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攻击性行为的流行率

攻击性行为的流行率

时间:2022-03-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对于它的研究将有助于全面认识青少年的个性发展,有利于控制、减少青少年攻击性行为的发生,也有利于青少年亲社会行为的培养与发展。关于儿童攻击性行为的研究目前还没有引起教育行政部门及教育心理工作者的广泛关注,主要受到张文新、杨治良、林崇德教授等为代表的少数心理学家的重视,他们在理论与实践方面进行了积极有益的探索,并取得了较有价值

研究调查发现具有较强的攻击性是当今独生子女人格发展的主要问题之一,88.14%的独生子女有不同程度的攻击性倾向。我国学者研究认为学龄前儿童攻击性行为出现的比例大约是11.07%,男孩的攻击性强度明显高于女孩,而且4 5岁是学龄前儿童攻击性行为的高发年龄,以后随着年龄的增长,攻击性行为逐渐减少。

潘绮敏与张卫(2007)的“中学生攻击性问卷”将攻击性行为分为三种类型:口头攻击、身体攻击与自我发泄。口头攻击是指通过语言直接或间接伤害别人的行为;身体攻击指通过身体暴力解决问题或发泄的行为;自我发泄是指伤害自身或破坏物体的行为。她的研究维度比较全面,且适合中国青少年的实际情况。

杨治良、刘素珍与高桦(1996)等采用内隐社会认知研究的方法,对青少年的攻击性行为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内隐记忆的方法也可发展到研究内隐社会认知,并且攻击性具有内隐性。

杨治良、刘素珍、钟毅平、高桦与唐永明(1997)使用攻击和被攻击者相互作用的实验图片,采用3种加工类型X2种测验方式的混合设计来考察社会认知的无意识或内隐成分。结果发现,加工类型对被试的再认测验和偏好测验有不同的影响,且出现实验性分离,这一实验结果支持了攻击性行为具有内隐性特征的结论。

茂林(2001)使用表示攻击和被攻击相互作用的动词为实验材料,考察未成年人攻击性的某些内隐社会认知特征,研究验证了在未成年人身上也存在内隐形式的攻击性。

徐大真与杨治良(2001)使用不同性别人物在攻击与被攻击行为中相互作用的图片作为实验材料,研究内隐社会认知中的性别差异时发现,攻击性行为的内隐社会认知中不存在性别差异。

张文新、纪林芹、宫秀丽、张茜、王益文与陈欣银(2003)研究发现,男女攻击性性别差异至少在3 4岁时就已经存在,且男孩的攻击性高于女孩。

研究往往把注意力放在学龄前或者是小学阶段,忽视了青少年的攻击性行为,研究青少年的攻击性行为是中小学学生社会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对于它的研究将有助于全面认识青少年的个性发展,有利于控制、减少青少年攻击性行为的发生,也有利于青少年亲社会行为的培养与发展。从这一意义来说,对青少年的攻击性行为研究颇具有理论与实践价值。

关于儿童攻击性行为的研究目前还没有引起教育行政部门及教育心理工作者的广泛关注,主要受到张文新、杨治良、林崇德教授等为代表的少数心理学家的重视,他们在理论与实践方面进行了积极有益的探索,并取得了较有价值

的研究成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