绩中的“+3”科目的成绩。此次6门科目(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命科学)全部开考,有9万5千余名考生(含高二年级考生)参加17万多科次的考试,还有8名盲童学校考生参加18科次的考试。

学业水平考试制度是上海考试招生制度系统性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或许大多数人还仅仅关注其对高考总分的重新定义,仍旧按照原先高考科目的要求开展教与学,这样的认识与做法使得教师和学生承担了过重的压力与负担,也偏离了制度设计的初衷。经过前两年的实践,实际上我们已经能感受到这一制度带来的深刻变化。

首先,促进了各学科教育之间的平等。学生参加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的科目是由本人在6门科目中自选3门确定的,且每门科目的成绩等第是可比较的,这就从制度上保证了高中学科教育的基础性和均衡性。科目选择的多样性、考试成绩等第的可比性,使得学生能够按照自己所长进行自主选择,这就对原先单一的班级授课制形成了冲击。两年来,高中学校普遍接受了分层走班教学的理念,无论是否真正实行走班制教学,都能重视学生的学习需求。这样的制度设计还加强了学校师资队伍的建设。比如,相当多的高中学校发现地理教师、生物教师不足,反映出原先师资队伍的结构性缺陷。因此,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制度的实施,明显推动了高中办学的进步。

其次,重新定位了高中学科的教和学的要求。原有的高考也包括上述6门科目(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命科学)的考试,但高考是为高校选拔学生服务的,考试要求与高中课程标准之间必然存在差异,这也是高中学科教学要求过度、过偏的原因之一。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重点是考查学生的学习过程是否达到了课程标准的要求,这就对指导教学的相关标准或文本提出了很高的规范要求。从理想模式看,学业水平考试制度与学科教学体系应该是并行不悖的,这样两者都能保持最好的状态。但在强大的应试惯性下,学校的教学计划可能会更多地围绕考试计划进行设置,这也是我们改革推进过程中要加以重视的。

另一方面,实施学业水平考试制度,显著加强了学生选择能力的培养。比如,学生在确定等级性考试科目的过程中,就可能要考虑自身的学习状况,要了解高校提出的招生专业对科目的要求,或许还要分析所在学校相关师资的质量以及均衡学业压力或强度的考虑,甚至学生还希望能判断其他可能报考的学生群体等等,这是一个伴随高中学习生活的过程,也包含了学会自主选择、学会接受结果等丰富的培养内涵。

我们要充分认识到高考综合改革是个系统性改革,其中的学业水平考试制度对高中教育、学生培养的影响也一定是带有根本性的。

三、关注等级考试卷命题所释放的信息[4]

按照2017年全面实施的上海高考改革方案,上海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的成绩作为高考总分的组成部分,又因为除地理外的5门科目是第一次开考,因此试卷和试题引起了大家的关注。从专家看到各科试卷的直觉反应和有关高中教师、考生的反馈来看,尽管各科目的命题工作在人员组织、工作流程等方面都确保了各自的独立性,但各科目的试卷试题却反映出了相当多的共性,值得引起关注。

首先是各科试卷普遍遵循课程标准,尊重教材,注重基础知识考查的覆盖面。尽管100分分值、60分钟考试时间的限制使得试卷的考查容量受到很大约束,但学业水平考试定位就是考查学生的高中学习水平,强调对基础知识考查的覆盖面。有考生反映,考试试题、模拟考的试题及老师教学中所强调的重点不尽相同,但又确实是教材中的知识点,这就提醒我们高中的学科教学要回归基础教育的定位,按照课程标准和教材的内容进行全面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教学,切忌将教师的主观想法或经验判断作为教学的指导思想。

其次是各科试卷都十分关注时事新闻、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强调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试题中既有领导人近期的讲话或观点,也有刚刚发布的世界科技进展,还有我们身边的经济社会发展变化等,这都提醒高中教学要把国家大事、社会动态等纳入学生的日常教育教学中。有的老师看了试卷后说,以后要把看新闻、读报纸纳入学生每天的生活中。我们确实需要保证基础教育的完整性,“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应该是学生生活和学校教育的常态。

第三是各科试卷都不约而同地强调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这次考试中,有的考生注意到除思想政治、历史、地理3门科目外,生命科学、物理、化学3门科目也有个别试题的解答需要一定量的文字表述,由于以往对题目的解答仅是关注结果的“对”或“错”,至于其原因、条件、应用等都不需要关心或掌握,所以会有考生觉得不适应。但在现代社会中,表达、思辨、说服已经成为生活和工作的基本技能,且越来越重要,因此,我们的教育和考查也要加以关注。

