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生成教师的教学智慧

生成教师的教学智慧

时间:2022-03-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教师的教学智慧是教师才能的高度发展与教师专业化的重要特征。具有专业自尊的教师是富有教学智慧的教师,有无教学智慧最能反映教师的专业水准。教学智慧包括教学机智,但教学智慧不等于教学机智。此外还有大量非紧急应对性的教学智慧。

教师的教学智慧是教师才能的高度发展与教师专业化的重要特征。具有专业自尊的教师是富有教学智慧的教师,有无教学智慧最能反映教师的专业水准。

1.教学智慧的内涵与特征

(1)教学智慧的内涵

什么是教学智慧?在分析多种有关教学智慧的定义后,我们认为,教学智慧主要是教师的一种能够准确把握教育规律与机遇、领悟教学真谛,采取恰当措施,敏捷而高效地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

教学智慧确是一种能力,但绝不是一种单一的能力。一般来说,教学智慧是由对教育的感知能力、预见能力、判断能力、决策能力、行动能力等要素构成的,是教师能在复杂而微妙的教学情境中系统感受和准确判断将要或已经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并果断做出决策,把握教育机会,迅速、恰当地采取行动,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教学智慧是教师多种能力有机整合后的综合能力,是教师才能高水平发展的结晶。这种能力要求在教学中能驾驭动态复杂的教学相关因素,足以迎战教育教学情境的不确定性,因此必须集成教师自身的多种认知、多种能力才能生成。

教学智慧包括教学机智,但教学智慧不等于教学机智。教学机智是教学智慧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传统教学中所说的教学机智多指在预定性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对偶然和突发事件的一种敏感、迅速、准确的判断和处理问题的能力,它是一种紧急应对性的教育智慧。此外还有大量非紧急应对性的教学智慧。这种智慧可以表现于教学设计、课程预设中,也可以表现于教学实施、课程生成中,可以产生和体现在整个教育教学过程的始终。

教学智慧不是教学知识、技能,但必须以知识经验和教学技能为基础。知识是关于整个外部客观世界的认识成果。智慧是个体在一定的社会文化心理的基础上形成的安身立命、直面人生、应对生活的一种最高境界的品质和状态。[33]在古汉语中,“知”与“智”通。智慧并不排除知识。知识可以成为智慧的养料,但智慧又不等于知识。另外,教学技能是一种通过训练就可以形成的能力和技术,是教学实践活动的工具和手段,其目的存在于自身之外,而教学智慧则不是一种特殊的知识类型,是不可学习与传授的,而是将原则反省的普遍性和感觉的特殊性结合在一个特殊的教学情境中,其践行本身就是目的。然而,教学智慧的形成必须以知识经验和教学技能为基础,缺乏基本的教学知识和技能,是难以生成教学智慧的。

(2)教学智慧的特征

教学智慧具有实践性、高效性、灵动性、独特性与创新性等特征。

教学智慧在实践中生成、在实践中表现、在实践中发展,各种智慧都以实践为基础。教学智慧属于“实践性能力”的范畴,具有实践性特征。

教学智慧表现于高效有力地促进学生和谐发展的全过程中,沉积于良好的教学质量与教学效果中。教师所采用的方法无论是简单明快、直截了当,还是诱导启发、曲径通幽,无论是完全采用口语讲授,还是使用多媒体教育技术,教学效果的高效性必然是对教师是否具有教学智慧的最重要的评价标准。因此,教学智慧具有高效性特征。

所谓智慧,是睿智而有慧心之意。睿智是指目光锐利、看得深远,慧心是指有一颗善良聪颖、领悟真理的灵心。教学智慧不仅是课堂的存在状态,而且是一种发展状态。有教学智慧的教师,不仅富有技巧性的执教行为,而且在课堂上会呈现出这样一种状态:行云流水般自然贯通,师生之间真情交融、用心投入并共同参与,达成真、善、美的和谐统一。因此,教学智慧具有灵动性特征。

