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农村学校信息化建设的督导实践

农村学校信息化建设的督导实践

时间:2022-03-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但在日常督导检查中,我们发现农村中小学对“班班通”和其他信息化设备的使用和管理情况不太理想。督促电教中心检查的同时,督导室重点监督学校对信息化设备的管理和使用情况。在督导室与学校签订的年度目标考核责任书中,把信息化设备的管理和使用率作为一个重要指标加大分值进行考核。各学校成立信息化建设领导小组,全县形成了督导室(教育局)、学校、教务处、功能室、教师五位一体的管理体制。

◎秦国志 赵宗乾

永昌县以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检查为契机,从2012年开始,利用三年多时间完成了全县中小学信息化设备的装备工作,为每个班级安装了“班班通”等设备,开通了“三通两平台”,基本满足了教学的需要。但在日常督导检查中,我们发现农村中小学对“班班通”和其他信息化设备的使用和管理情况不太理想。针对这种现象,县督导室有针对性地开展常规督查和专项督查,通过几年来的有效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班班通”等信息设备的使用率不高

我县农村中小学的“班班通”等现代教育信息技术设备已基本配齐,实现了信息技术设备的班级全覆盖,但由于传统观念的影响、师资队伍的相对薄弱,造成设备使用率较低。中小学学生每周只有一节微机课,教师课堂教学主要采取信息技术为主的课堂演示型教学模式,学生只是被动接受,其学习的主动性得不到充分体现,基于网络资源的自主性学习、协作学习几乎没有。对于信息设备的运用,主要采用教师操作为主,学生观看电视或大屏幕的教学形式,其强大的网络功能、超文本功能和交互式功能尚未得到合理开发。一些学校花费大量资金购置的先进设备只能勉强用来上公开课或开大会用,没有在教学中发挥应有的作用。教师信息技术专业技能素质低加上设备和课程资源利用率不高,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不能有效整合。

(二)信息化设备管理不规范

部分学校管理制度欠缺,没能做到责任到人。设备资产没有全部登记造册,大多是原来商家提供的一个设备清单,没有分类存放,账物不相符,管理员对家底不清。

(三)信息技术管理员和任课教师素质偏低

管理员变动过于频繁,任课教师大部分是兼职教师,其专业素质还没有达到知识标准化、技能专业化,其教学水平仅仅是照本宣科,课题拓展不够。大部分管理人员不懂业务,只能当一个保管员,不能进行常规系统维护、保养、修理,设备一旦出现问题就无法使用,影响了信息技术教学的正常有序开展。

(四)学校教师的信息技术技能整体水平较低

45岁以上的教师中95%的只是会简单的打字、排版、绘制表格,不能对计算机操作自如,更谈不上制作教学软件。课程资源包中的教学资源教师不会使用,即使培训了也不会熟练运用。学校缺乏信息技术骨干教师,或对其他教师起不到骨干带头作用,这就造成在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课堂教学时缺乏指导的现象。

二、采取的措施和办法

2012年底我们发现上述问题后,县政府教育督导室及时把问题反馈给县教育局电教中心。督促电教中心检查的同时,督导室重点监督学校对信息化设备的管理和使用情况。

(一)加强对信息化设备管理和使用的常规督查和专项督查

创新评估机制,制定督查方案,利用开校查课表课时的设置、教师的配备、管理制度的完善、教师的教学计划,学期中查设备的运行、管理人员的记载、教师的备课和使用、设备的完好,学期末进一步查各功能室和教师的使用记载、学校和教师的总结,使之形成制度化、规范化和常态化,提高教学设施设备使用率。

(二)进一步完善考核体系

在督导室与学校签订的年度目标考核责任书中,把信息化设备的管理和使用率作为一个重要指标加大分值进行考核。学校领导、管理员和任课教师在思想上高度重视,使该项工作落到实处。各学校成立信息化建设领导小组,全县形成了督导室(教育局)、学校、教务处、功能室、教师五位一体的管理体制。将各学校教师的信息化教学开展情况纳入到教学常规管理中,通过听课评课、检查反馈,督促教师掌握现代教育技术,向信息化教学模式迈进。

(三)加强农村信息化教育的师资队伍建设,促进教师由传统型向适应信息化教学的新型教师转变,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

督导室建议以教育局电教中心为依托,每学期为各学校集中培训一批骨干教师,骨干教师以师带徒的方式对全校教师进行校本培训。通过集中培训和校本培训,大部分教师克服了信息化教学中的一些障碍,掌握了一体机的使用、课件制作的基本方法、多媒体的综合利用等技术,为信息化教学的开展提供了技术支撑。积极推进信息化设备在学科教学中的应用,激励教师使用信息化设备,采用下载网络资源、电脑网络备课、电教示范课、公开课、微课、交互式辅导和在线评价等方式,将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深度融合。县教育局教研室积极开展中小学电教课竞赛,电教中心组织全县微课大赛,推进了信息化教学向纵深发展。

(四)注重将“传统”与“现代”有机融合

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不是简单地把信息技术仅仅作为辅助教师用于演示的工具,而是要实现信息技术与教学的“融合”,不仅仅是策略或内容上的交叉、渗透与组合,更重要的是其表达的一种新的教育理念。因此,教师必须把信息技术其具有的信息量大、方便快捷等优势与传统教学的板书、面对面情感交流等优势有机地融合起来。

通过近三年的追踪监督与指导,我县农村中小学微机室和其他功能室的管理明显加强,管理制度趋于完善,教师队伍相对稳定,学校考核体系完备。微机课时开足,微机室和其他信息化设备全天候向教师开放,每天下午课外活动向学生开放,学生动手操作能力明显加强,教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和方式明显改观,教学方法进一步改进,基本做到了信息技术与各学科的有机融合,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2015年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省级督导和国家评估认定中,我县信息化建设的各项指标高标准达标,微机室和各功能室的使用和管理得到了专家的高度肯定。

(秦国志 赵宗乾 永昌县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