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金融物流监管模式创新影响银行等金融机构的经济学分析

金融物流监管模式创新影响银行等金融机构的经济学分析

时间:2022-03-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通过“持续监管”过程中的现场检查与非现场检查,第三方物流企业可以随时把握银行等金融机构的运作状态,降低金融物流运作模式的创新风险。通过各种评级检测,第三方物流企业可以更方便地进行分类监管,对于不合格的银行等金融机构,可釆取停业整顿或不予合作的惩治措施。

第三方物流企业的监管目标在于提升金融物流系统的整体效率,而非单个银行等金融机构的效率,这与银行等金融机构的利益诉求实际上并不完全一致。因此,银行等金融机构遵守监管规则所带来的整体效率提升,往往高于单个金融机构效率提升加总后的平均值。

由于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和全球金融环境的巨变,使得人们改变了对金融物流监管的认识。目前,金融物流监管的焦点更多地投放在如何才能更好地评价风险管理程序的健全性方面,工作人员借助职权范围的特殊性,热衷于投资开发金融物流监管模式创新带来的新市场和新工具领域,从而有可能带来新的金融物流风险。因此,第三方物流企业对于金融物流运作模式创新风险控制的监管就会变得十分重要。事实上,第三方物流企业相应的监管措施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降低金融物流运作模式的创新风险。

首先,银行等金融机构可以限定特定种类的贷款和个人贷款规模,促进贷款方式的多样化,减少冒险动机,保持资本充足,这是行之有效的监管措施,可以有效降低银行等金融机构的贷款风险。

其次,第三方物流企业对银行等金融机构的“持续监管”,也是一种有效降低创新风险的措施。通过“持续监管”过程中的现场检查与非现场检查,第三方物流企业可以随时把握银行等金融机构的运作状态,降低金融物流运作模式的创新风险。通过各种评级检测,第三方物流企业可以更方便地进行分类监管,对于不合格的银行等金融机构,可釆取停业整顿或不予合作的惩治措施。

最后,限制银行等金融机构的过度冒险行为,既可以减少金融物流运作过程中的道德风险,也可以减少银行等金融机构和融资企业之间的逆向选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