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将诗歌的表现手段转化为诗意语文的教学手段

将诗歌的表现手段转化为诗意语文的教学手段

时间:2022-03-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诗意语文的一大特点是善于将诗歌的表现手段转化为诗意语文的教学手段,使课堂教学充满美的魅力。最后,诗的表现手法成了诗歌的教学手段。诗歌常见的表现手段如反复、复沓、层叠、回环、顶真、对比等手段在诗意语文中可以转化为教学手段,比如王崧舟充分运用反复、复沓、层叠、对比等手法,使课堂教学诗意盎然,就反映了这一点。

诗意语文的一大特点是善于将诗歌的表现手段转化为诗意语文的教学手段,使课堂教学充满美的魅力。在该课上,王崧舟善于将诗歌的形象性特点作为教学手段,带领学生寻找意象,创造意境,最终将学生带到诗歌所创造的文化语境中。

首先,举象、造境、入情、会意、因声求气、寻根等教学策略是诗歌特点在诗意语文的实践策略的反映。正如前文所述,在本课中,王崧舟抓住“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等意象,将月落乌啼、霜天寒夜、江枫渔火、孤舟客子、半夜钟声等景物叠加整合,使学生走进诗歌所创造的意境,就是举象的体现;而紧扣诗歌内容和情感基调创造了与诗歌相一致的课堂情感基调就是造境的体现。至于入情、会意、因声求气、寻根等教学手段则在该课教学中更是得到了具体运用。

其次,将诗歌的结构方式转化为课堂教学结构。我们来看其教学结构:

一、起:枫桥钟声越千年

带着学生一路经过当代的陈小奇,清代的王士祯、明代的高启、宋代的陆游,最终走到中唐的那个秋夜,站在了张继的面前。开篇王崧舟将《枫桥夜泊》这首诗放在了历史与文化语境的星空中阐释,课堂因此厚重而丰满。

二、承:张继独听寒山钟

以读—赏—读为基本模式教学,抓住诗人的所见、所闻、所感,将诗歌中的七个意象叠加整合,并在板书中一一呈现,使诗人所营造的情景交融、物我两忘的意境如在眼前。

三、升:夜半钟声化愁眠

带领学生走进诗的情境中,来到中唐的那个秋夜,将自己置身于文本当中。随着时间的推移,景物逐一褪去,只剩下“钟声”还荡着水波,对着“愁眠”。绕过“愁眠”带着学生关注“钟声”。最后,王崧舟擦掉“钟声”与“愁眠”,我们眼前就只剩下了钟声响过之后的愁眠。

四、转:日落时分听钟声

将“钟声”与“明月”相对比,彰显出“钟声”这一极富诗意且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的意象。

五、合:钟声悠悠情满天

回顾描写钟声的诗句。由远及近,王崧舟带我们又经过宋代的陆游,经过明代的高启,经过清代的王士祯,经过当代的陈小奇,回到了今天。

我们知道,诗歌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起承转合的结构方式。在该课中,王崧舟则将起承转合这种诗的结构方式稍加变通,加了一个“升”的环节,变成了本课课堂教学结构。在“起”中,渲染铺陈,激活学生学习的期盼心情;在“承”中,借助诗歌中的七个意象,叠加整合,感受意境,领会诗人的愁意与孤独;在“升”中,带领学生走进诗的情境中,设身处地对着“愁眠”,关注“钟声”;在“转”中,将“钟声”与“明月”相对比,彰显“钟声”的文化内涵,突出张继的创造性贡献;在“合”中,钟声悠悠,穿越历史的隧道,回归当下,感受诗歌的文化魅力。如此,将课堂演绎为一个首尾呼应的圆形结构,令人感受诗歌、课堂二者浑然一体的天成结构的震撼力。

