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心理学基础知识

心理学基础知识

时间:2022-03-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没有达到这一数量的刺激物都处在阈限之下,不能引起感觉。有心理学家认为,后象的发生是由于神经兴奋所留下的痕迹作用。正后象保持刺激物所具有的同一品质。感觉对比是指感受器不同部位接受不同刺激,对某个部位的强刺激会抑制其他邻近部位的反应,不同部位的反应差别被加强的现象。由同一感受器同时接受两种刺激的作用而产生的对比叫作同时对比。知觉之所以具有整体性,是因为客观事物对人而言是一个复合的刺激物。

一、认知发展

(一)感 觉

1.感觉的概念

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对感觉的这一界定包括多层含义:①感觉是客观的;②感觉是对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客体的反映;③感觉是脑的机能;④感觉只是对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2.感觉的基本特征

(1)感受性和感觉阈限

感受性是对刺激物的感觉能力,它是用感觉阈限的大小来度量的。感觉阈限是能引起感觉的,并持续了一定时间的刺激量。感受性与感觉阈限在数值上成反比关系,即感受性高,感觉阈限低;反之,感受性低,感觉阈限高。

并不是任何刺激都能引起感觉,如果要产生感觉,刺激就要达到一定的量。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称为绝对感觉阈限。没有达到这一数量的刺激物都处在阈限之下,不能引起感觉。绝对感受性是觉察出最小刺激量的能力。

在刺激物引起感觉之后,如果刺激的数量发生变化,也会引起感觉的变化,但并不是所有的变化都能引起感觉上的变化。感觉所能觉察的刺激物的最小差异量叫作差别感觉阈限;与之相对的感受性,叫作差别感受性。

考题链接

在张老师组织的百人大合唱中,如果增加一至两个人,小红感觉不到音量的变化,如果增加到十个人左右时,小红就能明显地感觉到音量的变化,这种刚刚能使小红感觉到的音量变化的最小差异称为( )

(2015年上半年国考·中学)

A.绝对感觉阈限 B.绝对感受性

C.差别感觉阈限 D.差别感受性

【育萃专家解析】C。

(2)感觉现象

①感觉适应。在同一感受器中,由于刺激的持续作用或一系列刺激的连续作用,导致对刺激的感受性的变化,这种现象叫作感觉适应。适应的结果大多是感受性的降低。

视觉的适应可分为暗适应和明适应。火车驶入隧道,起初感觉光线很暗,逐渐就能觉察到光亮,这种现象叫暗适应。半夜醒来,刚开灯感觉很刺眼,过一会就能看清周围的事物了,这种现象叫作明适应。

另外,“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是嗅觉的适应。厨师由于连续品尝菜肴,到后来做出来的菜会越来越咸,这是味觉的适应现象。不同感觉的适应有不同的特点,如痛觉就很难发生适应,因为痛起到警报作用,促使人们避免痛刺激。

②感觉后象。在刺激停止作用之后,感觉印象仍暂留一段时间的现象,就叫感觉后象。有心理学家认为,后象的发生是由于神经兴奋所留下的痕迹作用。

视觉后象表现得最为明显,它分为正、负两种。正后象保持刺激物所具有的同一品质。在灯前闭眼3分钟,睁开眼睛注视电灯两三秒,再闭上眼睛,此时可见一盏明亮的灯的形象出现在暗的背景上,这种现象就叫正后象。随着正后象出现后,如果继续注视,会发现在亮的背景上出现黑色斑点,这就是负后象。彩色刺激的负后象则是原来颜色的补色。

③感觉对比。感觉对比是指感受器不同部位接受不同刺激,对某个部位的强刺激会抑制其他邻近部位的反应,不同部位的反应差别被加强的现象。

感觉对比有同时对比和先后对比两种。由同一感受器同时接受两种刺激的作用而产生的对比叫作同时对比。同一感受器先后接受不同的刺激的作用而产生对比的现象叫作先后对比。

④感觉补偿。感觉补偿是指人的某种感觉能力丧失后,可以通过其他感觉系统的机能来获得弥补。

⑤感觉的相互作用。感觉的相互作用是指因为此种感觉通道受到刺激而引起彼种感觉通道产生感觉或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一般来说,在适当条件下,不同感觉之间会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⑥联觉。联觉也是一种不同感觉间相互作用的现象。它是指一种感觉的感受器受到刺激时,在另一感觉通道也产生了感觉的现象。

考题链接

小丹说当她听到小刀刮竹子的声音时,就会觉得很冷,浑身不舒服,这种感觉现象是 ( )

A.适应 B.对比 C.联觉 D.合一

【育萃专家解析】C。

(2014年上半年国考·中学)

(二)知 觉

1.知觉的概念

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各个部分和属性的整体的反映。例如,看到一个苹果、听到一首乐曲、闻到花的芳香等都是知觉现象。

感觉和知觉在日常生活中是密切联系着的。感觉是知觉的基础,没有感觉就没有知觉。知觉是多种感觉的有机结合,但它不是个别感觉成分的简单总和。知觉包含了按一定方式来整合个别感觉成分的作用,形成一定的结构,并根据个体的经验来解释由感觉提供的信息。它比个别感觉的简单相加要复杂得多,也丰富得多。感觉不能脱离知觉而孤立存在。日常生活中,当我们感觉到事物的个别属性时,就能同时感觉到具体事物的整体。知觉与感觉是密不可分的,所以常常统称感知觉。

2.知觉的种类

根据知觉反映的客观对象的不同,可将知觉分为空间知觉、时间知觉、运动知觉和错觉等。

(1)空间知觉

空间知觉是物体的空间特性在人脑中的反映。空间知觉是后天通过学习获得的,它是由视觉、触摸觉、动觉等多种感觉系统协同活动的结果,其中视觉起着重要的作用。空间知觉主要包括形状知觉、大小知觉、深度知觉、方位知觉等。

