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改革行政管理,提高行政效率

改革行政管理,提高行政效率

时间:2023-03-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已经触及行政管理,给行政管理提出了改革的要求。改革国家行政管理,无论是精简机构也好,还是克服官僚主义也好,根本宗旨就是为了提高国家机关的行政效率。我国的行政管理,只有通过改革和随着经济的发展,逐步实现科学化、法制化、现代化,才能真正提高行政管理的水平,才能建立起高效率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行政管理体系,从而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服务,为推进四个现代化的建设服务。

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以城市为重点的整个经济体制改革,正在加快步伐,深入发展。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已经触及行政管理,给行政管理提出了改革的要求。

我国现行的行政管理,从观念习惯到制度办法,基本上是20世纪50年代在改造生产资料私有制、建立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过程中形成的,有的是照抄照搬了外国的模式。行政管理总的倾向是对下面、基层、企业管得过紧,统得过死,抓得过细,包得太多,平均主义,一律对待。这在当时是可行的、有效的,在当时历史条件下也是必要的。但是经过了几十年的发展,特别是在当前对外实行开放、对内搞活经济,客观形势要求依据和自觉运用价值规律,有计划地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情况下,以往从改造所有制出发,带有浓厚的供给制性质的一套行政管理体制,有的和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相适应,有的已经很不适应,甚至存在着不少阻碍经济发展的弊病。比如,机构重叠、层次繁多、部门林立、人浮于事、职责不明、互相扯皮的官僚主义现象,“有些事没人管,有些人没事管”,缺乏时间观念,缺乏经济观点,缺乏科学化、现代化的知识,不讲效率,不讲效益,几乎成为通病,已经影响着“四化”建设的进程。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了经济建设的轨道上来,经济生活出现了新形势新要求;而当前以城市为重点的整个经济体制的改革又相当复杂,并且这一改革又是在具有一定实际权力的行政管理部门领导下进行决策、组织和实施的。因此,改革国家行政管理,更好地发挥政府机构领导和组织经济建设的职能,就成为必须解决的一个重大课题了。

改革国家行政管理,无论是精简机构也好,还是克服官僚主义也好,根本宗旨就是为了提高国家机关的行政效率。所谓行政效率,也就是讲国家行政机关的工作效率,指政府机构的决策符合客观规律,运转正常协调,指挥灵活有效,办事迅速、准确、无误。列宁在讲到苏维埃政权如何工作时曾经指出:“社会主义是大机器工业的产物,如果正在实现社会主义的劳动群众不能使自己的机关像大机器工业所应该工作的那样进行工作”,“如果没有一个像钟表一样准确地工作的经济机关,那么也就谈不上实现什么社会主义了。”(《列宁全集》第27卷,第194页)。尤其是在现代,信息已经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关键。如果我们的国家行政机关还是办事拖拉,信息不灵,决策不准,施政不快,“文山会海”,公文旅行,只画圈圈,不解决实际问题,就会贻误时机,给经济建设带来损失。走在我国行政管理改革前面的广东深圳经济特区,提出了“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的口号,这是符合客观经济发展规律的。它既是企业管理的指导思想,也是国家行政管理应当遵循的原则。俗话说:“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改革行政管理,做好行政管理,提高行政效率,促进经济发展,就要有时间的观念。要提高国家机关的行政效率,实现对社会经济活动进行有效的管理,应该做得事情很多。当务之急,就是要建立起一个机构设置科学合理、信息灵通、反应敏捷、咨询周全、指挥灵活、效率很高、作风民主、监督有力、依法办事、密切联系群众、很少官僚主义的行政管理体系,逐步实现国家行政管理的科学化、法制化、现代化。

什么叫国家行政管理的科学化呢?我们所说的科学化,就是指国家行政机关的各种行政管理活动和国家行政机关自身建设的管理活动,都有一个可以遵循的客观规律。就是说,对行政管理中的决策、执行、咨询、信息、监督等活动和国家行政机关自身建设中的机构设置、人员配备以及实施政务的程序,都要严格地按照客观规律办事和有科学的依据。不唯上,不唯书,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不搞形式主义,不单靠经验拍板施政,不只凭主观愿望决策行事,坚决去掉随意性,力求避免盲目性。

什么叫国家行政管理的法制化呢?所谓的法制化,就是指行政管理要通过法律加以稳定和巩固,甚至是通过法律来保证实施的。在某种意义上来说,现代国家的行政管理也是一种法律的管理。用法律手段,就是以立法的形式,来保证和维持行政管理的权威性与行政效能,做到不靠人制,靠法制。只有这样,才能保持国家大政方针和执行政策的连续性,防止政策多变,避免“一个将军一个令”,“人在政在,人去政息”,或者“政出多门”等弊病的发生。

什么叫国家行政管理的现代化呢?所谓的现代化就是指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实施行政管理的活动,从思想观念,到组织机构、人员素质、方法手段以及使用的办公工具,都要达到现代化的先进水平。为此,这就要根据我国的国情,不断地吸收国外先进的行政管理的科学知识和有益的成熟经验,为我所用,并创造条件,运用先进的自动化的设备,处理政务,从而及时迅速、准确无误地收集、分析、研究和传达各种信息指令,有效地完成国家行政管理职能。

国家行政管理的科学化、法制化和现代化是密切联系、互相促进、协调一致的,需要综合进行。我国的行政管理,只有通过改革和随着经济的发展,逐步实现科学化、法制化、现代化,才能真正提高行政管理的水平,才能建立起高效率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行政管理体系,从而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服务,为推进四个现代化的建设服务。

1986年4月8日《工人日报》刊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