最后,诗的表现手法成了诗歌的教学手段。诗歌常见的表现手段如反复、复沓、层叠、回环、顶真、对比等手段在诗意语文中可以转化为教学手段,比如王崧舟充分运用反复、复沓、层叠、对比等手法,使课堂教学诗意盎然,就反映了这一点。在该诗教学中,如该诗的开头由当代的陈小奇追溯到清代的王士祯,再到明代的高启、宋代的陆游,最终走到中唐的那个秋夜,站在了张继的面前,时间由近及远,层层递进,创造了悬念;结尾则由远及近,王崧舟带我们又经过宋代的陆游,经过明代的高启,经过清代的王士祯,经过当代的陈小奇,回到了今天,也是层层递进,反映《枫桥夜泊》的影响之大。再如,在教学过程中朗读指导,放在不同的背景下诵读,反复体味诗歌感情,使课堂教学充满诗意。从中可见,中国传统的诗歌文化艺术成就了课堂教学的艺术魅力,因而诗意的语文也就让语文的诗意得到了具体的体现。

总之,《枫桥夜泊》一课以文化的时间意识为横轴、以文化的意象符号为纵轴,引领学生进入中国文化的原点,在诗歌的文化场中感受其千年不朽的审美精神和生命力量。

附 王崧舟《枫桥夜泊》课堂实录

一、启:枫桥钟声越千年

师:当代诗人陈小奇写过一首歌,歌名叫《涛声依旧》,大家听过吗?

生:(自由应答)听过。

师:好听吗?

生:(自由应答)好听。

师:看来,这首在20世纪末非常流行的歌曲,至今还能受到大家的欢迎。这首歌,不但曲子好听,歌词也写得相当出色。大家看,这是其中的两句——(大屏幕出示)

流连的钟声

还在敲打我的无眠

尘封的日子

始终不会是一片云烟

——陈小奇《涛声依旧》

师:谁来读一读?

生:(朗读歌词)

师:好听!不但声音好听,读得更是好听!大家注意看,歌词中有一个词叫“无眠”,谁知道“无眠”的意思?

1:睡不着,失眠

师:说得好!“睡不着”是大白话,“失眠”呢,是近义词。一俗一雅,意思就说得明明白白了。其实,“无眠”还可以找出很多近义词来,比如,不能入眠,合成一个词就是——

2:不眠。

师:难以入眠,合成一个词就是——

3:难眠。

师:未曾入眠,合成一个词就是——

4:未眠。

师:因为发愁而无法入眠,合成一个词就是——

5:愁眠。

师:一口气,找到了五个近义词。无眠,就是“失眠”,就是“不眠”,就是“难眠”,就是“未眠”,就是“愁眠”。一句话,就是睡不着觉啊!好的,我们再来读一读这两句歌词,感受感受“无眠”的滋味儿。

生:(齐读歌词)

师:那么,是谁在敲打着我的无眠呢?

1:钟声。

2:钟声。

3:钟声。

师:流连的钟声,还在敲打我的无眠。那么,这是从哪里传来的钟声呢?大家看——

(大屏幕出示)

十年旧约江南梦,独听寒山半夜钟。

——【清】王士祯《夜雨题寒山寺》

师:其实,早在两百多年前,清朝诗人王士祯就写到过这样的钟声。谁来读一读?

生:(朗读诗句)

师:注意,这是古诗。你在读的时候,要读出古诗特有的节奏和味道来,谁再来读一读?

生:(朗读诗句,有了古诗的节奏和味道)

师:读得好!那么,从诗中看,这是哪里的钟声呢?

生:寒山寺的。

师:没错,这是寒山寺的钟声。为了独听寒山寺的夜半钟声,诗人盼啊望啊、梦啊想啊,一等就是多少年?

生:十年。

师:十年,整整十年,可见这钟声的魅力!那么,这钟声为什么会有如此巨大的魅力呢?大家看——

(大屏幕出示)

几度经过忆张继,月落乌啼又钟声。

——【明】高启《泊枫桥》

师:其实,早在五百多年前,明朝诗人高启就在一首诗中写过这样的钟声,谁来读一读?

