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学初探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学初探

时间:2022-03-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现代化与大众化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此观点认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一个多维复合概念。无独有偶,也有学者指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本质是马克思主义与人民大众相融合。显然,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同样体现了全面、科学地认识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原则。

白立强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现代化与大众化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一定意义上,中国化反映了马克思主义的空间范畴,现代化体现了其时间维度,而大众化则表达了其价值归宿。换言之,无论中国化还是现代化,最终都归结到大众化上来。因为,马克思主义关注的是人,马克思主义理论是人学理论。正是马克思主义与人民群众息息相关,才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成为可能。何谓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呢?

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内涵

自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以来,学界对此进行了深入探讨。这对于深化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认识具有积极作用。概而言之,其主要观点包括:

1.思想动力论

该观点认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化为指导人民群众改造世界的内在动力和思想武器。具体而言,有学者指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要将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通过宣传普及,深入到群众中去,转化为人民群众改造世界的内在动力,并在群众的实践中进一步提升和发展这一理论。有观点则强调,所谓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要关注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使人民群众心悦诚服地接受马克思主义,使马克思主义成为人民大众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还有学者认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群众、指导群众实践的过程,是理论变成物质力量和群众掌握精神武器的过程。

2.多维复合论

此观点认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一个多维复合概念。如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指当代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由抽象的理论转化为具体的实践指南、由深奥思辨转变为通俗易懂、由执政党的指导思想转化为人民群众理解和认同的思想信念的过程,并内化为人民大众自觉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还有观点主张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一个复合概念,从普及主体看,是指马克思主义由专家走向人民大众的过程;从表现形式看,是指马克思主义由高深理论走向通俗理论的过程;从维系力量看,是指马克思主义由制度维系走向群众自觉实践的过程。

3.指导实践论

这种观点认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主要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大众化,并以此指导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如有学者指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重点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大众化,即通过理论宣传和传播教育,使广大人民群众理解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并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自觉运用这一科学理论,以实现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目标。另有学者认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大众化。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实际上就是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大众化,就是使这个理论体系为大众认同、掌握并能内化为大众的信念,从而自觉地用来指导社会实践

4.互动往复论

此观点认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理论指导实践和实践推动理论发展的双向互动过程。如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在保证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内容的科学性和完整性的前提下,将原本晦涩难懂的理论变为通俗易懂的理论,进而被广大人民群众理解和掌握并运用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去,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并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再度实现大众化,从而指导实践的循环往复的过程。还有学者认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以中国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一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最新理论成果与人民群众的生动实践结合起来,使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走向大众,不断赋予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以民族特色。因此,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必然是“理论掌握群众”与“群众掌握理论”的内在统一,其过程就是双向互动。

客观而言,上述探讨都有其正确性,并对深入理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内涵起到积极推动作用。然而,综观学界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问题的思考,其基本视域依然存在停留于学理层面之嫌,没有触及到问题的根本。或者说,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决不仅仅是一个理论问题,从终极来看,是一个实践问题。因为:

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精髓就是实事求是,马克思主义鲜明的理论特征就是实践性。就此而言,马克思主义不是脱离现实的空中楼阁,而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实践过程。自马克思主义产生一百多年来,马克思主义之所以一直呈现着强势的生命力,原因就在于马克思主义本身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此,世界观和方法论不是抽象的,或者说,只有实现方法论与现实的结合才有实际意义。马克思主义是社会实践的产物,所以马克思主义必然立足、服务于现实。因此,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马克思主义作为方法论与社会现实相结合的过程,即回归社会实践的过程。一定意义上,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发展过程中的理性回归,体现了鲜明的实践性品格。