教学智慧是一种缄默性知识,是教师个体对教育教学的个人感受,在具体的时空情境中才会生成并表现出来。每位教师的教学智慧都是独一无二的。因此,教学智慧具有独特性特征。

创造性是教学智慧的本质内涵与内在特征。教学智慧是教育实践性知识的重要组成内容,本身就蕴含着创新性。情境性也即创造性,教学智慧是特定的教师在特定的情境里创造性地实施于特定的对象而形成的。教师的教学智慧并不是一下子或很容易就能展示出来的,而是需要特定情境的激发,需要教师与学生主体之间的互动与合作,需要教师以经验与技能为基础的创造。

2.教学智慧的类型与功能

(1)教学智慧的类型

教学智慧是一种广泛存在于教育领域而非神秘的优良心理品质,它可以有多种表征方式。教育对象的生命特征和发展性决定了教育情境的复杂性,也就决定了教学智慧的品质的重要性、形式的多样性、构成的复杂性与表现的独特性。[34]

教学智慧有多种类型,各种教学智慧有不同的具体功能。有时大刀阔斧地改革是一种智慧,有时精雕细刻地塑造也是一种智慧;有时表现为坚决果断的处理方式,有时表现为坚忍顽强的解决手段;有对教育宏观问题的远见卓识,也有对教育细节问题的洞察入微。在一些具体的优质教学中,教学智慧有对突发事件果断机敏的处理艺术,也有对缓微变化的问题耐心坚定的等待策略;如果说处理教育问题往往能“急中生智”是一种智慧,那么采用铁杵磨成针的方式来培养品性,对学生进行微风细雨的、悄然无声的教育也不失为一种智慧。教学智慧是教师教学能力的深化与拓展。

从教学过程和情境来划分,教学智慧主要包括组织材料进行教学设计的智慧,教学内容呈现的智慧,师生沟通对话引领学生的智慧,教学方法选择和应用的智慧,教学过程组织管理的智慧,个别化教学策略应用的智慧等方面。也就是说,教学智慧不是只在教学某一阶段、某一情境才会发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都可能会生成教学智慧。

从动因与创造性程度来划分,教学智慧可以分为应对性教学智慧和创造性教学智慧。应对性教学智慧即教学机智,是指一种面对新的突发事件,能够迅速而正确地作出判断,随机应变地采取恰当而有效的教育措施,以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机智除了强调解决教育问题的有效性和艺术性外,还强调在时间上的紧迫性、果断性,实质上是一种教育的机敏性品质。教学机智主要是在出乎教师意料的情境下教师机敏应对而产生的,这一情况大都是由于学生突然出现的问题或差错引起的,有时也因教师的差错、疏忽或其他突发事件的发生而教师做出及时、恰当、巧妙的反应。敏锐机智和高效便捷是教学机智的外显特征。

创造性教学智慧是指教师创设、驾驭、引领生成性课堂教学的能力,是教师的一种能在不断变化的教育情境中主动积极地开拓创新的综合素质。创造性教学智慧的教师不仅能对出乎意料的教学情境随机应变,艺术性地妥善处理,而且能主动积极地对教学情境进行崭新的塑造。[35]教学智慧是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养成的教师个人的教育品性,其核心在于创造、在于摆脱现代教师工作的技术化和程序化模式。创造性智慧已经水乳交融地整合、内化了教师自身的信念、价值与方法。因此,创造性智慧的形成是技能熟练型教师向创造型教师转化的标志。

其实,应对性教学智慧与创造性教学智慧都蕴含有创造的成分,但教师创造的心境与态势不同,创造性的大小也不同。创造性教学智慧更富于一种主动积极的创造心态,具有更大的创造性,而创造性是智慧的本质特征,是教学智慧最核心的要素,真正的智慧离不开创造。什么是智慧型教师?我们把具有较强创造性的教师称为智慧型教师,而凡具有创造性的智慧就是创造性智慧。智慧应该是优质教学的本质特征之一,时代急切呼唤教学智慧及智慧型教师的涌现。

