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农村学校内部环境分析

农村学校内部环境分析

时间:2022-03-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从学校内部环境审视,农村学校既呈现出我国城乡中小学校在发展变革中的一些共同性的内部矛盾,同时又具有农村学校的某些特殊内部问题。学校组织内部的各种问题和不适应,以及由这些问题和不适应所导致的冲突,推动着学校寻求变革。解决科层化管理与教师专业自主之间的冲突就成为学校变革的内部原因之一。然而,中小学校内部,教师的专业发展水平不高却与提高教育质量的要求,构成了一个难以解开的矛盾。

从学校内部环境审视,农村学校既呈现出我国城乡中小学校在发展变革中的一些共同性的内部矛盾,同时又具有农村学校的某些特殊内部问题。

1.我国学校的一般性内部矛盾

改革的时代往往就是矛盾汇聚凸显的时代。在当前社会改革与教育改革风起云涌的背景下,学校内部的各种冲突和矛盾也日益显现。学校组织内部的各种问题和不适应,以及由这些问题和不适应所导致的冲突,推动着学校寻求变革。综观学校现有的各种矛盾和冲突,大体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点。

(1)学校管理科层取向与教师专业自主性的矛盾

学校管理科层取向与教师专业自主性的矛盾由来已久。许多西方学者认为,科层取向是现代工业文明追求效率的产物。自20世纪初以来,伴随着工业经济的迅猛发展,学校也开始把效率追求作为办学的主要目标,并以工厂、企业的科层管理模式对传统学校管理进行改造,致使学校管理日渐呈现出科层化取向的特征。而在我国,新中国成立以来一直采用的集权式行政管理体制,则在某种程度上加剧了学校管理的这种科层化特征。

韦伯曾经对管理科层化的特征做过具体分析,他的主要观点有五:其一,层级结构,科层式组织结构呈金字塔形,有高层管理、中层管理和基层管理之分。高层负责决策,中层贯彻决策,而基层的主要职能是执行决策。其二,权力集中,根据科层式组织的层级,由低到高,权力逐渐集中。其三,职能分工,组织成员在工作上有专门分工,按个体受过的训练和技能经验来指派他们各自的任务,并详细规定各个职位的权力和责任范围。其四,以规章制度来控制成员的行动,以此保证一致性、可预料性和稳定性。其五,人情关系的淡化,组织中的成员要去除纯粹的个人情绪的干扰和非理性的因素,以保证组织中人与人之间都是一种非人格化的关系。[34]

所谓专业自主,指的是教师在从事教育教学活动的时候,拥有较大的自我决策权、自我选择权和自我行动权。他们可以在有关制度允许的范围内决定教学的具体内容、选择教学的仪器设备和方法策略,独立从事教育教学活动,等等。教师之所以应该具有专业自主权,主要是由教育活动和学校组织的特殊性决定的。首先,教育工作所关注的是以人的变化为标志的教育目的的实现,而这一教育目的的实现,又是以师生知、情、意、行等各个方面的广泛互动为主要方式的。在教育活动中,师生本身是一个个具体的存在,因此,为保证师生互动的有效性,教师要根据自身的素质特征和学生的群体差异与个别差异,自主地、有针对性地安排和实施教学。其次,学校组织并不像工商企业组织或行政组织那样具有明确一致的目标以及清晰可分的工艺过程。培养人是学校的主要工作目标,但对于培养人的具体标准,以及如何有效甄别所培养人才的质量,学校却又往往难以给出确切的答案。因此,学校既不可能对教师教学的工作细节进行具体规定,也不可能对教师的工作业绩进行完全客观的评价。

从现实情况看,我国学校管理科层化取向与教师专业自主性的矛盾,已成为制约中小学校发展的顽疾。具体说来,两者之间的矛盾主要表现在三方面:第一,在中小学校内部,科层化管理强调严密的等级体系,把学校管理者从教师队伍中剥离出来,人为造成了管理者与教师群体的对立,损害了教师的工作积极性;第二,科层化管理强调单向的命令——服从关系,学校领导以行政命令的形式对学校教育教学活动做出规定,致使教师蜕变为上级指令的忠实执行者,丧失了作为独立个体的主体精神;第三,科层化管理隐含着“秩序至上”的行为准则,在科层化管理中,衡量工作好坏的首要标准是秩序,追求工作的程式化,而教师专业自主的要求,又把教师劳动从本质上看成是一种创造性劳动。因此,科层化管理有着窒息教师创造性劳动的可能。解决科层化管理与教师专业自主之间的冲突就成为学校变革的内部原因之一。