从这次的6门科目试卷中还可以发现,等级考对学生在运用学科思维、方法和工具解释或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方面有比较高的要求。总而言之,6门独立命题的科目在各自试卷上反映出这么多的共性,充分说明命题教师深刻理解了高考综合改革的系统性特点,并且对基础教育教学做出了正确的引导。

四、发现等级考科目成绩的价值[5]

2017年5月上旬开考的高中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6门科目的成绩(等第)公布后,面对成绩,每位考生的感受一定是不同的,有觉得超常发挥的,也必然会有低于预期的。根据新高考方案,考生所获各科目的等第将被赋分作为高考总分的组成部分;按照5等11级的等第划分规则,也可推算出各自科目在不同考试群体中的相应位置。由于6选3的选科组合众多,选科的因素也各异,所以考生之间难以简单地作类比。

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制度是高考综合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首先反映高校的需求,隐含了不同大学的办学定位、不同专业的培养目标对高中生的学习科目要求;又由于不同科目成绩等第的可比性和学生自主选择的制度设计,它能比较充分地反映学生的兴趣爱好、学校的教学水平等综合因素。但是,我们大多数人对学业水平等级考的认识还停留在所获等第或者说是相对应的赋分上,当初指导学生进行科目选择时,也是较多地从能否获得比较高的等第角度出发,而较少从大学招生的视角去观察和认识。实际上,在确定等级考科目的同时也基本决定了高考升学时的竞争态势,其他的差异只是程度不同而已。

对本市进行的第二次模拟志愿填报所用招生专业目录进行统计,发现高校所提供的模拟用本科招生计划数(除艺体类)近33000个,其中至少提出一门科目要求的招生计划数是13000多个,而有物理科目或化学科目要求的招生计划数都超过了11000个。再进一步分析,在没有提出科目要求的近20000个招生计划中,属于高水平大学的仅占13%;而在提出物理科目或化学科目要求的12000多个招生计划中,属于高水平大学的占比超过了36%。

我们以往的高考制度过分强调了分数的作用,抑制了高校和高中学生的选择性;此外还阻断了高中教育与高等教育的联系,使得高中教育以高考为目标,高等教育以高考为起点,把学生成长的完整性以及教育的系统性加以硬性分割。此次高考改革方案提出了“增强高考与高中学习关联度”的要求,本市学业水平考试制度的设计和实施是充分体现这一要求的,只是长期的习惯使得我们关注的焦点或引起的焦虑往往是眼前的分数,而经常忽略对高校招生需求的认识以及对改革系统性的认识。

高中阶段的等级性考试既然是高考综合改革的内容,我们除了看到直观可视的等第(或赋分)之外,还要认识到其背后大学的影子,及其对大学招生所产生的综合作用。只有这样,我们对高中教育、对高考升学的认识才能趋于完整。

五、四十年的高考之变[6]

每年到高考的时候,社会各界、各职能部门都会推出一系列举措,关爱参加高考的考生,这对考生群体及其家庭,是莫大的安慰。

恢复高考四十年,高考录取率一路走高。尽管职业选择急剧分化,社会价值认同也日趋多元,但是高考升学的现实和人们对此的认识却一如既往。

四十年来,基础教育的形式、内容都发生了很大改变,强调知识、能力、素养等的教育理念不断引领教育的发展,相应的评价指标和要求与以往相比也已经大有区别,但高考依然是基础教育的首要目标。学校办学成功与否、教师职业生涯评价等与高考紧密关联,作为印证的是很多有识之士不以为然的有“高考工厂”之称的高中学校,却一再受到相当多的家庭和各地政府部门的鼓励。

四十年来,经济发展和改革开放使得青年学生的升学形式和方式呈现多样性,有参加本地中考、高考的,有参加海外高中学习的,也有学习国际高中课程参加海外大学入学考试的,还有大学毕业赴海外深造的等等。人们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升学路径,以期有更多的进入知名大学学习的机会,但是高考升学依然是青年学生获得最多认同的升学路径。

四十年来,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推动着产业转型,使得新的职业岗位层出不穷,对人才的要求也各不相同,甚至基于虚拟网络世界所派生的新型职业,更是模糊了人的不同身份属性,演绎了不同领域的成功和发展机会。这使得我们经常怀疑传统的小学、初中、高中、大学、研究生这样的升学路径是否还有存在的意义。但现实社会表明,高考及其成绩和升学去向依然是衡量学生时代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准。四十年来,我们的高考日期仅从7月改到了6月,也还一直有提议将高考日期以6月第几个周末的方式加以标识更为科学,但6月的7、8、9日三天依然属于高考,今年也不例外,哪怕这三天属于工作日。这是因为7、8、9日这三天已经远远超出了日子本身的意义,它是所有高考参加者、参与者和决策者共同的日子,也强烈地表明了传统与现实的并存。

