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制度基础上的人文管理

制度基础上的人文管理

时间:2022-03-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总而言之,制度基础上的人文管理,综合利用两种管理理念对于现实条件下石家庄一中发展的优势,是先制度后人文,在制度中蕴含人文,将人文精神融于制度的制定和实施全过程的管理理念。在实施中,制度基础上的人文管理,还要解决三个问题:一是学校要有制度,有足够的制度,要使制度涵盖学校的日常管理。因此建立健全学校制度就是管理的一项重要任务。

前文已经指出,石家庄一中实行的是制度基础上的人文管理。这表现在下述六个方面:

1.向每一位教师和学生明确管理的制度,坚持用制度管理一切事物,这本身就具有人文性

明确制度,并用制度管理,能够使学校中的每一个人都知道行为的规则,知道自己每一行为是否符合学校的规则要求,知道自己行为的底线。当遇到教学事件、行为难题时,每一个人都知道如何行事是正确的,如何做是错误的,都知道“我这样做了”会面对学校怎样的反应和管理行为,这样就避免了师生在猜测中生活,在不确定性中度日。这无疑会使全体教师和学生在学校的日常生活中心情舒畅、坦然,能够温馨地度过每一天的教和学的生活,使生命在校园里健康成长和发展。这是最根本、最贴心的人文管理。

2.制度是刚性的,制度之间构成人文关怀的体制,使制度本身具有了人文色彩,富含人文精神

制度一定是刚性的,是必须得到落实的。但制度的条文本身要考虑师生教和学的实际,考虑师生的身心健康,照顾到突发和无法抗拒的因素对师生行为的影响。对于特殊情况不适宜按制度行事的情况,则制定与此项制度并行的制度,专门规定特殊情况的处理办法,这样就使制度之间构成了既有刚性又有人文关怀的结构体系。

如《教职工弹性坐班管理规定》,就是对《教职工工作制度》和《教职工考勤细则》要求教师必须每天按时到岗,必须全员坐班的人性化补充,形成了制度间相互制约、相互补充的逻辑关系,就是对于年龄偏大、哺乳期教职女工、需接送孩子上下学的教师,在家庭生活上有实际问题的人文照顾,不过这种人性化是以文件规定的形式使其制度化了。

再如《教职工申诉制度》,是鼓励、支持教职工对学校工作有意见时,积极反映,陈述理由,保证学校公平、公正地按照制度办事的人文性制度,包括对学校做出的决定、对教师的处理意见、对学校的管理举措等执政行为都可以通过申诉的渠道进行正式的反映,让管理者再度审思、慎思,而后行事。《学生违纪惩戒办法》也是一项处理学生违纪行为的专门制度,但其中第六条的“争议申辩程序”就是鼓励、支持学生对处理决定有意见时积极申辩、保障自身合理权益的一项人文化的规定。这些制度之中的人文性,构成了石家庄一中人文管理的最重要部分。

3.制度是无情的,但对制度管理结果的解释和使用必须人文化,用概率规律来看学生的表现,用概率规律管理教师队伍

制度规定了的必须要得到执行,但制度管理获得的结果,特别是数据性结果,必须进行人文化的解释和利用。如《教职工考勤细则》规定“学校考勤采取使用工作卡考勤系统进行管理”,但是某段时间内,如果一位教师被统计到,虽坚持完成教学任务,但经常迟到、早退。对于管理者来说,这就需要了解这一现象形成的原因,如果是家里有事,如老人、孩子生病等,我们不仅不要去批评、责备教师,还应该去表扬和肯定这一行为。这就是使用制度的人文性,不凭一时一事看人,根据长期的观察和规律性行为,结合质性的分析做判断。

再如《学校自习课学习状态检查通报办法》,这是处于操作层面的一项制度,是为了管理自习课的学习状态而设立。上过学的人都知道,学生东张西望、来回走动、出入教室是影响自习课学习效率的三大因素,但我们不要求同学们杜绝这些行为,而是观察记录这些行为发生的频率和总数,比较各班的数据,用概率统计的方法来制约和限制这些行为的过多发生,在无特定因素的情况下,发生概率一直偏高的班、小组、同学,其学习状态一定不佳,应该受到批评和约束。因为自习课上当专注学习一段时间后,适当的抬头,可以缓解颈椎的疲劳,放松一下心情。学生也可能偶发身体的不适需要临时走出教室。所以这些行为的存在不是不合理的,而过多的发生,则一定说明了什么,是必须得到治理的。

4.在制度涵盖不到的空白领域,实行人文管理

学校的制度再多,制度的条文再仔细,也有覆盖不了的管理空白领域,也会存在管理的漏洞,在具体工作中一定有可操作的空间。在这些领域内提倡实行人文管理,尽可能照顾教师和学生的特殊需求和切身感受,让师生感受到制度基础上的温暖和人文关怀。同时,必须说明的是,学校制度的制定不可能,也不必要把每一具体操作和管理行为都规定到位,都管死,那会使学校的管理僵化,有时会使工作寸步难行,反而不利于学校的管理和发展。

5.制度的制定和形成过程具有人文性

制定制度是为了执行制度,是为了学校的发展,是为了每一位师生的正常生活。实现这一目的,需要在制定制度的过程中,广泛征求民意,让全体师生参与进来,使制度的制定过程本身变成大家理解制度、学习制度、认识制度的本质的过程,使制度的内容和必要性成为全校师生,特别是教职工的共识。同时,又可使制度避免不切实际、要求过高、该管的不管等弊端和瑕疵。这就是制度形成过程的人文性。石家庄一中坚持法规性制度制定过程的征求意见、公示、教职工代表大会表决、公开说明和解释等环节,如《石家庄一中学校章程》《石家庄一中学术委员会章程》《石家庄一中职称评定办法》等制度的产生和修订,都经历了以上过程,这些操作本身就是人文管理的体现。

6.管理者带头严格执行制度具有人文价值

在执行制度的过程中,管理者带头严格执行制度,忠实于制度的条款,用管理者良好的行为和形象彰显出制度的刚性,这本身就具有人文价值,是一种人格魅力、人文精神。制度管理更多的是对管理队伍的管理行为的约束,这是不争的事实。因此,校长、主任在管理中对制度的尊重,对制度的遵守,在任何情况下对制度落实到位的坚守,这种管理行为本身就是一所学校的精神和风貌,是最好的人文精神。

总而言之,制度基础上的人文管理,综合利用两种管理理念对于现实条件下石家庄一中发展的优势,是先制度后人文,在制度中蕴含人文,将人文精神融于制度的制定和实施全过程的管理理念。在实施中,制度基础上的人文管理,还要解决三个问题:

一是学校要有制度,有足够的制度,要使制度涵盖学校的日常管理。因此建立健全学校制度就是管理的一项重要任务。

二是学校的每一成员都要执行制度。学校各部门要按照制度开展工作,遵循制度,校长首先要做遵守制度的楷模,布置安排工作都要按制度办事。当工作出现问题时,要按制度追究责任,从而强化制度意识。

三是创新和完善制度。制度的制定并不是一劳永逸的,随着学校发展,会出现新情况,遇到新问题,要以问题的解决为着眼点,制定新制度或更新已有制度,使制度更多地能促进学校的发展,而不是制约学校的进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