(2)提高教育质量的要求与教师专业发展水平不高之间的矛盾

20世纪60年代,舒尔茨创立了“人力资本理论”,揭示了教育对社会经济成长的巨大贡献。之后,教育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得到认同。目前,世界各国都十分重视改革和发展本国教育,以此提高所培养人才的素质水平,推动社会发展和增强综合国力。在我国也是如此,自20世纪80年代起,确立了“科教兴国”的战略决策,要求通过改善和提高我国各级各类教育事业的教育质量,以“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从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与此同时,我们也应该注意到,提高教育质量,不仅是国家的要求,同时也是社会普通民众的要求。当前,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社会公众对受教育的期望发生了显著变化,越来越多的家长迫切希望提高学校教育的质量,以使自己的子女能接受更优质的教育。

国家和社会对于教育质量的要求,自然转化为学校发展的目标和动力。然而,中小学校内部,教师的专业发展水平不高却与提高教育质量的要求,构成了一个难以解开的矛盾。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普遍存在学习能力不强、自我更新能力不高的现象。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有二:第一,教师的学历层次较低。按照教师资格证书制度的规定,小学教师资格的合格学历是中师,初中教师资格为大专,高中教师资格为本科。这一规定虽远低于发达国家的教师资格认证要求,但即使按照这一学历要求,在我国的一些贫困地区,尤其是边远农村地区,学历不达标教师依旧不是个别现象。第二,传统教师教育体制的缺陷。中小学教师大多是应试教育体制下培养出来的人才,他们在师范院校就读时,已经习惯于传统的教师教、学生记的教学模式,知识的习得成为他们最重要的学习任务。由于缺乏独立思考与解决问题的机会,当他们走向教师岗位后,学习能力与自我更新能力较弱也就不足为奇。

在越来越注重学习能力培养和个性发展的今天,教师自身能力的弱势,必将降低教学活动的水平,致使学校提高教育质量的目标难以落到实处。

(3)学校的育人功能与办学功利主义取向的矛盾

学校教育的主要功能是培养人,这在教育理论界早已是一个不言自明的公理。但对于学校教育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却似乎总存在理想与现实、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巨大分歧。

从理论层面而言,人是一种整体性的存在。人之为人,不仅在于其是一种客观存在,更甚者是一种精神存在。正如康德所言,人是有限的理性存在,除了要受其欲望或外在冲动的规约外,更有意义的是他的理性存在,可以摆脱自身的感官欲望的束缚,实现一种超越性,精神就是这样一种东西。因此,教育不仅仅是要关心学生的物质层次的提高,更为根本的是要关注学生精神世界的成长。

然而,放眼现实,学校教育的这种整体性的育人功能,却常常遭遇误解和扭曲。当前,在一种功利与浮躁的环境下,我国学校的整体教育形态与教育的本真目的背道而驰,许多学校在办学过程中表现出强烈的功利主义取向。具体而言,这种功利主义取向主要表现在以下一些方面:在培养目标上,重成才,轻成人,重文凭,轻人品;在办学的价值取向上,重经济效益,轻教学质量;在教育的行为上,背离教育规律,重结果,轻过程;在教育的途径上,课堂被当作唯一的途径,而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被排除在学生的培养途径之外。显而易见,功利主义取向与学校的整体性育人功能是格格不入的,它背离了学校的终极价值取向,并最终成为造成学生片面发展的主要诱因。

(4)学校教育者文化和学生文化的矛盾冲突

文化是个包罗万象的概念,可以划分为不同的层次和类型。学校文化作为社会文化的一个亚层次,从其主体来看,有管理者文化、教师文化(管理者文化和教师文化又可合并成为教育者文化)和学生文化之分。从性质来看,教育者文化与学生文化分属于不同质的文化,教育者文化所代表的是成人文化,而学生文化所代表的是青少年文化。因此,这种分属于两个不同代之间的文化冲突又叫作代际文化冲突。

