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人才培养目标与教学质量标准

人才培养目标与教学质量标准

时间:2022-03-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制定教学质量标准是一项十分严肃而复杂的、细致的系统工程。这些表述从国家层面对我国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总目标作出了明确规定,既反映了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又反映了高等教育的本质属性。同时也能看出,德智体全面发展是人才培养的总目标,也是对学生个体素质和教学质量标准制定的整体要求,必须把德智体全面发展落实到各级各类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之中。

高等学校是通过培养人的活动为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服务的,教学质量标准的实质是人才培养的规格要求问题,它是由人才培养活动中教与学矛盾的质的规定性作为基础,依据国家、社会和学生个体发展对学校人才培养的特定要求所决定的。制定教学质量标准是一项十分严肃而复杂的、细致的系统工程。实际上是把人才培养的总目标、总要求严格地按教学各要素的层次、地位、作用与任务进行具体分解,以便在教学实践中,按照对各要素(指标)的量标要求进行操作,加强对各要素的建设和改革,使各要素按量标不断优化,从而形成合力,最终实现教学和人才培养的总目标[10]。培养目标导引人才培养的方向,培养目标与规格不同,质量标准也就不可能相同;如果方向出现偏差和失误,必然导致质量标准设计上的种种问题。下面先就人才培养目标问题进行探讨。

教育方针是一个国家从具体国情出发,为实现其教育目的而制定的指导教育工作的总方向,或教育工作的基本指导思想。它主要回答三个问题:一是办教育的方向问题;二是培养什么人的问题;三是如何培养的问题。教育学[M].南昌:江西高校出版社,1991:31." class="calibre11">[1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五条对我国现阶段的教育方针作了明确规定:“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也指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12]这一表述既反映了教育的内部规律,明确了教育目的是培养德、智、体、美诸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也反映了教育的外部规律,指出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

我国的教育方针是适用于我国各类型、各层次和各种形式的教育的,不论哪一种类型、层次或形式的教育都必须遵循教育方针,只是高等教育比其他教育的要求更高,因为高等教育是整个教育体系中的最高层次。高等学校的培养目标是教育方针在不同类型、不同层次、不同形式的高等学校的具体化。它是以党的教育方针为依据,针对不同学校而提出的。因此,培养目标必须服从于教育方针,与教育方针的精神完全一致,这是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

《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明确提出:“高等教育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使受教育者成为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教师手册[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2." class="calibre11">[13]《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也指出:“牢固确立人才培养在高校工作中的中心地位,着力培养信念执著、品德优良、知识丰富、本领过硬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这些表述从国家层面对我国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总目标作出了明确规定,既反映了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又反映了高等教育的本质属性。同时也能看出,德智体全面发展是人才培养的总目标,也是对学生个体素质和教学质量标准制定的整体要求,必须把德智体全面发展落实到各级各类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之中。

高校人才培养目标是学校教育目的的具体体现形式,也是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因为培养目标确定后,学校的各项工作特别是教学工作就要紧紧围绕着这一目标而展开;高校的培养目标又是学校各项工作的归宿和评价标准。因为检验和评价高校工作的成效,检验和评价某个院系、某个专业的工作绩效,最终要看其是否实现了培养目标的要求。根据党的教育方针和人才培养总目标,结合各自学校的特点,制定合理的培养目标,是高校开展工作和制定教学质量标准的首要任务,高校各级领导和全体师生员工都必须理解和掌握培养目标的精神实质及其基本要求。在介绍高校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之前,我们先探讨一下专才教育和通才教育问题。