这意味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理论掌握群众”,即实现马克思主义与人民群众的统一,或者说,不能把马克思主义仅仅当作一种理论,而应该把马克思主义看作人民群众改造社会现实的实践。所以,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质就在于还原本来意义上的马克思主义,将马克思主义由一种“庙堂理论”“意识形态”转变为社会生活实践。这也正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依归之所在。之所以得出这样的判断,原因有二:其一,方法论依据,即马克思主义的形成与发展流程大体上是:由“具体”到“抽象”,再到“具体”的无限演进过程,进而言之,就是:“现实的具体”——“理论的抽象”——“理论的具体”——“现实的具体”。其二,学界的相关佐证。如有观点认为:马克思主义“来自大众”“为了大众”“依靠大众”以及“服务大众”。无独有偶,也有学者指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本质是马克思主义与人民大众相融合。

正是在此意义上,笔者认为,所谓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指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性特征或者说生活化要求,是将马克思主义由理论形态转变为现实形态、由意识形态转变为实践形态的过程,并在人民群众改造社会的活动中实现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形态与现实形态、意识形态与实践形态的统一。

显然,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同样体现了全面、科学地认识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原则。把握了这一点,对于高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教育教学具有一定意义。

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对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学要求

今天是一个理性回归的年代,也是找寻本根的年代。

作为认识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原则,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马克思主义生活化。因为“最高限度的马克思主义=最高限度的通俗化”。或者说,“马克思主义并不玄奥。马克思主义是很朴实的东西,很朴实的道理。”为此,学习马克思主义,就应“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广大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实践结合起来,使口头上的马克思主义变成实际生活里的马克思主义,赋予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鲜明的实践特色”。鉴于此,有学者认为,“日常生活理论”是认识马克思主义的一个视角。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教学方式的生活化,就是在教学过程中紧密联系马克思、恩格斯和当代大学生的现实生活世界,一是充分利用和依托马克思当时的社会生活环境及他们自身的主观条件,即采用走近马克思的景观式全方位展现方法,通过还原一个立体丰富的马克思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二是紧密结合大学生的校园生活环境和社会环境,使学生生活的宏大时空成为马克思主义教育教学的活水源头,即生活就是课堂、生活就是理论,使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教学形象化、生动化、具体化。“原理”课教学的生活化既是社会客观现实的要求,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的要求。换言之,马克思主义不是理论的,而是生活的。因此,“生活化”是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教学的基本切入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本内容和价值就在于生活与实践,为此,有学者指出,马克思主义的本体论实际上是“生活本体论”。

马克思主义理论生活化对高校思想政治课的教学要求包括:

首先,教学理念原生态化。理论源于现实生活实践。同样,原创马克思主义理论也基于当时社会生活实际,即原生态生活。一定意义上,鉴于原生态场景的支撑,原创马克思主义是具体的、形象的。然而,当时间淹没了历史,历史淹没了记忆,当时生动的理论在时间流变中逐渐脱离原来的空间,从而演变成了某种抽象。无疑,这构成了当代大学生接触、认识原创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时空屏障。为此,还原原创马克思主义理论产生的现实场景成为必要。这要求将原创马克思主义理论产生的时空背景拉入到当前,把原生态的历史画卷呈现在学生面前。这意味着,教学过程中适时地联系经典作家的个人人格魅力及其原创理论,尤其是将能够深深打动当代大学生的经典作家自身品格、意志等方面的原汁原味的生活场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再现出来,同时结合授课内容适当引用原创经典理论中精彩话语表达,从而在展现立体的、丰富的、生活化的马克思和马克思主义的过程中唤起大学生学习马克思主义的兴趣。

其次,理论传授人文化。理论传授过程中由理论到理论式的逻辑推演是教育教学中的本本主义,此乃人文学科传授方法之大忌。理论是灰色的,而理论之根基常青。灰色的理论是静态的、抽象的,而理论之根基——现实生活——是动态、生动具体的。为此,抽象的理论只有借助于现实生活的回光返照才能重现本然的动感与形象。正是在此意义上,欧阳康教授指出,当前把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切入点就是“日常工作和生活”。

事实上,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并非仅仅在于让接受者了解一些零散琐碎的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更为重要的是学以致用,即将马克思主义作为方法论以指导、改善人们的生命活动样式,从而提高人类的生命活动状态,逐步趋向于自身自由自觉的全面发展。这体现了理论对于实践的意义。事物运动是双向互动状态。如果说理论指导实践是其中一个方面,那么,另一个方面就是实践对于理论的意义——现实生命活动样态是理解、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点。