当前,在学校教育活动中,导致教育者文化和学生文化频频冲突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方面,教育者文化和学生文化在文化体系和价值观上存在差异。教育者负有贯彻国家教育方针和执行教学计划的任务,他们通常以文化权威自居,教育者所传授的文化,是按照预定的教育目的所筛选出来的理想文化。而学生是处于成长过程中的文化群体,他们在选择和吸收各种文化时,与教育者有着不同的机制和特点。由此,当教育者一味根据法定的意图进行教育教学活动时,就可能发生两者之间的文化冲突。另一方面,教育者和学生的社会评价标准不一。现时,许多教师在评价学生时,所依据的标准仍是学习成绩和纪律,并力图把学生塑造成高分、听话、顺从的好学生;而学生在目前急剧变化的社会环境中,更容易转变自我,社会环境中的各种社会思潮、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深刻地影响着学生的社会评价标准,在学生眼里,好学生早已不是教育者所框定的形象。教育者和学生在评价标准上的不一致,常常导致教育者运用自己的权威进行同化和规范,师生之间的冲突也就不可避免。

以上我们简要分析了当前中小学校存在的、具有普遍意义的四组矛盾和冲突,事实上,许多中、小学校所暴露出来的问题、矛盾和冲突远不止上述四个方面。这些错综复杂的问题、矛盾和冲突,已经成为学校不断走向深层次发展的重大障碍,由此,在学校内部,要求变革自我、化解矛盾以促进发展的呼声也日益高涨。而学校变革,正是在学校内部呼声与学校外部需要的双重要求下,逐渐由理论认识转化为实践活动的。

2.农村学校的特殊内部矛盾

(1)教学质量问题

教学质量是教育质量的核心,也是教育公平的核心。我国农村学校教学质量不高,城乡学校教学质量存在差距,是社会各界人士的普遍认知。具体表现在:在农村中小学校,各学科的及格率一般均在50%以下;新课程实施问题多,难度大;由于没有足够的经费,农村学校的课程资源和教学设备较落后;领导和教师课程意识缺乏,教育观念转变还不到位,教学方法单一,学生学习效果差,等等。

而导致这些现象的原因,首先是教育资源配置的问题,教育经费投入不足是农村教育最大的实际,资源配置方面的差距是影响农村教育教学质量的首要条件。其次,教师资源分布失衡。优质教师纷纷想方设法进城,而农村学校的教师队伍素质明显偏低,相当部分教师教育观念滞后,知识结构老化,教学方法陈旧,难以适应当前义务教育事业发展和教育质量提高的需求。最后,农村学校课程设置的城市中心取向严重。受传统观念影响,无论是家长还是老师,都认为农村教育的主要目标或任务是把学生送入大学,送进城里,导致学校最终只为少数优秀学生服务,而多数升学无望的学生感到学校所学的东西没有用,有用的又不学,从而学习的积极性受到挫伤,导致厌学,甚至辍学。

(2)学校管理问题

管理的合理与否,直接关系到学校运行的效率。当前,农村学校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第一,教师岗位聘任制还不完善。由于监督机制缺乏,教职工的优化组合机制还没完全形成,竞争激励机制的作用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难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聘任制。聘任的程序不规范,落聘人员无法得到妥善安置。同时,学校教职工缺余不均,内部教职工比例不合理,部分学校的管理人员和后勤人员超编,导致人浮于事,而一些科目却又存在教师短缺的问题。第二,教师岗位负责制尚未完善。虽然实行了教师绩效工资制度,但仍存在干多干少、干好干坏相差不大的问题,一些学校在量化考核教师的工作时,仅以教师的工作量、学生的考试成绩和升学率的高低来评价教师的劳动质量和工作绩效。第三,内部管理机构设置缺乏活力。受传统科层制管理范式的影响,农村学校的内部机构设置仍存在高层、中层与基层三个层次,具体特征表现为,管理方式主要是自上而下地贯彻领导意图;上下级部门沟通交流频繁,党政领导以下的管理层之间的相关联性不强;学校内部组织系统的分类标准不统一、组织功能定位不明确。这非常不利于学校教育的创造活力和师生创造力的激发,学校内部缺乏自上而上的主动参与性和自主决策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