生:(朗读诗句)

师:高启所写的钟声,也是寒山寺的钟声。让人奇怪的是,每次经过枫桥,每次听到寒山寺的钟声,高启总会想起一个人,谁?

生:张继。

师:张继?张继何许人也?为什么几度经过都要忆起张继呢?大家看——

(大屏幕出示)

七年不到枫桥寺,客枕依然半夜钟。

——【宋】陆游《宿枫桥》

师:早在八百多年前,宋朝诗人陆游就写到过寒山寺的夜半钟声。来,我们一起读!

生:(齐读诗句)

师:从诗中看,七年前陆游曾经到过哪儿?

1:枫桥寺。

师:没错,寒山寺又名枫桥寺,因为它就在枫桥的边上。他到过寒山寺,听到过什么呢?

1:钟声。

师:七年之后,诗人陆游又到了哪儿?

2:又到了寒山寺。

师:又听到了什么?

2:钟声。

师:七年不变是钟声啊!来,我们一起来读一读陆游的这番感慨。

生:(齐读诗句)

师:大家看,一年又一年,一代又一代,变的是南来北往的客人,不变的却是那寒山寺的夜半钟声。所以,如果不是“七年”,而是“十年”,十年不到枫桥寺,诗人还会怎样写呢?

1:(朗读)十年不到枫桥寺,客枕依然半夜钟。

师:如果不是“十年”,而是“百年”,诗人还会怎样写呢?

2:(朗读)百年不到枫桥寺,客枕依然半夜钟。

师:如果不是“百年”,而是“千年”呢?

3:(朗读)千年不到枫桥寺,客枕依然半夜钟。

师:十年不变是钟声,百年不变是钟声,千年不变的还是钟声。(大屏幕出示)

流连的钟声

还在敲打我的无眠

尘封的日子

始终不会是一片云烟

——陈小奇《涛声依旧》

十年旧约江南梦,独听寒山半夜钟。

——【清】王士祯《夜雨题寒山寺》

几度经过忆张继,月落乌啼又钟声。

——【明】高启《泊枫桥》

七年不到枫桥寺,客枕依然半夜钟。

——【宋】陆游《宿枫桥》

师:听!陈小奇的笔下有钟声,我们一起读——

生:(齐读陈小奇的歌词)

师:听!王士祯的笔下有钟声——

生:(齐读王士祯的诗句)

师:听!高启的笔下也有钟声——

生:(齐读高启的诗句)

师:再听!陆游的笔下还有钟声——

生:(齐读陆游的诗句)

师:问题来了!问题来了!你的问题是什么?

1:为什么有这么多的人写钟声?

2:钟声的魅力为什么会有这么大呢?

3:张继是谁?

4:钟声为什么能够留传这么长的时间?

二、承:张继独听寒山钟

师:问得好!其实,所有的问题都跟一个人息息相关,所有的问题都跟一首诗紧紧相连。这个人叫张继,这首诗叫《枫桥夜泊》。(大屏幕出示)

枫桥夜泊

【唐】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师:请大家打开课文,读一读这首诗,自由读,反复读,一直读到清爽了、顺口了为止。

生:(自由反复朗读诗歌)

师:读得很专心、很投入,很好!读书要的就是这种状态!谁来读一读这首诗?清清爽爽地读。

生:(朗读全诗)

师:读得不错!字字有交代。比如,“愁眠”的“愁”是翘舌的,“寒山寺”的“寺”是平舌的,真是读得一丝不苟!谁再来读一读,不但清清爽爽地读,而且有板有眼地读。

生:(朗读全诗)

师:有味道!不用我说,大家一定听出了这首诗的节奏和韵律。来!我们一起读!怎么读呢?每句诗的前四个字你们读,后三个字我来读。

师生:(合作朗读完全诗,全场掌声)

师:好!味道出来了。我们再读一次,现在,前后顺序调换一下,我读前四字,你们读后三字。

师生:(再次合作朗读全诗)

师:味道更浓了!我们连起来读,我读题目和作者,你们读诗歌,注意那个节奏,那个味道。

生:(齐读诗歌)

师:读诗,不仅要读出节奏、读出味道来,更要读出感觉、读出情绪来。如果请你用一个词来表达你读完这首诗的感觉,你想到的是哪个词语?