我们当然不能由此下结论,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没有在高考升学上有所体现,但它确实是值得研究的现象。高考升学或许就是中国教育独特价值的体现,也或许是中国社会对青年学生的共同评价。但是再过20年,高考就不仅仅是这个社会大多数成员的共同记忆了,而是所有成员的共同属性,这似乎有点不可想象。

从今年开始的上海高考,其内涵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对大多数考生而言,三天的高考,严格来说就是一天半略多一点;也或许有的考生只参加7日一天的高考,而外语可沿用1月份的考试成绩;甚至我们也可考虑将外语听说测试安排在其他更为合适的日子等等。因为改革,使得一切成为可能。

六、有感于评卷宣传视频[7]

某省考试机构在网上发布视频,以动漫形式详细介绍了2017年的高考评卷过程。视频形象生动活泼,想必是非常有助于考生和家长的理解。

高考录取的公平性一直备受关注。招生计划的公开、录取结果的公示有力推进了阳光招生工程,高校的招生章程、省市招考机构的信息平台成为考生了解、监督招生工作的重要窗口。但是考试、评卷、招生录取的诸多环节,因为安全、保密或技术等原因还不能全部为社会所知晓,比如命题的具体过程和参与人员是不公开的,但是考试大纲会提前发布;又比如试卷的印制也是处于完全保密状态,外人无法窥见,但是试卷的运送、交接过程现在是可以公开的;还有因为试卷评阅过程中的信息仍然有保密要求,绝大多数参与者也难知全貌,所以也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之一。

通常,每年都会在网上发现这样的帖子:“注意,这样的答题可能失分”、“试题评分的高低取决于阅卷老师的心情”、“第二位阅卷老师给分往往是受第一位阅卷老师影响”、“某科目的评卷老师大多数是非本专业的研究生”等等。今年上海的外语高考增设了听说测试,就有帖子说“某同学全部用中文完成英语听说测试,还得了高分”;今年上海高中学业水平等级考成绩按既定比例划分等第,就有传言“某科目30%以上同学的原始分相同,结果硬被分成了三个等第”等等,尽管从一般的认知来说,能提出这些问题或相信这些帖子都非常挑战智商,也很难想象其出现的缘由,是为了搏取点击率或纯粹制造话题? 但在自媒体时代,以“听说”或“传说”的名义,既推卸了责任,也很容易形成围观并使更多人感到困惑。所以,招考机构通过发布视频对大众进行释疑解惑是非常必要的,而且宣传方式新颖,值得借鉴。

中国的高考和招生极具集约化的特点。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完成数百万考生同时参加考试、并按分数和志愿统一录取到数千所高校的工作,其背后依赖科学的设计和技术的支撑。所谓科学的设计是指流程与标准,比如报名的流程、制卷的流程、考试的流程、阅卷的流程、成绩处理的流程、志愿填报的流程和投档录取的流程等,每项流程都给出严密的质量标准以确保其准确性。而跨空间的考试管理和录取管理依靠计算机技术、数据库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强有力支撑,网上监控、网上评卷、网上志愿填报、网上平行志愿投档、网上录取等技术和系统确保了招考工作的质量。换句话说,高考招生工作是以大工业生产质量控制的方式加以组织实现的,所以能达成精确无误的质量标准。

这样的工程控制方法满足了所有人对其公平性的极致要求,当然就无法顾及天然存在的人的个性特点和差异,而这正是教育的本源所在。所以,等我们再次以教育的视角看待学生成长、高校招生时,所有人就又不满意这样的高考录取模式了。

七、高考志愿填报即为预测[8]

7月是2017年高考志愿填报的阶段,面对厚厚一本高校招生专业目录和全市高考分数分布表,以及历年高校招生专业录取人数、录取分数等资料,考生和家长一定是绞尽脑汁,希望填出一份满意的志愿表。

通常考生填报高考志愿的方式,是根据自己的高考分数和兴趣,搜索合适的大学及专业。这里唯一确定的是高考分数,至于兴趣或许只是大概,但高中学业水平等级考科目的学习经历有助于考生形成对专业或学科的认同,而最难锁定的便是大学了,不仅要考虑大学声誉、所处地域、毕业去向等各种要素,关键还要判断出大学的录取分数与自己的高考总分是否匹配。好在如今高考录取的投档方式多为平行志愿模式,尽管做不到对具体学校录取分数的精准预测,但基本能预估一批大学的录取分数范围或位序范围,而志愿表的设计也足以满足填报的需求,所以志愿填报也其实不是太难。