(一)关于专才教育和通才教育的探讨

新中国成立后,高等教育有了一个很大转变,即由英美式的学科教育转变为苏联式的专业教育,按照社会主义计划经济需要培养各种高级专门人才。为了将高等教育纳入为国民经济建设培养专门人才的轨道,加速培养专门人才,1952年进行了院系调整,并开始全面实行统一的培养目标,由国家统一制定专业目录、专业教学计划,统一编写和审定教材,统一招生和分配。我国高校的本、专科教育在其后相当长的时间里实施的是这种单一而狭窄的专业教育模式,即在“专业行业对口”的狭窄意识支配下,把培养“窄深型、处方式”的专门人才作为培养目标,带有强烈的专业性和功利导向。具体表现为专业设置较多地强调与应用对口,社会上有什么样的产品或服务对象,就设置什么专业,致使专业划分越来越细,专业数越来越多,本科专业数从1953年的215种增加到1980年的1039种。这种专才教育模式突出的特点是它的单一性,集中表现为培养目标是单一的。它首先体现为重点院校与非重点院校的培养目标相同,同一个学科专业只有一个目标,进而体现为专科层次培养目标也照抄本科的,成为本科的“压缩饼干”。这种单一性的专业培养目标在教育实践中则体现为对于同一个专业的所有学生提出统一的培养规格和要求,实行统一的教学计划,确立统一的评价标准,形成统一的教学模式[14]。在计划经济体制下,这种专才教育为国民经济建设各行各业培养了大批“适销对路”的高级专门人才。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逐步建立和完善、当代科学技术在高度分化的基础上日益走向综合的形势下,这种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沿袭苏联模式建立起来的专才培养目标和单一性培养模式的弊端也日渐显现。主要表现在:①高等教育培养的人才在整体结构上“千校一面”,同一种类型和层次的人才培养过剩,社会所需的其他类型和层次的人才严重不足,造成人才培养的比例和结构严重失调;②高校的文、理、工、农、医等学科分割,并存在重工轻理、重专业教育轻通识教育、重科学教育轻人文教育等现象,使得学校学科专业结构不合理,专业口径过窄,课程结构缺乏整体优化,导致学生的理论基础不扎实,知识结构单一,视野不够开阔,人文底蕴不足;③过于强调高等教育的社会功能而忽视教育促进人的完善功能,在确定培养目标时,也往往只提社会发展要求而忽视人的发展要求,加之过于集中统一的管理,以致呈现出“过弱的文化陶冶,过窄的专业教育,过重的功利导向,过强的共性制约”的局面,造成高校培养的人才在个性特色上“千人一面”,难以谈得上创造性和学生个性的张扬。

按照高校人才知识掌握程度的标准,可大致将高校人才培养目标划分为专才(学术型与应用型人才)和通才(通识性与复合型人才)。培养专门人才的教育称为专才教育,专才教育侧重于系统传授学科的专门知识和技能。其基本特征表现在:教学内容以分科教学的形式进行,偏重教授与社会生产和生活紧密相连的专业知识和实用知识,强调学生实际工作能力的实践训练,学生知识面相对较窄,发展的后劲不足。专才教育所培养的专门人才主要是针对某一个专门领域适用的人才,在工业化初期和科学技术、科技知识相对贫乏的时代以及在我国的计划经济时期,将培养专门人才作为高校人才培养目标基本适合当时社会发展的需要。但到了工业化中后期特别是知识经济时代,专才教育模式已难以跟上现代社会科技发展和知识传播的步伐,现代社会更需要高校培养富有主体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多样化人才。因此,高校不能仅将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在“窄深型”专门人才的培养上,而要有所突破、有所创新,将专才教育与通才教育相结合。现代社会的科技发展和自主创新并不是在单个领域和专门行业进行的,而是在整个社会的各个领域和行业进行的。因此,培养通识型、复合型人才是社会发展提出的迫切要求。培养通识性人才的教育称为通才教育,其基本特征表现在:注重基本理论、知识、技能和方法的实际训练,教学内容涵盖整个学科领域,学科之间表现为相互交叉、渗透和综合,多设置通识型课程、综合型讲座和各种专题研讨;缺点在于过分强调学科综合,讲授经典性理论知识,可能与实际生活和生产相脱节。学术型、应用型和复合型人才并没有一个明显的界限划分,学术型人才强调和偏重于学术理论的创造,应用型人才强调和偏重于新知识的应用,复合型人才强调和偏重于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统一。因此,在高校人才培养目标中,应妥善处理这三类人才的关系。从我国的高教发展史看,高等教育经历了通才教育的复合型人才的培养——专才教育的专门人才的培养——通专结合的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几个阶段;从人才培养目标的发展来看,高校人才培养目标也经历了学术型——应用型——复合型的过程。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1):140-144." class="calibre11">[15]总之,高校要努力实现通才教育与专才教育的统一、精英教育与大众教育的统一、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统一、全面发展与个性培养的统一以及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统一,培养通专结合,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能够适应复杂多变的未来社会的通用型、复合型、创新型、国际型人才。