富有教学智慧是优秀教师突出的特征,但教学智慧绝不是某个优秀教师的专利。每一个教师都可以成为富有智慧的教师。凡是在教育教学中所表现出来的卓越才干与创造性,都叫教学智慧。对于每一位教师而言,由于年龄、工作经历、思维方式和行为特征等的差异以及对教学的感悟不同,其应对教学问题的智慧的表现方式、表现内容和表现水平也必然不同。虽然异曲同工,但都可以彰显出教师教学的精妙得当,都可能表现出高水准的教学智慧。

(2)教学智慧的功能

教学智慧是衡量一个教师有无创新意识和能力的标准,更是能较好促进教师自身个性化成长的根本动力。乌申斯基说过:“不论教育者怎样研究教育理论,如果他没有教育机智,他就不可能成为一个优良的教育实践者。”

教育现场不是线性的、程式化的,而是丰富的,呈现出一种多维的复杂性和混沌性。不确定性是教学工作的一个重要特征。这种不确定性也反映了教学复杂性、实践性、情境性的特征。导致这种不确定性的决定因素是教学的对象。成长中的学生具有多样性、发展性,教师所面对的是学生心智、感情等多方面的变数,这些变数使教师的教学充满了不确定的成分。在这种非常态的教学情境之下,教师在课堂里常常会遇到各种无法预期的突发事件。应对这种挑战,教师仅靠来自于教育理论知识的原则和实践惯例似乎难以奏效。教学的不确定性导致了教学目标的模糊性、评价标准的多元性、教学反馈的滞后性、影响界限的不清晰性、工作边界的无限性。

这种不确定性一方面给教师带来了许多消极的情绪体验,使教师容易产生迷茫感;另一方面也给教师留下了更多创造的空间和发展的机会,可以促进教师教育智慧的生成。智慧的教学必然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是用非常规的手段处理实践问题,不是对某个人的教育观点、某个教学模式的完全照搬。它需要教师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潜能,根据具体的教学情境,敏锐地捕捉教学中的资源,恰适地调整预先的教学设计以生成新的课程,这样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并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和精湛的教学艺术,从而达到“从心所欲不逾矩”的智慧境界。[36]

有经验的教师会发现,在非常态教学情境中,自己平时所积累起来的内在教学理论或观念、长久以来的教育精神、处理教学突发事件的经验、对学生的了解和判断以及对当下教育的直觉常常会帮助自己渡过难关。这其实就清楚地向我们揭示了一点:教师必须具有处理非常态教学情境中的各种偶发事件的“教育机智”或者“实践智慧”。而这恰恰是现代教师发展理论最为强调的东西。

成长中的学生总是不断地给教师提出需要解决的问题,刺激教师问题意识的产生。而问题意识正是学习和发展的契机。因此,我们可以说成长发展中的学生通过刺激教师问题意识的产生从而为其发展提供契机,成为教师发展中不可或缺的催化剂。为了教学过程中那许多无法预约的美丽,教师要随时根据学生的变化和课堂的实际情况对自己的教学方案进行调整,因此要做一名能适应和正确处理不断变化情境的有创新精神的教师,要有足够的教学智慧。钟启泉曾指出:“从生命的高度来看,每一节课都是不可重复的激情与智慧综合生成过程。”

其实不少教师并不缺乏必备的专业知识,也不缺乏必要的教育手段,缺乏的是教育的智慧。有智慧的教师的教学才可能不同凡响,才可能有一种天高云淡的从容与平和,才会有专业自尊感。如何走出教师缺乏智慧之困境,使课堂精彩纷呈,智如泉涌,也使教师不断向智慧型方向发展?这是每个具有专业自尊的教师内心的追寻。

