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职业教育与教育筑就“中国梦”

职业教育与教育筑就“中国梦”

时间:2022-03-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教育为实现“中国梦”不断创造人才,铸造中华民族振兴牢不可破的基石。2014年6月23日,在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习近平就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做出重要指示。他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更好支持和帮助职业教育发展,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坚实人才保障。实现中国梦,不仅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更是为了实现人民幸福。

吴晓芳

伟大“中国梦”的实现任重道远。教育为实现“中国梦”不断创造人才,铸造中华民族振兴牢不可破的基石。职业教育为国家振兴、民族发展培养技术过硬、服务精良、态度良好、身心健康的技术人才,对于提高工业产品的质量、提高现代化建设的服务水平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当今世界,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新兴工业化国家,都把发展职业教育作为振兴经济、增强国力的战略选择。2014年在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习近平就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做出重要指示——“努力让每个人都有人生出彩机会”,中国梦由无数个五彩缤纷的个人梦所构成,中国梦的实现过程是个人人生竞相出彩的过程,要让每个人都拥有出彩的人生,就必须使每个人的理想和价值追求受到尊重,积极创造条件,努力为每个人的人生出彩提供保障。方向已定,贵在行动,重在落实。学习贯彻习近平关于职业教育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必须要创新体制机制、加强制度建设、转变社会观念,要面向人人,守住底线,补齐短板、技能安身,让每一个人都可以实现自己的梦想,让每一个人都有机会成才出彩,从而汇聚起共筑中国梦的磅礴力量。

一、教育是奠定“中国梦”的牢固基石

1.“中国梦”的实现任重道远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路途中必会面临众多的挑战。例如全球经济复苏缓慢,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体制性、结构性矛盾更加突出,经济增长面临巨大压力等,这尤其需要发挥教育的先导性、全局性和基础性作用,从而紧紧依靠科技创新和提高劳动者素质,推动产业结构升级转化,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如果教育不先行,人才就难以培养。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向教育发展要创新潜力、向人才开发要创新活力。强国必先强教,以上实现中国梦所面临挑战的解决都需要教育来为之提供强大的动力。教育已成当今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需求和战略选择,也成为加快我国从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将沉重的人口负担转化成庞大的人力资源、人才资本优势迈进的必然要求。

2.发展教育是实现“中国梦”的强大助力

习近平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美好前景,是实现中国梦必须把握的三个重要目标。而教育是国家富强的力量源泉,是民族振兴的重要基石,更是人民幸福的根本途径。从一定意义上说,教育决定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是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只有将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致力于培养优秀人才,下大力气办好教育、发展科教,让他们享受到公平、优质的教育,实现人的全面健康发展,才能坚定人民群众矢志不渝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决心,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才能认识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才能引导广大人民群众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而不懈奋斗。

3.教育为实现“中国梦”不断创造人才

习近平指出,实现我们的梦想,靠我们这一代,更靠下一代。人才资源是国家的第一资源,各国之间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之间的竞争。因此,创新人才培养是国家实力和竞争力的重要体现。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我国发展正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正处于从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转变的历史关键点上。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全民族的“中国梦”,需要一代又一代优秀的中华儿女为之不断前赴后继,为此,我们需要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再创教育新辉煌,从而为实现“中国梦”创造一代又一代为这一梦想不断奋斗的伟大的中华儿女。教育是一项为国家培养后备人才的崇高事业,寄托着整个国家和民族未来的希望。教育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是人力资源开发的基础,也是促进人自身全面发展的必然途径,在现代化事业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和全局性的重要战略地位。因此,只有加快发展教育,才能将我国沉重的人口压力转化为巨大的人力资源优势,推动我国从人力资源大国迈向人力资源强国。

4.教育铸造中华民族振兴牢不可破的基石

“中国梦”是我们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从近代以来,有无数的仁人志士为了这个梦想奋起抗争、历经磨难。直到现在,我们还行走在追逐伟大复兴的路上,矢志不渝。教育穿越了时间和空间,向我们展示了一代代热血中华儿女为了这个梦想奋斗的历史,展示了一幅幅前赴后继的生动画面,鼓舞着越来越多的中华儿女热爱民族,追逐梦想,提醒我们要有历史担当意识,增强忧患意识、使命意识、进取意识,始终把责任扛在肩上,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实现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二、职业教育——让每个人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

2014年6月23日,在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习近平就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做出重要指示。他指出:“要树立正确人才观,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着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弘扬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时代风尚,营造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良好环境,努力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要牢牢把握服务发展、促进就业的办学方向,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各层次各类型职业教育模式,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坚持工学结合、知行合一,引导社会各界特别是行业企业积极支持职业教育,努力建设中国特色职业教育体系。要加大对农村地区、民族地区、贫困地区职业教育支持力度,努力让每个人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他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更好支持和帮助职业教育发展,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坚实人才保障。

1.个人梦是构成国家梦和民族梦的基础

中国梦是民族复兴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实现中国梦,不仅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更是为了实现人民幸福。我们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最终目的还是要让人民过上更加幸福美满的生活。因此,就中国梦的本质内涵而言,它归根到底就是人民梦。

“行大道,民为本,利天下。”中国梦的人民性,决定了这一梦想的实现过程,在本质上必然是全体人民共同享有人生出彩机会的过程。在当今中国社会,国家梦、民族梦和个人梦是紧密相连、根本一致的。个人梦是构成国家梦和民族梦的基础,国家梦和民族梦为个人梦提供梦想成真的舞台。更重要的是,中国共产党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以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为根本原则和目的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以公平正义为本质要求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为每个人人生出彩提供了根本前提和保证。