1:愁绪满怀。

师:好!这是你的感觉,你可以把这个词写在课文边上。

2:孤独。

师:孤独,写下来。还有不一样的感觉吗?

3:静。

师:静?与众不同。什么“静”?

3:安静。

师:比安静更准确的一种“静”?

4:宁静。

师:我建议用“寂静”,寂寞的“寂”。行吗?好的,我们继续用词语捕捉自己的感觉。

5:凄凉。

师:很好。肚里没点东西的同学,是找不出“凄凉”这个词语的。好了,孩子们,读《枫桥夜泊》,有人读出的是忧愁,有人读出的是寂寞,有人读出的是凄凉,也有人读出的是寂静。大家不妨对比着想一想,读李白的“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你会有忧愁的感觉吗?

生:(自由应答)不会。

师:肯定不会!读杜甫的“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你会有寂寞的感觉吗?

生:(自由应答)不会。

师:我想也不会。读白居易的“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你会有寂静的感觉吗?

生:(自由应答)不会。

师:都不会!那么,为什么读《枫桥夜泊》,你感到的却是忧愁、是孤独、是寂静、是凄凉呢?

生:(多数沉默,个别学生举手)

师:把手放下,请大家静静地默读《枫桥夜泊》,看看注释,看看插图,联系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想一想,诗的哪些地方向你传递着这样的感觉和情绪。

生:(默读,圈点批注)

师:(在巡视中插话)有的同学开始动笔划了,这说明他的感觉已经找到了落脚点。

师:(继续插话)有的同学开始在诗的旁边写批注了,很好,这说明他的思考正在被记录。

生:(在教师插话的引导下,纷纷开始写批注)

师:好!我看大家都有了自己的读诗心得了。是吧?那么这样,我提一个问题考考大家,好吗?就一个。注意听!我们知道,枫桥夜泊的时候,应该是张继休息的时候、睡觉的时候,对吧?

生:(自由应答)对。

师:但是,这个晚上,张继睡着了吗?

生:(自由应答)没有。

师:没有?你怎么知道的?诗中的哪个词语直截了当地告诉你,张继没睡,根本就睡不着?哪个词?

1:愁眠。

2:愁眠。

3:愁眠。

4:愁眠。

5:愁眠。

师:都是愁眠。是吗?来,把“愁眠”这个词语圈出来。(板书“愁眠”)

生:(动笔圈出“愁眠”)

师:“愁眠”是什么意思?

生:“愁眠”就是因为忧愁而睡不着觉。

师:给“愁眠”找个近义词,比如——

1:无眠。

2:失眠。

3:不眠。

4:难眠。

5:未眠。

师:来,我们一起来读一读“愁眠”这个词语。生:(齐读)愁眠。

师:再读。

生:(齐读)愁眠。

师:把声音压低了,再读。

生:(齐读)愁眠。

师:愁眠啊愁眠,因为愁眠,这个晚上张继看到了什么?咱们一样一样地说,读读第一句诗,看到了什么?

生:月落。

师:(板书:月落)因为“愁眠”,张继看着月亮渐渐地升起,又看着月亮渐渐地落下。当月亮完全落下的时候,天地之间,一片幽暗,一片朦胧。在一片幽暗和朦胧中,诗人在江边看到了什么?

生:枫树。

师:(板书:江枫)想象一下,那是怎样的江枫?

生:红红的。

师:那是被霜打过的缘故。秋风吹过,你看那江边的枫树——

生:在瑟瑟摇动。

生:落叶飘了下来。

师:落叶飘零,江枫瑟瑟。多么凄清,多么孤寂的画面啊!那么,诗人在江中又看到了什么呢?