3.教学智慧的生成

教师教学智慧内在地渗透并体现于教师的具体课堂行为,反映了教师对教学活动灵敏自如的把握方式、和谐自由和开放创造的状态以及尊重生命、关注个性、追求幸福的教育艺术境界,涵盖了教师积极而健康的教育情感、渊博而有效的知识经验体系、敏捷而缜密的思维决策等要素,是一种综合的、稳定的教育素养品质。因此,要生成教学智慧,做一个智慧型教师,就必须加强专业学习和教学实践,从多方面提高自己的修养。

(1)树立新的学生观

由于每个学生都生存于具体的情境中,经历不同的生活,不难理解不同学生有着对世界意义的独特认知,在生理和心理方面都存在着明显的个体差异。然而,预定式教学忽视了教育对象的独特性,把学生当作没有差别的物来看待,不管针对什么样的学生,其教学方式、内容和进程都是一样的,教师只需要熟悉教学流程就行,根本不需要创造性智慧,教学智慧的形成也就缺乏催生的土壤。教师只有转变这种教育观和学生观,认识到教育对象的独特性,认识到“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一样的树叶”,才会把学生作为课堂教学的重要资源而不仅仅是教学的对象来看待,才会关注、倾听和研究学生,对学生的思维过程和状态具有敏感性,才会在了解学生个性差异的基础上“因材施教”。

正如美国学者斯蒂芬·D·布鲁克菲尔德(Stephen D.Brookfield)所指出的那样,了解学生们的学习体验,能够帮助我们在教学要求和他们自己所关心和希望的事情之间建立起令人信服的关系。了解学生的想法可以让我们找到有力的证据,以使学生认真地对待我们的要求。研究学生对教学的感受,可以让我们提防那些由我们的行为所导致的问题和本来可以避免的错误。最后,了解学生意味着我们可以做出更正确的决策,指导我们怎样去教学,去教些什么。因此,教师若要真正了解学生的学习经验,就要走进学生的世界,从学生的立场反观自身的教学,这样才能为教学智慧的形成打下基础。

坚持正确的学生观,深入了解学生,和学生民主交往和对话,还可以使教师通过发现儿童、从学生的视界中重新认识自己,实现对“主体自我”的新发现,从而改变自己的教育行为,丰富自己的教育智慧。教师通过发现学生的美好与天真,从而发现自己的活泼与热情;发现学生的优点与不足,从而发现自己教学的得与失;发现学生对自己的喜爱与不满,从而发现自己的个性与品质特征;发现学生所做出的每一件令你惊奇的事,从而发现自己所从事的职业的创造性;发现学生的喜怒哀乐,从而发现自己教育行为的适宜性。这一切都有利于教师迸发出教学智慧的火花。

有一个“美丽的谎言”充分表现了一个教师的教学智慧:

女班长向男学习委员递了一封信,另一男生抢抓过来交给老师,老师看了看信再望了一眼这个女生,就知道是怎么一回事。此时班上的许多同学都大声喊老师“念”。这个女生满脸通红,感到无地自容,深深地埋下了头。老师咳了一声嗽,然后正正身子提高嗓门很正经地念了起来:某某同学,现在我们正值青春花季,精力充沛。在这美好的年华里,让我们共同牢记亲人的嘱托、老师的期望,集中精力抓紧时间学习吧,争取都考上自己心仪的大学,继续深造学习,掌握更多的知识本领,好报效养育我们的祖国和人民。你的同学:某某,某年某月某日。然后用信任和期待的目光望着那位写信的女生。那位女生慢慢抬起头来,眼里闪烁着泪花,用无限感激的眼光看着老师。师生对望,心灵交融。下课后这位学生主动来到老师那里,诚恳地表示一定要牢记老师的教导,真正把精力用在学习上。

我对这位教师心生敬意。她没有对这个学生批评、挖苦、讽刺,更没有采取“杀一儆百”的方法惩罚这个学生,而是智慧地化解了这一“危机”,同时也悄无声息地教育了包括这个女孩在内的全班学生。我们在乎成绩的绚丽,更在乎平常日子里师生之间的心灵共舞。