如果仅仅以被大学录取作为志愿填报的依据是很不够的,因为就大多数考生而言,选择什么样的高等教育基本决定了未来的职业生涯。假如我们退回到30年前,相信大家都能看到如下的事实:如果你报考的是类似建筑设计、城市规划的专业,那么这么多年来,你一定是融入了翻天覆地的建设大潮中,只要你足够努力,相信个人的事业发展也会十分成功;如果你接受的是计算机、电子工程等专业的教育,那你就始终走在新兴科技发展的前沿,无论在中国还是世界,都能找到你发挥专长的舞台;如果你学习的是经济、金融、管理等专业,那你就不仅参与了中国的市场化进程,个人事业发展的领域也变得极为宽广;如果你选择了当年热门的化工工程、纺织机械等专业,那你就可能经历了多年的产业转型、企业转产,还会经常忧虑自己的职业和岗位等。当然,我们身边也不乏这样的事例,学物理的驰骋华尔街,学哲学的成为商界领袖,甚而大学辍学成为发明家等,但显然这更多是依赖于他们个人的天赋或运气,不是我们一般人的努力所能达成的。如此看来,个人的选择只有与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方向相一致才更容易成功,高考志愿填报也是对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预测。

参加高考的学生都是十七八岁的青年,正是对未来充满憧憬和想象的年龄。他们可能立志基础数学研究,去摘取科学皇冠上的明珠;他们可能立志遗传学研究,去实现生物的21世纪;他们也有可能从事法学研究,为社会建立公正的秩序等等。我们成年人有责任保护他们的志向,鼓励他们的成长,而不能因为我们过去的经验或他们现在的分数去限制年轻的思想和激情。只要年轻,一切皆有可能,这也是国家和民族生生不息的进步发展的动力所在。

2017年的考生都经历了同样的高考作文题,在考场里洋洋洒洒写出了对预测的思考,现在进一步要把纸上谈兵化为对未来人生的预测,并以高考志愿表的形式加以呈现,那是真正的挑战,相信每个考生都会取得成功!

八、平静的考后志愿填报[9]

2017年7月3日,上海的考后出分本科志愿填报在平静中结束。

高考志愿填报既要确保以高考总分为要素的考生利益,也要保障高校的主体地位,所以是保证招生录取改革成功的基础。今年本市的高考志愿填报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以院校专业组设计替代以往文理两科的志愿填报和投档录取模式,重新开发了网上志愿填报信息系统以支持新方案,将志愿填报时间调整到高考分数公布后。面对新的方案、新的系统和新的填报时间,如何确保在非常有限的时间里顺利完成全部考生的志愿填报,确实是高难度的挑战。得益于这半年来广泛而有效的宣传,也得益于全市统一组织的全流程模拟,在所有高中学校和考生、家长的支持配合下,本次志愿填报顺利完成。

考后出分填报志愿,也称“知分知线知位”填报,是对信息公开提出的高要求。考生除知晓高考总分外,还需要了解其总分在全体考生中的相对位置,同时必须知道每个批次招生的院校及其专业和计划的信息。根据高考总分科目构成(三门统一高考科目成绩和三门等级考科目成绩)的特点,本市不仅公布了考生高考总分的成绩分布表,还分别公布了含有各等级考科目的高考总分分布表。考生获取到这些信息就明确了自己的高考总分所处的位置和在相应科目中的位序,形成了以高考总分为基准的前后左右上下的比较信息。另外,往年的高考录取信息对志愿填报也有很大的影响,因此本市也向考生提供了以往三年的高考分数分布和高校录取的信息,尽管分文理科的信息不能直接加以使用,但详实的资料还是为考生的志愿填报起到了很好的参考作用。

考后出分填报志愿也对高校招生信息的公开提出了高要求。今年本市9所高校继续实施综合评价录取改革试点,规模也有所扩大,特别与往年不同的是,综合评价录取结果对普通本科批次的志愿填报是有影响的。为此,相关高校都及时向社会公示了录取信息,也支持了后续的志愿填报。