(2)时间知觉

时间知觉是对客观现象的延续性和顺序性的反映。人体内的一切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都是有节律的,这些节律性的变化就是 “生物钟”的机制。对于时间长度的估计,1秒钟左右最为精确,短于1秒钟时容易产生高估的现象,长于1秒钟时容易产生低估的现象。

(3)运动知觉

运动知觉是人脑对物体空间移动和移动速度的知觉,运动知觉跟空间知觉及时间知觉有不可分割的关系,它依赖于对象运行的速度、对象距观察者的距离以及观察者本身所处的运动或静止的状态。

(4)错 觉

错觉是在特定条件下产生的对客观事物的歪曲知觉。

考题链接

古诗句 “欢娱嫌夜短,寂寞恨更长”描写的心理现象是 ( )

A.空间错觉 B.时间错觉 C.运动错觉 D.视觉错觉

【育萃专家解析】B。错觉是对客观事物不正确的知觉。题干意思是欢乐之时,时间过得很快,寂寞的时光总是很长、很难熬。这是一种时间错觉。

3.知觉的基本特征

(1)选择性

知觉的选择性指的是人们能迅速地从背景中选择出知觉对象。客观事物每时每刻都在影响着人们的感觉器官,但并不是所有的对象都同样被知觉,人们总是有选择地以少数对自己有重要意义的刺激物作为知觉的对象。知觉的对象能够得到清晰的反映,而背景只能得到比较模糊的反映。

影响知觉的选择性的因素主要有:

①对象和背景的差别。对象和背景的差别越大,对象就越容易从背景中区分出来;相反,军事上的伪装、昆虫的保护色,使对象和背景差别小则不易被发现。

②对象和背景的动静。在固定不变的背景上,运动的物体容易被知觉为对象。例如,街上行驶的车辆、夜空中的流星、音响、电影等都易被人们知觉。

③知觉者的需要、兴趣、爱好、知识经验。知觉的选择性明显受到知觉者的需要、兴趣、爱好、知识经验的影响。

(2)整体性

当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作用于人的感官时,人能够根据知识经验把它知觉为一个整体,这就是知觉的整体性。如当我们听到某些熟人的声音时,立刻能知觉到这位熟人的整体形象;学生听老师讲课,并不能把老师说的每一个字音都毫无遗漏地知觉出来,而是听取老师讲的完整句子和完整的意思。

知觉之所以具有整体性,是因为客观事物对人而言是一个复合的刺激物。由于人在知觉时有过去经验的参与,大脑在对来自各感官的信息进行加工时,就会利用已有经验对缺失部分加以整合补充,将事物知觉为一个整体。

(3)理解性

知觉的理解性指的是人在知觉某一客观对象时,总是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去认识它。人在知觉过程中,并不单单是对新事物的照相式的反映,还有过去经验参与对新事物加以理解。对事物的理解是产生正确知觉的必要条件。知觉的理解性表现在运用已有经验把当前的知觉对象纳入已知的相应的一类事物的系统之中,知道它的属性或概念。

(4)恒常性

当知觉的条件在一定范围内变化时,知觉的映象仍然相对保持不变,这就是知觉的恒常性。在视觉上,知觉的恒常性表现得特别明显。例如,某个人离自己100米远,在视网膜上形成的像要比这个人在眼前形成的像小得多。尽管如此,我们并不会认为这个人由100米处向我们走来时,他会变得越来越高大,这是大小恒常性现象。此外,知觉的恒常性还包括颜色恒常性、亮度恒常性、形状恒常性。知觉的恒常性可以使我们在不断变化的环境条件下,仍然保持对物体稳定不变的知觉,保持对事物本来面貌的认识。

在儿童的认知能力中,最先发展且速度最快的是感知觉。

考题链接

1.成人与幼儿对一幅画的知觉有明显差异,幼儿只会看到这幅画的主要构成,而成人能看到画面意义。这反映的知觉特性是 ( )

(2015年上半年国考·中学)

A.理解性 B.选择性 C.恒常性 D.整体性

【育萃专家解析】A。

2.简述知觉的一般特性。

(2015年上半年国考·小学)

【育萃专家解析】略。

(三)注 意

1.注意的概念

注意是指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选择性、指向性和集中性,是高级心理活动的条件。一般认为,注意并不是一个独立的心理过程,它常常伴随着其他高级心理活动的产生而产生。当人们注意某一事物的时候,往往伴有情绪、情感的体验、记忆、思维和意志等的参与。

2.注意的特点

注意有两个特点:指向性与集中性。注意的指向性是指心理活动选择某一事物为对象而忽略其他事物。注意的集中性是指当心理活动指向某个对象的时候,它们会在这个对象上集中起来,即全神贯注。指向性和集中性是密切相关的,在全神贯注地注意某一事物时,人的意识指向范围也大大缩小。

