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研究式教学的互动与创新

研究式教学的互动与创新

时间:2022-03-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相较于一些偏重于新闻实务的高校,中山大学的新闻传播专业教育带有较为浓厚的“学术”意味,这与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人才培养过程中的研究型教学模式分不开。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按照“厚基础、宽口径”的大类人才培养模式定位,设有新闻传播学类大类专业,从2009年开始在一、二年级实施四个专业的通识教育。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将新闻传播学视作一门社会科学,而非人文科学,通识教育课程集中于社会学、人类学等课程。

孙信茹 席 悦

相较于一些偏重于新闻实务的高校,中山大学的新闻传播专业教育带有较为浓厚的“学术”意味,这与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人才培养过程中的研究型教学模式分不开。本调研报告通过参与式观察、对本科四年级同学和研究生一年级同学的访谈,结合部分教学资料、案例,从微观角度对该模式的特点、亮点进行描述和初步分析。

一、有“倾向”、有“组织”的通识教育

课程设置是人才培养的基本起点。一所大学设置什么样的课程,某种层面上反映出了它想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新闻专业作为人文社会学科里的“技术”派,体现在教育过程中出现了大量“为了新闻而新闻”的课程设置。

美国报业先驱普利策曾说过:“应该承认新闻工作是一项伟大的并需要高度文化修养的职业,要有最渊博的知识和最高尚的品格。”新闻学在整个人文社会科学中属于历史较短、理论相对较弱的学科。纵观历史,无数“社会学家”“经济学家”“文学家”横亘于社会科学的璀璨星河中,而在新闻学领域,“著名报人”“报业先驱”屡见不鲜,“新闻学家”却较为鲜见,遂有人说“新闻无学”。但作为与复杂的社会现实最贴近、对社会现象最敏感的学科,它又天生带着浓重的“杂家”气质。于是,很多教育研究者提出了新闻学要与人文社会科学联姻,增加新闻专业学生的文化底蕴、理论素养,让他们先成人,再成新闻人。

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按照“厚基础、宽口径”的大类人才培养模式定位,设有新闻传播学类大类专业,从2009年开始在一、二年级实施四个专业的通识教育。与数年前将新闻学当作一种“工具性”学科的认识有所改观,当下很多大学,不论是将新闻专业划归到人文科学还是社会科学,都将通识教育纳入新闻教育当中,摆脱对新闻学科重操作特征的狭隘认识,注重塑造和培养学生的“复合型”特点,让他们既拥有深厚的文化功底、扎实的新闻传播理念,又拥有专业化的职业技能。

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将新闻传播学视作一门社会科学,而非人文科学,通识教育课程集中于社会学、人类学等课程。在体现多学科、重内涵的通识思路外,还凸显了通识教育的倾向性。2010年,胡舒立任职院长,在任期间提出发展财经新闻和融合新闻的大方向后,通识教育的课程设置便加入了“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国际金融”等经济学基础课程。这样一来,本科高年级的财经“新闻采访写作”课程也变成了基于经济学基础之上的新闻专业课程。有目的性、倾向性的通识教育,在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系统培养学生的专业新闻素养方面具有可借鉴意义。

除了常规意义上的“通识”之外,很多学校还注意到了为学生提供多学科视野,让学生打下扎实、宽厚学术底子的重要性。诸如北京大学的“元培实验班”,浙江大学的“竺可桢学院”等。在中山大学,有针对理工科学生的“逸仙班”,也有针对人文社科学生的“博雅班”。

简单来说,“博雅班”是从法学院、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管理学院、传播与设计学院和亚太研究院这五个学院中各选拔30名优秀学生,组成一个打通学科限制的科研大班级。除了课程设置会涉及五个不同专业学科核心课程外,最有特色的是“项目管理”课程,其充分利用了交叉学科的特点,立足学术视角,培养视野开阔、底蕴丰富的科研型人才。例如,博雅班拟订“岭南文化”这一大主题,整个班级被分为若干小组,并且每个小组的成员必须来自不同学科,大家根据自己的观察,提出一个自己感兴趣的研究主题,并进行多学科的阐释和调研,最终呈现出一篇研究报告

博雅项目研究报告成型的过程,就是一个多学科视角培养的过程。学生想完成一篇高质量的研究报告,体现在不同学科上,既有相互独立的部分,又有相互连接的过程,既需要新闻传播类专业同学深刻掌握新闻专业知识,又要他们去熟悉法学、政治学、管理学等其他学科对同一议题的相关研究。这样一个教育模式的推行,无形之中提升了学生的思维广度,培养了多维度观察问题的学术习惯。

二、研究式教学与研究式互动相结合

对学生学术能力的培养,在研究型教学中占有很大比重。中山大学在教育中偏重“传道”略胜于“授术”。在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观察社会的兴趣、培养学术思维活跃度、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教育者最关心的部分。

(一)研究式教学

要培养学生学术科研的能力,首先要做的是让学生了解什么是学术研究,了解进行学术研究的逻辑是什么。面对没有学术研究经验的“素人”学生,让他们最快接近“研究”的方式即是通过课程教学之一主要渠道。