现实生活丰富多彩、千姿百态,到处都是鲜活、跃动的“动感地带”。其中,既有草根阶层的命运奋争,也有“富二代”的生命律动;既演绎着成年人童话,也呈现着少壮派的无限风光;既有芙蓉、玉凤姐的张扬,也有天仙妹妹的传奇;既有杨丽娟与刘德华之间的离奇对话,也存在关于各个星腕级人物天方夜谭式表达;“宅男”与“剩女”并存、“啃老族”和“月光族”派对……活生生的生命个体纷纷登场、异彩纷呈,每个个体就是其中一支画笔,他们的一举一动虽然不都是挥毫泼墨式的人生大写意,但受个性化时代浸润而展示出的生命轨迹依然具有足以吸引大众眼球的魅力。

生活只能到饮食男女、行住坐卧当中去寻找——这里存在的不是沉寂、僵化,而是立体的人的文化表达。把握住它,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予马克思主义以洞察。当然,对于马克思主义决不能将其庸俗化,然而,无可否认的是,只有在现实生活的土壤中理解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才显示出其生机与活力。

第三,语言表达时代化。语言作为信息传递载体在理论讲授过程中具有相当关键的作用。时尚化的语言表达因其强烈的语感冲击力往往产生较好的教学效果。生活在当前的信息时代,大学生每时每刻都在与各种各样的新闻、媒体零距离接触,为此,其精神文化生活也日趋“新潮化”“前卫化”甚至“另类化”——实际上“新新人类”式时尚一族已经存在了若干年。他们可以“囧”、可以“寒”;有时也可能“BT”(变态)和“PK”(对决)。信息社会条件下,人们频繁的交流与互动使网络语言不断催生着时尚表达,并渗透到各种语境之中。时尚网络词汇甚至逐渐演变成为大众所认可并被主流媒体接纳的语言文化。鉴于这一事实,思想政治课程教学也应汲取语言表达中的时尚元素,以根据现实需要充分弥合理论教学与学生生活实际之间的“交流距离”,尽可能通过营造贴近学生的话语体系——或公共语境——实现教与学的最佳统一。当代网络流行语作为一种信息载体,是社会存在及其意识发展的集中体现。诸多新潮的网络“雷”词,尽管产生于特定的语境之中,但一经运用就逐渐被广大网友和大众认可并约定俗成般赋予其某种确切意义,并最终成为人们传递信息、表达态度的公共话语。因此,在可能的情况下,将学生熟知的网络流行语信手拈来,传递信息、讲授相关理论,这不但非常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并为学生接受,而且无形之中能够击碎教与学之间的语言屏障,一定程度上,拉近师生之间的认知层次——师生完全站在同一交流平台上,提升师生亲和力。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从而对教育教学大有裨益。

当然,以上三方面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联系的内在统一体——在现实生活中达成一致。

三、高校思想政治课生活化教学点滴尝试

思想政治课生活化教学过程包括三个基本环节:一是把握教材,二是把教材体系转换为教学内容,三是教学内容生活化。

首先,就教学理念原生态化而言,这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根据教学内容需要,适当联系经典作家自身生活画卷,即借助经典作家具象的生活场景为教学内容传授提供帮助。如在讲授“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小节时,其中就涉及到了马克思自身主观条件对经典理论产生的作用。在此可以简要介绍马克思的相关资料,尤其某些感人素材。如马克思是在颠沛流离、饥寒交迫的情况下进行理论创作的,其付出的代价与遭受的困境难以想象——然而,以马克思的个人信仰作参照,在马克思看来,一切都算不了什么。抓住其中的一个片段重点讲述自然可以收到较好效果:其一,通过彰显马克思的人格魅力,展现给学生一个鲜活的、有血有肉的、情感丰富、意志坚强的马克思,以此形成链锁效应,进而激活学生固有观念中的“化石”“文物”级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使马克思主义理论跃动起来,从而缩短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其二,对于学生人生价值实现与定位有所启示,即成功需要付诸努力、品尝艰辛。日前,复旦大学校长杨玉良教授针对学生在人生规划与自我设计方面急功近利、力图走捷径的倾向之所以提出批评,原因就在于此。毕竟,通向成功的路,都在施工中。