3.注意的种类

根据引起注意及维持注意的目的是否明确和意志努力程度的不同,可以把注意分为无意注意、有意注意和有意后注意。具体内容归纳见表3-1。

表3-1 注意的种类及内容

4.注意的品质及影响因素

注意的品质也称注意的特征。注意有一系列的品质特点,其中最重要的有注意的广度、稳定性、分配和转移。

(1)注意的广度

①注意广度的概念。注意广度也称注意的范围,是注意在空间上的特点,是指一个人在同一时间内能清楚地观察到对象的数量。它反映的是注意品质的空间特征。

②影响注意广度的因素。

a.注意对象的特点。注意的广度因注意对象的特点的变化而有所不同。一般来说,注意对象的组合越集中,排列越有规律,相互之间越能成为有机联系的整体,注意的范围就越大。

b.活动的性质和任务。活动任务越复杂,越需要关注细节的注意过程,注意的广度会大大缩小。

c.个体的知识经验。一般来说,个体的知识经验越丰富,整体知觉能力越强,注意的范围就越大。

(2)注意的稳定性

①注意稳定性的概念。注意的稳定性是注意在时间上的特征,它是指注意在一定时间内相对稳定地保持在注意对象上,持续时间越长,注意越稳定。

由于人的感受性不能长时间地保持不变,总是有间歇地加强和减弱,因此,注意力也表现出周期性的变化,这叫作注意的起伏现象,或称注意的动摇。

②影响注意稳定性的因素。

a.注意对象的特点。注意对象本身的一些特点影响到注意维持时间的长短。一般来说,内容丰富的对象比单调的对象更能维持注意的稳定性;活动的对象比静止的对象更能维持注意的稳定性,但并不是说事物越复杂,刺激越丰富,注意力就越稳定。过于复杂、变幻莫测的对象反而容易使人产生疲劳,导致注意的分散。

b.主体的精神状态。一个人身体健康、情绪良好、精力充沛,就会在学习和工作中全力投入,不知疲倦;相反,一个人处于失眠、疲劳、疾病状态,或者情绪受挫的情况下,注意就无法保持稳定,活动效率也会大大降低。

c.主体的意志力水平。主体具备坚强的意志力,就可以战胜各种困难,克服自身的缺点和不足,始终如一地保证活动的进行和活动过程的高效率。

(3)注意的分配

①注意分配的概念。注意的分配是指在同一时间内,把注意分配到两种或几种不同的对象或活动上。例如,上课时,学生边听讲边做笔记,这就需要他把注意力分配到两种活动上。

②注意分配的条件。

a.同时进行的几种活动至少有一种应是高度熟练的。当一种活动达到自动化的熟练程度时,个体就可以集中大部分精力去关注比较生疏的活动,保证几种活动同时进行。

b.同时进行的几种活动必须有内在联系。有联系的活动才便于注意分配,因为活动间的内在联系有利于形成固定的反应系统,经过训练就可以掌握这种反应模式,同时兼顾几种活动。

(4)注意的转移

①注意转移的概念。当环境或任务发生变化时,注意从一个对象或活动转到另一个对象或活动上,这就叫注意的转移。注意转移的质量和速度依赖于前后活动的性质和人对前后活动的态度。

②影响注意转移的因素。

a.对原活动的注意集中程度。个体对原来活动兴趣越浓厚、注意力越集中,注意的转移就越困难。如果对原活动的注意力本来就不够集中,就比较容易随活动任务的要求而转移。

b.新注意对象的吸引力。如果新的活动对象引起个体的兴趣,或能够满足他的心理需要,注意的转移就比较容易实现。

c.明确的信号提示。在需要注意转移的时候,明确的信号提示可以帮助个体的大脑处于兴奋和唤醒状态,灵活迅速地转换注意对象。

d.个体的神经类型和自控能力。神经类型灵活性高的人比不灵活的人更容易实现注意的转移,自控能力强的人比自控能力弱的人更善于主动及时地进行注意的转移。

考题链接

1.经验丰富的李老师一边讲课,一边兼顾全班同学的活动,谁认真听讲、谁玩手机、谁看课外书,她都一清二楚。这主要体现了李老师的哪种心理品质? ( )

(2014年下半年国考·中学)

A.思维品质 B.注意品质 C.意志品质 D.个性品质

【育萃专家解析】B。

2.小明看书时可以 “一目十行”,而小华则 “一目一行”。这反映了他们在哪种注意品质上存在差异? ( )

(2016年上半年国考·中学)

A.注意广度 B.注意分配 C.注意稳定 D.注意转移

【育萃专家解析】A。注意的广度又称注意的范围,是指一个人在同一时间内能够清楚地把握注意对象的数量。如 “一目十行”“耳听八方”“眼观六路”等。

3.当你注视面前这个棱台框架时,一会儿觉得位于小方框平面的前方,一会儿又觉得位于大方框平面的后方。这种反复变化的现象属于 ( )

(2016年上半年国考小学·幼儿园)

A.注意分数 B.注意起伏

C.注意分配 D.注意转移

【育萃专家解析】B。注意周期性的加强或减弱的现象是注意的起伏,或注意的动摇。

4.(辨析)注意转移即注意分散。

(2014年上半年国考·中学)

【育萃专家解析】该观点是错误的。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注意的转移是根据新的任务,有意识地、主动地把注意从一种活动转移到另一种活动上。而注意的分散是由于个体劳累或其他因素导致的注意力无法集中的现象,是被动而消极的。

(四)记 忆

1.记忆概述

(1)记忆的概念

记忆是人脑对过去经验的保持和再现。人通过感知觉形成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当事物不再作用于感觉器官时,并不随之消失,而是在人的记忆中保持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在一定条件下还能重现出来。记忆包括记和忆两个方面,记体现在识记和保持上,忆体现在再认和回忆上。

(2)记忆的种类

①根据记忆内容不同划分,记忆分为形象记忆、逻辑记忆、情绪记忆和运动记忆。

形象记忆是以感知过的事物的具体形象为内容的记忆。它具有鲜明的直观性,给人以生动的印象。人类的记忆从形象记忆开始,只有经过形象记忆才能成为人的直接经验。

逻辑记忆是个体以词语所概括的事物之间的关系以及事物之间的意义和性质为内容的记忆。这种记忆保持的形式不是形象,而是某种法则、定理或公式,与抽象思维的关系密切,为人类所特有。

