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活动理论视野中的课堂教学活动

活动理论视野中的课堂教学活动

时间:2022-03-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我们常用“生命活动”一词来表征生命的存在,这说明,活动是生命的存在形式之一。课堂教学活动是活动的一种,显然这是师生的生命在活动。为了更好地认识课堂中的生命活动,我们需要从活动理论的视角来观察和思考课堂中的活动。通常来看,一个完整的活动是由需要、动机、目的、达到目的的条件和与这些成分相关的活动、动作、操作组成的。人类活动的各个基本“组成部分”是实现着活动的动作。

我们常用“生命活动”一词来表征生命的存在,这说明,活动是生命的存在形式之一。课堂教学活动是活动的一种,显然这是师生的生命在活动。为了更好地认识课堂中的生命活动,我们需要从活动理论的视角来观察和思考课堂中的活动。

活动理论起源于康德与黑格尔的古典哲学,形成于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被维果斯基提出,成熟于苏联心理学家列昂捷夫与鲁利亚,是社会文化活动与社会历史的研究成果。

活动理论研究的代表人物Kuutti认为,“活动理论是一个研究作为发展过程的不同形式人类实践的跨学科框架”,包括同时联系的个人和社会层面,以及制品的使用。

1.活动理论对人的活动从形式到本质的认识

活动理论的内容多在哲学、心理学、教学论的著作中有论述,其主要观点如下:

(1)活动是人类存在的普遍特征,一般是指主体与客观世界相互作用的过程,是人类有目的地影响客体以满足自身需要的过程。[30]

(2)活动是躯体的、物质主体的分析性单位,而不是它的垒加性单位。活动不是反应,也不是反应的总和,而是具有自己的结构、自己的内部转变和转化、自己的发展的系统。[31]

(3)活动的基本特征是它的对象性。活动的对象表现为两重性:第一性表现为对象的独立存在,它使主体活动服从于它并加以改造;第二性表现为对象的映像——主体对对象的属性的心理反映产物,而这种反映是由于主体的活动而实现的。一种活动与另一种活动的区别,主要在于其对象的差异。[32]

(4)活动理论是一种重在把活动系统作为分析单位的社会文化分析模式,活动系统是集体性人类建构活动,它不能再简化成个体行动。[33]正如哲学家罗素(Russell)所指出:“一个活动系统是任何一个正在进行的、目标导向的、历史条件下的、具有辩证结构的、工具中介的人类互动:一个家庭、一个宗教组织、一个倡导什么的团体、一个政治运动、一个学程、一所学校、一门学科、一个研究实验室、一个职业等等。”[34]按照罗素的说法,活动系统首先是一种人类互动,其次还具有“正在进行”“目标导向”“历史条件下”“有辩证结构”“工具中介”几个特征。

(5)活动系统包含有三个核心成分(主体、客体和共同体)和三个次要成分(工具、规则和劳动分工)。次要成分又构成了核心成分之间的联系。它们之间的关系如图4-1所示。一个活动系统由生产、消费、交流和分配四个子系统构成。[35]主体用工具和符号作用于客体以产生期望的结果;主体在规则或惯例的作用下在共同体中存在,与共同体中的其他成员合作;共同体有分工地作用于客体,以产生期望的结果。

图4-1 活动系统

(6)活动具有层级结构。通常来看,一个完整的活动是由需要、动机、目的、达到目的的条件和与这些成分相关的活动、动作、操作组成的。人类活动的各个基本“组成部分”是实现着活动的动作。我们把服从关于应达成结果的观念的那种过程,即服从自觉目的的过程,叫作动作。实现动作的方式叫作操作。动机的概念是与活动的概念相关联着,目的的概念与动作相关联,条件与操作相关联。[36]

(7)任何活动都有环状结构:起初的内导作用—同对象环境实现接触的效应过程—借助返回联系对起初传入映像进行修正和充实。[37]

(8)活动是有意识的过程,包括一连串行动(与列昂捷夫的“动作”为同一概念),行动又包括一连串的操作(如图4-2所示)。所有的操作在开始进行时都是行动,因为它们需要有意识的努力。随着实践和内化的进行,由于越来越自动化,需要的有意识努力越来越少,活动分解为行动,并最终分解为操作。但是也可能出现相反的力量:操作也可能被打断而成为行动。所以,活动、行动和操作间的关系是动态的,正如图4-2中的双箭头所示。[38]活动一定是有动机的,活动系统受到将客体转变为结果这一总目标的引导。完成行动是为了达到较短期的目标(与列昂捷夫的“目的”为同一概念),而操作一定是由其发生的条件所中介和左右的。因此,动机、目标、条件构成了支持活动构成中三个层级的动机的三个层次。

