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大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仰教育探析

大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仰教育探析

时间:2022-03-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大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仰教育中的以人为本就是以学生为本,一切为了学生,把学生作为信仰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所以,要完成大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仰的最终确立,就要加强党的作风建设,提高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威望。因此,在大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仰形成这一问题上,我们必须注意充分发挥家庭对大学生的教育、影响和引导作用。

陈如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仰可以表述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信不疑与敬仰,并且愿意身体力行,不懈追求。大学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仰不仅影响其人生态度和个人成长,而且还关系到社会稳定、社会凝聚力和社会发展,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整体进程。信仰不是与生俱来的,必须通过长期的学习和实践才能逐渐确立,特别是在我国进入改革与发展的关键时期,加强大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仰教育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

1.大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仰教育的基本原则

1.1 方向性原则

方向性原则,就是大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仰教育要有明确的社会主义方向,社会主义方向性是我国高校信仰教育的根本要求,也是信仰教育的根本目的。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今天,由于各种负面作用的影响,部分大学生政治信仰迷茫、社会主义信念淡薄、个人主义和拜金主义滋长。因此,我们有必要在大学生信仰教育中坚持方向性原则。

1.2 以人为本原则

大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仰教育中的以人为本就是以学生为本,一切为了学生,把学生作为信仰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以人为本的原则要求高校信仰教育要在学生现有的基础上,既注重群体的和谐发展,又注重个体的差异发展,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其形成科学的信仰,感受生命的意义。

1.3 灌输与疏导相结合原则

大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仰教育必须坚持“疏”与”导”相结合的原则。通过“灌输”使大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并使之深入到大学生的心中,加强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教育,开展基本国情和形势政策教育,从而坚定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方向和共产主义理想;通过“疏导”解决大学生思想认识上存在的困惑、疑问,消除他们对现实社会的抵触情绪,明辨问题是非,防止大学生信仰多元化。

1.4 层次性原则

层次性原则,就是指大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仰教育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根据不同的思想状况和觉悟水平,区别对待,分层次进行,根据不同对象的思想行为实际,采取不同的教育内容和目标要求。只有这样,才能增强信仰教育的针对性,提高教育效果。

2.大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仰教育的主要途径

2.1 不断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和实践教学

2.1.1 要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

教师是思想政治理论课这个信仰教育主渠道的中坚力量,他们的素质和工作状态如何,对信仰教育效果影响很大。一个好老师犹如一本好书,有时甚至会影响学生的一生。因此,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是非常必要的。可以通过多种渠道、多种形式的培训、进修、学习,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业务水平,改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知识结构,造就一大批骨干教师和学术带头人。规范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只有进行过专业、系统的学习,具有较高的理论素养和教学能力的教师才能够担任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任务。

2.1.2 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实现教学内容的与时俱进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必须实现教育方法和手段的创新,这是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的重要环节,是提高信仰教育吸引力、说服力、感召力的有效途径。同时,针对社会转型期中国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也必须与时俱进,顺应时代发展要求和大学生健康成才的需要。对于大学生思想上存在的一些困惑和疑虑,必须予以正视和加以正确引导,从而有效地帮助大学生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仰,毫无疑虑地投身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事业中去。

2.1.3 加强信仰教育的实践环节

社会实践是塑造大学生科学信仰的重要环节,对于促进大学生了解社会、了解国情、坚定理想信念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高校应广泛实施实践教学,可以通过开展参观考察、社会调研、建立社会实践基地等形式,让大学生走出校门,深入社会,突破课堂教学和书本在时空和信息广度上的局限,提高大学生的认识水平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帮助大学生在深入了解改革开放伟大成就的实践中,认识到我国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正确性,增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认同感和历史责任感,确立正确的政治信仰。

2.2 优化社会环境,发挥社会教育的保障作用

2.2.1 大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不断前进

在当今时代,要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仰发扬光大,为广大民众和大学生所信服,发挥巨大的感召力和凝聚力,就必须以辉煌的经济成就和社会全面发展进步为底蕴。实实在在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对于坚定大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仰而言,比任何形式的思想政治教育都更具有说服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不断前进,关键在于发展,尤其是要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

2.2.2 积极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宣传普及活动

通过积极的广泛而深入地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普及活动,深入到群众中去,推动当代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并和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以及社会实践相结合,为大众所理解、接受和信仰,内化为人民大众的思想观念和价值观念,转化为人民群众实践活动的内在动力,成为人们精神世界的坐标和实践的指南,从而使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真正成为当代大学生的信仰,真正成为当代大学生的行动指南。

2.2.3 倡导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任何社会都有自己的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社会占主导地位的观念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通过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不断胜利,坚定全国各族人民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仰。

2.2.4 加强党的作风建设,提高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威望

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它的党员干部持什么信仰,有什么样的觉悟,做什么样的事情,就成了人们关注的焦点,对广大人民群众信仰的形成也产生着深刻的影响,进而影响到大学生信仰的形成。所以,要完成大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仰的最终确立,就要加强党的作风建设,提高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威望。

3.发挥家庭教育和大学生自我教育的重要作用

3.1 充分挖掘家庭教育在信仰教育中的基础作用

家庭成员信仰情况直接影响到大学生的信仰取向,家庭教育在大学生信仰形成中具有巨大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在大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仰形成这一问题上,我们必须注意充分发挥家庭对大学生的教育、影响和引导作用。

当前,要充分挖掘家庭教育的基础作用,建立家庭、学校、社会相给合的大学生信仰教育体系,使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相互配合、相互促进。

3.2 注重发挥大学生自我教育在信仰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自我教育,就是个人把自我作为教育对象,自主进行自我评价、自我体验、自我调控,不断向更高的境界发展,最终实现自我超越,完善自我人格。教育的制高点是自我教育。我们要注重对大学生自我教育潜能的培养与挖掘,提高大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使大学生充分认识到信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性,并自觉地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仰纳入到自己的血液中。

作者简介:陈如智(1979-),女,河北阜城县人,法学硕士,衡水学院马克思主义教学部教师,副教授。

该文章发表于《职业教育》2013年第4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