情绪记忆是以体验过去的情绪或情感为内容的记忆。引起情绪、情感的事件已经过去,但深刻的体验或感受却保留在记忆中,在一定情况和条件下,这种情绪、情感又重新被感受到。

运动记忆又叫动作记忆,是以人们操作过的运动状态或动作形象为内容的记忆。经过学习,人们一旦掌握了运动动作的技能并能熟练地操作,运动动作的形象连同如何控制身体活动就一并储存在了记忆里,成为运动记忆。运动记忆容易保持和恢复,人的生活、学习离不开运动记忆,各种技能的形成和掌握都要依靠运动记忆。

②根据记忆保持时间的长短和容量大小划分,记忆可以分为瞬时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

表3-2 瞬时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的内容

续 表

③根据记忆时意识参加的程度划分,记忆可以分为外显记忆和内隐记忆

外显记忆是指在意识的控制下,过去经验对当前任务产生有意识的影响。它对行为的影响是个体能够意识到的。

内隐记忆是指在个体无法意识的情况下,过去经验对当前任务产生的无意识的影响。在保持的时间上,内隐记忆要明显长于外显记忆;在干扰的形式上,内隐记忆不容易受到干扰,外显记忆却容易在干扰后发生遗忘。

④根据信息加工与存储的内容不同划分,记忆可以分为陈述性记忆和程序性记忆。

陈述性记忆是指对有关事实和事件的记忆,它可以通过语言而获得,它的提取需要意识的参与。我们学习的课本知识和生活常识都属于陈述性记忆。

程序性记忆是指如何做事情的记忆,包括对知觉技能、认知技能和运动技能的记忆。这类知识的习得往往比较慢,一旦形成,往往不再需要意识的参与。

2.记忆的过程

记忆的过程包括识记、保持和遗忘、再认和回忆三个环节,任何外界信息都要经过这样一个过程才能被个体所保持和应用。

(1)识 记

①识记的概念。识记是人们获得经验的过程,是记忆的首要环节。识记具有选择性,它的好坏直接影响记忆的效果。

②识记的分类。

a.根据识记的目的是否明确,识记可分为无意识记和有意识记。

无意识记是指事先没有预定目的,不需要意志努力的识记。人的许多知识都是由无意识记积累起来的,但是它具有偶然性和片段性。

有意识记是指事先有预定的目的、任务,按一定的方法和步骤,需要一定意志努力的识记。它是人们获得知识经验的主要手段。

b.根据识记材料的性质不同,识记可分为机械识记和意义识记。

机械识记是指人们在识记材料没有意义或不理解其意义的情况下,采取机械重复的方法所进行的识记。机械识记的基本条件是多次重复、强化。意义识记是根据事物的内在联系,在反复领会、理解、弄清事物本身意义的基础上所进行的识记。

意义识记的先决条件是对材料的理解。只有理解了材料的意义,把它同已有的知识经验联系起来,并纳入人的知识系统,才能保留在记忆中。

(2)保持和遗忘

①保持。保持是指识记过的信息在头脑中存储和巩固的过程。保持不仅是记忆的重要标志,也是再认和回忆的重要条件。然而,在保持过程中,识记材料在质和量方面都容易出现不同程度的变化和遗忘。

②遗忘。

a.遗忘的概念。遗忘是指识记过的内容既不能回忆也不能再认的过程。遗忘是保持的对立面,是正常的生理和心理现象。对于不必要的、陈旧的信息的遗忘,是有积极意义的。

b.遗忘的规律。遗忘的规律是由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提出的,他以无意义音节为材料,依据保持效果,绘制了遗忘曲线,即 “艾宾浩斯遗忘曲线”。遗忘曲线表明了遗忘量与时间之间的关系。遗忘的发展是不均衡的,遗忘在学习后立即开始,最初遗忘得快,随着时间的推移,遗忘的速度逐渐下降,到了一定时间,几乎不再遗忘。因此说,遗忘是有规律的,其趋势是先快后慢,呈负加速型。

c.遗忘的理论解释。

痕迹衰退说。痕迹衰退说是一种对遗忘的最古老的解释。按照这种理论,遗忘是由记忆痕迹衰退引起的,衰退随时间的推移自动发生。至今痕迹衰退仍然被认为是导致遗忘的原因之一。

干扰说。大多数心理学家认为,长时记忆中信息的相互干扰是导致遗忘的最重要原因。干扰说认为,遗忘是由于在学习和回忆之间受到其他刺激干扰的结果。一旦排除了干扰,记忆就可以恢复。研究表明,干扰主要有两种情况,即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所谓前摄抑制,是指前面学习的材料对识记和回忆后面学习材料的干扰;所谓倒摄抑制,是指后面学习的材料对保持或回忆前面学习材料的干扰。

同化说。奥苏伯尔对遗忘的原因提出了一种独特的解释。他认为,遗忘就其实质来说,是知识的组织与认知结构简化的过程。当学到了更高级的概念与规律以后,高级的观念可以代替低级的观念,使低级观念发生遗忘,从而简化认识并减轻了记忆。这是一种积极的遗忘。

动机说。动机说遗忘理论认为,遗忘是因为不想记,而将一些记忆信息排除在意识之外,因为它们太可怕、太痛苦或有损自我的形象。这一理论最早由弗洛伊德提出,这种理论也叫压抑理论。

总之,遗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上述每一种理论都能解释遗忘的部分现象,但不能解释所有的现象。因此,对于遗忘的原因,应当把上述几种理论综合起来加以解释。

d.影响遗忘的因素。

时间因素。根据遗忘规律,记忆的最初阶段遗忘速度快,之后逐渐变慢。

识记材料的性质和数量。一般认为,对熟练的动作和形象材料遗忘得慢,而无意义材料比有意义材料遗忘要快得多;在学习程度相等的情况下,识记材料越多,忘得越快;识记材料少,则遗忘较慢。