(二)我国高校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存在的主要缺陷

当前,我国高校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存在的缺陷主要体现在:

(1)培养目标层次不清,模式单一。由于不同高校的学术贡献、人才培养层次不同,决定了不同高校在高等教育体系中发挥的作用和功能不同、所处的位置不同。不少地方本科院校在扩招后仍然沿袭传统的单一化人才培养模式,以培养研究型、学术型人才为己任,与研究型大学盲目攀比,追求上规模、上层次、上水平,导致所培养的人才与社会需求相脱节;一些“211工程”大学也都争创世界一流大学,把办学目标定位为“研究型、综合性、国际化”,在培养目标上也定位为培养精英型人才。不同层次的高等院校也追求同一质量标准,按同一模式培养人才。

(2)培养目标雷同,缺乏特色。同一层次、同一类型的高校,因其所处地理位置不同,当地经济建设发展水平及产业结构不同,以及办学基础和传统不同,在培养目标上理应有鲜明的个性特点,反映自身的比较优势。但在同一层次、同一类型的高校中,培养目标却缺乏特色。许多院校在确定人才培养目标时,没有深入研究自己的服务面向定位、层次定位、服务行业定位,也没有认真研究当地经济建设、行业和社会发展实际,更没有认真总结自己在办学上的优势和劣势,草率地制定培养目标,导致许多同一层次、同一类型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大同小异。

(3)培养目标脱离实际。如有的高校把培养学术型、研究型人才作为自己的培养目标,而学校自身的师资、设备、科研水平、学术环境等办学软硬件资源匮乏,这一目标也就很难实现;有的高校将复合型、创新型人才作为培养目标,但却缺乏开展实行双学位、主辅修、本硕博连读等制度以及开设综合性和创新性实验、强化科研训练等方面的条件和制度保障。

(4)培养目标落实不到位。培养目标是在开展教育教学活动之前,在观念中存在的对教育教学结果的设想。人才培养目标确定后,应正确把握其内涵和结构,并将它落实到人才培养计划或方案中。一些高校虽然确立了合理的培养目标,但落实却不够到位。例如,为了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性,许多高校都提出“宽口径、厚基础、强能力、高素质”的人才培养目标,但考察其专业教学计划和课程体系,却看不到在打牢基础、拓宽口径、强化实践方面有什么独特之处,有的学校甚至将同一专业细分为无数个专业方向。

(三)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类型及其定位

人才培养目标赋予了高校各种价值和任务,深入分析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类型和定位问题,对制定教学质量标准和深化教学改革具有重要意义。从精英化教育进入大众化教育,客观上推进了高校的层次分流和职能分工,促进了高等教育人才观和质量观的重大转变,而多元的教育教学质量观要求培养目标的多元化。培养目标是一个具有多层次、多类型结构的系统,按照不同的标准,可以将高校人才的人才培养目标划分为不同的类型。按人才层次来划分,有高职高专、本科、研究生教育的培养目标;按人才的功能来划分,有学术型、应用型、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目标;按学校组织结构来划分,有学校培养目标、院系培养目标、专业培养目标;等等。

