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由赴澳语言培训引发的教学反思

由赴澳语言培训引发的教学反思

时间:2022-03-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内容摘要:针对初中英语教学中课堂活动低效、学生掌握新学单词困难、课堂任务与应试难以兼顾等问题,笔者结合在澳大利亚接受语言培训的经历,提出英语教学要多渠道获取资源,组成适合施教的教材;教师要多角度了解学生,组织适合学生的教学;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采用灵活的考试方式,立体地评价学生;并且将课堂学习延伸至课外,同时要充分关注学生的需求。

诸复帼

内容摘要:针对初中英语教学中课堂活动低效、学生掌握新学单词困难、课堂任务与应试难以兼顾等问题,笔者结合在澳大利亚接受语言培训的经历,提出英语教学要多渠道获取资源,组成适合施教的教材;教师要多角度了解学生,组织适合学生的教学;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采用灵活的考试方式,立体地评价学生;并且将课堂学习延伸至课外,同时要充分关注学生的需求。

关键词:教材组织 教学氛围 考试方式 情境教学

很多初中英语教师在教学中经常会遇到以下问题:

(一)班额太大,活动低效

现行中学英语教材一般都设计了多种课堂活动,其中最常见的就是对子活动和小组活动。可是对于一个有60个学生的课堂而言,每位学生究竟能有多少机会参与活动?教师是否有能力实时监控学生的活动,并关注个体差异?事实上,一旦教师的关注不到位,就很容易导致活动流于形式或草草收场,收不到预期的效果。

(二)单词过多,不易掌握

以人民教育出版社Go for it!教材为例,教材共分五册,词汇表中共有2285个单词,389个固定搭配,其中标注为黑体的重点词汇和短语1393个。由于考点经常涉及非黑体的词,所以教师要求学生掌握所有的词汇,而其中不少拼写复杂的单词给学生的记忆和运用造成了很大的障碍,导致他们的学习出现困难,甚至使部分学生产生厌学情绪。

(三)任务与应试不可兼得

目前不少教师采用了任务型教学模式,但在中考的内容与形式没有根本改变的情况下,教师为了让学生考出好成绩,就给学生补充尽可能多的语法知识。于是,教师在“任务”与“应试”之间挣扎,既要安排课堂活动,又要讲解语法知识,教师教得很累,学生学得也很累。

笔者于2007年秋在澳大利亚悉尼Crows Nest College of Tafe接受了语言培训。澳大利亚培训教师在处理教材、了解学生、营造教学氛围、评价学生以及向课外延伸方面都有一些独特的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帮助笔者解答了以上困惑。

一、多渠道获取资源,组成适合施教的教材

在澳大利亚的很多学校里,学生是没有教科书的。教师会参考多种版本的教科书,并运用其所能获得的各种资源组成自己的“教材”。网络资源、报刊、图片资料以及图书馆的藏书等都是教师授课内容的来源。教师会根据自己和学生的情况组织教材内容。这样的课堂教学无需按照固定的授课模式或步骤进行。同时,老师会时常征求学生们的意见,采用学生感兴趣的素材作为上课的内容,从而使自己的课堂教学更贴近学生的需要,教师也有了更多的创造与发挥的空间。

当我们抱怨现在所使用的教材编排过于复杂、词汇量过大、对学生的起点设计过高时,我们是否想过对教材内容作出适当的调整,让它更适合自己的教学实际呢?教育部制定的《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在不违背科学性原则的前提下,教材应该具有一定的弹性和伸缩性……如有可能,应尽量与学生一起协商补充或取舍哪些内容,使教材的内容更加符合学生的需要和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

对教材的灵活处理有赖于教师对教学目标的准确把握,也有赖于教师的教材分析能力和使用能力。如果教师能够自如地使用任何一套符合新课程标准理念的教材,甚至可以根据自己的教学风格和学生的学习实际自编教材,那么教师的专业素质和教学水平必将得到提高,学生也必将学得更轻松。

二、多角度了解学生,组织适合学生的教学

Jill老师让我们用肢体动作演示几个动词词组,如dance happily和drive quickly。她把写有词组的小纸条一一分发到我们手中,我注意到她不是随意分发的,而是略加思索,然后从众多纸条中挑出一张。她站在我面前,看了我一眼,我像平常一样冲她微微一笑,她也回赠我一个微笑,然后递给我一张纸条,上面写有我需要表演的动作:smile shyly。我想,她一定很清楚我会把这个动作表演得很到位,因为这是我留给她的印象。果然,我的表演一结束,她就立刻给予了很高的评价:“这个动作简直就是为你设计的!”