(2)理解教学的创造性内涵

教学智慧是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养成的教师个人的教育品性,需要特定情境的激发,需要教师与学生主体之间的互动与合作,需要教师以经验与技能为基础的创造。其核心在于创造、在于摆脱现代教师工作的技术化和程序化模式。

智慧是在创造性活动中生成的,好的教学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理解教学的创造性内涵,首先要把握教学科学和艺术的双重属性。教学活动是一种科学活动,必须遵循教学活动的必然规律;同时,教学活动又是一种艺术活动,蕴藏着丰富的人文性,反映的是教学的偶然性。教师在教学情境中对教学问题进行恰当的、灵机巧妙的创造性处理,就会形成教学艺术,并发展为教师的教育智慧。教学的复杂性、实践性、情境性和不确定性决定了教学的创新性。教学智慧体现着一种教学创造的精神,其生成过程就是教师在教学中自主创新的过程。

(3)不断升华教育情感

教学智慧虽然属于能力的范畴,但其生成还必须以积极、健康的教育情感为前提。教学智慧的产生离不开对教育工作认真负责、对学生热爱关心等良好品质。缺乏积极的教育情感,没有对教育事业的忠诚、对学生的热爱以及对教学工作认真负责的精神,是不可能形成教育智慧的。从这个意义上说,教学智慧不仅是一种能力,更是一种意识和态度。因此,要丰富教学智慧,还要不断升华我们的教育情感。

对学生真心关爱与付出,不仅仅是对学生的喜欢,更是对其生命的理解、认可和热爱,表现为在课堂上有自信心、有克制性,尊重学生的整体生命,宽容学生暂时的不足,发掘和引导学生的发展潜能。爱的真谛是为所爱者付出,是一种主动的给予而不是索取,是给人以自由而不是束缚。对学生的关心和付出既不限于知识传授,也不仅仅是精神上的宽慰,更不是对学生的控制,而是一种与学生的内在需要相契合的给予,关心学生整个生命状况。

教师的专业智慧在于教师有责任找到学生身上隐藏的优点,发现生命的灿烂,适时给予“激励”,使他们从心灵深处产生积极生长的力量。教育的成功是让孩子的心灵处于舒展状态,让他们有一个充实的童年与青年,让他们感受到自身的价值并找到人生的春天。

(4)加强思维品质的训练

“严格的纪律、刻苦的训练是可以和创造性和谐共存的。”美国作家格拉德威尔认为:“天才不过是做了足够多练习的人。”真正的教学智慧需要教师对教学情境有敏锐感受、深刻洞察,缜密分析、准确判断、及时决策,有效调整教育行为,高效便捷地应对教学情境,从而生成融通共生、自由和美的境界。智慧型教师在对问题确定的前提下,会通过判断、假设、推理和决策等逻辑思维活动,以及直觉、灵感、猜想、顿悟等非逻辑思维活动,创造性地寻求一种解决当下情境中教学问题的行动方案,具有临场的天赋。思维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一个人行动的方向和结果。智慧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表现出教学的智慧,在反思与研究学校日常生活基础上不断提升,这是教师走向卓越和优异的催化剂。

马克斯·范梅南讲到:“展现智慧的人似乎都具有在复杂情境中迅速地、十分有把握地和恰当地行动的能力。”[37]这种智慧常用“转移话题、转移看问题的视角、转移学生的注意力、冷处理”等方式来解决教学情境中突然发生的一些事件,究其实质是一种迅速生成课程的智慧,为胡塞尔话语中的本质直观能力和灵活反应能力。这种能力表现为对教育场景直觉的、瞬间的整体感知和把握,在短时间内教师能够认识到现实教育环境的复杂性本质,不循常规,恰如其分地处理教育现场所发生的实践问题,将学生引向更为智慧的认识境界。有时教师一个简单易行的行为表达,一句得当的话语,也能把教学现场从一个尴尬的、“山重水复疑无路”的绝境引向一个“柳暗花明又一村”的美好境界。但这些智慧品质的形成需要经常关注教学情境,加强思维训练,保持思维的敏感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