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怎样和孩子说话

怎样和孩子说话

时间:2022-03-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还有的家长和老师喜欢指着孩子鼻子骂他,这些都会对孩子产生一系列消极影响:6.丧失自尊和自信,产生无能感:“都是我不对,我一点也不好,处处不受人欢迎!”以后处处低人一等,依赖心理严重,没有自我价值感。“干净的房子搞脏了,我好失望!”以“我”为主的语言表达方式,可以减少孩子的抵触情绪和对抗心理,孩子的某个行为错了,与其直接批评他,不如说出这种行为给别人带来的感受,还可以避免攻击孩子的人格。

除了行为以外,语言就是成人对孩子进行沟通和教育的另一途径,从成人的语言信息中,孩子可以了解到他们的态度,从而影响孩子的行为方式。

任何一个人在被他人责难、批评、取笑、评头论足时,都会感到挫折和打击,但是,家长和老师却常常使用这样的语言。

1.责难,对人格进行攻击的语言。例如,“你应该知道这些!”“怎么连一点脑子都没有?”“不许这样!”“像你这样讨厌的孩子真少见!”

2.轻视和嘲弄的语言。例如,“你真像个小少爷!”“这个都干不了,你还能干什么?”“够了,够了,你真是我的小祖宗!”“真不害臊!”

3.评论和刺激自尊心的语言。例如,“想让别人都知道你是不是?”“是不是要让人生气?”“你想知道我的忍耐限度,是不是?”“是不是老想在我干活的地方玩?”

4.说教和指示性的语言。例如,“打断别人的讲话是不礼貌的!”“好孩子是不这样做的!”“你什么时候才能长大呢?”“不许把脏碗这么放,听到没有?!”

心理学家研究发现,上述这些类型的语言都或多或少地影响了孩子的生活态度,使他们受到挫伤。这些语言攻击孩子的人格和自尊,强调孩子的缺点。还有的家长和老师喜欢指着孩子鼻子骂他,这些都会对孩子产生一系列消极影响:

1.产生自卑感,认为自己真的很坏,真的不行,自暴自弃。

2.认为父母或老师不公正,产生逆反心理:“我并没有干什么坏事!他们这么说我,哼!”

3.认为父母或别人都讨厌自己,不喜欢自己,产生被抛弃感。

4.为自己的行为辩护,不认为自己有什么错误:“我没干什么呀!那个碗碍着谁了?”

5.以攻击成人的缺点,来平衡自己:“妈妈也那么做了!”“你也是个不讲卫生的人!”

6.丧失自尊和自信,产生无能感:“都是我不对,我一点也不好,处处不受人欢迎!”以后处处低人一等,依赖心理严重,没有自我价值感。

父母和老师应该采用怎样的语言才能科学有效地教育孩子呢?我们来比较下列两组语言:

一种是指向对方的:“快停下!”“不许这么搞!”“你真是个淘气的孩子!”“为什么你不能乖一点呢?”“你早就应该知道这些!”

另一种语言是指向自己,将“我”的感受告诉对方:“坐在这儿,爸爸还能休息好吗?”“累的时候,妈妈不想玩。”“时间来不及了,还没准备好,我真担心!”“干净的房子搞脏了,我好失望!”

研究结果发现,孩子对后一种说法更容易接受,这种说法有助于建立起良好的亲子关系。

以“我”为主的语言表达方式,可以减少孩子的抵触情绪和对抗心理,孩子的某个行为错了,与其直接批评他,不如说出这种行为给别人带来的感受,还可以避免攻击孩子的人格。

同样一种信息,但不同的表达方式会产生不同的效果,使用不好会产生意想不到的负效应,家长和老师都应注意自己的语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