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公众环境科学知识的认知状况

公众环境科学知识的认知状况

时间:2022-03-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此项调研中,我们主要围绕“世界环境日”“温室效应的原因”“可回收垃圾”“限塑令”“法律认知”等几个方面展开调研。本次调研中,还专门调查了公众的环境法律意识,在“是否会利用法律武器保护属于自己的环境权益”调查中,有169位受访者会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身的合法权益,有111位受访者不会为环境问题而诉诸法律,约占调研人数的40%。

在此项调研中,我们主要围绕“世界环境日”“温室效应的原因”“可回收垃圾”“限塑令”“法律认知”等几个方面展开调研。在列出的“世界环境日”日期选项中,受访者中有69%的公众知道“世界环境日”的准确日期,而31.43%的受访者无法给出准确答案(见图5-1);对于“引起‘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是由于人类过多的向大气排放某种气体”的调研结果显示,275人知道“二氧化碳”是真正引起“温室效应”的气体,仅有5人给出了不正确答案(见图5-2)。

图5-1 “世界环境日”的认知情况图

图5-2 温室效应主要原因的认知情况

“可回收废物垃圾箱的颜色”的调研结果显示,有172人知道“绿色”垃圾箱是真正的“可回收废物”垃圾箱,占总调查人数的61.4%(见图5-3);在对“装修后开窗通风的原因”进行的调研中,几乎所有的人都知道是为了“释放屋内的甲醛等有害气体”(见图5-4);在对“限塑令的主要原因”的调研中,255人选择了正确的答案“塑料袋会带来白色污染”,占比91.07%(见图5-5)。

图5-3 可回收废物垃圾箱的颜色认知情况

图5-4 装修后开创通风的原因认知情况

图5-5 限塑令的主要原因认知情况

本次调研中,还专门调查了公众的环境法律意识,在“是否会利用法律武器保护属于自己的环境权益”调查中,有169位受访者会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身的合法权益,有111位受访者不会为环境问题而诉诸法律,约占调研人数的40%(见图5-6)。

图5-6 公众环境法律意识认知情况

同时,我们选取此问项对年龄、性别、教育程度、收入四个变量进行了差异分析。结果发现,在此问项中,不同年龄段的受访者对于该问题的两个选项选择比率比较接近,这说明年龄对于是否会利用法律武器保护属于自己的环境权益没有显著影响(图5-7)。

男女受访者对于此问题的回答比率也比较接近,说明性别对于是否会利用法律武器保护属于自己的环境权益没有显著影响(图5-8)。

从不同文化程度的受访者对于此问题的回答中我们可以看到,文化程度不同,两个选项选择的比率差异较大(图5-9)。大专及以上学历的受访者更可能选择利用法律武器来保护自身合法的环境权益,而且受教育程度越高,选择“会”的比率越高。因此可以粗略判定,受教育程度对于居民的生态环境法律意识有一定的影响。

图5-7 不同年龄的公众环境法律意识认知情况比较

图5-8 不同性别的公众环境法律意识认知情况比较

图5-9 不同受教育程度的公众环境法律意识认知情况比较

从不同收入水平的受访者对于此问题的回答中我们可以看到,收入水平对于两个选项选择的比率差异较大(图5-10)。从结果中我们可以看出,2000元是个分水岭,收入在2000元以下的受访者对于是否通过法律维护自身环境权益不是非常积极,未超过半数的受访者选择了“会”的选项,而2000元以上的受访者超过半数选择会通过法律维护自身环境权益,尤其是收入在4000元以上的受访者,85%以上的受访者都表示一定会用法律来维护自身环境权益。

图5-10 不同收入水平的公众环境法律意识认知情况比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