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重庆市的生态城市品牌建设

重庆市的生态城市品牌建设

时间:2022-03-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重庆市确定山水园林的生态城市品牌定位之后,重庆市政府对此高度重视,制定颁布了一系列文件以保证城市品牌战略目标的实现。由此可以看出,重庆市政府对于生态城市的塑造非常重视,而且制度化的生态城市建设手段也得到了推广应用。重庆市提出山水园林生态城市的品牌定位后,虽然政府做了不少工作,但是公众参与度并不高。

(一)重庆市城市资源环境

重庆是我国第四个直辖市,幅员8.24万平方千米,是北京、天津、上海三市总面积的2.39倍[12]。位于中国内陆西南部、长江上游地区、四川盆地东部,是盆地与长江中下游平原的过渡地带。其北、东、南三面为山区形成环绕之势,地势由南北向长江河谷逐级降低,西北部和中部以丘陵、低山为主,东北部靠大巴山,东南部连武陵山。重庆市最主要的特征就是有着多山多河多峡谷的地貌,主要是以山地丘陵为主。境内河流山川众多,纵横交错,自然资源非常丰富。独特的巴渝文化铸就了重庆深厚的文化底蕴。虽然重庆市因独特的地理位置而造成日照资源并不丰富,但是这并不影响重庆市生物资源的生长,它拥有众多国家级保护植物,也有着非常多的珍稀动物。在这样一个独特的地理环境下,重庆具有建设山水园林生态城市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

(二)重庆市生态城市品牌定位

早在1997年,重庆市就喊出了打造“山水园林城市”的口号,将山水园林城市作为其主要的城市功能定位。2002年《重庆市主城区山水园林城市规划》出台,标志着重庆市山水园林城市建设全面启动。但是,重庆是个旅游城市,同时也是个老工业城市,污染治理水平比较落后,结构性污染突出,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山水园林城市的实现必须依托于生态城市之上,将生态理念融入山水园林的建设当中,创建高质量的生态环境,实现城市与自然景观、生态环境、历史文化的协调融合。因此,重庆从2004年之后开始着重突出生态城市的发展战略,将山水园林作为生态城市的品牌定位,开始展开一系列的生态城市品牌战略的制定和实施。

(三)重庆市生态城市品牌战略规划

1.明晰山水园林生态城市品牌战略目标

在《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开展创建山水园林城市工作的通知》上,重庆市政府明确提出了建设山水园林生态城市的战略目标,计划在2010年前主城区构建起山水园林城市的基本框架,10个以上城区进入国家园林城市或市级园林城市行列,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35%,绿地率达到30%,人均公共绿地6平方米以上,形成主城外围的环境绿化屏障、都市圈的生态防护网、沟通市内外的楔形放射性绿色走廊三个层次的大环境绿化系统,兼具生态、景观和游憩价值。

2.政府不断推进生态城市品牌战略实施

在重庆市确定山水园林的生态城市品牌定位之后,重庆市政府对此高度重视,制定颁布了一系列文件以保证城市品牌战略目标的实现。2006年重庆市政府做出了关于开展创建国家园林城市活动的决定,提出2007年年底前主城区整体达到山水园林城市标准,2008年底前确保达到或超过国家园林城市标准,2009年通过国家园林城市的考核验收。在2010—2015年,重庆市政府在山水园林城市建设方面给予了更多的支持和关注。据有关数据显示,在2014年我国各省区市常务会议中,重庆市有关生态议题的数量位居第一,关于生态的专门议题数量位居第一,颁布的生态环保类文件占文件总数的10%以上[13]。由此可以看出,重庆市政府对于生态城市的塑造非常重视,而且制度化的生态城市建设手段也得到了推广应用。

3.分区推进山水园林城市的绿地建设战略

重庆市按照五大功能区域定位,积极推进“绿地行动”,组织实施公园绿地建设工程、生态修复建设工程、绿道绿廊建设工程、园林景观建设工程、数字园林管理工程等“五大工程”,不断增加城市绿化量,实现城市绿化与城市拓展协调发展。各区县结合实际,因地制宜开展了干道绿化、公园绿地和配套绿地建设,加强老城区和闲置地绿化建设,进一步改善了城市生态环境。2015年上半年,重庆市开工建设城市绿化项目324个,干道绿化102条。北部新区、九龙坡、万州、涪陵、璧山、长寿武隆梁平、忠县、奉节等区县城市园林绿化建设推动力度较大。推广使用渗透性铺装和节水型设施,提升悦来新城城市绿地调蓄雨洪的功能。同时指导永川、云阳、开县、万盛经开区、垫江等区县开展下沉式、集雨型绿地建设。