二是在教学过程中,在适当情况下引用经典话语,以其简练、形象与深邃展现马克思主义理论表达方式上的“内在美”——诸多经典话语具有相当强的思想冲击与震撼力,由此能体现出经典理论的独特魅力。如讲授“实践的物质性”时,可以引用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一文中精炼表达:“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又如,讲授“社会存在对社会意识的决定作用时”,可以借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一句表达:“占统治地位的思想不过是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关系在观念上的表现,不过是以思想的形式表现出来的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关系”。再比如,探讨“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时,教材中提到,“离开了阶级斗争,就无法理解阶级社会的发展。”这意味着,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内在的必然现象,不可避免。于此,经典理论中存在形象表达:人类的进步就像“可怕的异教神怪那样,只有用被杀害者的头颅做酒杯才能喝下甜美的酒浆。”在社会主义部分探讨社会发展的曲折性时,可以引入“两个决不会”以及“社会发展是自然历史过程”观点中的经典表达进行佐证。

其次,理论传授人文化与语言表达时代化实际上统一在一起。在此,笔者联系现实生活进行初浅的探讨。

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这是贯穿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一个基本判断。能否说清楚这一问题,直接关系到学生对“原理”课程的学习兴趣以及最终的教育教学效果。为此,教学过程中借助于对典型事例的解析,既能引起学生的认知共鸣,又能在生活化的氛围中领略到:一则马克思主义距离我们并不遥远,就充斥于你、我、他生活之间,二则可以体悟到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内在价值与意义。

当然,教学过程中适当地就某个论题以文学性的话语引入(这也是理论讲述人文化的内在要求),更有助于营造生活化的教学情境氛围。如:

人间万象,瞬息万变,令人目不暇接。走在人生路上,步履匆匆,人们难得有时间与心情欣赏左右的风景。不仅如此,今天生活的快节奏好像没有留给人们丝毫思考的时间——人们还没有来得及浏览眼前的景像时,新的现象又出现了。所以,实践的脚步总是先于思考。

为什么当代人时常心存迷茫?其原因,一是没有时间与心情。一定程度上,这是次要的。问题的症结应在于没有科学的思维方式。

由此引出:

马克思主义作为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就是打开人们心头迷茫之门的钥匙。马克思主义作为科学的方法论,既是认识世界的方法论,也是改造世界的方法论。所以马克思主义所内含的认识世界的功能就是帮助人们认知社会的一双“慧眼”。

至此,就是以人文化表达切入论题。继之,结合发生在身边的典型事例进行论析。如:

试以杨丽娟事件与李宇春事件为例说明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功能。如何看待诸如此类的种种现象呢?

以此引出马克思主义理论一基本命题:物质决定意识,物质生活状况决定了人们的经济生活、政治生活与文化生活。以此推论,物质生活是基本需要,文化生活是必然取向。因而,有人说,一个人值得炫耀的不是他的财富,而是他的思想。

结合现实具体解析:

今天,随着市场经济机制运行,国民摆脱了贫困生活,由温饱渐次步入了小康。这意味着,基本生存问题一旦解决,或者说,当温饱不再成为问题,生命的逻辑自然使人们将生活的着眼点逐渐指向精神层面,最终在全民相对富足中集体迈入大众娱乐化空间。可以说,自上世纪末以来,国人基本走进了一个群体狂吹的时代。一定意义上,草根出身的赵本山与商界名流周立波作为工农商等大众阶层整体娱乐化的典型代表分别以两种不同的演艺风格引领起了国人精神文化生活的方向。