2.努力为每个人的人生出彩提供保障

当前我国正处在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面临着转方式、调结构、惠民生的繁重任务与严峻挑战。没有高质量的职业教育发展的蓝图和目标就失去了坚实的基础,如同空中楼阁遥不可及。就职业教育而言,努力让每个人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就是要让每个接受教育的人都能有相应的收获与进步,都能具备社会生活之基本技能,都能找到自己的用武之地,都能依靠自己所具备的知识、能力开创自己和他人的幸福美好人生。如果职业教育做到了这一点,便充分体现了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基本办学宗旨,就能很好地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方向已定,贵在行动,重在落实。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统一思想和行动,是当前各级党委和政府、行业企业、教育战线和社会各界的重大任务。贯彻落实指示精神,就是要全面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这是一切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职业教育肩负着培养多样化人才、传承技术技能、促进就业创业的重要职责核心任务是培养具有技术技能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

贯彻落实指示精神,要创新体制机制。职业教育一头是教育、一头是产业,具有鲜明的跨界性。只有建立产教深度融合、校企紧密合作的体制机制,实现教育与产业、学校与企业两翼齐飞,才能办出有特色的职业教育,满足国家、企业、百姓三方面的需求。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是优化经济结构的迫切要求。我国高投入、高消耗、偏重数量扩张的发展方式已难以为继,推动经济在稳定增长中优化结构,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是契合产业升级的必然要求。保持中高速增长和迈向中高端水平双目标,服务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必然需要多类型多层次的数以亿计的领军人才、应用型人才、技术技能人才。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是保障改善民生的现实要求。党中央、国务院已明确,到2020年,形成适应发展需求、产教深度融合、中职高职衔接、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相互沟通,体现终身教育理念,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现代职业教育是一个教育类型,而不是教育层次,以就业为导向,不以升学为目的,不断契合产业发展升级,可以直接创造价值,体现终身教育理念,让每个人都有机会通过教育改变自身命运,为人人搭建职业可持续发展的“立交桥”。

贯彻落实指示精神,要加强制度建设。继续加大对农村和贫困地区职业教育支持力度。服务国家粮食安全保障体系建设,积极发展现代农业职业教育,建立公益性农民培养培训制度,大力培养新型职业农民。在人口集中和产业发展需要的贫困地区建好一批中等职业学校。制定奖补政策,支持东部地区职业院校扩大面向中西部地区的招生规模,深化专业建设、课程开发、资源共享、学校管理等合作。加强民族地区职业教育,改善民族地区职业院校办学条件,继续办好内地西藏、新疆中职班。

贯彻落实指示精神,要转变社会观念。目前,存在职业教育对学生吸引力不足的现象,原因有四个关键词,即生源、观念、履职、评价。出生率下降、生源逐年减少,轻视职业教育的观念还不同程度的存在,有的地方政府履行发展职业教育的职责远不到位,科学合理的人才评价标准与机制还不健全。职业教育要有吸引力,必须解决两个问题,第一,学生要有发展,第二,就业要有优势。就业问题不是教育部门一家能够做好的,比如职业资格证书的标准,应该由行业、企业等携手完成。

改变现状,增强吸引力,尤其要从三个方面下真功夫:一是转观念。大力弘扬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时代风尚,引导政府、社会、群众,也包括教育部门自身转变观念。要坚决破除用人上的各种歧视政策,取消身份、单位、部门、所有制、性别等限制,努力让每个人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要引导全社会转变人才观念大力宣传优秀一线人才的社会贡献,弘扬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时代风尚,营造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良好环境。二是促改革。全面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推动职业教育与产业升级、公共服务、人的全面发展紧密对接,为国家、社会、家庭和个人创造价值。三是强内涵。提升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夯实职业可持续发展能力,使职业教育成为人们改变自身命运的重要选择和有力支撑。

贯彻落实指示精神,要面向人人,守住底线,补齐短板,技能安身。技能包括技术技艺和能力水平。培养学生的公共技能、专业基本技能、专业相关技能、专业核心技能是职业教育的目标任务,是各级各类职业教育的必然要求,也是区分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与职业层级教育的分水岭和试金石,是职业教育是否具有存在意义和生命力的基点所在,关系着人们的生计问题,含糊不得。古人讲安居乐业,如果没有一技之长是很难做到这一点的。因此,职业教育一定要让学生具有求生存求发展的基本技能,使之解决好最为基本的生计问题,使之具有人生出彩的基本条件,为成就出彩人生奠定基础。应在加大对农村地区、民族地区、贫困地区职业教育支持力度的同时,完善对农民、农村转移劳动力、下岗职工、失业人员、残疾人、退役士兵等弱势群体资助政策,在普惠基础上实行特惠,让社会地位不利群体都有机会接受职业教育,提高技能,促进就业。

人才兴,则国强。技术技能是一个国家创新创造力不竭的源泉。要在全社会弘扬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时代风尚促进形成“崇尚一技之长、不唯学历凭能力”的社会氛围激发年轻人学习职业技能的积极性。劳动创造财富,技术技能创造社会进步。我们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努力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让每一个人都可以实现自己的梦想,让每一个人都有机会成才出彩,从而汇聚起共筑中国梦的磅礴力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