学习的程度。在识记材料时,如果达到恰能成诵之后还继续学习一段时间,使记忆熟练程度达到150%,称之为过度学习。实验证明,过度学习的记忆效果要比一般的学习好一些。

识记材料的系列位置。人们发现,在回忆系列材料时,回忆的顺序有一定的规律性。最后呈现的材料最易回忆,遗忘最少,叫近因效应。最先呈现的材料较易回忆,遗忘较少,叫首因效应。这种在回忆系列材料时发生的现象叫作系列位置效应 (在人际中也用于印象形成效应)。

识记者的态度。识记者对实际材料的需要、兴趣等对遗忘的快慢有一定的影响。研究表明,人们对需要的、感兴趣的事物遗忘得较慢。另外,对经过人们的努力、积极加工的材料遗忘得较少,而单纯地重述材料,识记的效果较差,遗忘得也较多。

考题链接

1.丽丽花10分钟背会了 《山行》这首诗,接着又继续读了5分钟。这种知识保持方法属于

( )

(2014年上半年国考·小学)

A.及时复习 B.使用记忆术

C.分散集中结合 D.适当过度学习

【育萃专家解析】D。适当的过度学习指的是记忆熟练程度达到150%的学习,题中丽丽10分钟恰好会背,再背5分钟就是记忆熟练程度达到150%的学习。

2.在一次心理知识测试中,关于短时记忆的容量单位,学生们的答案涉及下列四种。其中正确的是 ( )

(2016年下半年国考·中学)

A.比特 B.组块 C.字节 D.词组

【育萃专家解析】B。

(3)再认和回忆

①再认。再认是指经验过的事物再度出现,有熟悉感并能被识别和确认的过程。再认的速度和准确性取决于对事物识记的巩固程度和精确程度。一般认为,再认比回忆容易,能回忆起来的事物一定能再认,可是能再认的事物未必能够回忆。如考试中选择题的设置就是为了考查考生的再认能力。

②回忆。回忆是指过去经历的事物不在眼前,可以重新回想起来的过程。

a.根据回忆的有无预期目的,可以将其分为无意回忆和有意回忆。无意回忆没有预期目的,也不需要意志努力;有意回忆则有一定目的,需要一定的意志努力才能重现。

b.根据回忆是否需要中介性联想,可以将其分为直接回忆和间接回忆。直接回忆是由当前事物直接唤起过去的经验;间接回忆则要通过某些中间环节才能回忆起所需内容。如考试中的填空、简答题就体现了考生的回忆能力。

3.如何培养小学生记忆能力

(1)明确记忆目的,加强记忆自觉性

研究表明,记忆材料的目的越明确,记忆效果越好。但是,小学生通常很难自觉地提出识记任务和目的,他们还需要外力帮助,而且这种帮助最好具体、明确。因此,教师和家长不仅要提出识记任务,还要进行必要的督促、检查,在他们能够按要求完成识记任务的同时启发其自觉性。

(2)正确组织复习和练习

①及时复习。识记后,遗忘很快就发生;且遗忘的规律是,在记忆之后遗忘立刻开始,速度先快后慢,因此及时复习十分重要。

②合理分配复习时间。制订复习计划,不要过于紧张和疲劳,以免产生干扰。

③分散复习与集中复习相结合。

④复习方法多样化;多种感官参与复习。复习时应尽量运用多种感官参与,要眼、耳、口、手相互配合。

⑤反复识记与尝试回忆相结合。反复阅读与尝试回忆相结合的方法,能使学习者及时了解到识记的成绩,从而提高学习的兴趣,激起进一步学习的动机。

考题链接

简述依据遗忘规律如何合理组织复习?

(2015年上半年国考·小学)

【育萃专家解析】(1)遗忘的规律。遗忘的发展是不均衡的,遗忘在学习后立即开始,最初遗忘得快,随着时间的推移,遗忘的速度逐渐下降,到了一定时间,几乎不再遗忘。因此说,遗忘是有规律的,其趋势是先快后慢,呈负加速型。

(2)复习在记忆中有重要作用。有效组织复习的方法有:①及时复习。识记后,遗忘很快就发生,因此复习要及时。

②合理分配复习时间。制订复习计划,不要过于紧张和疲劳,以免产生干扰。

③分散复习与集中复习相结合。

④复习方法多样化;多种感官参与复习。复习时应尽量运用多种感官参与,要眼看、耳听、口读、手写相互配合。

⑤反复识记与尝试回忆相结合。反复阅读与尝试回忆相结合的方法,能使学习者及时了解到识记的成绩,从而提高学习的兴趣,激起进一步学习的动机。

4.小学生记忆方法指导

小学生记忆方法有很多种,常见的有归纳记忆法、谐音记忆法、睡前醒后记忆法、记忆术等。(更多学习和记忆方法见 “第一章第七节学习策略”)

归纳记忆法是指学生将课文梳理归结出提纲后再进行记忆的方法。教师可指导学生在精读课文的基础上,归纳出文章的主干提纲,再根据主干提纲列出支干提纲,这样在记忆时,循着提纲,就能做到胸有 “蓝图”,脉络清楚,增强记忆效果。

谐音记忆法就是利用汉语中的谐音现象,将无意义材料通过联想转化为有意义材料的记忆方法。

睡前醒后记忆法是根据心理学原理,克服倒摄抑制和前摄抑制的记忆方法。

记忆术是利用奇特联想将原来毫无联系的材料联系在一起的记忆方法。

(五)思 维

1.思维的概念与特征

思维是一种高级的认识活动,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概括的、间接的反映。

思维具有概括性和间接性特点。思维的概括性能够反映一类事物的本质和事物之间的规律性联系。思维的间接性总是通过某种中介或一定的知识经验来反映客观事物。

2.思维的种类

表3-3 思维的种类

续 表

(六)想 象

1.想象的概念

想象是人脑对已储存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例如,读张籍的古诗 《秋思》:“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头脑中顿生作者的离愁别绪。