上海以往一直实行考前志愿填报模式,此次结合考试科目改革,顺势调整为考后出分志愿填报,尽管不可避免地强化了高考分数的作用,也与志愿的本意有距离,但从平静的志愿填报可以看出这一改变是成功的。招生录取制度的改革就是如何达成公平性与科学性的一致,就目前的经济社会发展阶段和社会认知现状来说,公平性更多地取决于能否简洁明了地表述。凡以此为指向的方案设计通常是更容易被接受的,这也是全国所有省份都选择考后出分填报志愿的原因。上海今年的志愿填报变化也提供了这样一个脚注。

九、考生要找准比较的基准或自己的定位[10]

随着录取工作的进行,考生当初填报的那么多院校专业组志愿逐渐明了。在获悉所录取的学校、所录取的专业等结果后,考生的反应想必是有喜有忧:对于超出预期录取结果的,考生自然是万分满意;对于录入了作为后备的志愿的,则是非常无奈。总之,考生满意程度各异。

满意度衡量的是客户对特定产品或服务实施前后感受程度的差异,也是质量指标体系中的一类,只是不同于工业标准件的产品质量,通过刚性的数值指标加以定量检验以获得质量的判定。满意度指标更多地应用于服务领域,通过测量客户对特定服务实施前的结果预期和实施后的实际体验之间的差异计算得出,因此它是一个主观性指标,也是一个相对指标。对同样一个结果而言,如果当初设定的结果预期较低,那么所获得的满意度就会较高;如果当初设定的结果预期较高,那么满意度就会较低;反过来的情形也同样存在。也就是说满意度指标的度量取决于实际结果与预期之间的差异,这个差异的大小就是满意度的大小,两者成正比关系。

如果我们把志愿填报的过程看作对录取结果的预期,就可以解释当考生获得的录取结果是排列在志愿表前段志愿时,他一定会觉得是意外之喜,因为在平行志愿填报中通常将那些心仪的又与自身条件有差距的院校和专业填报在志愿表的前段,当初并没有预想能被这些院校录取;同样,如果录取结果是处于志愿表中间部分的志愿,考生不会觉得惊讶,进入这些院校和专业本来就在他的预期范围内;当然,如果录取了原先作为保底的志愿,那么多少会让考生觉得沮丧,因为原来预期的录取院校应该是高于这些志愿的。所以,考生对录取结果的满意与否或者满意的程度实际是取决于当初的志愿填报,或者说是当初的定位是否准确。

这就提出了一个问题,是否把所有事件结果的预期都设在较低的位置,我们所有人就能始终保持愉悦的感觉。理论上是对的,但这样做的同时也会失去更多的成功机会,而且从人本身的发展性来说绝不会发生这样的结果,这也是社会在保持发展的同时总呈现出多样性的原因。

我们担心的是考生及其家长和老师无法找到准确的比较基准或定位。大多数家庭都是独生子女,孩子出生后从没有过可以比较的对象;现实环境下,类似“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充分挖掘孩子潜能”的口号,推动家长很早就把孩子纳入了过度学习的进程中;同样,传统的学校教育,无法适应现在多元的培养需求,这些都导致了学生从自身、家庭到学校寻找不到适合自身的准确定位。每年的这段日子,相熟的考生家长碰到笔者见面聊的基本都是孩子将来的研究生学习规划,不论孩子是否适应将要进入的大学生活,不论孩子的高考分数是位列前5%还是位列前50%,也不论孩子是进入了名校学习还是在一般院校学习。从中能看到家长对孩子的期望,这当然是每个家庭和社会发展的动力,只是总觉得其中缺少了点什么。

[1]作者简介:郑方贤,男,上海市教育考试院院长,教授,主要从事考试招生制度与基础教育研究。

[2] 郑方贤.模拟操作是理解政策、熟悉系统的好办法[N].上海中学生报(高招周刊),201752.

[3] 郑方贤.再议高中学业水平等级考的影响[N].上海中学生报(高招周刊),201755.

[4] 郑方贤.等级考试卷命题所释放的信息[N].上海中学生报(高招周刊),2017512.

[5] 郑方贤.发现等级考科目成绩的价值[N].上海中学生报(高招周刊),2017525.

[6] 该文原标题:四十年的高考.见《上海中学生报(高招周刊)》,201762.

[7] 郑方贤.看评卷宣传视频有感[N].上海中学生报(高招周刊),2017627.

[8] 郑方贤.高考志愿填报即为预测[N].上海中学生报(高招周刊),201771.

[9] 郑方贤.平静的志愿填报[N].上海中学生报(高招周刊),201777.

[10] 郑方贤.考生要找准比较的基准或自己的定位[N].上海中学生报(高招周刊),2017717.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