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当学生精神的关怀者

当学生精神的关怀者

时间:2022-03-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前面我们已经讲到了班主任的基本素质,下面我要讲的是班主任还是学生精神的关怀者,要当好一个班主任,管理好所带的班级,首先要正确认识小学生,因为班主任工作面对的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这样有利于班主任缩短与孩子的交往距离;有利于班主任深入到学生的内心世界;有利于班主任校准对学生的认识和判断。在走进学生的同时,要进一步认识学生。把握学生不同发展阶段的性格、心理、

先举一个案例:每到寒暑假,我们自己的孩子或亲戚朋友的孩子到了升学、转学的当口,我们都想私下里找领导调剂一下,把孩子送到我们自己认为优秀的班主任所在的那个班级里,对于这种事情,我直言不讳地告诉大家,我理解并且经历过。那我想问一下,为什么呢?恐怕只有一种解释,你认为那个班主任各方面都很优秀,她所管理的班级无论是教学成绩也好,组织纪律也罢,乃至学校开展的各项活动肯定也都是名列前茅的。你认为把孩子放到她那个班,对于孩子的成长一定非常有利。正是这种心理的驱动,你才用心去操作的。

由这个案例我们可以想到:我们自身所带的班级以及我们班主任自身的人格魅力,是否对我们的同事及其外界同样具有那么大的吸引力呢?因此,提升班主任的专业素质已迫在眉睫!前面我们已经讲到了班主任的基本素质,下面我要讲的是班主任还是学生精神的关怀者,要当好一个班主任,管理好所带的班级,首先要正确认识小学生,因为班主任工作面对的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

一、寻找“路径”,走进学生

作为班主任,面对复杂的儿童世界,要想走进心灵深处,探索心灵奥秘,如果不巧妙选择方法,精心寻找“路径”,愿望永远不可能变成实际的效果,我们所做的工作永远称不上真正的教育。

1.主动走向学生

在我二十多年的教学生涯中,我担任了十六年的班主任,有欢笑,也有泪水,但我最大的感受则是充实,这也许是没有当班主任的老师无法体会到的,它不仅需要爱心与细心,更需要创造。因为你面对的是充满创造力的孩子,而且随着社会的发展,孩子的问题也越来越多了,因此,我们的班级工作富有创造性。

(1)善于表扬,巧妙批评,以典型作为榜样

案例:我班的一同学,父母长年在外面打工,平时都由爷爷带,他行为习惯差,经常偷东西、打架,而且不按时完成作业,可以说是班上认为的那种无可救药的讨厌的学生了,在班内的影响很坏。后来,我跟他多次谈心,从正面、侧面去了解他,在这期间,只要他取得的点滴进步,我都采取不同程度的鼓励,使他产生了亲切感、信任感,愿意与我们心灵交流,这样使他从思想上认识到错误、改正错误。在班级多给他自我表现的机会,使他消除了自卑的心理,感觉到了自己的价值所在,于是,我在班内就让他做改正缺点的典型,去感染和他有类似毛病的同学,带动他们改正缺点,现在,我们班了构建了和谐。

分析:小学生喜欢得到老师的表扬和鼓励,这对他们是荣誉的享受,更能增强他们的勇气和力量。当然,“金无足赤,人无完人”。由于每个学生的家庭环境、社会环境、自身的心理素质不同等方面的影响,学生中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有的勤学守纪、有的厌学做坏事,作为教师,要正视学生的差异,对“问题学生”要从关爱的心态去出发,对他们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用人格力量去感化他们。这样走进学生的心灵,与他们进行深刻的沟通,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班主任要以身作则

案例:这学期,我们班的环境卫生是打扫卫生间,每天的早上都要打扫,刚开始,学生们还非常好奇,拿着扫把和桶来打水战,看到这一情况,我早上带头先去,当然我还叫了几个同学,扫完了过后,微微出了一点儿汗,面色红润地走进了教室,对着和我一起打扫卫生间的同学说:“劳动使我们快乐!我为你们自豪!”现在每天早上,我们班的同学都争先恐后地去打扫,我相信:他们肯定从中享受到了劳动的乐趣。

分析:班主任凡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可见,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何况是自己的老师呢?