图4-2 活动、行动、操作的层级性质

活动结构的层级性质提供了支持活动、行动和操作的层级化动机。[39]从另一角度来看,活动的主要过程也就是外部的实践活动内化为内部的心理活动的过程,内部的心理活动也向相反方向外化为外部的活动形式。

2.课堂的本质是活动

课堂教学一定是由教师设计、引发和控制的有明确目标和意义的师生活动组合体,因此课堂教学的基本属性是活动。不论课堂中的教师和每一位同学是否意识到他们在进行一项活动,课堂都在实质上按照活动的模式和规律在发展和运行。只不过有的教师有意识地设计了课堂师生活动,课堂的进行过程与我们通常意义上说的活动很相像,我们称这样的课堂“活动多”;而有的教师没有设计师生活动,只准备了教学的内容,于是到了课堂上,教师只有使用自身最基础、最本能,也是与生俱来的最为方便的教学操作—“讲述”来试图实现自己本节课教学的目标。其实,教师讲、学生听本身就具备了活动的基本特征,也是一种活动,只不过其灵活性、针对性、实效性都相对较差,我们往往称这样的课堂“满堂灌,没有学生活动”。看来,课堂,无论其以何种形式进行,只要是教师与学生在一起,为了一定的目标而共同行动和操作了一段时间,都是一种活动,都具有活动的属性。课堂的本质是活动。

我们提出课堂的活动本质观,是基于下述五点:

(1)罗素在对活动的论述中,已经明确提及“一段学程”就是一种活动。

(2)课堂具有“目标导向”“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有结构”“工具中介”几个活动的特征。其中“历史条件”是指一节课的教学内容一定在某门学科的前后知识体系的课程体系中,又处于学生发展所必须学习的知识技能体系中,同时这节课还处于当下的社会、文化、新闻、政治背景之中;“有结构”是指我们的课堂,特别是我国的课堂都具有很强的结构性;“工具中介”是指我们的课堂学习活动一定会用到教科书、练习册、多媒体、互联网、移动终端、文具、实验器材,甚至课桌、板凳、黑板等都是教学活动的工具。

(3)课堂活动中,学生是主体,教师和全班学生是共同体。学习时,学生面对的物体、物质、天体、社会现象等客观事物是客体,课堂一定有规则,有工具,有分工。这样活动的三个核心成分与三个次要成分都具备了。

(4)课堂活动的对象是人类社会的知识和能力,是我们期望学生学习的内容。

(5)课堂是师生生命共同存在、相互交融的场域,也就是师生共同的生命活动。因为,生命除了其躯体的自然存在外,其他一切存在形式都表现为活动。生命的存在,除了肉体的新陈代谢外,要么是人探索自然、利用自然规律改造自然世界的活动,要么是人与人、团体之间的交往,这些都是活动。

因此,我们认为,课堂的本质是活动。

3.对生命课堂构建和教学的启示

认识并承认课堂的活动本质是课堂教学研究的一大进步,这为我们进一步揭示课堂的结构提供了新的视角,也从方法论上给予了鲜明的方向引导。以下问题值得做深入的思考:

(1)一节课的课堂目标往往是多个,那就意味着课堂一定有多个活动,那么我们该如何来找到、界定出一节学科的课堂中的这几个活动?又该如何来表征这一个个的活动?

(2)每一个活动的行动(或动作)又是什么?我们如何在课堂中找到、分离出这些行动?同样涉及的一个问题是,如何来表征课堂活动中的“行动”或“动作”?

(3)课堂活动中的“操作”又是什么?我们该用什么来表征?进一步讲,是否课堂中的教学行为就是活动的“操作”?

所有这些问题,都有待于我们来研究解决,并做出回答。这是“生命的教育”理论研究的重要任务,更是生命课堂构建需要探索的问题。在后文你将会看到,我们通过现场的课堂观察,通过课堂结构的分析发现,在课堂上,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是同时发生的,是同时发生着的这一连串的教和学的行为,构成了最基本的课堂活动,这些小活动(在后文我们将其称作“活动基元”),又组成了一个大的活动,来完成一个明确的教学任务。我们总是用提出问题或给出任务的方式,来驱动这些大的活动。几个大的活动就构成了一节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