生:渔火。

师:(板书:渔火)找一个词来形容形容你想象中的渔火。

生:忽明忽暗的。

生:若隐若现的。

生:一点一点的。

师:改成“星星点点”的也许会更好,这些是张继因为愁眠而看到的。愁眠啊愁眠,因为愁眠,张继又听到了什么?

生:乌啼。

师:(板书:乌啼)几声凄厉的乌啼,打破了夜的沉寂,但是,当乌啼声飘过,茫茫秋夜反而变得更加沉寂。还听到了什么?

生:钟声。

师:(板书:钟声)是的,姑苏城外寒山寺的夜半钟声。(板书: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请把“钟声”圈出来。

生:(圈出“钟声”)

师:看到了,听到了,愁眠啊愁眠,因为愁眠,张继还感到了什么?

生:霜满天。

师:(板书:霜满天)大家知道,霜是覆盖在地上的,所以,李白才写过这样的诗句,床前明月光——

生:(接答)疑是地上霜。

师:对呀!霜怎么可能满天呢?难道是张继的感觉出了问题?

生:因为张继愁眠,所以感觉霜满天。

师:肯定跟张继的心情有关系,是吗?

生:是。

师:想一想,夜泊枫桥的这个晚上,张继冷不冷?

生:冷。

师:肯定冷!秋霜那么重,穿得又那么单薄,还是在江上、在船上,能不冷吗?其实,身体的冷还在其次,更要紧的是张继的心,他的心也是——

生:冷。

师:为什么?

1:因为他很孤独。

2:因为他考试落榜了。

师:看来你查过资料了。这只是一种可能,还可能因为什么呢?

3:因为他思念他的亲人了。

4:因为他觉得自己很无助。

师:身体感觉到的是一个“冷”字,心灵感觉到的更是一个“冷”字,于是,在诗人的感觉中,“霜满地”成了——

生:(接答)霜满天。

师:哪里是霜满天啊?分明是“冷满天”啊!(最后形成如下板书)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师:(指着板书)大家看,月落是景,乌啼是景;江枫是景,渔火是景;霜天是景,钟声是景……这景那景,都围绕着——

生:(齐读)愁眠。

师:都伴随着——

生:(齐读)愁眠。

师:都一层又一层地笼罩着——

生:(齐读)愁眠。

师:用诗人自己的话来说,江枫渔火——

生:(齐读)对愁眠。

师:(板书:对)孩子们,你们注意过这个看起来很普通、很不起眼的“对”字吗?什么是“对”?为什么要用这个“对”?大家看——

(大屏幕出示)

对①对待;对付。如:对事不对人。②面向;朝着。如:对着高山。③对面的;敌对的。如:对手。④使两个东西配合或接触。如:对对联。

——见《现代汉语小词典》(第4版)第156页

师:这是我从《现代汉语小词典》中摘录下来的一些义项。想一想,你选第几个?

生:(看屏幕,思考)

师:有选第一个的吗?

生:(无人举手)

师:没有。有选第二个的吗?

生:(部分举手)

师:好,有十多个。你们为什么选第二个?

生:张继因为睡不着觉,所以能看到这些景色,他是面向着这些景色的。

师:有道理。那么,第三个有人选吗?

生:(无人举手)

师:也没有。第四个呢?

生:(部分举手)

师:哦,有二十多个吧。为什么选第四个呢?

1:我觉得这些景色是配合愁眠的。

师:也就是说,在诗人的眼中,仿佛乌鸦也跟着他一起——

2:忧愁。

师:仿佛江枫也跟着他一起——

3:无眠。

师:仿佛渔火也跟着他一起——

4:孤独。

师:说得好!正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啊!月落是愁,乌啼是愁;江枫是愁,渔火是愁。一个看起来极其普通、极其简单的“对”字,“对出”的是诗人心中的无限——

1:寂寞。

2:孤独。

3:忧愁。

4:凄凉。

师:于是,情动于中而辞发于外,《枫桥夜泊》就这样诞生了!(音乐响起,教师范读全诗)(掌声)

生:(随着音乐,学生齐读全诗)