(3)要树立正确的学生观

案例:一次,上课铃响了,同学们都进了教室,上了大约5分钟的时间,忽然外面有个学生喊:报告!我立即打开门一看,原来是我们班的胡辉同学,这下我可气着了,就严厉地批评了他一顿:你干什么去了?马上就要期中考试了?你还上课迟到?还是准备考二三十分吗?平时大大咧咧的他这下可急了,眼泪分明在眼圈里打转。“你冤枉,我不是迟到,我是给语文老师交作业本去了的,这才来晚的。”我的脑中“嗡”的一下,是呀,我和语文老师商量了的,为了调动他的学习积极性,让他当语文科代表的嘛,我知道错怪了他,连忙给他道歉,他却气呼呼地走了,几天都不理我。

分析:都说“眼见为实”,可我亲眼所见,还是错怪了学生,这是深刻的教训,因孩子的心是稚嫩的,一旦你伤害了他,就不容愈合,我们作为教师在批评学生之前一定要好好想想,事情弄明白了吗?千万不能草率去判断、处理。如果学生和你产生了对立情绪,那么我们的教学就更难进行了。所以走近学生,从内心理解学生是最重要的。

这些案例告诉我们,我们班主任千万不要“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似的,坐等学生走向我们自己来打开心扉,一定要主动与学生进行交流。其实,教师只需向学生“跨”一小步,学生就会大踏步地向教师“奔”来,给学生一点“阳光”,学生就会“灿烂”,何乐而不为?

2.蹲下身子与学生交流。

案例:我听说过这样一件事情:一位父亲带着孩子去逛商场。一进商场,孩子就开始哭闹,并拉着爸爸的手往外走。爸爸在蹲下哄孩子时,发现在孩子面前移动的都是人的腿与鞋子,其他什么也看不到。他突然明白孩子为什么闹了。于是他把孩子抱起来,让他坐在自己的肩上。这下孩子不闹了,而且还看得津津有味。父亲明白了,孩子是个小人,他的世界只是他身高所在的范围,唯一与他平等的就是小朋友和他喜欢的小动物。这位家长以后再与孩子谈话时,都先蹲下来,与孩子保持在同一个高度。这样,一方面让孩子感到自己与爸爸是平等的,另一方面,也能令家长从孩子的角度、高度体会一些问题。这个故事让我很自然地联想到我们平时的课堂教学。是否能蹲下身子与学生对话呢?蹲下身子不仅是一种沟通技巧,更是一种教学态度——表现出你对学生的尊重和关怀。这样有利于班主任缩短与孩子的交往距离;有利于班主任深入到学生的内心世界;有利于班主任校准对学生的认识和判断。蹲下身子,不是自我“矮化”,而是人格升华;不是“迁就”儿童,而是为了平等待人;不是故作姿态,而是真情流露。我们经常在一些报纸、杂志、电视、网络上看到西方一些发达的国家教师,能够习惯地蹲下来给个别学生授课,那么充满爱心,难道我们中国的教师就比他们差吗?相信在我们听课的教师当中,有相当多的教师做得会更好、更优秀的。

3.掌握几种技术

比如查档、访问、交谈、观察、问卷等等。相信平时班主任们也都是这样做的。儿童的眼睛,儿童的情感,儿童的心理,构成了我们的内心世界。是的,正是儿童,是童心,给了我们智慧。爱会产生智慧,爱与智慧改变人生。

二、把握特征,认识学生

在走进学生的同时,要进一步认识学生。把握学生不同发展阶段的性格、心理、身体各方面的特征,对我们顺利开展教育教学工作有很大帮助。因此在教育过程中,班主任面对的不是“整体的人”,不是“抽象的人”,不是“共性的人”而恰恰是一个“具体的人”。更新观念,理解小学生。在我们现实生活中,由于受传统儿童观的影响,我们往往会自觉或不自觉地更多地关注孩子的生理、安全、归属与爱的需要,轻视甚至无视孩子希望得到尊重、认可与自信、自尊的迫切要求,人为地为孩子人格的和谐发展设置障碍。那么平时我们有些班主任一谈到尊重儿童,就联系到不体罚、不辱骂儿童上,其实这是尊重儿童的最低层次。

我们现在不得不正视一个现实问题,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服务行业,如果不做到主动热情,无异于自觉生路。随着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转变,教育已成为教师向学生和家长提供的一种服务,面对享受服务的上帝,教师热情一点,主动一些,应该是非常正常的事情。

总之,不会尊重,就没有教育,更谈不上教育的成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