一般认为,我国目前的高等院校,可划分为四个层次,不同层次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也不一样。研究型大学研究生占很大比例,本科生生源素质也很高,重在培养学术型和拔尖创新人才;教学研究型大学以本科教育为主,教学科研并重,重在培养某一领域的高级专门人才;教学型院校以教学为中心,培养适应当地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应用型人才;高职高专学校以职业技能训练为主,培养具有实践操作能力的技术应用型人才和技能型人才。但不论何种层次的高校,都要普遍重视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精神、诚信意识、健全人格的培养和学生个性的发展。

就工科院校而言,根据我国工程教育和社会需求的现状,我国工科人才的培养目标大致可分为三类,即工程科学家、工程师和技师。工程科学家属于研究开发型人才,他们以探求新的工作原理和方法为主要职责;工程师属于工程设计型和技术应用型人才,他们的主要职责是将科技成果应用于工程实际;技师是高级技能人才,他们以实践操作为主要职责。这三种人才都是工程创新和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但对其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要求不同,质量标准也不一样。工程本科专业的培养目标,应该是培养素质比较全面、基础理论扎实、专业知识面较广、实践创新能力较强的工程专业人才。

高校人才培养目标只有定位准确才能对教育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实践具有指导意义,才具有可操作性。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确定,必须坚持全面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符合国家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总目标,必须符合人才培养和成长的规律;既要适应经济、社会和科技发展对高校人才的要求,又要与自身的办学层次和具体办学条件相适应。人才培养归根到底是为社会服务的,社会对人才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有什么要求,这是学校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的最重要的依据。然而,高校的人才培养又有着自身的客观规律,学校应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在认真分析自身的办学条件和社会实际需求的基础上,及时制定或调整学校、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

教学质量标准是学校管理者与广大教师在全面正确的教学质量观的指导下,根据国家的教育方针、教育主管部门的教学要求以及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和教育教学的实际情况而制定的规范性教学文件。教学质量标准是一个包含多因素、多层次、多维度的质量标准体系,是师生在教学过程中共同追求的目标,也是管理者检查和评价教学质量的依据。制定和修订教学质量标准的依据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依据国家的教育方针

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高校是为国家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级专门人才。高校的人才培养应符合国家的教育方针,即要主动适应国家政治、经济、社会、科技和文化发展的需要,坚持党的教育方针所指明的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教学质量标准的制定,就要依据国家的总体要求,贯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方针,这是根本的依据。

(二)依据人才培养目标

教学质量标准是由培养目标约束下的一系列质量指标来衡量的,是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具体体现,培养目标对质量标准起着决定作用。但是,培养目标具有原则性、抽象性和系统性的特点,把它直接作为教学质量衡量标准,而没有定量指标和具体要求,就不具有可操作性,也无法进行比较。因此,教学质量标准的制定,要以特定的人才培养目标为依据,并将培养目标分解为若干层次的子目标,把培养目标所要求的德智体诸方面所要达到的标准和规格,进一步具体化、行为化、定量化,形成可操作性的质量标准。

(三)依据学校的办学定位

教学质量标准要符合学校的办学定位,反映学校自身的办学特色。高校的办学定位包括学校办学水平定位、办学层次定位、办学类型定位、服务面向定位、培养目标定位和特色定位等,其中培养目标定位最为关键。高校的办学定位关系到我们应持怎么样的质量标准来对其质量作出价值判断。各个学校的办学定位不同,培养目标和办学特色也不相同。如有的面向全国,有的服务地方;有的培养学术型人才,有的培养应用型人才,当然质量标准也就随之而异。

(四)依据人才成长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要求

大学生正处于青春期,他们身心发展已趋成熟,精力旺盛,求知欲强,思维活跃,是人才成长的重要“锻造”期。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及质量标准的制定,必须考虑学生的这些生理心理发展特点和个性发展的需求。

(五)依据教育主管部门的通用质量标准

例如,高校要依据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方案及指标体系,针对原有的教学质量标准在执行中存在的问题,结合新时期社会发展的需求,制定出新的教学质量标准,包括院系办学水平评估标准、主要教学环节质量标准、教师教学规范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