一些教师与学生接触时往往会比较在意学生的性格和学习态度,但很少关注他们不同的兴趣爱好或对学习的偏好,所以这些教师总是给所有学生布置同样的作业,让所有学生回答同样的问题,并满足于得到相同的答案。一些教师往往欣赏循规蹈矩的学生而排斥那些与众不同的孩子,担心学生奇怪的思维会破坏秩序井然的课堂。其实,教师完全可以通过近距离地接触和了解学生,制订适合每个学生的教学方案:让善于言辞的学生作朗读的表率,让文笔出众的学生当写作的标兵,让善于表演的学生担任演出的主角……这样学生就能因为自己的优点得到老师的赏识而产生学习的热情与动力。同时,教师也应该注意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即便是在最常见的课堂提问之前,也不妨先观察一下学生的面部表情,尽可能多地给学生创造表现的机会,避免出现让学生尴尬的场面。

三、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

Wendy老师教我们发音,她柔和而又充满感染力的声音让我们感受到英语的魅力。她把几个句子编成口诀,让我们边读边用手打节拍,并在教室内行走,同时注意行走的节拍和句子朗读的节奏。可是我们很害羞,不好意思模仿Wendy做动作。正当教学活动将要陷入僵局时,她主动提议要为我们演唱一首澳大利亚的著名童谣《翠鸟》,唱完后还惟妙惟肖地模仿了翠鸟的叫声。看到年过半百的老师认真地扯着嗓子踮着脚尖的样子,我们心中升起的是一种深深的感动。于是我们积极配合她的教学,而她也用更频繁的赞扬激发我们的自信心和学习的兴趣。我们在享受学习快乐的同时也喜欢上了这位善解人意的老师。

在平时的教学中,一些教师习惯以严肃和端庄的形象出现在课堂,为的是更好地控制课堂;一些教师希望学生对自己敬畏有加,这样才不会导致课堂纪律混乱。可是,很多时候,一个发自内心的微笑、一个充满友善的小动作往往要比大嗓门的训斥更有效。用自己的魅力来吸引学生而不是控制学生,对于教师而言,是很重要的一门功课。

“师生关系具有能动性,蕴含着巨大情感、认知和智能潜力。只有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和学生的这种能动性才会充分发挥出来,各种潜力才会得到充分挖掘和发现,从而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贺楚炎,2003)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助于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使师生双方都感受到教学过程中的愉悦并产生成就感。只有在宽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中,学生才会对自己、对英语及其文化、对英语学习有积极的情感,才能保持英语学习的动力并取得成绩。(教育部,2001)

四、采用灵活的考试方式,多角度、立体地评价学生

Maurice老师负责Communication Skills一课的教学。当我们为应付考试而忙着背诵他所教授的理论知识时,他告诉我们考试的形式是在五分钟之内作一个陈述,要求我们在陈述的过程中尽量使用他所传授的交流技巧:用目光打动你的听众;用语调的变化吸引听众的注意力;充分利用你的空间,让听众的视线涉及更广阔的领域;用多媒体、实物或图表等多种辅助手段让你的陈述更形象更具说服力。当一名学生的陈述结束时,他的评价也已完成,每位学生都得到了他不同的点评,他使我们从考试中获得了远比分数更为重要的东西——让学生把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的运用,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考试。

在我们的现实教学中,考试仍然是衡量学生的重要标准,所有的教学都紧紧围绕考试而进行。一些教师依然只偏重对语言知识的考查,传统的笔试更侧重量化的结果。“学什么,用什么”是新课程的目标,“考什么,学什么”却是目前考试和教学的现状。平时的考试很多时候考查不出学生到底能否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是否具备了某种能力,而是出了很多偏题和怪题,限制了学生的思维。

“英语课程的评价应根据课程标准的目标和要求,实施对教学全过程和结果的有效监控,关注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发展过程以及学习的效果,采用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教育部,2001)我们对学生的评价需要采用多种切合实际而又易于操作的方式,而不应总是“一份试卷定终生”。

五、创设情境教学,让课堂学习延伸至课外

作为情境教学的带队老师,Kevin带我们步行40分钟后又乘坐渡船到达著名的Bondi Beach,然后给我们每人一张Day Trip的票,要求我们凭借这张票在一天内使用多种交通工具,游览任何一个想去的景点,然后安全返校,他留下一个在迷路时可以拨打的求援电话后就离开了。我带着这张“万能票”,乘渡船,坐地铁,转火车,终于找到了我想去的地点——奥林匹克公园,其间多次查阅地图和求助路人。寻找的过程艰辛而充满乐趣,成为我在澳洲最值得骄傲的经历,也让我感受到英语作为一种交流工具的重要性。

英语是一门应用学科,我们的教学目的是提高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而不是仅让他们从A、B、C、D四个选项中找到一个正确的答案。可是多年以来,我们的教学始终走不出“聋子英语”和“哑巴英语”的误区,寻找其根源,部分原因是因为缺乏情境创设和活动实践。

当教师在课堂中仔细分析各类知识点并要求学生掌握时,更应为学生创造能够在课堂外灵活运用的条件,把课堂内的学习转换成对课堂外生活的一种演练,这样的学习才更有意义。

六、结束语

在英语教学中,教师的任务是帮学生排除学习的障碍,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帮助他们形成语言能力。所以,“我们必须废弃保姆式的哺育,取消塞满学生时间的安排,除掉正步走式的课堂活动,因材施教,给学生提供更多的个别帮助,让更多的学生展现个性”(张正东,1999)。同时,“教师应该积极提高自身素养,加强跨文化交际知识与文化修养”(陈力和苗青,2007),并通过对教学方法的研究提高对教材的处理能力,在理解教材编写意图的基础上融入自己的智慧和创意,为学生创设生活化的语言情境和充满激情的学习氛围。只有这样,我们的英语课堂才会更关注学生的需求,教师也才会为自己开拓更广阔的创造空间。

参考文献:

[1]陈力,苗青.中小学英语教师的基本素养[J].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2007(8):29

[2]贺楚炎.中学英语教学竞赛指南[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4]张正东.教学技巧新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