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教师职业必须遵守的精神底线

教师职业必须遵守的精神底线

时间:2022-03-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作为一名教师要有广博的知识和高尚的道德品质。作为教师,我们不能以“三人之师”自居,需知教师是一种专业性很强的职业。所以,“师德”作为教师的职业道德规范,也应该体现出教师特有的职业素养。作为教师,孔子的因材施教、循循善诱一直被后人尊为典范,然而“诲人不倦”才是孔子留给我们最伟大的师德标准。自古未闻教师可以大富且贵者。

柳鑫

近期在看史敏中先生的《孔子教育学视角》,我得到了一些师德行知的感悟,不敢妄谈,聊以小述。

★“三人之师”与职业素养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论语·述而》)

意思是:几个人同行,其中必定有人可以作为我的老师。对于学生,我们应该鼓励这种虚心好学的精神,而对于教师本身,我们可以以“三人之师”自居吗?三人之行,必定会有一个人是“教师”吗?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经说过:“学高为师,德高为范。”作为一名教师要有广博的知识和高尚的道德品质。然而,不是所有具备广博知识和高尚道德的人,都可以自称为“教师”。三人之行未必会有一个人是“教师”。

作为一种职业,教师应该在教育教学领域,体现出区别于其他行业的显著的职业特征。我们的课堂教学技能、我们的言行礼仪标准、我们的课程研发能力,甚至我们的思考问题角度等,都应该体现出专业水平。作为教师,我们不能以“三人之师”自居,需知教师是一种专业性很强的职业。所以,“师德”作为教师的职业道德规范,也应该体现出教师特有的职业素养。

★ 先进理念与诲人不倦

教学工作中,我们常常遇到这样的问题:我们采用了先进的教学理念,也运用了切合实际的教学方法,但是教学的效果却不理想。这是为什么呢?

在行为心理学中,人们把一个人的新习惯或理念的形成并得以巩固至少需要21天的现象,称之为“21天效应”。这是说,一个人的动作或想法,如果重复21天就会变成一个习惯性的动作或想法。然而,对于处在未成年的高中学生而言,一种长期固有的习惯,又岂是一两个21天可以改变的。

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论语·学而》)

作为教师,孔子的因材施教、循循善诱一直被后人尊为典范,然而“诲人不倦”才是孔子留给我们最伟大的师德标准。教育学生而不知道疲倦,也只有这样的教育心态,最终才能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这种方法很朴素,很有效,也很费精力。有时候为了学生一点点的改变,需要教师付出极大的努力,而能支撑我们一直努力下去的就是这种勤奋的态度。

★ 安贫乐道与精神支柱

子曰:“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在孔子心目中,行义是人生的最高价值,在贫富与道义发生矛盾时,他宁可受穷也不会放弃道义。

自古至今,大多数可以为师为贤的仁人志士对精神的追求都远远高于对物质的追求。或“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视金钱如粪土,或“安贫乐道”,“知足常乐”,把清贫苦难当成一种磨炼,把追求无形的精神大道当成自己人生的快乐源泉。自古未闻教师可以大富且贵者。从选择教师这个职业的那一刻起,教师一生的快乐愉悦就注定要与精神的追求和精神的富足联系在一起。

美国国务卿——希拉里,一次在哈佛大学发表演讲,对将来的中国发表预测:“20年后,中国将成为全球最穷的国家。”她的依据是:“中国人不了解他们作为社会个体应该对国家和社会所承担的责任和义务……中国人是世界上少数没有信仰的可怕国家之一……大多数中国人从来就没有学到过什么是体面和尊敬的生活意义。对民众而言,唯有获取权力或金钱就是生活的一切,就是成功。”言论一出,许多爱国之士早已奋起执言。她武断地评价了现实国人的道德观念,我不必多议。

引用国学大师季羡林先生,在《季羡林文化沉思录》中的观点:“……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宝库中,中国传统道德是最重要的一部分内容……因为从世界各国来看,像中国这样几千年如一日重视伦理道德的还没有第二个国家。”纵观中华民族发展的历史,被儒家学派尊为“五常”的“仁、义、礼、智、信”贯穿于中华伦理道德的发展进程,成为中国社会价值体系中的最核心因素。尽管社会中总会充斥一些负面的、消极的言论和行为,但是中华民族的伦理道德观念早已根深蒂固。因为,有更多的仁人志士前仆后继,支撑着我们民族的精神脊梁,维护着我们的伦理道德,凝聚着我们的力量。

今天,做中华民族道德的精神支柱,需要我们教师敢于担当,这是师德赋予我们教师的最崇高的时代要求。

用庄子的话来说就是,“师者,当以身殉德”!

而促使教师成为“精神支柱”的原动力,是教师对于“教书育人”无怨无悔的职业信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