师:(随着音乐)月亮西沉,乌啼声声,霜气布满了整个天地;江枫凋零,渔火点点,钟声划破了凄清的夜空。在这个孤独而寂寞的晚上,诗人辗转反侧、无法入眠,他在心里轻轻地念道——

生:(随着音乐,学生再次齐读全诗)

师:(随着音乐,高声朗诵)姑苏城外寒山寺——

生:(随着音乐,高声齐读)夜半钟声到客船。

师:(音乐消失,轻声朗读)月落乌啼霜满天——

生:(轻声齐读)江枫渔火对愁眠。

师:(随着音乐,低声朗诵)姑苏城外寒山寺——

生:(随着音乐,低声齐读)夜半钟声到客船。

师:(音乐消失,轻声朗诵)姑苏城外寒山寺——

生:(轻声齐读)夜半钟声到客船。(掌声)

三、升:夜半钟声化愁眠

师:月亮已经落下去了,诗人还看得见吗?

生:(自由应答)看不见了。

师:(擦去“月落”)天地之间一片幽暗,乌鸦凄厉的叫声也已经消失了。(擦去“乌啼”)那满天的霜气看得见吗?

生:(自由应答)看不见。

师:(擦去“霜满天”)在一片幽暗和朦胧之中,那瑟瑟的江枫看得清吗?

生:(自由应答)看不清。

师:(擦去“江枫”)点点渔火忽明忽暗,若有若无。(擦去“渔火”)还有那姑苏城外的寒山寺,看得见吗?

生:(自由应答)看不见。

师:(擦去“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到客船”)天地之间,一片幽暗,一片朦胧,似乎已经没有什么景物可以相对了。(擦去“对”)形成如下板书:

愁眠

钟声

师:突然,听——(钟声和音乐缓缓响起)

师:一声!一声!又是一声!(在“钟声”下面画上三条波浪线)声声敲打着愁眠,声声陪伴着愁眠,声声抚慰着愁眠。(在“愁眠”下面画上三条波浪线)最后形成如下板书:

愁眠

钟声

师:这钟声,仿佛在说,张继啊张继……孩子们,展开你想象的翅膀,接着“张继啊张继”,写一写钟声的诉说。

生:(随着音乐,想象写话)

师:好!请停下你手中的笔。让我们一起像张继那样,用心去感受这寒山寺的夜半钟声。这悠悠传来的钟声,好像在对孤独的张继这样说——

1:(朗读)张继啊张继,如果你无法入睡,如果你很孤单,就让我来陪伴你吧。(掌声)

师:好一个知冷知热的钟声!(笑声)

2:(朗读)张继啊张继,人的一生有悲欢离合,不可能是事事如意的,当你烦恼忧愁的时候,要学会调节好自己的心态呀。(掌声、笑声)

师:知足常乐,心平气和。多么善解人意的钟声啊!

3:(朗读)张继啊张继,你的亲人在等着你回家,赶紧回去吧,赶紧回去吧!(笑声)

师:家是你永远的港湾,家是你永远的温暖!这钟声有抚慰,这钟声有劝解。当寒山寺的夜半钟声款款消失的时候,张继的愁眠之情也渐渐化去了。(擦去“钟声”和“愁眠”)

四、转:月落时分听钟声

师:孩子们,其实“愁眠”是人人都会有的一种心情。这种心情,会伴随人的一生,也伴随着人类的全部历史。所以,古今中外,写愁眠的诗歌成千上万、数不胜数。在中国的古典诗歌中,写愁眠,尤其是写思乡的愁眠,更是比比皆是。大家看——

(大屏幕出示)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唐】李白《静夜思》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唐】杜甫《月夜忆舍弟》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唐】张九龄《望月怀远》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宋】王安石《泊船瓜洲》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宋】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师:因为愁眠,大诗人李白曾经这样写道——

生:(齐读李白的诗句)

师:因为愁眠,大诗人杜甫曾经这样写道——

生:(齐读杜甫的诗句)