拿新闻传播大类的必修课“传播学理论”来说,有的教师是倾向于将一个理论产生的过程、结论、后续影响做“文献综述”式的讲授。从学生的角度看,他们也记住了这个理论产生的时间、背景、观点、影响,但这些理论对他们来说就是理论本身,是考前需要死记硬背考后抛之脑后的一部分。

也有教师将每个理论当作一个崭新的学术研究的问题,引导学生一步一步将研究问题的提出、研究方法的选择、研究结果的分析、研究结论的提升以及研究成果的呈现进行完整的讲解,增加同学对学术研究的“亲近感”和“熟悉感”,快速入门。“研究式”的讲授,将理论还原为研究的过程,而不是空泛的、可以轻易获取的印刷文本,以此给学生植入“学术研究”的思维,是很值得借鉴的。

激发同学的“问题意识”是构建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一环。能否在所学的知识、所经历的社会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形成问题意识,是研究型教学开展的关键。

例如,在“传播学理论”课程教学中,梳理和呈现不同的学术流派和理论观点,对它们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遭遇过怎样的质疑和挑战,有哪些新的发展和延伸,当下社会的哪些问题可以用这些理论来回应和解释,都是值得去不断深究的。在中山大学的调研时我们发现,新闻传播类专业的研究式教学过程中,学生和教师的身份时常互换。教师主导教学过程中的讲授环节,而在“提问题”阶段,有时候教师聚焦于学界的研究,反而在面对理论与现实世界的结合以及回应方面,会变得没那么敏锐。而学生在将平日通过报纸、电视、网络媒体所获得的信息插上理论的“翅膀”后,会提出很多有意思的“困惑”。此时,教师又利用自己的理论积淀,将学生提出的“困惑”进行疏导和提升,抽象出他们“困惑”的理论脉络以及研究路径,鼓励他们进行文献的回顾,进行研究方法的选择,并最终完成他们对自己提出的“困惑”的解答。

这样的一个角色设定,某种层面上形成了一个松散的讨论问题的沙龙。针对一些社会现象、理论问题,展开不追求结果的探讨。教师顺应学生有感而发的“只言片语”,做出回应和引导,鼓励同学于细微处敢于并善于发现问题,也在教师和学生之间形成良好的学术沟通习惯。

2012年广州亚运会时,很多大学生都投入到志愿者的行列中。广州很多媒体关注到“志愿者”这一群体,媒体也有很多正面的报道。但中山大学新闻学的张潮同学,在亲身经历中发现志愿者的队伍并不像媒体所描述的那么和谐,志愿者之间也存在利益争执。这个现象引发了他的兴趣,为什么同是志愿者,会有不同利益的冲突呢?在与老师进行了三四次的沟通和讨论后,老师先建议他从身份认同这一角度切入,并告诉他应如何使用数据库搜集相关文献。在搜集文献过程中,他又有了新的想法和新的问题,又经历了后续几次的讨论研究后,最终将研究框架划定在志愿者的身份认同、社会建构等方面,在老师的指导下研究路径也确定为集体行动、情感逻辑、社会动员方面。

在这个案例里,教师将问题意识融入学生生活的现实中,从学生的描述中帮他提升了问题意识,引导他们从中发现问题,并且在不断的反思和探讨中,将学生散乱的思维拉回到学术的规范和话语体系当中。

(二)以项目带动课程

教师将自己承担的科研项目细化为子题目引入日常讲授的课程中,或直接以项目课题为主线设置一门课程,也是研究型教学一个较好的模式。从教学角度来说,科研项目可以吸引部分对科研感兴趣的学生的注意力,引导他们进行规范的学术研究训练,培养科学思维;从科研项目的角度来讲,教师与学生通过课程产生思维的碰撞,为项目提供更多样化的想法,注入新的活力。

例如,中山大学大四学生有一门“公益传播”课程,旨在让学生理解媒体与民意表达、公共政策出台以及各种社会运动组织的复杂关联。课程材料主要由中国案例构成,也希望借此启发学生对中国的媒体转型和社会转型展开思考,反省传媒的社会角色,探讨其推动社会变革的可能。该门课程的教师同时承担了中山大学“中国企业CSR传播与社会公益:企业公民的议题、话语和策略”项目,在课程的一个专题中,教师就涉及与企业CSR相关的专题向选课同学询问了兴趣和意向。详细讲解了该项目关注的问题、可操作的方法以及期望达到的结果,并最终以大家的回应,将学生提出的问题设计、去企业CSR部门进行深度访谈、呈现报告的形式,作为课程的期末考核成果。既结合课程内容让同学们系统了解了公益传播领域的相关知识,又启发了同学们的科研兴趣,同时也为项目取得了大量的一手材料。

教师因为掌握较多的学术信息、学术资源,在学生完成自己的学术研究成果之后,他们可以根据学生所提问题以及研究的效果,推荐学生参加正规的学术论坛,发表他们的研究成果,增强他们对学术研究活动的参与意识和竞争意识。