知识拓展

表象与知觉的关系

表象是事物不在前面时,人们在头脑中出现的关于事物的形象。表象与知觉之间的关系如下:

1.表象是在知觉的基础上产生的,和知觉中的形象具有相似性。

2.知觉的形象鲜明生动,表象的形象却比较暗淡模糊。

3.知觉的形象持久稳定,表象的形象不稳定、易变动。

4.知觉的形象完整,表象的形象不完整。

2.想象的分类

(1)有意想象和无意想象

①有意想象:也称随意想象,指有预定目的和自觉进行的想象,有时还需要一定的意志努力。它包括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等。

②无意想象:也称不随意想象,是没有预定目的,不由自主产生的想象。

(2)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

①再造想象:依据词语的描述或符号的示意在头脑中形成与之相应的新形象的过程。

再造想象产生的条件有:必须具有丰富的表象储备;为再造想象提供的词语及实物标志要准确、鲜明、生动;正确理解词语与实物标志的意义。

②创造想象:按照一定目的、任务,使用自己以往积累的表象,在头脑中独立地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

创造想象产生的条件有:强烈的创造愿望;丰富的表象储备;积累必要的知识经验;原型启发;积极的思维活动;灵感的作用。

(3)幻想、理想和空想

①幻想:创造想象的一种特殊形式,是一种指向未来并与个人的愿望相联系的想象。它是创造想象的准备阶段和特殊形式。

幻想与一般创造想象相比主要有两点不同:幻想总是与个人愿望相联系;幻想往往与当前的活动没有直接联系,而是指向未来的。幻想也不同于再造想象,因为它包含一定的独创成分。

②幻想与理想、空想的关系。如果幻想是以现实为依据,并指向行动,经过努力最终可以实现,那么它就变成理想;如果幻想完全脱离现实,毫无实现的可能,那么它就成为空想。理想能鼓励人向上和进取,是人们从事创造性活动的动力,而空想往往会把人引向歧途。

3.想象的功能

(1)预见功能

人从事任何活动之前,都必须首先在头脑中确立定向目标,即能够想象出活动过程及其结果。一旦活动过程结束,将是头脑中预定观念的实现,于是人的活动就有了主动性、预见性和计划性,这有助于活动的顺利完成。

(2)补充功能

在现实生活中,有许多事物是人们不可能直接感知的,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可以借助想象弥补人类认识活动的时空局限和不足,超越个体狭隘的经验范围,扩大人的视野。

(3)替代功能

在现实生活中,当人们的某种需要不能得到满足时,可以利用想象从心理上得到一定的补偿和慰藉。

4.如何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要引导学生学会观察,丰富学生的表象储备;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有利于打开想象力的大门;引导学生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扩大学生的知识经验,以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结合学科教学,有目的地训练学生的想象力;引导学生进行积极的幻想。

考题链接

1.简述如何培养小学生创造想象的能力。

(2016年下半年国考·小学)

【育萃专家解析】培养小学生创业想象的能力,要做到:①培养学生的创造动机;②帮助学生进行丰富的表象储备;③让学生有积累必要的知识经验;④用一些创作原型给学生启发;⑤培养学生积极的思维活动。

二、中小学生情绪、情感的发展

情绪是以个体的愿望和需要为中介的一种心理活动,是人对待认知内容的特殊态度,包含情绪体验、情绪行为、情绪唤醒和对情绪刺激的认知等复杂成分。

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满足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情感能够激发心理活动和行为的动机,是人适应生存、进行人际沟通的重要手段。

情绪和情感同属于感情性心理活动的范畴,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情感是对感情性过程的体验和感受,情绪是这一体验和感受状态的活动过程。稳定的情感是在情绪的基础上形成的,而且它又通过情绪来表达。情绪也离不开情感,情绪的变化反映情感的深度,在情绪中蕴含着情感。

但是,情绪、情感也有所区别。情绪主要是指感情过程,即个体需要与情境互相作用的过程,如高兴时眉开眼笑、手舞足蹈,悲伤时垂头丧气、愁眉不展。情绪具有较大的情境性、激动性和暂时性,往往随着情境的改变和需要的满足而减弱或消失。而情感具有较大的稳定性、深刻性和持久性,常用来描述那些具有稳定的、深刻的社会意义的感情,如对美的欣赏、对丑的厌恶等。

(一)良好情绪的标准

1.能够适当地表达情绪

良好的情绪首先表现在能够适当地表达出自己的感受。这里所谓的表达感受,不仅包括积极情绪的表达,同时也要会表达出自己的消极情绪,因为压抑消极情绪对身心健康是有害的。

2.情绪相对稳定

情绪是否良好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情绪是否比较平静和镇定。如果一个人的情绪反应总是很强烈,一会儿狂喜,一会儿悲伤,都是情绪不稳定的表现。

3.能够控制自己的情绪

良好的情绪还表现在情绪的控制力上。情绪良好的人在自己的情绪受外界影响的时候,或当自己的情绪处于低沉、恐惧、不安的状态时,能够采用一定的方法进行调试,较快地把自己从不良的情绪状态调整到比较正常的情绪状态下,而不让不良的情绪状态弥漫。

(二)中小学生情绪的特点

1.小学生情绪的特点

(1)情绪理解能力的发展

小学生对基本情绪的认知已经达到了一个稳定完善的水平,能认识自己的情绪并对自己的情绪做出反应,如骄傲、自豪和内疚等。小学生已能更多地依据人的内部心理状态来解释情绪。