师:因为愁眠,诗人张九龄曾经这样写道——

生:(齐读张九龄的诗句)

师:也是因为愁眠,王安石曾经这样写道——

生:(齐读王安石的诗句)

师:还是因为愁眠,苏轼曾经这样写道——

生:(齐读苏轼的诗句)

师:大家一定已经发现,所有的愁眠都跟一种景物连在了一起,这个景物就是——

1:明月。

2:明月。

3:明月。

4:明月。

5:明月。

6:明月。

师:正所谓,明月千里照愁眠,愁眠一夜望明月。于是,诗人的思乡之愁、怀人之情,都寄托在了那一轮皎皎的明月上。那么,在没有明月的夜晚,在月亮落下去的夜晚,诗人张继又把这份浓浓的思乡之愁、怀人之情寄托给了谁呢?

(大屏幕出示)

枫桥夜泊

【唐】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师:我们一起再来读一读张继的《枫桥夜泊》。

生:(齐读《枫桥夜泊》)

师:劝解张继这份愁眠的是——

生:(齐答)钟声。

师:抚慰张继这份心情的是——

生:(齐答)钟声。

师:温暖张继这颗心灵的还是——

生:(齐答)钟声。

师:孩子们,在张继之前,没有人这样写过钟声;在张继之后,尽管有很多人写过钟声,但是,没有一个人写得像张继这样扣人心弦,感人肺腑。这,正是《枫桥夜泊》这首诗能够流传千古的秘密所在。让我们再次满怀深情地走进这首千古绝唱,《枫桥夜泊》——

生:(齐读《枫桥夜泊》)

五、合:钟声悠悠情满天

师:于是,从张继之后,从《枫桥夜泊》之后,除了“明月千里寄相思”,在中国诗人的心中,又多了一种寄托愁绪的美好景物,那就是——钟声!这钟声穿越时空、穿越历史,在一代又一代的诗人笔下悠悠回荡。

(大屏幕出示)

七年不到枫桥寺,客枕依然半夜钟。

——【宋】陆游《宿枫桥》

师:听,四百多年过去了,这夜半钟声在陆游的笔下悠悠回荡——

生:(齐读诗句)

师:(大屏幕出示)

几度经过忆张继,月落乌啼又钟声。

——【明】高启《泊枫桥》

师:听,八百多年过去了,这钟声在高启的笔下悠悠回荡——

生:(齐读诗句)

师:(大屏幕出示)

十年旧约江南梦,独听寒山半夜钟。

——【清】王士祯《夜雨题寒山寺》

师:听,一千多年过去了,这空灵的钟声在王士祯的笔下悠悠回荡——

生:(齐读诗句)

师:(大屏幕出示)流连的钟声

还在敲打我的无眠

尘封的日子

始终不会是一片云烟

——陈小奇《涛声依旧》

师:听,一千两百多年过去了,这温暖的钟声在陈小奇的笔下悠悠回荡——

生:(齐读诗句)

师:孩子们,这就是经典!(板书:经典)这就是文化!(板书:文化)今天,你读了《枫桥夜泊》,你的心里有了一种感触、一种感受,甚至一种感动。所以,我想,假如你以后有机会去苏州,你一定会去看一座桥,哪座桥?

生:枫桥。

师:来到枫桥,你一定会想到一个人,谁?

生:张继。

师:想到张继,你一定会情不自禁、充满深情地背诵一首诗,那就是——

生:(齐答)《枫桥夜泊》。

师:来,我们一起边走边吟——

生:(集体背诵《枫桥夜泊》)

师:从此,你对张继不再陌生,尽管你和张继相隔千年;从此,你对枫桥夜泊、对寒山寺的夜半钟声不再陌生,尽管你和枫桥相隔百里、千里、甚至万里。孩子们,这就是经典的魅力!这就是文化的力量!(热烈的掌声)

(最后板书:经典、文化。)

(选自王崧舟、林志芳著《诗意语文课谱——王崧舟十年经典课堂实录与品悟》,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174-196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