一时间,娱乐与被娱乐合而为一,并演绎成民众的自娱自乐。这股劲风终于促成了2009年的山寨春晚,网上初暴其节目单——其对生活的调侃程度着实令人捧腹。

这就从现实层面论析了精神文化生活需要是现实生活的必然逻辑。这体现了事物发展的方向性——质的向度。就此而言,追求精神生活享受本无可厚非。但事物不是质的单一存在,而同时兼有量的向度。惟有从量与质统一的角度把握事物,即守其中道,才是正确选择。

马克思主义理论也明确地说明了这一点。

结合上述事例继续剖析:

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出,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如果不能在适度范围内把握某个事物,则势必走入极端,从而造成对人自身生命状态的背离,甚至个人沦为自身活动的俘虏与奴隶。此时,享受成为自虐直至自虐虐他、娱乐成为疯狂直到歇斯底里。显然,无论杨丽娟事件的不幸还是李宇春事件中相关人员的行为,其严重或扭曲程度,原因盖出于此。

进而言之,杨丽娟事件与李宇春事件都将精神狂欢演绎到极处。不同的是,一定意义上,杨丽娟是一对一的个体行为——杨对歌星刘的崇拜,而李宇春事件是群体行为——众多粉丝对李的狂热。但共同的是,两者都反映出星级人物对芸芸众生的灵魂抽取——使本来完美的性灵与躯体的统一体两相分离,只剩下毫无生气的走肉行尸。正如某歌词所渲染:我没空理会我,只感受你的感受。你要往哪走?把我灵魂也带走,它为你着了魔,留着有什么用?你是电,你是光,你是唯一的神话。……你主宰,我崇拜……我为你发了疯……你是火,是我飞跃的尽头……没想过要逃脱……

从分析问题角度看,到此就较为全面地阐释了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的内在意蕴。然而,就思想政治课教学要求而言,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目的注定了还有继续分析的必要。

这要求以适当的尺度定位民众与星级人物的关系,以给学生提供启示。

客观而言,无论各种明星还是普通民众,都不是本真生活的圆心,或者说,即使有圆心,也应该是互为圆心而已。实际上,明星与民众的关系是对等的:明星愉悦了大众,而大众的认可成就了明星。正是通过明星与民众在心灵的沟通与对接当中搭建起互为精神玩偶的对对碰,才成就了双方生命价值体验的巅峰。其间,二者中的任何一方都不应该为另一方顶礼膜拜,但可以相互欣赏。如果把“你主宰,我崇拜”当作自娱自乐、消遣生活的口头表达也无可厚非,假如果真以追星族“我用青春赌明天”方式表达生命存在的全部意义,则值得反思。

退而言之,星级人物真的那么可爱吗?且不说赵忠祥对星级人物的评价——装嫩、犯贱、发嗲——是何等“惨烈”,就凭大家的耳闻目睹,尤其当诸多“门”事件——吸毒门、猥亵门、艳照门以及涉黑门等发生之后,生活于社会现实之中的人们应该对于星级人物做出理性的判断。

上述是以马克思主义方法论为指导对某些社会现象进行的解读。现实永远是支撑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活水源头。就此而言,现实既是推动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根基,也是学习、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本切入点。这当然也是理论联系实际的内在要求。

时代发展给社会各个领域注足了浓厚的人文生活气息。在课堂教学中,朝气蓬勃的莘莘学子青春洋溢,自然而然,他们的活力浸润了一切。其间,理论在与生活的联手激荡中轻彩飞扬,并化作成理论空气——在呼吸中大学生得到了马克思主义的滋养,同时马克思主义借助生活化平台穿越时空而定格为永恒。就此而言,生活化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灵魂。

不可否认,“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意识形态性特征必然对教学提出规范化的要求。为此,须正确处理规范化与生活化的关系。规范化与生活化不只是对立的,更是统一的。无论规范化还是生活化都应该在联系社会生活实践的前提下达成一致,从而使“原理”课程教育教学收到实效。

作者简介:白立强,(1970—),男,河北武邑县人,法学博士,衡水学院法政学院讲师,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研究。

该文章发表于2011年第1期《保定学院学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