(2)情绪调节能力的增强

小学中、高年级学生情绪调节能力的发展经历了一个由外部调节转到内部自我调节的过程,已能使用一些策略帮助自己调节情绪以适应困难情境。一般来讲,小学三年级是这种转变的转折点。总体上,小学生的情绪、情感还不是很稳定。

(3)情绪表现规则的掌握

情绪表现规则的意义是指导个体在特定社会情景下调节情绪,以符合社会期望。9岁左右,儿童使用情绪表现规则的形式趋于稳定,11岁儿童比7~9岁儿童调节外部情绪表现的能力更强。

(4)情绪外显向内隐发展

低年级学生情绪外露,富于表情,且比较容易变化。高年级学生依然具有情绪外露的特点,表现得较为含蓄。小学生从低年级到高年级,由不善于掩饰、控制自己的情绪向逐渐内化发展。

2.中学生情绪的特点

(1)易冲动性和爆发性

中学生情绪反应来得快,平息得也快。尤其在初中低年级学生存在着喜怒无常的不稳定性。情绪体验迅速意味着中学生的情绪反应很快到达激烈的程度,这与生理活动特点有关。

(2)不稳定性和两极性

中学生情绪两极性明显,很容易从一个极端剧烈地转向另一个极端,特别是初中阶段。这主要与中学生辩证思维、批判性思维还不成熟,看问题还带有明显的片面性、表面性、缺乏自控能力有关。

(3)外露性和内隐性

中学生既表现出强烈的情绪、情感反应,又表现出逐渐掩饰、压抑自己的情绪,使这种情绪的表露有时往往带有很大的掩饰性,并逐渐学会用理智控制自己的情绪反应。初中生的情绪活动相比之下还是外露的占多数,纯洁、天真、单一是他们情绪活动的基本面,热情是其突出特点。中学后期的学生开始对冲动的情绪进行克制和忍耐,情绪反应的强烈程度逐渐降低,能根据一定的条件或目的表达自己的情绪,可以做到外部表情与内心体验的不一致性。

(4)持久性与心境性

中学生对自己情绪的控制能力增强,情绪发生的频率降低,情绪发生的延后时间增长。情绪具有来得快、去得慢的特点。

(三)情绪、情感的调节方法

情绪与情感的调节是个体管理和改变自己或他人情绪、情感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通过一定的策略和机制,使情绪、情感在生理活动、主观体验、表情行为等方面发生一定的变化。

1.转换认知角度

决定情绪、情感的是认知。可怕的不是糟糕的事情,而是对糟糕事情所产生的信念。过分地夸大事情的结果、以偏概全是负面情绪产生的根源所在。换一个角度再重新看待发生的事情,纠正原有的认知,负面情绪就会得到缓解。

2.自我暗示

自我暗示是运用内部语言的形式来调节情绪的一种有效方法。暗示可放松紧张情绪,更能鼓励自己。自我暗示适合那些自卑心理较强的学生,引导他们挖掘自己的长处和优点,在很多情况下会赶走忧郁和胆怯,恢复快乐和自信。

3.调节期望值

指导学生对人对事不要过分苛求,期望值不要定得太高。需要是情绪、情感产生的基础,需要越强烈,情绪反应就越强烈。在现实环境中对他人、对自己、对事情所抱期望值过高,势必在需求难以满足时产生不好的情绪反应,因此要学会知足,所谓 “知足常乐”。

4.适当宣泄

人的情绪处于压抑状态时,应该加以宣泄,进行适当、合理的宣泄,才能使情感达到平衡的状态。比如,遇到悲伤、难过、挫折时找朋友倾诉或独自痛哭一场,或在日记中详细写下感受,都是很有效的宣泄方法。

5.转移注意力

当坏情绪来临时,可通过转移注意力来平静情绪。走出去、户外运动、听听音乐等会分散注意力,特别是中学生好动,注意力容易转移,快乐的情绪一旦占据上风,不良情绪就烟消云散。

6.情绪、情感升华

升华是指将不为社会认可的情绪反应方式或欲望、需求导向正确的方向,将情绪、情感激起的能量引导到对他人、对自己、对社会都有利的方面。

(四)中小学生情绪和情感的培养

1.增强中小学生的自信心

在中小学生产生消极情绪时,要鼓励他们,不自怨自艾、不自责、不自卑,要自知、自尊与自我接纳。

2.培养中小学生的情绪自知力和挫折承受力

情绪自知力是指学生能够正确感知和表述自己正在发生的情绪。教师要帮助学生认识每一种情绪,如高兴、气愤抑或焦虑、嫉妒,使学生认识情绪本身与语言表达之间的关系,获得运用语言准确表达情绪,以及表达与这些情绪有关的需要的能力,并且能够区分情绪表达中的准确性和真实性。还应该增强中小学生承受挫折的能力。有了挫折承受力,面对突如其来的困难与挫折时,就可以全面地分析情况、冷静地处理问题,并采取恰当的行为。

3.帮助中小学生掌握情绪、情感调节的方法

情绪、情感在一定的认知基础上产生,反过来又会对认知产生影响。良好的情绪、情感会促进认知过程,不良的情绪、情感会干扰、阻碍认知。因此,教师应该使学生学会一些情绪、情感调节的方法,利用这些方法调节愤怒、苦闷等不良的情绪、情感。

4.充实中小学生的精神生活

如果一个人具有远大的理想、开阔的胸怀和丰富多彩的精神生活,就能保持积极的情绪、情感。中小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形成时期,要引导他们把精力用在学习上,鼓励他们积极参加有益的课外活动,积累丰富的精神财富,充实自己的精神生活。

