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公众环境意识社会化会直接影响个体的公众环境意识和行为

公众环境意识社会化会直接影响个体的公众环境意识和行为

时间:2022-03-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正如前文所述,环境意识社会化是如何将个人的环境意识转换成为群体意识的过程,它的形成是多方面因素作用的结果。公众环境意识社会化水平的高低,体现了一个城市整体的环境意识水平。如果一个城市的公众环境意识社会化程度较低,那么整个城市中的环境保护氛围一定不会特别积极,公众对于环境保护的宣传、违反环境的惩罚以及环境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参与度不会很高。

正如前文所述,环境意识社会化是如何将个人的环境意识转换成为群体意识的过程,它的形成是多方面因素作用的结果。公众环境意识社会化水平的高低,体现了一个城市整体的环境意识水平。如果一个城市的公众环境意识社会化程度较低,那么整个城市中的环境保护氛围一定不会特别积极,公众对于环境保护的宣传、违反环境的惩罚以及环境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参与度不会很高。个体公众在这样的城市环境中生活和工作,来自于群体的环保压力就会较低,对公众环境问题的认知也就会缺乏主动性,实施良好公众环境行为的概率也就越低。心理学上有个著名的“破窗理论”,即环境中的不良现象如果被放任存在,会诱使其他人仿效,甚至变本加厉。人们都有这种感觉,如果一个地方很干净,大家都会自觉遵守卫生规定,不好意思随手丢垃圾,但是,一旦这个原本干净的房间里有垃圾出现,那么许多人就会产生从众心里,不加考虑地随手乱丢垃圾,而且也不会觉得羞愧。如果一个社会的环境保护意识社会化程度较低,那么就相当于城市中缺少良好的环境行为的社会氛围和行为动力,进而会造成公众会对周围的环境表现出漠不关心,对环境保护缺少主动性,缺少良好环境行为的动机。这对于整个生态城市品牌目标的实现是非常不利的。反之,如果一个城市的公众环境意识社会化程度较高,社会公众对于城市的环境保护已经形成了一种习惯,而且有严格的环境保护条例以及较大的外部群体压力,那么城市个体对于环境保护的认知度也会随之提高,进而影响其环境行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