4.不断探索基于山水园林特色的生态规划技术

重庆市在城市建设中围绕山水园林目标,创建有特色的生态城市,推广低冲击开发理念,将低冲击开发理念引入市政道路建设、城市居民区建设等多个领域。在整体设计中,尊重现有的地形地势,尽量避免大规模破坏,采用隧道、高架桥等措施,减轻对自然生态环境的冲击,通过生态规划技术,合理设置雨水利用设置,挖掘重庆现有环境特性及优势,改善建筑外观和区域环境,促进山水园林特色为主的生态城市目标实现。

5.将品牌战略细化促进生态城市定位实现

重庆市提出山水园林生态城市的品牌定位后,虽然政府做了不少工作,但是公众参与度并不高。经过调研发现,公众对于山水园林的理解不够深入,总觉得山水园林有点艺术范儿的高大上,好像和普通老百姓关联不大。于是重庆市政府在2009年提出了建设“森林重庆”的奋斗目标,3年内将森林覆盖率从33%增至38.3%,4年提高了5.3%,超过国家35%的标准3.3%;建城区绿地率达到37.3%,超过国家33%标准的4.3%;建成区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12.3平方米,超国家标准3.3平方米[14]。通过森林重庆的定位细化,成功地将山水园林城市的品牌内涵详细诠释,使城市品牌的定位更加接地气,让更多的市民直观的理解山水园林城市的生态规划,并积极参与到生态城市的建设中来。

(四)重庆市生态城市的品牌战略效果评价

经过近20年的努力建设,重庆市山水园林生态城市的品牌战略取得了不错的效果。首先,城市的品牌形象得到了提升。2007年,重庆市共创建园林式单位184个、园林式小区102个、园林市街98条、园林式小城镇1个、最佳绿化单位32个、最佳绿化小区6个、最佳绿化市街36条、规范化管理达标公园19个[15];2008年,重庆市南岸区、渝北区同时被命名为“国家园林城区”;2009年重庆市进入“国家园林城市”行列;至2010年底重庆市主城区山水园林城市基本框架已经初步形成。无论是居民还是游客,在重庆住上一阵子,就会感受到扑面而来的山水园林感。其次,城市的美誉度也得到了提升。2011年11月重庆承办第八届中国(重庆)国际园林博览会,各大媒体给予此次园博会高度的赞扬和广泛的报道;2014年重庆当选中国十大最具文化软实力城市之一,与北京、西安、南京等并驾齐驱,在城市文化魅力、城市文化实力、城市形象、城市幸福感等6大方面均名列前茅,山水园林的生态城市环境在这中间功不可没。通过城市自然环境、人文环境的改善和提高,重庆的综合竞争力得到了大幅度提升。环境质量得到显著改善,2015年主城区空气质量满足二级以上天数达到289天;园林绿化效果显著,仅2015年上半年全市新建城市绿地面积486.9万平方米,完成全年目标1000万平方米的48.7%,全市开工建设城市公园16个,开工建设社区公园12个,义务植树249万株[16];优秀的城市环境吸引了更多的游客,2014年中国内地旅游业最发达的旅游城市中,重庆位列全国第3位,重庆游客满意度位列重点旅游城市第8位[17]。在2015年由“中国城市竞争力研究会”公布的中国城市竞争力排行榜中,重庆超越杭州和武汉,跃居第8名,在经济、社会、环境和文化4个大类指标上得分都明显提高。

重庆市在建设山水园林城市的过程中所取得的成果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经过了不断的尝试和不懈的努力所换来的。当然重庆市现在所取得的成果与所要达到的目标之间仍然存在着一定的距离,其建立的山水园林城市也存在着许多不足和缺点,如环境容量的承载能力仍需进一步提高,各区县的生态城市建设水平不均衡,水土流失面积较高的问题仍需进一步解决。但是,重庆市在建设山水园林生态城市的过程中利用其自身独有的地理环境,创建了一些与城市相协调的生态发展模式,在城市经济高速发展的情况下,努力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为居民创造了一种适宜的生活条件,其成功经验是非常值得其他类似城市借鉴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