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不能忽略“整体感知”

不能忽略“整体感知”

时间:2022-03-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我构思设计了两个步骤进行教学,即“跟着感觉走”“识得个中味”。比如学《社戏》之前,学生已读过不少散文,他们和鲁迅先生一起感受了那“百草园”的生机和“三味书屋”的束缚。马上有学生说,课文《社戏》里的乡村生活丰富多彩,小伙伴憨厚淳朴。学生“跟着感觉”走了这么一遭,得了初步的整体印象。语文教学的任务,有别于小孩子看小人书,也就是要高于“跟着感觉走”。

对于那些从来没有接触过小说(指教材中的小说)的初一学生来说,我以为,首先应该让他们对正在阅读的小说有整体的、生动的感受,这一过程比结果更重要;然后才是掌握一些读小说的基本方法。因此。我构思设计了两个步骤进行教学,即“跟着感觉走”“识得个中味”。这是一个由粗疏到精细,由感知及领悟的过程。

举个生活中的例子。比方说,我们初次遇到一个人,对他(她)的第一印象往往比较客观。为什么呢?因为这个第一印象是没有受到任何外来的影响的,完全听从自己直接的印象,不加理性分析(除非你已受到来自间接途经的信息干扰)。读文学作品也是这样。

比如学《社戏》之前,学生已读过不少散文,他们和鲁迅先生一起感受了那“百草园”的生机和“三味书屋”的束缚。于是,我向学生提出了第一个问题(即课堂教学设计的第一步):这篇小说给你总的印象是什么?马上有学生说,课文《社戏》里的乡村生活丰富多彩,小伙伴憨厚淳朴。学生的直感一点不差,我重复了这个学生的话,让学生把这个印象确定下来。为什么呢?如果学生刚接触课文,即由教师一条条地分析,难免会有支离破碎的感觉。仿佛是采摘了花朵,却得不到花的美丽,最终说不定面目全非呢。为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感知,我引导学生想开去,免得把活生生的生活图景拆得血肉全无,只剩几条“筋”。

说实在的,在生活里哪位读者看了小说没有一点联想呢?否则,倒真是白读了。

由此,我向学生提出了第二个问题,读了这篇课文你联想到什么?自然,他们也想到了类似的生活,比如钓鱼、摸蟹等等。我顺势一点:“鲁迅笔下,那些生活写得多有光彩。你们能够写得这样生动吗?”稍稍刺激一下学生的写作激情,为之后的写作作准备。

最后一个问题“读了这篇小说,有哪些片断给你留下了深刻、鲜明的印象”,既是从阅读小说的最关键处着眼,也是为教学重点的过渡着意。果不其然,学生谈到了两个片断,也正是课文要分析的两个重点片断:观赏夜景、偷吃罗汉豆。一切尽在设计的预想之中。

学生“跟着感觉”走了这么一遭,得了初步的整体印象。但若仅此为止,那也就失去了语文教学的功效。语文教学的任务,有别于小孩子看小人书,也就是要高于“跟着感觉走”。

我的第二步设计是借助于记叙文阅读的知识,让学生理清线索。抓住了“看戏”这一故事情节,那么,这根线索的两端自然可分为“看戏前”与“看戏后”。然后重点分析双喜的动作、语言、心理活动的描写,从而准确把握人物形象特征,以及月夜航行的景色描写的特色。最后概括出六个字:“人好、景美、情浓”,让学生由此领悟小说的主题。

以后的一些课,倘若课文类型是小说,我一般也是这样设计的。化难为易,“感”而后“悟”,我以为,如此才比较符合学生的阅读心理和认识规律。

(本文发表于嘉定教师进修学院学报《进修与研究》1996年第2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