(三)研究式互动

教师在研究型教学过程中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不仅体现在教学阶段,还体现在教师在讲台之下与学生的互动上。

目前在很多课程教学过程中,老师和同学都建立了网络上的联系。特别是新闻传播类专业的师生,利用新媒体进行课下交流更为频繁。开放个人学术博客、设立公共邮箱、建立QQ讨论群以及使用网络在线课程等方式,对完善教学内容,加强师生之间、学生个体之间的课下互动都是有很大帮助的。

在我们的调研中,中山大学老师对公共邮箱和QQ群的使用是比较充分的。公共邮箱不仅用来放置课前阅读资料、课程课件、作业要求等常规内容,还会提供每门课程的延伸阅读论文,或相关的研究成果资料。

当下的教育者,往往强调学生多读书、读好书,也有不少“新闻专业必读50本书”之类的书单,但这些材料因为针对性不够强,往往让对某一领域感兴趣的学生在茫茫书海中大海捞针,也容易让一些不够规范的研究扰乱学生的思考路径。而教师通过公共邮箱的方式,经由自己“把关”筛选适宜学生阅读与思考的延伸性阅读材料,潜移默化地敦促学生进行学术论文的阅读、批判和反思,强化他们的学术思维。有的课程,如果学生对延伸性阅读材料更感兴趣,教师会召集学生私下里进行学术小讨论,甚至可以将延伸性主题放到课堂上去,让更多的学生进行头脑风暴,互相启发,提出精彩的问题。

相较电子邮箱的沉默寡言,QQ群某种程度上可以发挥一个小型学术论坛的作用。中山大学新闻传播类专业设立过一个有诸多资深记者、编辑、著名评论人以及报刊经营者在内的大型讨论群。任课教师将学生拉入群组,将课程的某几个主题放在QQ群中进行学生、教师、业界人士三方讨论。学生可以就自己观察到的现象进行提问,业界人士提供第一手的行业资料,教师进行引导和梳理,所有的观点在QQ群中碰撞、交锋,形成思想的自由市场。

在社会化媒体发展势头旺盛的当下,也有部分教师与学生互为粉丝,并借助微博平台进行互动。如张志安教授的新浪微博和腾讯微博都有很多学生粉丝。作为活跃于新闻学界和业界的教师,他时常将业界现象升华为学术话语,并将他认为具有关注意义或研究潜力的话题,分享给自己的学生,形成在线即时参与式互动。

多框架、多层次的教学互动,填充了新闻教学课上课下之间的空白,打破了课堂的时间和地点限制,多维度互动,是研究型教学的重要手段。

三、“卓越记者计划”——助力学生研究

由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主办的财新传媒资助的“卓越记者计划”,为持续助力新闻专业主义发展,增强新闻传播学界与业界交流,给资深记者提供深造的平台与机会,分期面向全国招收优秀的新闻工作者作为访问学者。这样一个记者计划,对于业界的记者来说,是一个重回学校读书深造的机会,而对在校的新闻学子来说,他们可以在课堂上与邓飞一同探讨小组作业,向王和岩了解邓玉娇背后的故事,跟周筱赟一道研究“爆料”的过程。在2010届本科、研究生的毕业论文中,有多篇论文涉及“微博公益”“免费午餐”“网络爆料”等主题,同学们不仅使用在线观察、参与式研究、文献综述等常规方法,还利用“卓越记者计划”平台,对邓飞、周筱赟等人进行了深度访谈、个案研究,多管齐下,拓展了自己的研究思路,丰富了研究成果。从具体实践层面看,这也是搭建业界与学界多维互动的平台,有效促进了学界与业界的融合互补。

四、小 结

对中山大学来说,新闻传播类专业的研究型教学更注重学生研究逻辑的形成过程。在学生提出第一个研究问题开始,直到他在老师的指导下一步步完成一个研究,熟悉了理论如何与问题结合,研究方法如何选择,研究成果如何呈现,学术有哪些规范要遵照,那么他在做第二个、第三个研究时,也就大致具备了相对独立的科研能力。并且中山大学有一个很好的传统,即高年级学生会主动带动低年级学生进行学术科研。在教师精力有限的情况下,这对惠及更多新闻专业学生是大有裨益的。

在对中山大学新闻传播类专业的研究型教学调研中,有可圈可点的地方,但也有一些可以探讨的空间。例如,中山大学有包括很多企业、校友赞助校级科研项目,但文科类名额少之又少。一方面,这不利于激发文科专业学生科研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广东省省级的科研立项大多从校级优秀项目中选拔,这间接限制了文科专业学术研究的发展空间。此外,广东作为中国传媒事业和产业较发达的区域,对学生学术研究方面的专门比赛几乎没有。“凤凰新媒体”“南都新闻奖”等偏向新闻实务的比赛,虽然在社会上有较大的影响和号召力,但对要尝试进行学术科研的学生来说,却是另外一种风景。

(作者1系云南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作者2系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2011级硕士研究生)

【注释】

[1]本文系云南省高等学校卓越青年教师特殊培养项目(2014年)、云南大学第二批“青年英才培育计划”(2015年)资助项目成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