三、中小学生人格的发展

(一)影响人格形成与发展的因素

心理学家认为,人格是在遗传与环境的交互作用下逐渐形成并发展的。

1.生物遗传

研究发现,遗传是人格不可缺少的影响因素,它为人格发展提供了可能性。但是,遗传因素对人格的作用程度因人格特征的不同而异,通常在智力、气质这些与生物因素相关较大的特征上较为重要,而在价值观、信念、性格等与社会因素关系紧密的特征上后天环境因素更重要。

在个体发展过程中,人格是遗传与环境交互作用的结果,人同时具有生物属性和社会属性。

2.家庭环境

家庭环境对人格具有极大的塑造力,尤其是父母的教养方式直接决定了孩子人格特征的形成,不同教养方式对人格差异所构成的影响不同。

(1)权威型教养方式

父母在对子女的教育中表现为过分支配,一切由父母掌控。这种环境下成长的孩子容易消极、被动、依赖、服从、懦弱、做事缺乏主动性,甚至会形成不诚实的人格特征。

(2)放纵型教养方式

父母对子女过分溺爱,让孩子随心所欲,教育达到失控状态。孩子多表现为任性、幼稚、自私、野蛮、无礼、独立性差、唯我独尊、蛮横胡闹等。

(3)民主型教养方式

父母与子女在家庭中处于一个平等和谐的氛围中,父母尊重孩子,给孩子一定的自主权,并给孩子积极、正确的指导,使孩子形成一些积极的人格品质,如活泼、快乐、直爽、自立、彬彬有礼、善于交往、容易合作、思想活跃等。

3.学校教育因素

学校对人格的形成和定型有深远的影响。

自从迈进学校门槛,个体的主要社会角色就是学生。如果学校生活中的体验是紧张、压抑和沮丧的,那么他就必然容易出现各种心理问题,不利于人格的形成与构建;反之,如果学校生活的体验是轻松、乐观和积极的,那么他的心理状态就会倾向于积极良好,有利于人格的发展。

校风也影响人格的形成。良好的校风、班风促使学生养成勤奋好学、追求上进和自觉遵守纪律等人格特征,不良的校风会形成懒散、无组织、无纪律等特性。

教师的言行对学生的人格形成也会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对那些具有高尚品格、渊博知识、强烈事业心和责任感、富有同情心的教师,学生会言听计从;而对没有威信、缺乏责任心的教师,不仅会使学生不愿接受其教育,还可能对学生产生自暴自弃、不求上进等不良的影响。

4.社会文化

社会文化对人格具有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后天形成的一些人格特征。社会文化塑造了社会成员的人格特征,使其成员的人格结构朝着相似的方向发展,而这种相似性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维持社会的稳定。社会文化对人格的塑造,反映在不同文化的民族上有其固有的民族性格,不同自然环境下的民族也反映出人文地理对人格的影响。

(二)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理论

埃里克森是美国著名精神病医师,新精神分析派的代表人物。他认为,儿童人格的发展是一个逐渐形成的过程,人的一生可以分为八个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的发展阶段,每一阶段都有一个由生物学的成熟与社会文化环境、社会期望之间的冲突和矛盾所决定的发展危机,这些危机是每一个发展阶段随着个体生理的成熟和社会任务的改变而相继出现的,是每一个发展阶段的标志。

表3-4 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的主要内容

续 表

知识拓展

气质的动力特征

气质是由许多心理活动的特性交织而成的,反映了人在心理活动及行动上的各种特征。这些心理特征称为气质的动力特征,主要包括:

1.感受性。是指人对外界刺激的感受能力,如抑郁质的人感受性很高,而多血质、胆汁质、黏液质的人感受性较低。

2.灵敏性。是指一般心理感应和心理过程进行的速度,包括注意转移的快慢和难易、记忆的速度、思维的敏捷度、动作的灵活度等。多血质的人有较强的灵敏性。

3.耐受性。是指人在经受外界刺激时,在时间和强度上可经受的程度。具体表现为注意力集中的持续时间、对刺激强弱的耐受力、思维活动的持久性等方面。黏液质的人有较高的耐受性。

4.内向。

5.情绪兴奋性。

6.可塑性。

(三)气质与性格的关系

性格与气质都是描述个人典型行为的概念。这两个概念既有区别,又有密切的联系。

1.区 别

第一,从起源上看,气质是先天的,一般产生在个体发生的早期阶段;性格是后天的,它是人在活动中与社会环境相互作用的产物,反映了人的社会性。

第二,从可塑性上看,气质的变化较慢,可塑性较小,不容易改变;性格的可塑性较大,环境对性格的塑造作用是明显的。

第三,气质所指的典型行为是它的动力特征 (见本节 “知识拓展——气质的动力特征”),与行为内容无关,因而气质无好坏、善恶之分;性格主要是指行为的内容,它表现为个体与社会环境的关系,因而性格有好坏、善恶之别。

2.联 系

性格与气质密切相关、相互制约。

先从气质对性格形成的影响上看。首先,气质会影响个人性格的形成,如婴儿的气质特征会影响家庭环境,影响父母或其他哺育者的不同行为反应。一个人的性格就是在这种不同的教育和社会环境中逐渐形成的。其次,气质可以按照自己的动力方式,使性格特征具有独特的色彩。例如,同样是乐于助人的性格特征,多血质者在帮助别人时,往往动作敏捷,情感明显表露于外。而黏液质者则可能动作沉着,情感不表露于外;最后,气质还会影响性格特征形成或改造的速度。例如,要形成自制力,胆汁质的人往往需要做极大的努力和克制;而抑郁质的人则可能轻而易举。

再从性格对气质的影响来看,性格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掩盖或改变气质,使它服从于生活实践的要求。

(四)气质类型

详见本章第三节 “二、个别差异与因材施教”。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